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学习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适应计划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专业过于细分,行业办学特色明显的阶段。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专业设置注重宽口径、厚基础,实行学分制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度和人才培养质量。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实施了“985”和“211”工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双一流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各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北京印刷学院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等优势学科专业体系。针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出版传媒产业对多学科交叉、多领域知识融合的人才培养需求,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提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理念,形成出版传媒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以培养“中国印刷出版人”为己任,为印刷出版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印刷出版产业结构调整、数字化转型时期,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印刷出版创新人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北京印刷学院于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印刷工程和机械工程进入试点专业行列。国际化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在全国还处于一个初级的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2015年,学校承担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研究》等,项目组根据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要求,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本书共收集了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及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论文30余篇,这些论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学校在教学改革和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实践,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此,编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本书借鉴了行业内专家的观点,在此一并声明。

程光耀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