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的中外戏剧史
- 小书虫读经典工作室编著
- 1749字
- 2021-04-21 15:18:07
优人大显身手
戏剧的萌芽,是随着歌舞的演变、祭祀活动的丰富而产生的。据记载,公元前17世纪的夏桀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一部分擅长歌舞表演却不是巫觋身份的人群,这类人被统称为“女乐”。女乐的工作逐渐演变成一个职业,称为“优”,也就是演员。值得一提的是,优人只限于男性。优人在古代分为几种,身材矮小的称“侏儒”,擅长搞笑的称“俳优”或“俳倡”,擅长演奏乐器的称为“伶优”,擅长歌舞的称为“倡优”。优人不需再做传统的祭祀之事,只需提高表演才艺,侍奉帝王。优人的出现标志着从原来的祭祀歌舞衍生出了专门的娱乐业,也意味着古代歌舞表演具备了初级的戏剧形态。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宫廷中都出现了许多优伶弄臣。《史记》中的《滑稽列传》篇记载了“优孟衣冠”的故事: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优孟以优伶为业,名为孟,擅长表演,深得宰相孙叔敖欣赏。孙叔敖在死前叮嘱儿子说,如果以后生活遇到困难就去找优孟。孙叔敖为政清廉,他死后家中失去依靠,家境衰落,他的儿子靠担柴为生。优孟知道这个情况后,向孙叔敖的儿子要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然后他在家里扮演成孙叔敖,练习其音容笑貌。一年多后,优孟穿上孙叔敖的服饰去见楚王。楚王和众臣看到“孙叔敖”复活,又惊又喜。楚王爱屋及乌,请假“孙叔敖”优孟做宰相。优孟以孙叔敖为官清正却不能福泽后世为由,推托不就。楚王由此知道了孙叔敖后世的家境,改善了他妻儿的生活。从上述故事可见,优秀的优人在先秦时期已经成为帝王的宠臣。他们可以利用身份便利,通过暗含寓意的表演或俏皮话讽谏帝王。
【图3】东汉说唱俑
在春秋时期,优人的表演亦如祭祀性歌舞一样,从宫廷铺展到了民间。汉代已成形的“百戏”不是指某一种成型的、规范的戏剧艺术,而是指包含歌舞、杂技、俳优戏、体育竞技等表演形态的技艺大杂烩的总称。
汉代百戏的活动面貌空前繁荣,民间表演节目十分丰富,以竞技类为主。东汉张衡在《西京赋》里面提到竞技类的节目有扛鼎、爬竿、钻圈、走索、舞剑、吞刀、吐火、燕濯(翻跟斗越过水面)、胸突钻锋(以胸腹抵刀悬空而卧)、倒立、马术等。百戏中还有音乐舞蹈、侏儒表演、俳优表演及带有情节的故事表演等(图3)。
百戏内容的丰富性对中国戏剧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使得表演者和有能力接受这种娱乐的统治阶级看到了舞台上的另一种可能,也由此产生了更高一级的追求。
在不断演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歌舞戏具有了故事情节,比如魏晋南北朝产生的《代面》《踏谣娘》《拨头》等,其中《代面》又称为《大面》,是一出戴着面具演出的歌舞戏,其故事题材来源于北齐时兰陵王的故事。兰陵王姓高,名长恭,是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同时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被封为兰陵王。兰陵王英勇过人,作战威猛。因为容貌清秀,他恐怕不足以威慑敌人,作战时常常戴木雕面具上阵。兰陵王深得齐人敬仰,歌舞艺人以他为原型,模仿他的动作编舞配曲,称《兰陵王入阵曲》。《代面》就是根据《兰陵王入阵曲》改编而来的,突出表现兰陵王在征战中的勇猛。在演戏时,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头戴狰狞的面具,穿紫衣,着金色腰带,手执鞭,表现出指挥、击刺的样子。《兰陵王》在唐代成型后还传入了日本,在日本广为流传。今天的日本保存了其历代《兰陵王》服饰面具共有64件,在奈良寺中还可以见到一件题字为“东寺唐古乐《罗陵王》接腰”的服饰,署年是“天平胜宝四年四月九日”,即唐代天宝十一年(752)。
兰陵王戴面具上战场也许只是传说,因为在《北齐书》的记载中,他戴的是头盔而不是面具。虽然不得其实,但当时的歌舞艺人选择了更为接近艺术的表演形式。在其他的歌舞戏中也常出现面具。唐代歌舞戏中的面具,跟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不无关系。
战国时秦国的优旃(zhān)和西汉时的郭舍人都是古代著名的优人。秦始皇曾打算动用军事要地,扩大射猎的区域。优旃说:“好呀。猎场里多养些禽兽,等敌人从东面来犯时,让麋鹿用角去对付他们就足够了。”秦始皇便打消了扩大猎场的计划。汉武帝的乳母因家人犯罪受牵连,被判流放边疆。乳母请郭舍人帮忙,郭舍人叮嘱了一番。等乳母与汉武帝辞别时,她就照着郭舍人说的,既没求情也没哭喊,只是频频回头。这时,郭舍人就在一旁骂道:“老女人还不快走!难道陛下现在还需要你的乳水才能存活吗?”汉武帝起了恻隐之心,便宽恕了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