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舞台

汉代百戏是戏剧的摇篮,戏剧的舞台形成也始于汉。在汉代之前,歌舞演出多是出于宗教文化或者祭祀、巫术的需要。从众多描绘古代歌舞状况的岩画来看,有一片开阔场地的地域往往是当时最佳的歌舞场所。如新疆呼图壁县的岩画,岩画所附的岩壁前面就是一块山间平坝。这样的场所足够人们尽情歌舞,同时有高挺陡峭的山壁造成神圣感,能给原始人以强烈的宗教体验。

秦汉时期,拥有统治地位的官僚阶级和贵族之家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需要,修筑了专门观看歌舞活动的建筑场地。从现在留存的一些汉代画像砖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乐舞记载来看,自汉代百戏兴起后,汉魏时期的演出场所主要有厅堂、露台及广场这三种。厅堂演出属于室内演出,这样的演出活动只在贵族或权势之家里举行,露台演出是指在庭院中或者某个大殿前面搭建的屋宇中演出,广场演出通常由皇帝或贵族组织。《汉书·武帝纪》记载了汉武帝两次观看演出的场景,其中一次是元封三年(前108)春天的百戏会演,“三百里内皆观”。观看的群众从三百里内涌来,如果演出场所不是在空旷的广场上,就不会容得下这么多人。而在另一次记载中,三年后,“夏,京师民众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平乐馆又被称为“平乐观”,是汉代长安未央宫里一座楼阙,也是汉武帝常用来远观百戏演出的重要场地。李尤在《平乐观赋》曾描写了在平乐观上观看的演出情景,提到演出中有“驰骋白马”“吞刃吐火”“陵高履索”“有仙驾雀,其形幼虬(qiú),骑驴驰射,狐兔惊走,侏儒巨人,戏谑为偶”……演出的节目众多,且又有百马驰骋的戏车一类节目,可见从平乐观处远眺的百戏会演是在广场上举行的。

《东海黄公》

角抵戏《东海黄公》是百戏的一种,它由两个演员按照预定的情节发展进行表演,讲述了东海黄公与一只老虎相斗,最终因年老力衰,且又饮酒过度导致法术失灵而被老虎所杀的故事。表演过程中,分别扮演东海黄公和老虎的两个演员以角力相斗,吸引观众。虽说整部戏缺少语言对话,但它有头有尾、有人物、有情节,俨然一部哑剧。因此,有的戏剧史学家认为《东海黄公》是中国戏剧的雏形。

【图5】榆林窟第025窟壁画中的嫁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