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

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持续的经济发展、文明发展与重视全民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除了提供完备、先进的基础教育外,这些国家极其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为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推进了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推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显然,高等教育之于国家综合国力、社会文明昌盛、国民生活幸福等诸多方面意义重大。我国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本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并且积累颇丰,基础雄厚,另一方面由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当今世界成为“地球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来往和交流更加便利,同时还能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基于我国国情以及结合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确定了“科教兴国”发展方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其规模还是质量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回顾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果,一是缘于对教育经费持续增长的投入,二是得益于在高等教育中对人才队伍的高度重视。习近平主席曾在2016年的科技大会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的确,多年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许多办学的实践者和高等教育的研究者都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人才兴校”,唯有人才才是院校强劲发展的原动力。高层次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是一所高校可持续发展与水平提升的核心因素。所以人们常说,在高等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中,人才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最为值得着力培养的战略要素。2016年,酝酿多时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指出“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这份文件显然关注到人才的流动、引进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是我们探讨院校高层次人才流动与引进的有力指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我国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人才是高校发挥其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功能的能动因素,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创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多元化背景下,强调人才的流动与引进、激励人才致力于创新已成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2015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双一流”的五项建设任务。建设与改革并举,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改革驱动。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已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全球性发展格局之中。2016年6月,教育部提出逐步将“211工程”和“985工程”与建设“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发展战略统筹起来推行(简称“双一流”),以推动未来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最终目的是在我国建成一批世界范围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公布。有学者和新闻媒体不约而同地指出,一些高校早已未雨绸缪,在酝酿落实“双一流”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发动人才争夺战,这些高校把争夺的目标设定在“四青学者”上,这四类人才分别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年拔尖人才”和“青年长江学者”入选者。这些高校在延揽青年人才上舍得投入,行动雷厉风行。在可预见的未来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人才已然成为它们迈向卓越和屹立高校丛林的法宝。由此可见,在这新一轮高校发展竞争与高校位序排名重新洗牌的“厮杀”中,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高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军事院校尽管没有完全被纳入“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规划当中,但追求卓越、力争办成知名院校、服务国家国防事业依然是各军事院校孜孜以求的目标。军事院校要实现这些追求,应遵循和参照普通高校发展的逻辑,将高度重视人才作为其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军事院校作为军事领域内的高校,也应当高度重视人才,并将人才视为办校治学方略的重中之重。另外,从军事院校本身的发展要求来看,新时期军事变革与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出现,更加推动了院校实现转型。特别是中央军委习主席提出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更是指明了院校的发展方向。军事院校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作战形态,培养各类指挥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以便形成和组合新的战斗力,为“谋打赢”和“打得赢”服务;另一方面院校本身为部队培养指挥与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要依赖人才,即以高水平的师资与管理队伍办成高水平的军事院校,因为这样方能培养出一流水平的军事人才。

2015年“9·3”阅兵期间,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这意味着我国新一轮的军事改革已拉开序幕。在军事院校改革的过程中,各院校对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求就会显得更为突出,因为教师队伍的质量优劣是影响办学水平好坏的最为根本的因素。为实现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突飞猛进发展,各院校势必会构建整体战略规划并通过实施具体人才计划来实现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的升级。比如,武警部队为适应改革要求和院校发展之需,提出了以“人才工程”为龙头的新“三项工程”(人才工程、学科工程和数据工程)建设,力图在院校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通过加大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从整体上提升院校的办学水平与服务部队的能力。特别是在“人才工程”中对未来十年的人才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其中尤其强调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在人才建设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武警部队高层次人才稀缺是造成建设现代化武警的障碍因素。为体现解决问题的迫切程度,这个规划甚至详尽到对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才工程”,特别是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服务,我们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军事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上,力争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做一些有益探索,并提出相应建议。

正如前面分析所见,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高层次人才对一所高校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即办一所好的大学与高质量的人才密切相关。所以,借鉴国内外军地高校发展经验,拥有和培养实力雄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对军事院校来说是非常迫切的。从军事院校发展的实际来看,全军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尤其显得紧迫,因为军事院校经过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后,每个院校都面临着任务调整和教育转型,它们一方面存在固强补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许多新建院校、新建学科和新建专业都急需这类人才加入进来并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由此可见,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已成为军事院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总结国内外院校的人才发展战略,我们可以发现,多数高等院校都采用了从校外引进人才的方式来实现其办学质量的整体跃升。尽管引进人才使院校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智力集聚、办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但实际上我们通过观察与梳理发现,院校在“如何引进人才”“引进什么人才”“如何成功引进人才”等方面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其间既有成功的经验,同样也存在不少失败的案例。所以,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有着许多值得认真探讨与思考的问题。军事院校作为军事组织,在人才引进方面具有较多的特殊性。因此,探讨军事院校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能对军事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也希冀相关研究成果能对军事人事人才管理理论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