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临的现实困境

经过全国数以千万计(2016年全国中小学专任教师总人数为1185. 25万人)的中小学教师的努力②,我国中小学德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现代化理论的一个特定概念和基本范畴,它强调的是以社会自身结构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性发展和结构性变动。就我国的社会转型而言,通常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换的过程,特别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分配格局的不断调整,以及中西文化的持续碰撞与交流,社会价值评判标准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在某些领域主流价值观甚至遭到一些不良和腐朽价值观念的排挤与侵蚀。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小学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无用论”“读书无用论”被大肆宣扬,某些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甚至出现逃学乃至退学等不良现象。有些学生甚至成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追随者,加之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学生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以及长辈的宠爱,中小学学生普遍存在自私自利的倾向,与集体主义的要求格格不入。以上诸种原因都导致中小学学生难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学校德育工作方式不完善

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教育部也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列入《教学大纲》,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效果。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学校不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的工作。部分学校仅仅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当应付上级领导机构检查的“挡箭牌”,并未切实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工作中,导致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其次,部分学校未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的精神实质及其特殊性。与传统知识和技能型的教育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价值观教育的范畴。其特殊性决定了仅通过突击举办教育活动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分学校和教师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热衷于“搞运动”,追求“短平快”。这一做法不仅割裂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同时也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部分学校仅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方面的基本组成部分作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一方面破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影响教育效果。最后,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方针。但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缺乏集中性,各文化组成系统比较分散,未形成合力;第二是文化载体建设不足,人文教育景观偏少;第三是校园文化内容单调、僵化和结构畸形,娱乐性内容多,启迪性内容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的工作。

(三)社会尚未形成德育的合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过程中必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协调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然而,当前这股教育合力尚未形成。首先是由于学校内部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协作,单打独斗现象较为明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但有些人则不认同。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政干部、班主任尤其是德育教师的职责,与其他部门和其他任课教师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其次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未实现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的局面。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工作应当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缺位状态。再次是过分注重理论教育,脱离实践认知,过于突出课堂教育,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德育需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紧密结合,需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调统一。然而,当前的教育活动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强调在课堂上集中开展相关理论教育活动,未突出实践教育的重要功能,也不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等教育功能被弱化。最后是对网络等新媒体的认知不够清晰,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前,大多数教育活动仍旧以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主,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忽视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认识到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上述诸种因素共同导致教育力量的分散,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①石书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

① 化涛:《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稳定》, 《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