- 平野苍流:打渔张引黄灌区开灌60周年纪念专辑
- 博兴县水利局 博兴县打渔张引黄灌溉管理处编著
- 4090字
- 2021-04-30 17:56:31
第二节 灌区的建设
1956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1956年开工,1958年完工,工期3年。山东省遵照中央指示,于3月11日成立山东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指挥部,编制714人,驻广饶县牛庄区。阎清俊(惠民地委副书记)兼任指挥部党委书记、政委,刘习斌(惠民地委合作部部长)任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张次宾(副厅长)兼任指挥(1956年下半年,张次宾去中央党校学习,由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志廉接任指挥),邢钧(惠民专署副专员)、刘鸣平(惠民军分区司令员)、蔡惠民(山东省水利厅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处副处长)任副指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调度室、工程处、供应处、器材处、财务科、运输科、迁占补偿科、卫生科。
1956年4月2日,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正式开工。根据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从惠民、胶州、昌潍、泰安4个专区的20多个县抽调6.25万名(一期工程)干部、民工参加施工,组成11个民工团、1个杂工团、3个工区施工,下半年为保证土方工程按期完成,又抽调2万名劳改人员参加施工,加上参与40万吨料物运输的船队、汽车队、马车队和各种后勤保障管理人员,总计近10万人参加施工。至1956年末,完成灌溉面积3.07万公顷,其中包括土方1657.82万立方米,建筑物1054座,砌石3.41万立方米,砌砖0.87万立方米,用民工4640.0万个工日,技工6.49万个工日,普工14.42万个工日,实用工程费1069万元,每亩造价23.23元。1957年完成灌溉面积3.47万公顷,其中包括土方1570.21万立方米,建筑物1492座,砌石1.87万立方米,砌砖1.11万立方米,用民工380.58万个工日,技工4.80万个工日,普工22.21万个工日,实用工程费1139万元,每亩造价21.89元。1958年完成灌溉面积26.8万公顷,其中包括土方1229.80万立方米,建筑物692座,砌石2.42万立方米,砌砖0.69万立方米,用民工277.78万个工日,技工7.28万个工日,普工13.46万个工日,实用工程费1431万元,每亩造价3.56元。
一、引黄闸兴建
打渔张渠首闸位于博兴县乔庄镇王旺庄,由山东省水利厅设计,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苏联专家、引黄闸设计员康德拉什克参与设计和指导。设计12孔,每孔净宽4米,采用木桩基结构,闸门为平板钢闸门。相应黄河流量540立方米/秒时,引水流量120立方米/秒,设计防洪水位17.0米(大沽高程)。该闸由山东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山东省水利厅建筑安装队和惠民专区1500名民工参加施工。另据《引黄灌溉报》:因为引黄闸工程技术要求较高,关系到黄河防洪安全,引黄闸由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派出工程队(淮建一队)施工,总干引水闸、四干进水闸及渡槽公路桥等大型建筑物也由淮建工程队来承做。1956年3月动工,11月建成,完成土方1.14万立方米,石方0.39万立方米,混凝土7630立方米,投资244.3万元。渠首引黄闸的按时建成为灌区实现当年施工当年发挥效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1958年大跃进中的灌区建设
打渔张引黄灌区建设时期,是一个激情沸腾的年代。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各地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今天很多大型水利工程都是那个时候留下的盘底,打渔张引黄灌区就是其一。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在“勤俭建国”方针指导下,大打引黄工程的“人民战争”,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施工口号是:“跃进年,大苦干,保证今年争模范。白天赶太阳,晚上追月亮,抓晴天,抢阴天,微风细雨当好天。现在多流汗,社会主义早实现。”原惠民、胶州、昌潍、泰安等4个专区20多个县的人民,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做出重要贡献。是年,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指挥部,根据上级指示,对本灌区未完农渠工程下放各县施工,博兴县负责施工二干以西的一、二、五、七支所属农渠、农沟和总干一、三、五支,乔庄支渠所属的农沟土方任务。同年,由博兴民工团施工完成二干下游、五干渠和一干土方工程。
1958年,打渔张引黄灌区完成灌溉面积402万亩(包括下放到有关县、农场187万亩),除下放工程量外,实际完成土方1229.8万立方米,建筑物692座,砌石24208立方米,砌砖6941立方米,用民工2777821工日,技工72758工日,普工134579工日,国家投资为1431万元,每亩造价3.56元。
1959年11月,打渔张引黄灌区八干渠工程在垦利县兴建。渠首接六干渠,末端接甜水沟,全长26公里,1960年竣工,完成土方417.80万立方米,建筑物47座,投资132万元。
打渔张引黄灌区原计划到1961年用6年时间完成,在“大跃进”的推动下,提前3年半于1958年8月底基本完成。3年共修建各类大中(型)建筑物53830座[其中支渠以上大中(型)建筑物3340座],沉沙池2处,总干渠1条,干渠6条,支渠72条,渠道总长12800余公里,排水沟总长9216公里,完成土方10793.42万立方米,砌石8.35万立方米,砌砖3.22万立方米,用民工2057.33万个工日,技工19.32万个工日,普工51.53万个工日。完成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5800万元的62.7%。由于二、五干渠延长和新增小清河南部干渠工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由原设计灌溉面积21.6万公顷扩建成34.13万公顷。
三、灌区的总体布局
灌区主要包括渠首段、沉沙池及渠系3部分。渠首段包括引水段、渠首进水闸和衔接段。衔接段下接东、西沉沙条渠,西沉沙条渠接一干渠(1965年复灌后由博兴县管理),东沉沙条渠接总干洛车李枢纽闸。渠系分为总干、干、支、斗、农5级固定渠道,一般支渠(沟)间距2~3公里,斗渠(沟)间距1.5~2公里,农渠(沟)间距200~300米。
1.渠首工程
引黄闸设在博兴县乔庄镇王旺庄的黄河大堤右岸,桩号183+650,设计引水能力120立方米每秒。此地距打渔张村17公里。因申报时引水口定在打渔张,国务院已批准同意,并命名为“打渔张引黄灌区”。经后来论证王旺庄险工泥沙处理、引水条件较打渔张村更优越,遂在王旺庄建成打渔张引黄灌区的渠首引黄闸。闸为12孔,孔高2.9米,孔宽4米,闸室洞长14.5米,闸底高程9.50米(大沽零点)。设计流量为120立方米/秒。核实流量为120~180立方米/秒。后因黄河三次大复堤,平均堤高加高2米多,黄河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原闸不再适应防汛需要。因此,1981年在原引黄闸后面,另建引黄闸,为开敞式,有胸墙。平板闸门6孔,每孔宽6米,高3米。设计流量与原引黄闸相同。闸底高程9.10米(黄海零点),设计防洪水位21.30米(黄海零点,按大沽零点为22.70米。)旧引黄闸仍然保留。打渔张引黄灌区在王旺庄渠首开辟东西两片成人字形分布的沉沙地。西沉沙池从王旺庄伸向西南方向,与张北铁路博兴——小营——王旺庄支线大致平行排列,经蔡寨到张寨。长近7公里,平均宽约700米。东沉沙池自王旺庄向东南方向延伸,经三合村、姓黄庄、西小大庄、东小大庄、大庄到洛车李村。比西沉沙池略长,宽度差不多。东沉沙池为总干沉沙地,西沉沙池为一干沉沙条渠。引出大堤里的黄河水,经过沉沙处理后,将清水输入各干渠,用来农田灌溉。
2.渠道系统
修筑干渠8条:
(1)总干渠:出东沉沙池后,从洛车李村向东北延伸,经博兴县乔庄镇的刘王庄、东崔、官庄,东营区龙居镇的崔家、龙居、许家、十八圈,董集乡的胡家、赵马、东王,直到溢凌区,全长26公里。总干渠大体与黄河成平行走向灌溉面积7.5万亩。
(2)一干渠:在王旺庄引黄闸后,单独建有一干渠进水闸。出张寨沉沙池后,向南延伸,经博兴县的辛店、刘王庄、通滨、栾李、王家、赵家、顾家,东南走向在北营通过渡槽过小清河去广饶,经石村、秦王、寿光的寇家坞,以大体与小清河平行的走向,直到小清河口段的清水泊、羊角沟附近。全长98公里,流量34立方米/秒,控制面积108万亩。
(3)二干渠:出东沉沙池后,成东南走向。经博兴县的洛车李、季王庄、范家、孔家,贾家,在纯化镇西南过张北铁路,再经许家楼、牛家,在吕艺镇(原闫坊)东南通过渡槽穿越支脉河。经刘官庄、高家渡、郑官村,在营李东入广饶县境。在广饶县经温家楼、花官、东刘、王家道口、沙滩崖,再经广北农场总场至广北一分场。全长59公里,流量30立方米/秒,控制面积39万亩。
(4)三干渠:与二干渠连接,在广饶境内的温家楼节制闸以上分出,北上经于家、张刘店、封家、阎家。折向东,经碑寺口、东齐、杨家斗柯,至夏家屋子桓台县开荒队驻地。全长21公里。
(5)四干渠:自博兴县乔庄镇东面的官庄,从总干渠官庄节制闸以上约150米处分出,向东经官庄苗圃、南李所、西南李,出博兴入广饶县境。经小张、湾杨、岳家、王庄、北隋、武王、大许、邱家、田庄至王家岗。全长34公里,流量13.4立方米/秒(四干渠,1956年初建为四孔,1966年扩建三孔,扩建后共计七孔,设计流量为23.5立方米/秒——《博兴县水利志》),控制面积49.5万亩。
(6)五干渠:从垦利县郝家乡许家的总干渠分出,南流经东营市的牛庄区,至广饶县的耿家、现河、六户至广饶县畜牧场。长32公里,流量17立方米/秒。控制面积18万亩。
(7)六干渠:从广饶县东、西王庄,向东经茶坡、官庄、王营至新防潮堤。全长24公里,流量35立方米/秒。控制面积16万亩。
(8)七干渠:未建。原计划从六干老防潮堤附近引出,东南走向至青坨子。计划长度21公里,控制面积12万亩。
(9)八干渠:只修了干渠。从六干渠永安附近引出,东西走向,至大小孤鸟。长21公里,设计控制面积15万亩。
(10)九干渠:未建。计划在总干渠尾端引出,全在溢凌区内,基本东西走向。长15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
1956—1958年的三年间,除了修建总干渠、干渠、支渠等各级渠道的同时,还修建了各级排水沟和骨干排水河道。
四、当年建设,当年开灌,当年发挥效益
1956年11月27日水利部致电山东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指挥部,祝贺打渔张一期工程竣工放水。11月30日打渔张引黄灌区第一期工程竣工,引黄闸正式放水,并在王旺庄渠首举行放水典礼大会。参加大会的有:水利部副部长何基沣,山东省副省长王卓如、李澄之,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赵笃生,各民主党派山东地方组织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钱昌照,中国科学院、淮河水利委员会、引黄济卫管理局、山东农学院、山东师范学院的代表,惠民、昌潍、泰安专区、淄博市和广饶、博兴等县党政负责人和当地区、乡的代表,新闻、广播、新闻电影记者以及参加工程建设的工人、民工、灌区农民代表等15000余人。何基沣在会上致词,王卓如为放水剪彩,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舒同题写了闸名。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钱昌照动情赋诗记录了当时的激动心情。灌区动工当年就实现冬灌小麦5万亩,灌溉面积46万亩。冬灌小麦比常年每亩增产80~110公斤,还灌饮水湾塘278个,使四干渠范围内的居民破天荒地吃上了甘甜的黄河水。同时还以淡压碱改地29.3万亩,当年发挥了良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