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从《唐诗别裁集》看沈德潜的“风格”说

公元1644年,顺治帝定鼎北京,清王朝历经三代至乾隆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达到鼎盛。发祥于白山黑水之间的爱新觉罗氏,以武力夺取天下后,却面临着更艰巨的问题,那就是要统治有着悠久历史文明、严分夷夏的汉民族,比打天下更难。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避免重蹈元朝覆辙,就必须深入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伦理、信仰,等等。康、雍、乾三代帝王可谓深谙汉学,而且格外关注文治,他们将文治提升到与武功相并列的重要地位。清廷将“崇儒重道”定为国策,程朱理学再次成为治国思想。当然,这里的程朱理学是经过改造的,是用来同汉族士人争夺道统的工具。而在诗歌领域,“儒家诗教”又一次被捧上圣坛,统治者希望通过政治干预,对文人精神领域进行控制,实现真正的大一统。他们具体通过编书、科举、简拔官员、文字狱等手段来实现对诗界的钳制,即所谓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高举“儒家诗教”的旗帜,嘉惠士林;另一方面则将那些敢于议论“华夷之分”“夺朱非正”的人视作乱臣贼子,枭首戮尸,锉骨扬灰。“文字狱”实是“康乾盛世”中一道独特的景观,从数量上而言,清代文字狱共有170多起,比其他各朝代文字狱的总和还多,其规模与酷烈程度也是首屈一指。而清代著名的诗学家、选诗家沈德潜恰在这样的“盛世”中度过一生。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康熙十二年(1673),乾隆四年(1739)进士,因“诗”受知主上,位列卿贰,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卒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享年97岁,清廷追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文慤,乾隆亲赐挽诗“寿纵未能臻百岁,诗当不朽照千秋!”①乾隆四十三年(1778),徐述夔《一柱楼集》案发,因集中有沈德潜为该集所撰之序,乾隆下旨惩处沈氏,罢祠夺谥,仆碑削爵。纵观沈德潜一生沉浮荣辱与“诗”结下不解之缘。其生平遭遇极具代表性,从某种意义而言,可谓清廷实施文治策略的一个缩影。

乾隆中期,沈德潜继王士祯之后总持风雅,“品端行完,论诗上溯《三百》、屈《骚》、汉、晋、三唐,下迄明代,以和平中正得性情之正为宗;截断众流,别裁伪体。如老鹤一鸣,喧啾俱寂;瑶琴一鼓,瓦缶无声。自来选家,未克臻斯诣也……海内之士,尊若山斗,奉为圭臬”②。沈氏极力维护“诗教”正统,欲奏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而有余音。别裁伪体编选诗集是他阐扬自己诗学主张的主要途径。他曾先后编订《唐诗别裁集》《古诗源》《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和《宋金三家诗选》诸集,构成了一个以《唐诗别裁集》为核心,上溯下沿,跨越两千多年的庞大诗系。此外,在诗论方面,沈氏撰有《说诗晬语》,以及相当数量的关于诗歌评论性的书信、序、跋等。至于其所编选本与诗论的关系,诚如鲁迅先生所言:“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① 故笔者欲以选本为主,诗论为辅,对沈德潜诗学的价值核心、审美取向、批评方法等进行深入客观的探究。

在《别裁集》系列中,《唐诗别裁集》是沈德潜成书最早、倾力最大、编选最精的诗集,全面体现出他对唐诗的研究与接受。沈氏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与陈培脉编订《唐诗别裁集》十卷,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成,后文统称十卷本。又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订该集,厘定为二十卷,即重订本,两个版本间隔近48年。关于《唐诗别裁集》版本源流,王宏林先生已做了精当详核的考辨②,本文不再赘述。该集因剔选精良,权衡确当,且符合清廷文治需要而成为诗坛圭臬,不仅全面体现了沈德潜的审美理想、编选原则、评注方法和终极旨归,而且折射出其学术知识水平与政治伦理立场。

关于沈德潜,历来褒贬不一。文廷式云:“本朝诗学,沈归愚坏之,体貌粗具,神理全无。动以别裁自命,浅学之士,为其所劫,遂至千篇一律,万喙雷同。”③(《琴风余谈》)汪国垣云:“乾嘉中盛之时,……所称为诗家广大教主者,在朝如沈归愚,在野如袁简斋,非所谓负一世重望,以诗歌奔走天下者乎?然今试翻读其遗集,沈则通体工整,无可读之篇,无可摘之句……勉诵一过,了无动人。……盖一则高谈格调,而虎豹之槨仅存”①(《论近代诗》)朱庭珍云:“沈归愚先生……所为诗,平正而乏精警,有规格法度而少真气……归愚自命起衰复古,未免力小任重,举鼎折脰。然宗旨、规格、法律,一出于正,未可深贬。”②(《筱园诗话》)张维屏云:“沈文慤公论诗及所选《别裁》诸集,自好高爱奇者观之,或有嫌其近平熟者。抑知好高爱奇或出于独嗜而失之偏,或暂足惊人而不能久。平心而论,究不若文慤所见为出于中正和平,使学者有轨辙可循,而流弊尚少也。”③(《国朝诗人徵略》)潘瑛、高岑《国朝诗萃初编》云:“先生鸿才晚达,主眷特隆,近代文人无有过之者。其诗综贯古今,专尚盛唐。通观全集中,春华秋实,与时消息,颇极变化之妙。所选别裁诸集,统归玉律,度尽金针,尤有裨于后学。”④ 上述诸公褒贬不一,然细审则可从中厘出一条线索,那就是论诗者多针对沈德潜的创作发难,称其诗平熟工整,毫无生气,貌似高华,了无动人;而又多就其选诗论诗大加褒赞,所谓金科玉律,诗坛圭臬。这一褒一贬恰恰说明了沈德潜短于创造,长于衡鉴的特点,可谓“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那么,造成沈氏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不妨从其品鉴诗歌的实际情况入手。

表一

续表

续表

续表

上表是从《古诗源》和《别裁》诸集中梳理出有关于诗歌衡鉴的主要术语。按照思维惯式来说,沈德潜倡格调,宗盛唐,那么他用的核心词汇应是“格调”才对。但实际上,《唐诗别裁集》与《明诗别裁集》中仅各有一处用到此语。即沈氏评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言:“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⑤ 评李攀龙《和许殿卿春日梁园即事》言:“末三句蝉联而下,格调甚新。”⑥ 不过“格”与“调”分开来用的情况,则比比皆是。从表一可知,除单字之外,还有众多组合词。此外,《说诗晬语》中也未见“格调”一词。从沈德潜主要的选本与论诗专著来看,他并未将“格调”作为自己诗学的核心术语。而“风格”一词却高频出现,如“风格俊上”①、“风格最高”②、“以风格胜”③、“风格日卑”④、“风格未遒”⑤等,这一现象确实值得引起注意。明代胡应麟《诗薮》标志着格调派理论的高度成熟与完备,“格调”一词在书中是处可见,如“音响格调”⑥、“体制格调”⑦、“格调翩翩”⑧、“格调夐别”⑨、“格调精严”⑩,等等。此外,清代王士祯、袁枚、翁方纲也各自标榜“神韵”“性灵”“肌理”等词,并以之为核心术语,这就使人不得不重新审视沈德潜与明格调派之间的诗学关系。

从表一中不难看出:其一,沈德潜对盛唐诗选——《河岳英灵集》的直接继承。殷璠在集中提出“神来、气来、情来”,他要求诗歌三者并举,即兼备神理、力量、情致。殷氏又谈及“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⑪。这里“神”“气”“情”“标格”“远调”“声律”“风骨”“气骨”等语,均被沈德潜广泛运用到诗评诗论中。此外,在《唐诗别裁集》中还直接引用殷璠之语评崔颢、王维、陶翰等诗人。其二,对严羽诗论的接受与转化。《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陶明浚解释为:“体制如人之体干,必须佼壮;格力如人之筋骨,必须劲健;气象如人之仪容,必须庄重;兴趣如人之精神,必须活泼;音节如人之言语,必须清朗。五者既备,然后可以为人。亦惟备五者之长,而后可以为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诗道成焉。”① 这五法中三虚二实,“格力”“气象”“兴趣”三者抽象,而“体制”与“音节”具体可循,故格调论者将前者落实于后者。此处“兴趣”向“神韵”靠拢,而“格力”与“风骨”“风格”相通,沈德潜则以“神韵”“风格”为论诗准的。其三,对明格调派理论的吸收。李梦阳《潜虬山人记》云:“诗有七难: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② 可见李氏亦欲以“情”统驭“格”“调”“气”“句”“音”“思”诸要素,使诗歌具有真情实感,形神兼备。但实际创作中,又格调为先,方寸泥古,在这样的框架中,即便诗人心中有所感触,也无以发之。这一点直至清代沈德潜时期仍未有实质性的突破。沈氏对前、后七子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言:“自李献吉以唐诗振,天下靡然从风。前后七子,互相羽翼,彬彬称盛。然其弊也,株守太过,冠裳土偶。”③ 他编完唐诗选本,又仿李攀龙《古今诗删》弃选宋元,以复古的明诗接绪。也就是说,沈氏以七子为诗学正轨,但也客观地指出其学诗门径过狭,创作了无生气的弊端。故在编诗中他有针对性地着意兼顾中晚唐,上溯诗源扩大师学范围;又强调“诗贵性情”④,要求诗歌真气灌注。其四,对“性情”“神韵”“性灵”诸论的兼综。一是沈德潜受其时代政治、汉代经学与程朱理学的影响,以儒家诗教为宗旨,强调“性情”,所谓“宗旨者,源乎性情者也”①。与明七子专论形式格调不同,沈氏为诗歌注入一股思想内涵,“既讲格调,又讲温柔敦厚,故不致如格调、神韵说之空廓,同时也不致如专主性灵者之浮华与俚俗”②。二是对王士祯“神韵”说的接受,沈德潜“取杜、韩语意定《唐诗别裁》,而新城所取,亦兼及焉”③,可见他对王氏之论的兼容并包。三是对“性灵”的肯定。沈氏云:“馆阁之诗,贵气局严整,属对雅切,然必具有性灵,而后开阖变化,泯其俳俪之迹。王杨卢骆,陈杜沈宋,燕许曲江,应制赠送诸篇,所以弁冕三唐,辉映百代,□是道也”④,沈德潜以“性灵”为诗歌创作的要素之一。

综上所论,殷璠的“三来”,严羽的“五法”,李梦阳的“七难”,皆由诗歌诸要素构成其诗美理想。沈德潜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诗美理想:“格调欲雄放,意思欲含蓄,神韵欲闲远,骨采欲苍坚,境界欲如层峦叠嶂,波澜欲如巨海渊泉,而一归于和平中正。”⑤ 他将“格调”“意思”“神韵”“骨采”“境界”“波澜”,六者并举,以“温柔敦厚”的诗教主旨为统摄,祈尚沈雄骏爽,骨干开张,神旨清远,渊涵停蓄之篇。

那么在选本中,沈德潜极少使用“格调”一词,而是将“风格”作为诗歌批评的核心术语,高频使用,有意与明格调派相区别,并且极力兼综“性情”“神韵”“性灵”诸论,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刘靖渊先生言:“实际上 ‘格调’只是沈德潜的诗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①可谓精到之论!点出了“格调”与沈氏诗学的关系,也说明了其诗学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刘靖渊先生不拟以“格调”论者视沈德潜②。但是“格调”作为沈氏诗学的组成部分,与“神韵”“性灵”相较而言,仍占主体地位。从其选本的批评实践来看:一是师法对象。“在上下数千年的诗史上,举出特定的时代或特定的诗人并以之作为标准,比如说汉魏、比如说盛唐,就是以其作为在格调上最可师法者,而相标榜”③。虽然沈德潜针对七子有意扩大学诗门径,但在《古诗源》与《唐诗别裁集》中,他一以“汉魏遗轨”“盛唐风格”为主体。此外,延展到诗美风貌的建构上,除《古诗源》《唐诗别裁集》不需赘述外,《明诗别裁集》收录前、后七子诗252首,占该集约四分之一强,沈氏强调集中所选“皆深造浑厚,和平渊雅,……有明之诗,诚见其陵宋跞元而上追前古也”④。《清诗别裁集》“所选风调音节,俱近唐贤,从所尚也”⑤。可见,沈氏是以汉魏、盛唐之“风格”作为统一尺度遴选历代诗歌。二是复古主张。前后七子,复古模拟,追溯汉魏,而沈德潜亦主张复古,却并不以汉魏为终点,而是继续向前伸延,以《诗三百》为极则,“既以编诗,亦以论世,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于诗教未必无少助也夫”⑥。他有意上穷其源,破除七子株守之弊。三是辨体批评。辨体是明清之际的主要的批评方式,是师古尊体的前提条件,追求当行本色,申正黜变。而这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诗歌的体制规格、声调音韵上。《唐诗别裁集》辨体选诗,沈德潜指点后学作诗门径讲求效验性,要有轨迹可循,依旧以格制声调为矩矱。故笔者认为,沈德潜虽未标榜“格调”一词,欲兼综“性情”“格调”“风骨”“神韵”“性灵”等诸家之论,集其大成而自成一家,但他实质上未能跳出“格调”论之大范畴。

沈德潜对历代诗歌的源流升降、正变盛衰进行梳理,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时期、各诗人诗作的审美风貌和诗学价值,做出判断品评,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批评价值体系。他言:

古今作者不一,然揽其大端,始则审宗旨,继则标风格,终则辨神韵,如是焉而已。予曩有古诗、唐诗、明诗诸选,今更甄综国朝诗,尝持此论,以为准的。窃谓宗旨者,原乎性情者也;风格者,本乎气骨者也;神韵者,流于才思之余,虚与委蛇,而莫寻其迹者也,譬诸山有山脉,泉有泉源,峙有嶙隐突怒,流而漾澔渊沦,极宇宙之大观,而揽其金光黛色,澄练浮天,使人目惬心怡,而不能名其所以然,知有神明变化之妙,流行于山水之间。①

这里,他提出选诗准的为“宗旨”“风格”“神韵”三者,并以之贯穿《古诗源》与《别裁》诸集。关于选诗标准,沈氏在《唐诗别裁集序》中提出“宗旨”“体裁”“音节”三项,在《重订序》中提出“宗指”“体裁”“音节”“神韵”四项。蒋重光在《明诗别裁集序》中提到“宗旨”“规格”“神韵”三项。再从编选的时间来看,《七子诗选序》在《别裁》诸集之后,而在《唐诗别裁集》重订之前,沈氏又云众选本编选准的一致。那么结合来看,“风格”应具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指诗歌的体裁、音节两端;二是源乎气骨,寄于诗歌的精神情志之中,体现出一种骨力开张的诗美风貌;三是作为价值尺度,用于衡量判断,裁定诗品标格。

“风格”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沈德潜在批评实践中运用了大量相关相似,相通相近的批评术语,如前面表一(见第7页)所列,既不统一又不明确,还须进行归纳:首先,就“风格”一词,沈氏会用“风标品格”“格”“标格”“气格”“意格”“体格”“诗格”“诗品”等词来表达相近相同的意义。如《唐诗别裁集》中,评沈佺期《龙池篇》:“经语入诗,体格亦复超拔。”① 又,论及中唐诗运:“尔时诗格日卑。”② 其次,体裁与音节作为“风格”的两端,亦常为“体制”“音韵”“音调”“音”“调”“响”“节奏”等相近相关的词语取代。如《古诗源》卷四评无名氏《拟苏李诗》:“拟诗非不高古,然乏和宛之音,去苏李已远。”③ 又,卷十一评鲍照诗:“抗音吐怀,每成亮节,其高处远轶机、云,上追操、植。”④ 再次,“风格”本乎“气骨”,又发乎“气象”,那么“风骨”“骨干”“骨格”“笔力”“健笔”“力量”“气”“气味”“气象”,甚至连常见的搭配词,“矫然”“凌空矫捷”“浑厚”“雄壮”等,也直接用以品评诗人诗作。如评价孟浩然:“襄阳诗……比右丞之浑厚,尚非鲁、魏。”⑤ 又,评明代刘崧诗:“子高诗辞采鲜媚,骨格未高,应是学温飞卿一派。”⑥ 又,评王世贞《乱后初入吴舍弟小酌》:“五六正是追往昔也,气雄味厚,不愧杜陵。”⑦ 由上可知,在选本批评中沈氏以“风格”为主轴,延伸扩展为一个层次分明的衡鉴体系。

沈德潜将“风格”贯穿诗集编选的方方面面:其一,一人之诗,有“风格”者入选。如选李商隐五言律诗,“征引过多,性灵转失,兹特取有风格者数章”①。其二,一种体裁的诗歌,选录“风格”高者。如试帖诗,沈德潜以“唐人中佳者寥寥,兹取气骨近高,辞章近雅者,为学诗人导以先路”。②其三,一时代之诗,取“风格”矫然者。中晚唐诗运渐衰,评戴叔伦:“尔时诗格日卑,幼公已云矫矫。”③又谓马戴《落日怅望》:“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④其四,以“风格”品评诗人诗作。如李白《古风》,沈氏云:“原本阮公,风格俊上。”⑤再如王维的七言律诗,沈氏评道:“风格最高,复饶远韵,为唐代正宗。”⑥又,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沈氏云:“刘以风格胜,白以近情胜。”⑦其五,以“风格”描述时代诗运升降转关。如“萧梁之代,风格日卑……陈之视梁,抑又降焉”⑧。又,“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⑨。此处“风格”升降关乎整体诗运,不同体裁的诗歌,以及诗人个体的创作,都会随着诗运的升降而出现起伏,正所谓:“风会使然,岂作者莫能自主耶!”⑩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诗人能跳脱时代诗运的笼罩,而独树一帜。如梁武帝,沈氏评其诗:“渊渊浑浑,不类齐梁风格。”⑪此外,诗人为创作主体所独具的“风格”,是其诗歌的原生属性。即便诗歌体式不同,但内在的风格气骨也是相对稳定的。

综之,将“宗旨”“风格”“神韵”三者结合来看,“风格”与“神韵”是沈氏进行艺术审美评判的衡鉴。当然“神韵”相对于“风格”的主导地位,未可并驾,这在后文还将详述。而从政治伦理角度出发,沈德潜则是以《诗三百》为风雅正则。诗歌的艺术审美又绝对服从于“儒家诗教”这一终极目标,所谓“文章之根本在弗畔乎道,根本既立,次言体,法”①。又“宜发言为诗,均可维名教伦常之大;而风格之高,又其余事也”②。可见,沈德潜构建的批评体系中存在着内容主旨与审美形式相结合的双重评判标准。

第二节 沈德潜编诗的地位影响及研究述评

一、沈德潜编诗的地位影响

沈德潜以高位主持诗坛,其所编诗选对乾隆中期乃至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沈氏生前直至当代,200多年来对其编诗进行评价研究者,不乏其人。沈氏之选在当时即得到最高统治者乾隆的肯定,“别后《诗裁》经细检,当前民瘼听频陈”(《赐沈德潜》)。前文所提到的王豫、张维、潘瑛、高岑等诸公,莫不以之为玉律。许印芳言:“所选《古诗源》,及《别裁集》,久已风行海内。”① 郑方坤云:“(归愚)所选有《古诗源》《唐》《明诗别裁》行世,横截众流,独标心印,诚谈艺家之金丹大药也。”② 符葆森云:“文慤论诗以和平敦厚为宗,故所选《别裁》诸集,皆禀斯旨,海内风气为之一变。扫芜响,振古音,文慤之力也。”① 至于沈氏众门人更是以之为“圭臬”②。虽然朱庭珍微有异辞:“(归愚)所选诸集,今并盛行,惟《古诗源》一集,矜慎平允,可云公当。盖生平得力所自,用心良苦。他如唐、明诗及国朝诗之选,徒夸别裁之鉴,未脱门户之私。”③ 但不难看出,沈氏诸选在当时的巨大影响和正宗地位,俨然通行天下的教科书。

从沈氏生平来看,他几乎一生都致力于教书授徒,“选《古诗源》及三朝诗《别裁集》以标示宗旨,吴下诗人翕然从之。受业者,其初以盛锦、周准、陈櫆、顾诒禄为最著。其后则有王鸣盛、王昶、钱大昕、曹仁虎、黄文莲、赵文哲、吴泰来之吴中七子。……文哲、泰来后复与法式善同宗士桢,而德潜门下,又有褚廷璋、张熙纯、毕沅等之继起。再传弟子则有武进黄景仁。私淑弟子则有仁和朱彭。乾嘉以来之诗家,师传之广,未有如德潜者。……踵其后而以诗鸣者,大兴有舒位,秀水有王昙,昭文有孙原湘,世称三君。四川有张问陶,常州则黄景仁外,有洪亮吉、杨芳燦、杨揆,江西有曾燠、乐钧,浙中有王又曾、吴锡麒、许宗彦、郭麐,岭南则有冯敏昌、胡亦常、张锦芳三子,而锦芳又与黄丹书、黎简、吕坚为岭南四家。大率皆唐人之是举,未尝及德潜门,而实受其影响者”④。显见,沈德潜为乾嘉诗坛无可争议的泰斗,师传天下,其所倡唐音亦得到广泛的响应,而《别裁》诸集就是他的教科书,风行海内。

一本诗集要成为教科书,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要素:其一,政治标准。尤其是在文字狱最为炽烈的乾嘉时代,书籍的思想内容稍有偏颇,著者便有不测之祸,其书根本谈不上存留与传播,故政治标准是首先要考虑的。有不少人包括笔者在内皆认为沈德潜视诗教、纲常高于一切,有时几乎到了迂腐偏执、顽固不通的地步。但换角度来看,饶是他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其《国朝诗别裁集》还是引起了乾隆的极大不满,以致身后遭文字之劫,仆碑夺谥。不难想见,他当时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是何等恶劣,令人窒息。其二,广泛的兼容性。沈德潜的诗学极具包容性,对性情、格调、神韵、性灵诸家之论,皆能并蓄吸收,故其选本能得到广泛的接受。其三,精当的衡鉴。作为诗歌选本要确立师学范式,对历代诗人诗作进行精确允当的衡量评价,这也正是其批评价值的核心所在。沈氏以“宗旨”“风格”“神韵”为准的,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审美形式两方面出发,悉心裁别,公允衡鉴,故其选本有“圭臬”之誉。其四,度人金针。沈德潜编选诗集刻意加笺释评点,讲解精详,为后学指点涯岸,使之有门径可入,有轨迹可循,“统归玉律,度尽金针,尤有裨于后学”。此外,普及最为广泛的唐诗选本要数《唐诗三百首》,可谓家喻户晓。该集主要用以启迪童蒙,收诗约310首,与《唐诗别裁集》同选219首,同选率高达70.6%,并对《别裁集》编选体例、选诗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继承,由此亦可从侧面看出《唐诗别裁集》选诗之精良典范。

沈德潜身后,其门人王昶承师学掌旗“格调”,继倡唐音,然而受时代国运,以及“肌理”说、宋诗派等影响,逐渐式微。从道光年间直至清末,宋诗占据主流。由此看来,沈德潜逢乾隆鼎盛之世,君臣相得,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凭借着以《唐诗别裁集》为核心的诗选系列,发起了有清一代宗唐的最强音!

二、沈德潜编诗的研究述评

沈德潜对清代中期乃至以后的诗坛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但从“五四”运动至20世纪70年代末,学界对沈氏编诗的研究和关注程度还远远不足。这一时期较早探讨沈氏选诗的文章应是徐英《沈德潜〈明诗别裁〉书后》① 和吴兴华《〈唐诗别裁〉书后》②。而此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沈德潜的诗学被“贴上封建诗学的标签”③,其选本几乎无人问津,形成研究断层。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学,特别是文学批评这一领域的发展,沈德潜所编选本得到较多的关注,其研究状况呈现出新的面貌。笔者就当前所掌握的资料,对沈德潜选本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爬梳,并概括其研究的侧重点和价值所在:

(一)诸选本

1.胡幼峰《沈德潜诗论探研》④,书中有“沈德潜的重要著作”一节,简介《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杜诗偶评》。该书以沈氏编选的诸集为基础结合其诗论,较全面地勾勒了沈德潜的诗学体系:宗旨、诗体论、创作论、风格论(此处“风格”主要指艺术风格而言)等。2.张健《清代诗学研究》⑤ 中有“从《古诗源》到《清诗别裁》:沈德潜所确立的风雅正统”一节,就《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和《清诗别裁集》四部诗集进行探讨,认为“沈德潜的诗歌史建构有两重意义,一是历史意义,它通过对诗歌史的清理建立诗歌传统,一是价值意义,这个诗统既是历史的统,更是价值的统。他在历史传统中彰显并确立儒家诗学的价值系统”①。并结合现代诗学研究对沈德潜选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古诗源》与《唐诗别裁集》到现在仍然是最流行的选本,尽管现代的各种诗歌史著作采用西方的文学理论系统阐释古代诗歌史,但这些诗歌史著作所确立的诗歌史价值系统实质上乃是沈德潜所最后完成的系统”②。3.王宏林《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③ 是一部比较难得的对《古诗源》、三朝诗《别裁集》和《宋金三家诗选》五本诗集进行专门研究的力作。该书侧重文献,深入探究选本渊源,勾勒出沈德潜构建的各历史时期诗美风貌,及诗歌发展史。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沈氏诗学立场、格调论,及与时代思潮的离合。综上,关于沈德潜诸选本的总体性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诗史、诗貌的构建与诗学理论的探究。

(二)《古诗源》

1.郑莉芳《〈古诗源〉研究》④认为《古诗源》在诗歌欣赏、评鉴和教学上都有重要的价值。2.冯保善《沈德潜与〈古诗源〉》⑤认为该集较全面地展现了唐以前诗歌的成就和嬗变轨迹,以诗论史,虽也存在着局限和取舍不当的情况,但瑕不掩瑜,堪称经典。3.王宏林《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中有“《古诗源》研究”一章,深入挖掘了该集与前代古诗总集的渊源关系,还原沈氏对唐前诗歌的风貌建构,并且总结出该集批语有鉴赏性批评和注重与唐诗相系的特点。4.段少华《浅谈王士祯与沈德潜的诗学思想之异同——以两人的诗歌选本〈古诗选〉和〈古诗源〉为例》①对《古诗源》和《古诗选》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两种诗学观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5.张晓彭《沈德潜〈古诗源〉的价值》②认为该集揭示源流正变,以诗论世,选评结合,荟萃菁华有较高的诗学价值。6.刘丽华《王夫之与沈德潜“雅俗”观比较——读王夫之〈古诗评选〉与沈德潜〈古诗源〉札记》③以《古诗选评》和《古诗源》为观照对象,从文本入手归结两人的“雅俗观”。综上所述,当前对《古诗源》的研究侧重于该集对唐前诗史和诗歌风貌的建构,以及其与《唐诗别裁集》之间的源流关系。此外,《古诗源》作为沈德潜诗学之源竟,由于选评精良,历来受到学界的肯定,有经典之誉。

(三)《唐诗别裁集》

1.孙琴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唐诗选本:介绍 〈唐诗别裁集〉》④ 简介《唐诗别裁集》版本的由来,并同王士祯《唐贤三昧集》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沈德潜诗学理念,及其选诗得失。该文认为《唐诗别裁集》虽不能尽善尽美,但堪称“我国数百种唐诗选本中屈指可数的一种”⑤。2.陈岸峰《〈唐诗别裁集〉与 〈古今诗删〉中“唐诗选”的比较研究——论沈德潜对李攀龙诗学理念的传承与批判》① 通过比较研究论析了沈德潜选诗的特点,探讨沈氏与李攀龙诗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该文认为《唐诗别裁集》突破明代以来几种唐诗选本的框架,力矫流弊,是集大成之作。3.邹云湖《中国选本批评》② 书中有“沈德潜的 ‘格调’与 ‘别裁’”一节,简述《唐诗别裁集》所体现的选诗标准和诗歌源流正变观。4.韩胜《从〈唐诗别裁集〉的重订看沈德潜诗学的发展》③ 对《唐诗别裁集》十卷本与重订本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沈德潜诗学观前后发生的变化:由归“雅正”到尊“性情”,由独尊初盛到对中晚唐诗的兼顾,由反“神韵”到对“神韵”的借鉴,由重体制到增注释。5.武菲《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研究》④ 主要论述了《唐诗别裁集》的编选背景,编选标准和评点特点。6.申东城《〈唐诗品汇〉研究》⑤,书中有“多方面承继《唐诗品汇》并自成特色的《唐诗别裁集》”一节,论述了《唐诗别裁集》在体例、方法、唐诗观、“诗教说”、“格调说”、“源流正变观”,以及辨体批评等多方面继承《唐诗品汇》,并且沿而知变,自成一家。7.贺严、孔敏《〈唐诗别裁集〉立足于儒家文学观的持守和突破》⑥ 认为沈德潜以儒家诗教为核心,制定选诗的宗旨准则,崇尚“巨刃摩天”之观,以李、杜为宗。该集实现了唐诗选本的新突破。综上可知,《唐诗别裁集》作为经典的唐诗选本备受学界关注而成为研究的焦点。由于《唐诗别裁集》是沈德潜诗学最具代表性的选本,该集与其诗学思想之间存在着较为直接全面的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上述诸文围绕着这一关系,从不同角度切入,力图揭示沈氏诗学的真实内涵与价值意义。

此外,《杜诗偶评》录诗349首,基本上是对《唐诗别裁集》中的杜诗加以收录,又增补一些作品而编选成的杜诗专集,体现了沈德潜的杜诗观。可以将之视作《唐诗别裁集》的派生选本。胡可先《沈德潜杜诗学述略》①论述了杜甫在沈德潜诗学体系中的至高地位和形成原因。“杜诗温柔敦厚之旨,又与他忠君爱国的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杜诗现实主义精神的骨髓”②,文章较全面地总结了沈氏杜诗观的概貌。袁志彬《沈德潜及其杜诗论》(上、续)③指出杜诗因兼备忠君爱国的思想主旨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备受沈氏青睐,被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沈氏杜诗观的得失。

(四)《宋金三家诗选》

1.黄福康《〈宋金三家诗选〉与沈德潜诗论》④ 认为该集对研究沈德潜诗论有着重要价值。集中对苏轼、陆游、元好问诗歌的分别去取体现了沈氏的审美取向和编选准则,不过沈氏欲以三家填补宋、金两代的空白,眼界有失狭窄。2.王顺贵《沈德潜与 〈宋金三家诗〉》⑤ 认为沈德潜从比较唐宋诗美风貌入手,肯定宋诗,也指出不足,并且对宋诗中能别具生面者,给予褒赞。3.王宏林《崇尚杜诗,推尊诗教—— 〈宋金三家诗选〉述略》① 认为沈德潜受《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和《御选唐宋诗醇》影响编选此集,其诗学立场是以杜甫为旗帜弘扬诗教。由上可知,当前对《宋金三家诗选》的研究重点在于沈德潜联系杜甫选苏、陆、元三家诗弘扬诗教,及其宋诗观。

(五)《明诗别裁集》

1.王宏林《推尊七子重倡格调——论 〈明诗别裁集〉》② 认为沈德潜对明诗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并且集中选评着意针对《皇明诗选》《列朝诗集》和《明诗综》而发。该集“重新树立七子派为明代诗歌的典范,标志着格调理论经清初钱谦益等人大加排击后,在清代中期的又一次全面复兴”③。2.陈海霞《〈明诗别裁集〉研究》④ 认为该集具有以诗存史,兼容神韵的特点,并着意将明七子树立为典范,而对公安、竟陵一律排斥则有失公允。3.余育婷《论何景明诗论的内涵、实践与美学特质——以沈德潜 〈明诗别裁集〉为范畴》⑤ 认为沈德潜是清代格调派集大成者,对“格调”有着深切的认识,故以《明诗别裁集》所选何景明49首诗为介质来检验何景明理论与创作是否一致,并探讨何氏诗歌的美学特质。4.黄秀韬《〈明诗别裁集〉中的诗学批评研究》⑥ 探讨该集的编选背景,成书原因,批评方法和选诗标准,从中发掘沈德潜宗唐诗学观。由上可知,对《明诗别裁集》的研究重点:一是探讨诗集的编选特点和得失。二是沈德潜重新确立明七子的正统地位,并由此深挖其诗学与明格调派之间的联系。

(六)《清诗别裁集》

1.周晨《沈德潜与 〈一柱楼〉诗案探论》① 对沈德潜因《一柱楼》诗案获罪的深层原因进行探究。该文认为乾隆对待《清诗别裁集》的态度已显现出了君臣分歧,也是沈氏获罪的根源。2.王炜《〈清诗别裁集〉研究》② 是一篇较为难得的博士论文。该文分为引论和上、下篇三个部分。引论介绍对《清诗别裁集》进行研究的价值意义。上篇围绕诗集的编选目的、诗学思想、审美取向和宋诗观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下篇则侧重外部扩展研究,将沈德潜“格调”说与袁枚的“性灵”说进行比较,阐释两人对“性灵”的不同理解,以及沈氏“格调”说的内涵,并延伸介绍与沈氏同调的诗论,总结沈氏诗学对当前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所在。该文总结性地评价《清诗别裁集》:“沈德潜通过确立入选作家诗作数量等方式描绘了清代前期诗坛的基本格局。今人对于清代前中期诗坛的基本看法,与沈德潜描述的格局基本一致。甚至可以说,自从构建了系统的中国文学史以来,文学史家对于清代前中期诗坛的概括,基本上没有越出《清诗别裁集》的框架。”③ 3.王炜《格调对神韵的兼容——从 〈清诗别裁集〉选王士祯诗看沈德潜的“格调说”》④ 从沈德潜在《别裁集》中“将 ‘神韵’王士祯改造成 ‘格调’王士祯”① 出发,探讨沈氏如何处理“格调”与“神韵”兼容的问题。4.石玲,王小舒、刘靖渊《清诗与传统——以山左与江南个案为例》中有“《国朝诗别裁集》研究”一节:首先对“《国朝诗别裁集》案”前因后果进行探讨,其次将该集“教忠堂本”与“钦定本”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了解沈德潜的选诗标准,以及该标准同乾隆政治标准的距离,“君臣在诗歌意识方面,却常常貌合神离”②。5.郭康松、李彩霞《从钦定本 〈清诗别裁集〉看乾隆的文化心态》③ 对乾隆命内廷翰林重新删订《清诗别裁集》而形成的钦定本,与原来的教忠堂本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钦定本取舍作品完全是以是否有利于加强清朝思想统治,是否有利于消除清朝早期高压政策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否有利于维护皇室尊严及地位为标准而进行的,反映了乾隆利用文化手段维护满族贵族君主专制政权的强硬态度,也是其文化专制政策的又一产物”④。6.王宏林《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版本述评》⑤ 对该集的翻刻本、重订本、钦定本进行考辨,并总结了各版本的特点,“重订本主要是订正讹误,完善体例,增补诗话。御定本删去了大量诗人诗作,包括不被清廷所喜的明遗民,降清贰臣和在清罹罪之人,也包括一些诗学成就不高的诗人,总体上显示出清廷文化政策的巨大转变”①。综上所述,当前对《清诗别裁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该集教忠堂刻本与钦定本的比较研究成为热点。乾隆不满沈氏所选于是下旨重订,以及由此引发的诗案,不仅体现出乾隆与沈德潜的分歧,也折射出乾隆的文化专制策略。二是通过该集探究沈德潜诗学理念中“格调”“神韵”“性灵”的内涵,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沈德潜编诗的研究现状的爬梳,笔者认为对《唐诗别裁集》的研究尚存在亟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其一,以《唐诗别裁集》为核心的诗系,内部存在着两股牵动力:一是向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的回归力,二是以清廷文治政策为核心的向心力。这里的回归并不仅仅停留在恢复儒家诗教的表面上,沈德潜将回归力贯穿于整个诗选的诸组成要素中,如书中评点便受到汉代治经与清代朴学的影响,注重校勘考证,训诂章句。再如书中所附录的诗话,则向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严羽《沧浪诗话》等“论诗及辞”类诗话回归,排斥以欧阳修《六一诗话》为代表的“论诗及事”类诗话。而向清廷文治的靠拢也绝非仅就序言、凡例中“一归于中正平和”的口号。沈氏将风教渗透于诗歌的去取,并在评点中不失时机地宣扬名教纲常。其二,应对沈德潜所处的诗坛环境进行深入挖掘。沈氏意欲确立正宗,针对当时诗坛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那么一破一立之间从不同层面角度剖析审视,则会对其诗学体系有更深刻具体的认识。再者,学界历来对《唐诗别裁集》兼选或排斥的内容,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这些内容对理解沈德潜的编诗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之与选本主体结合起来研究,方能形成对该集的整体性观照。其三,《唐诗别裁集》前、后两个版本出入较大,体现了沈德潜诗学观念的重大变化。此外,与其他唐诗选本相参照,则能够进一步考察《唐诗别裁集》的选评得失。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1.梳理归纳法。将零星散布在沈德潜各选本、诗文著作中的序、跋、书信、论诗诗、凡例、诗话、评点、笺释等相关文字进行细致梳理,归纳其内容层次。2.数据定量分析法。《唐诗别裁集》为诗系核心,也是研究的重心所在,按照诗人、作品、诗歌体式、审美风格、体裁内容,以及历史分期等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借助数据统计,可以对沈德潜的价值标准、审美取向产生较为客观的认识,并探讨其诗学理论与批判实践的离合。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的诗歌选本进行比较研究,就诗人诗作的编选情况,选本体例,以及品评论断等详加参考,比较异同,可以更好地总结《唐诗别裁集》的编选特征及选评得失,并较为准确地定位该集。

①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沈德潜》卷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59页。

② 〔清〕王豫:《群雅集》卷一,见朱培高:《中国古代文学流派辞典》,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332页。

① 鲁迅:《集外集·选本》,《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② 详见王宏林《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第二章,第一节《沈德潜唐诗选本版本源流考辨》,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③ 见钱仲联《清诗纪事》第 8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第5051页。

① 见钱仲联《清诗纪事》第 8册,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年版,第5053页。

② 见钱仲联《清诗纪事》第8册,第5049页。

③ 见钱仲联《清诗纪事》第8册,第5048页。

④ 李世英、陈水云:《清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页。

① 〔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页。

② 〔清〕沈德潜:《古诗源·序》,第1页。

③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第250页。

④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第253页。

⑤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页。

⑥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四,第307页。

⑦ 〔清〕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4页。

⑧ 〔清〕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卷十二,第311页。

⑨ 〔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第1页。

①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第3页。

②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第1页。

③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第126页。

④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第35页。

⑤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三,第54页。

⑥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第250页。

⑦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第188页。

⑧ 〔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第2页。

⑨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第33页。

⑩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第211页。

⑪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第43页。

① 〔清〕沈德潜:《古诗原》卷六,第114页。

② 〔清〕沈德潜:《古诗原》卷九,第177页。

③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第47页。

④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三,第60页。

⑤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第134页。

⑥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第216页。

⑦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第96页。

⑧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第442页。

⑨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第350页。

⑩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第138页。

⑪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三,第267页。

⑫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三,第269页。

①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四,第134页。

②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凡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③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二十五,第1004页。

④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十七,第694页。

⑤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六,第200页。

⑥ 〔清〕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卷八,第194页。

①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第43页。

②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第447页。

③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五,第490页。

④ 〔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第2页。

⑤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第8页。

⑥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页。

⑦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页。

⑧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页。

⑨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3页。

⑩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第72页。

⑪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首,〔唐〕元结、殷璠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0—41页。

① 〔宋〕严羽:《沧浪诗话校释·诗辨》,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6页。

② 王筱云、韦凤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文论卷》,第28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页。

③ 〔清〕沈德潜:《古诗源·序》,第1页。

④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8页。

① 〔清〕沈德潜:《归愚文钞》卷十四《七子诗选序》,清乾隆己卯年(1759)刻本,二十卷本。

②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09页。

③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重订序》,第3页。

④ 〔清〕沈德潜:《归愚文钞余集》卷二《本朝馆阁诗序》,《沈归愚诗文全集》,清乾隆教忠堂刻本。

⑤ 〔清〕沈德潜:《归愚文钞余集》卷三《金际和诗序》。

① 刘靖渊:《沈德潜与 〈格调说〉辨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87页。

② 参见刘靖渊《沈德潜与 〈格调说〉辨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③ [日]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徐总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

④ 〔清〕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沈序》,第2页。

⑤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凡例》,第2页。

⑥ 〔清〕沈德潜:《古诗源·序》,第1—2页。

① 〔清〕沈德潜:《归愚文钞》卷十四《七子诗选序》,二十卷本。

①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第427页。

②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第389页。

③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四,第81页。

④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第211页。

⑤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第19页。

⑥ 〔清〕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卷二,第33页。

⑦ 〔清〕沈德潜,周准:《明诗别裁集》卷八,第209页。

①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二,第401页。

②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八,第584页。

③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一,第389页。

④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二,第407页。

⑤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第43页。

⑥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三,第447页。

⑦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五,第490页。

⑧ 〔清〕沈德潜:《古诗源·例言》,第2页。

⑨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第8页。

⑩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四,第467页。

⑪ 〔清〕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第246页。

① 〔清〕沈德潜:《归愚文钞》卷十五《答滑苑祥书》,《沈归愚诗文全集》。

② 〔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凡例》,第3页。

① 〔清〕许印芳:《诗法萃编》卷十五《说诗晬语跋》,《丛书集成续编》第20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559页。

② 〔清〕郑方坤:《清朝名家诗钞小传》卷四《竹啸轩诗钞小传》,周骏富:《清代传记丛刊》第24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415—416页。

① 钱仲联:《清诗纪事》第8册,第5049页。

② 〔清〕顾宗泰:《宋金三家诗选序》,〔清〕沈德潜:《宋金三家诗选》卷首,齐鲁书社1983年影印版。

③ 钱仲联:《清诗纪事》第8册,第5049页。

④ 〔清〕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诗学名家之类聚》第8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00页。

① 徐英:《沈德潜 〈明诗别裁〉书后》,《安徽大学月刊》,1935年,第5期。

② 吴兴华:《〈唐诗别裁〉书后》,《文学年报》,1938年,第4期。

③ 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1页。

④ 胡幼峰:《沈德潜诗论探研》,学海出版社1986年版。

⑤ 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4页。

② 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1页。

③ 王宏林:《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④ 郑莉芳:《〈古诗源〉研究》,台湾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⑤ 冯保善:《沈德潜与〈古诗源〉》,《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 段少华:《浅谈王士祯与沈德潜的诗学思想之异同》,《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 张晓彭:《沈德潜〈古诗源〉的价值》,《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3期。

③ 刘丽华:《王夫之与沈德潜“雅俗”观比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

④ 孙琴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唐诗选本:介绍 〈唐诗别裁集〉》,《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3期。

⑤ 孙琴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唐诗选本:介绍 〈唐诗别裁集〉》,《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111页。

① 陈岸峰:《〈唐诗别裁集〉与 〈古今诗删〉中“唐诗选”的比较研究》,《汉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② 邹云湖:《中国选本批评》,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③ 韩胜:《从 〈唐诗别裁集〉的重订看沈德潜诗学的发展》,《山东文学》, 2008年,第8期。

④ 武菲:《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 申东城:《〈唐诗品汇〉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⑥ 贺严、孔敏:《〈唐诗别裁集〉立足于儒家文学观的持守和突破》,《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9年,第3期。

① 胡可先:《杜诗学引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胡可先:《杜诗学引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③ 袁志彬:《沈德潜及其杜诗论》(上、续),《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第3、4期。

④ 黄福康:《〈宋金三家诗选〉与沈德潜诗论》,《文史杂志》,1988年,第3期。

⑤ 王顺贵:《沈德潜与 〈宋金三家诗〉》,《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① 王宏林:《崇尚杜诗,推尊诗教—— 〈宋金三家诗选〉述略》,《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

② 王宏林:《推尊七子重倡格调——论 〈明诗别裁集〉》,《中国诗学》第10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 王宏林:《推尊七子重倡格调——论 〈明诗别裁集〉》,《中国诗学》第10辑,第200页。

④ 陈海霞:《〈明诗别裁集〉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 余育婷:《论何景明诗论的内涵、实践与美学特质》,《东方人文杂志》, 2008年,第1期。

⑥ 黄秀韬:《〈明诗别裁集〉中的诗学批评研究》,宁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周晨:《沈德潜与 〈一柱楼〉诗案探论》,《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② 王炜:《〈清诗别裁集〉研究》,武汉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 王炜:《〈清诗别裁集〉研究》,武汉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8页。

④ 王炜:《格调对神韵的兼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① 王炜:《格调对神韵的兼容》,《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498页。

② 石玲、王小舒、刘靖渊:《清诗与传统——以山左与江南个案为例》,齐鲁书社2008年版,第359页。

③ 郭康松、李彩霞:《从钦定本 〈清诗别裁集〉看乾隆的文化心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④ 郭康松、李彩霞:《从钦定本 〈清诗别裁集〉看乾隆的文化心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04页。

⑤ 王宏林:《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版本述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 王宏林:《沈德潜 〈清诗别裁集〉版本述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