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大学国家科学基金获资助者名录.2018
- 宁夏大学科学技术处
- 23652字
- 2021-12-30 17:41:07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
张天杰
1981 年 8 月出生。博士,数学统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 Rota-Baxter 代数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11861051)
Cocycle Hopf 代数和 Reynolds 算子的研究
项目简介
Rota-Baxter 算子和 Rota-Baxter 代数是积分算子的代数化,对它们的研究方兴未艾。另外,G.-C. Rota 认为 Reynolds 算子是“无穷小的 Rota-Baxter 算子”。目前 Reynolds 算子的研究几乎都在分析学范畴中进行。本项目将围绕与 Rota-Baxter算子和 Reynolds 算子相关的如下两个问题展开:(1)自由Rota-Baxter 代数上 cocycle Hopf 代数的研究,包括 cocycle Hopf 代数余乘的组合解释,对偶 cocycle Hopf 代数的研究,cocycle Hopf 代数上 Milnor-Moore 定理的刻画。(2)Reynolds算子的代数化研究,包括自由 Reynolds 代数的构造,Reynolds字的记数,Reynolds 算子在一些代数(多项式代数等)上的构造及其性质。此项工作将推动这两类算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晓曼
1991年1月出生。博士,化学化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材料化学和光催化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21802078)
基于氨脱附理性设计Mxene基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固氮性能调控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MXenes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究材料在室温光照条件下对氮气分子的吸附、活化、加氢(质子电子耦合传导)和脱附等过程,以获得高活性太阳能光催化固氮催化剂。具体包括:研究低维新型材料MXenes的制备方法;以二维MXenes为限域载体制备出具有活性位点的光催化材料及其电子导体复合材料并实现其可控合成;以水和氮气为初始反应原料的光催化合成氨反应作为主要研究模型来分析不同形态催化剂的太阳能光催化固氮性能;探究光催化固氮过程中可能中间态的性质,并推测出N2向NH3转化的具体途径,为光催化固氮产业化奠定基础。
李典军
1985年9月出生。博士,化学化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21861031)
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构建C-P键反应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发展可见光诱导的自由基反应构建C-P键的新方法,并用于有机膦化物的合成。主要开展:(1)可见光诱导的膦化串联反应可以实现烯键的双官能团化,这种方法可用于羰基α-H的膦化反应,合成β-羰基膦化物;(2)可见光条件下,α, α-二芳基烯丙醇可发生膦化—芳基迁移反应,得到α-芳基-β-膦化羰基产物;膦自由基加成到烯键,还可能发生1,5-氢迁移反应,实现“远程”官能团化;(3)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基捕获、“自由基钟”实验等方法可以获取更多的反应过程的信息,阐明反应机理;(4)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有机合成、药物修饰等领域,探索新方法学的合成应用价值。
詹海鹃
1987年12月出生。博士/硕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7年入选第二批“种子计划——宁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21862013)
氮掺杂钙钛矿/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光催化还原CO2性能研究
项目简介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廉价而丰富的C1资源,控制合成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实现CO2高效还原转化的催化材料对解决能源环境问题意义重大。本项目拟采用不同技术合成纳米钙钛矿,采用化学还原法等制备大比表面积石墨烯,综合使用超声、水热溶剂热等方法制备钙钛矿/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一步NH3高温热解、溶胶凝胶等方法,构筑氮元素同时掺杂的钙钛矿/石墨烯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CO2光催化还原反应。基于氮掺杂对复合材料能带间隙等性能的改善作用,结合CO2光催化过程能带需求,调制氮掺杂型复合材料并探究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调制机制与协同效应。依据能带匹配原理及氮掺杂材料调制机制,构制CO2光催化还原高效催化剂,揭示构效关系,阐明催化机理。
马保军
1973年6月出生。博士,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光电催化太阳能化学燃料生产、非贵金属助催化剂和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21862014)
光催化制氢中贵金属/非贵金属Mo基W基化合物复合产氢助催化剂研究
项目简介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中,产氢助催化剂是影响产氢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成本窄带隙的Mo基W基化合物(Mo2S、 Mo2N、Mo2C、W2C、WC等)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非贵金属产氢助催化剂。本项目以同时利用贵金属较强的质子产氢催化能力和非贵金属化合物促进光生电荷分离的特点为设计思路,以贵金属/非贵金属Mo基W基化合物复合助催化剂的调制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助催化剂的组分比例关系和合成方法、复合助催化剂和主体光催化剂(TiO2、CdS、Ga1-xZnx)(N1-xOx))之间的组装方法和结构能级匹配关系、复合助催化剂各组分间的作用等对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高效廉价的复合产氢助催化剂,为产氢助催化剂设计提供思路。
梁军
1977年9月出生。博士,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能源与环境催化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21862015)
钛酸锌基固溶体复合半导体的构筑及其可见光光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
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现有材料的CO2光转化效率低和光谱响应范围窄的问题,提出利用异价复金属离子共取代钛酸锌部分B位Ti4+制备窄带隙钛酸锌基三元固溶体的设计思路,通过绘制三元相图构建固溶体(区)的方法,结合CO2还原反应电位分布调整钛酸锌B位元素组成,研究固溶体光催化剂的化学组成、电子结构;揭示固溶体半导体组分协同机制与光活性的本质关系,弄清控制固溶体光催化剂性能的关键组成与结构因素;阐明固溶体光催化剂内在构—效关系的光催化增强作用机制,并探索出一条复金属离子共取代型三元固溶体光催化剂的活性产生机制及活性改进新思路和新途径。
李海波
1984年11月出生。博士,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材料电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21862016)
双离子嵌入型杂化电容去离子电极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调控
项目简介
针对当前CDI脱盐容量低、速率低和电荷效率低等难题,本项目设计并制备层状纳米Na2TinO2n+1及BiOCl化合物分别作为非对称CDI的负极和正极,构筑双离子嵌入型杂化CDI。通过掺杂、包覆、功能化修饰,调控电极形貌和微界面结构等特征;明确电极形貌结构、表面物化性质与脱盐容量、脱盐速率、电荷效率和盐离子电池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该嵌入式CDI电极的电吸附—扩散动力学规律并明晰其对共离子效应的抑制作用机制;揭示脱嵌机制对杂化CDI脱盐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协同作用机理并建立理论模型,为高性能CDI脱盐电极的设计和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白红存
1985年10月出生。博士,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煤炭分子结构与反应性、煤基/碳基先端材料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21863008)
溶液、界面复杂环境中石墨炔与核酸碱基的相互作用及其用于DNA测序的探索: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
项目简介
石墨炔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先进碳材料。相对石墨烯而言,石墨炔由于炔键引入及拓扑结构改变,可改善材料的界面和形态,更好地实现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的调控,达到器件效率和性能的提升,在纳米器件的应用中很可能较石墨烯处于优势地位。透彻理解石墨炔与核酸碱基的相互作用对于纳米器件的构筑及应用至关重要。本项目选取石墨炔与核酸碱基相互作用体系,在充分探讨气相条件下石墨炔与核酸碱基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揭示溶液、界面、微纳生物结构等复杂环境中石墨炔与核酸碱基相互作用的本质和特性,获取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和规律性认识,为石墨炔纳米结构用于DNA测序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指导。
刘翔宇
1983年4月出生。博士,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制备及理化性能研究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21863009)
镝酰腙配合物制备的微量热学及磁性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选择具有大的自旋基态和强的磁各向异性的稀土镝(Dy3+)离子作为顺磁中心,以鳌合配位能力强、配位模式丰富的多齿酰腙类希夫碱作为有机配体,基于修饰配体和溶剂变换等因素对体系自组装行为的影响,获得结构多样的有序组装体,合理构建配体场微扰中心离子的几何构型和电荷分布,调控其结构和磁性,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探究构效关系及磁弛豫机理。利用微量热测量系统对Dy3+配合物分子磁体的组装历程实施动态跟踪,获得反应进程中体系的热动力学信息,确定自组装行为的能量控制因素,探寻配合物分子磁体自组装行为与热力学的关系,揭示配合物分子磁体的组装规律及热力学驱动内因,实现配合物分子磁体自组装过程的精准控制。
李莉
1978年11月出生。博士,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21865022)
新型高能过渡金属氮化物固溶体的设计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项目简介
项目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和发现,提出利用普鲁士蓝类配位聚合物组成结构易被调控且氰根可被裁剪的设计思路,致力于原位拓扑氮化,设计并构筑可控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新型高能过渡金属氮化物固溶体。研究普鲁士蓝类聚合体拓扑氮化制备金属氮化物固溶体的合成及转化机理;研究固溶体电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对电化学储锂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协同作用机制;揭示影响电极材料储锂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关键的组成和结构因素;深刻理解电极材料储能与转化过程中的微观机理及其相互关联性;提出固溶体电极材料可能的电化学储能性能改善机理。项目的实施为综合服役性能优异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固溶体电极材料的设计、开发以及实际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思路。
张玮玮
1987年12月出生。博士,化学化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21865023)
磁性多脂肪酶复合固定化模型构建及其在生物柴油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简介
有限的能源储备和日益加剧的环境压力,使得生物柴油的绿色高效转化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酶促生物柴油转化具有化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本项目拟将两种具有互补区域选择性的脂肪酶共同固定在同一载体上,结合磁性纳米粒子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优势,构建双层固定化酶模型,实现两种酶空间分离的共固定化。筛选得到活性高、稳定性好、易回收的固定化多脂肪酶复合酶,进而用于废弃油脂的生物柴油转化,发展一种简单、绿色、高效的生物柴油合成方法。深入研究不同载体和固定化方法对脂肪酶酶活保留的影响规律。本项目的研究为多种脂肪酶的共同固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推进生物柴油的绿色高效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郭庆杰
1967年3月出生。博士,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流态化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学链燃烧与气化、生物质能源的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21868025)
煤炭/载氧体化学链气化过程硒在气固相中的迁移机理
项目简介
本项目采用实验和反应力场的大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方法,研究煤脱除灰分条件下,载氧体/煤气化反应动力学,探索载氧体/煤炭化学链气化条件下,煤灰中载氧金属氧化物、惰性氧化物以及煤催化气化碱金属氧化物对硒在气相、固相的迁移机制。阐明煤炭/复合载氧体催化组分对化学链气化过程硒迁移影响。在氧化反应器中,探索还原态载氧体颗粒发生强放热反应—载氧体颗粒表面烧结—形成致密表层硒的解吸机理,阐明硒在载氧体—气相中的迁移。研究循环流化床载氧体循环条件下,硒在燃料反应器、氧化反应器中硒的宏观氧化反应动力学及硒在气相、底灰和飞灰中的分布,为煤炭/载氧体化学链气化硒的释放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马玉龙
1965年9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主要从事资源高效转化与绿色化工、工业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21868026)
负载型金属纳米粒子与固体碱协同催化解聚和选择转化碱木质素的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木质素能量密度高且富含芳环结构,是炼制芳基化学品和高能量密度燃料的天然原料。本项目以碱木质素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备具有磁性的固体碱负载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型多功能催化剂,评价负载金属与固体碱协同催化解聚和选择转化碱木质素为C7-C12芳基化合物的效果,并通过对解聚过程木质素分子结构变化规律及特征、解聚与转化产物及其形成机制、影响解聚转化主要因素等的研究,探明木质素结构中化学键催化活化与断裂历程,阐释催化剂结构、活性与木质素解聚、转化及产物收率的构效关系,提出木质素催化转化为C7-C12芳基化合物的分子机制,为木质素高值转化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应用依据。
李清峰
1984年1月出生。博士,农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小麦分子设计育种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01349)
利用普通小麦—冰草异附加系5113创制携带高产、抗病等优异性状新种质
项目简介
该项目主要以含有矮秆、大穗、多花多粒、多分蘖、对白粉病和叶锈病免疫等多个优异基因的小麦—冰草6P附加系5113为研究对象,通过电离辐照、回交、自交等方法创制含有不同大小外源染色体片段的小麦—冰草缺失系和易位系。利用细胞学观察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对缺失系和易位系中外源染色体片段进行鉴定,结合开发的6P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建立6P染色体分子标记图谱。根据不同外源染色体片段大小的缺失系和易位系携带的优异基因,结合6P染色体分子标记图谱把小麦—冰草异源附加系5113优异基因定位在6P染色体相应区段上,进一步鉴定出含有优异性状基因的小麦—冰草异源纯合易位系,为小麦遗传育种改良提供新种质。
马雯
1989年5月出生。博士,葡萄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葡萄与葡萄酒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01533)
非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中香草醛形成机理的研究
项目简介
香草醛是一种可以为葡萄酒带来优雅且复杂香气的挥发性酚类化合物,其源于被烘烤的橡木,从而通常存在于高成本的橡木桶陈酿葡萄酒中。本项目拟以前期在葡萄果实中发现的香草酰单宁为原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追踪模拟葡萄酒溶液中香草酰单宁的化学变化过程,探明香草酰单宁游离香草醛的化学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葡萄为材料进行酿造实验,采用化学分析及感官分析的方法跟踪酿造过程,验证香草酰单宁作为香气前体物质游离香草醛的反应机理,明确关键反应节点。本项目旨在阐明葡萄酒从葡萄本身亦可获取部分橡木桶陈酿香气的化学机理,为改进我国葡萄酒特色工艺路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海田
1978年1月出生。博士,宁夏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育种、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菌种的功能分析与发酵技术研究、地方特色食品资源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020)
解淀粉芽孢杆菌UMP与PRPP代谢对胞苷过量合成的协同调控机理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运用胞苷代谢理论与代谢工程方法,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中UMP与PRPP代谢对胞苷过量合成的协同作用模式及调控机理。拟采用基因编辑、流量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重点研究PRPP合成关键酶(G6PDH、6PGDH和PRS)、UMP合成关键酶(CPS、OPRTase)、辅酶代谢(NADPH、NADH)与上游代谢物(α-KG、天冬氨酸)等调节因子在胞苷合成中的协同作用,分析调节因子对细胞生长及代谢通量的影响,提出UMP与PRPP代谢对胞苷合成的协同作用模式,诠释胞苷合成的多途径协同调节方式及调控代谢稳态的分子途径,阐明菌株内调节因子间的关系及其对胞苷合成的协同作用,揭示其分子调控机理,为从分子水平上优化胞苷最大生产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张虹
1981年12月出生。硕士,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065)
甜叶菊糖苷rebaudiosides-C、rebaudiosides-F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项目简介
甜叶菊糖苷因甜度高、低热能、不参与人体内代谢兼具保健功能等特点,被誉为最有发展前途的新糖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很高的经济价值。但目前市售甜叶菊糖苷因甜味成分RA (Rebaudioside A)含量较低,严重影响了甜叶菊糖苷的甜度和口感,以及甜叶菊糖苷的市场应用范围和工业上RA的提纯。本研究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甜叶菊苦味糖苷RC和RF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UDP-鼠李糖基化酶基因、UDP-木质糖基化酶基因,在研究这两个基因功能,揭示甜叶菊糖苷生化合成途径分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甜叶菊糖苷RA含量进行改良的策略,以期从根本上解决 RA含量低,工业提纯困难等问题。
杨君珑
1980年8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管理与森林生态恢复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122)
贺兰山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分异及环境驱动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贺兰山山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核心区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客观表达植物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指示环境变化的有效工具。本项目通过测定贺兰山植物叶片的结构型性状(比叶面积、叶片厚、叶组织密度、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养分特征(叶片碳含量、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结合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特征、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明确不同研究尺度下(植被类型尺度、功能群尺度、群落组织尺度和空间尺度)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分异规律,筛选对环境变化敏感的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分析植物叶片功能性状间的关系随环境梯度变化的规律;明确影响贺兰山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主要环境驱动因素,揭示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尺度效应。
朱林
1970年7月出生。博士,西部生态与生物资源开发联合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135)
毛乌素沙地灌丛水分利用特征及植被—土壤水分互馈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生态水文过程及其各要素间互馈机理是旱区生态恢复重建中必须面对的基础科学问题。灌丛植被是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恢复的重要植被类型,灌木根系及冠层对降水的再分配过程直接影响着植被—土壤系统的水文过程。本研究拟在毛乌素沙地固定沙地设置灌丛群落研究样地并开展蒸渗仪栽培试验,研究油蒿、杨柴和中间锦鸡儿对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影响以及灌丛不同尺度植物水分利用特征,探讨灌木水力提升作用及其对伴生草本植物水分生理状况的影响,辨析灌丛生态水文及种间水分关系的影响因素,揭示毛乌素沙地灌丛植被—土壤及植物种间水分互馈对植物不同尺度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促进半干旱沙地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为半干旱沙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马飞
1982年9月出生。博士,环境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142)
固氮植物氮同位素组成随降雨变化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以3种锦鸡儿属植物为例
项目简介
气候变化将深刻影响干旱生态系统的氮循环等关键生态过程,而研究植物氮同位素组成(δ15N)与降雨的关系是理解这种影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半干旱干草原、干旱荒漠化草原和草原荒漠化气候区的主要建群种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为研究对象,利用氮同位素技术、微生物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和结构模型等方法,阐明影响3种锦鸡儿植物δ15N变化的关键因素,揭示锦鸡儿属植物δ15N随降水变化格局的形成机制,为固氮植物δ15N响应降雨变化的式样提供研究实例,也为上述地区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刘秉儒
1971年6月出生。博士,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恢复过程与机理、旱区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等基础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158)
柠条灌丛堆发育与土壤微生物的互馈过程与机制
项目简介
从土壤微生物角度研究不同林龄(不同发育阶段)的灌丛沃岛形成原因、机制及其对灌丛反馈作用,对保护灌丛生境系统以及恢复健康的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拟对宁夏干旱风沙区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灌丛堆发育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过程与互馈机理开展系统研究,以不同发育阶段柠条灌丛堆为研究对象并以灌丛间裸地为对照,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灌丛堆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微生物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空间变化与反馈过程,探讨灌丛堆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变化的驱动因素,揭示柠条灌丛堆发育对土壤微生物反馈机理,为干旱区灌丛主导下的土壤生态过程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灌丛林管理、沙漠化治理以及沙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丁凤琴
1969年6月出生。博士,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人格与社会认知、社会心理的内在发生机制、青少年心理的教育干预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283)
道德与净脏:具身隐喻映射及其神经机制
项目简介
近年来,研究者强调净脏类别和情境对道德决策的影响,但缺乏实证研究及其神经机制的探讨,也缺乏中国本土文化验证及其实践干预。本项目以中国文化群体为被试,探讨道德概念净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考察环境和自身净脏条件下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偏向,揭示道德概念环境和自身净脏影响道德决策的差异,探究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映射的情境性及其教育干预,并在神经基础上对以上研究作出相应印证。研究将扩展道德概念净脏隐喻理论基础,为道德概念净脏隐喻研究提供脑电生理依据,也为道德概念净脏隐喻在中国文化群体中的普适性和差异性奠定基础,更为构建中国文化背景下特殊群体道德概念净脏隐喻提供教育干预依据。
刘晓明
1966年10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发育相关信号传导在肺脏疾病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成体肺脏干细胞和肺脏疾病模型的建立、干细胞免疫调控机制及临床应用等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318)
Wnt/β-catenin调控肺泡微环境炎性信号在小鼠矽肺模型病理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矽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纤维化疾病,严重影响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研究表明Wnt/β-catenin参与肺脏的损伤修复和肺脏纤维化的病理发生,但其调控肺泡微环境炎性信号在矽肺病理发生的机制不明。本项目将在构建人肺泡微环境体外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探讨肺泡上皮细胞Wnt/β-catenin调控二氧化硅诱导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分析肺泡上皮细胞Wnt/β-catenin调控肺泡微环境炎性信号对肺脏成纤维细胞间质化特性的影响,利用MyD88缺陷小鼠,探讨小鼠矽肺模型肺泡微环境 Wnt/β-catenin和TLR交互作用在二氧化硅诱导矽肺的病理发生机制,为深入研究矽肺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康建宏
1968年8月出生。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及其生理生态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336 )
旱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形成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马铃薯是宁南山区的主要作物之一,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高温干旱等灾害频发,对喜凉作物马铃薯的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淀粉是马铃薯块茎的主要积累物质,研究高温对旱作区马铃薯块茎淀粉形成影响的生理生化机理,对实现马铃薯高产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以主粮化马铃薯为材料,人工模拟高温,设置三个温度处理,采用细胞学、酶学、转录组分析等方法,研究高温胁迫条件下马铃薯块茎淀粉形成的生理机理和基因表达差异;明确高温胁迫对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活性氧代谢、根系活力、碳代谢关键酶的影响规律及产量形成规律;阐明高温胁迫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形成调控的分子机理,明确高温条件下氮素的合理运筹,为旱区马铃薯优质高效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刘吉利
1982年10月出生。博士,环境工程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质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344)
盐碱地柳枝稷根际微生态特征与磷高效利用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磷是作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在盐碱地条件下,因盐碱和不良土壤环境因素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土壤磷的活化和高效利用与作物根际微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揭示盐碱土壤磷高效利用的根际作用机制对于盐碱地生物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室内模拟与田间原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现代根系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盐碱地柳枝稷根际微生态特征,分析土壤磷营养变化对作物根系形态构型、生理性状以及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揭示柳枝稷高效利用磷的根系形态构型与生理反应的协调机制,探讨盐碱条件下柳枝稷磷高效利用的根际生物互作机制,为盐碱地生物改良和磷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吴宏亮
1976年1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作制度与作物生态生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352)
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对氮肥运筹的响应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氮素是栽培因素中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最活跃的因素,研究氮肥运筹调控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生理生化机理,对实现春小麦高产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以春小麦为材料,盆栽和田间试验相结合,人工模拟高温,采用细胞学、酶学、转录组学(结合荧光定量PCR)、逆境生理学等方法,研究高温胁迫下春小麦早衰的分子机制及氮素调控机理,明确高温条件下不同施氮量、追氮时期和基追比、叶面喷施等氮肥运筹对植株叶片的光合特性、活性氧代谢、根系活力、氮代谢的变化规律及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阐明氮素调控春小麦花后高温早衰的生理机制和基因表达,揭示高温引起春小麦早衰和氮素调控高温的分子机理,确定氮素缓解高温的合理运筹,为春小麦优质高效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禄兴丽
1986年9月出生。博士,农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361)
宁南山区少免耕条件下马铃薯—蚕豆间作体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宁南山区少免耕条件下马铃薯—蚕豆间作体系,拟通过大田定位试验,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分子生物学、静态箱—气相色谱等方法系统研究土壤温室气体季节排放规律、农田净温室效应、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作物生长及养分含量对不同耕作(传统翻耕、深松耕、免耕)和间作模式(马铃薯—蚕豆间作、马铃薯单作、蚕豆单作)的响应,以期明确耕作和间作模式下土壤温室气体季节排放及农田净温室效应的差异;揭示耕作和间作模式下土壤性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控机制;明确耕作和间作模式下作物地上、地下部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差异,初步阐明作物生长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项目研究结果将为构建宁南山区马铃薯高产、生态、可持续的耕作方式和间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侯贤清
1981年10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土壤培肥及作物水肥高效利用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362)
旱作马铃薯水分高效利用对深松覆盖的响应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马铃薯是宁夏南部旱作区特色优势作物,而土壤有效耕层浅、蓄水能力弱、降水集中且流失严重是限制旱作马铃薯水分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挖掘马铃薯的增产潜力,本项目拟在秋作物收获后设置不同深松深度结合覆盖措施,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研究不同深松深度结合覆盖措施对土壤耕层结构、水分运移、作物根系特征、马铃薯生长及生理生态效应、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讨深松覆盖下土壤—水分—根系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深松覆盖之间的关系,揭示马铃薯水分高效利用对深松覆盖的响应机制,为完善宁南旱作马铃薯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张海红
1967年10月出生。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422)
灵武长枣质构的微观力学解析及其在贮运过程中的应变模式研究
项目简介
项目拟以原子力显微技术、荧光张力检测技术等作为生物活性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的检测技术,研究宏观应变引起的细胞、骨架、微丝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应力在胞间、胞内的传递和分布。通过比较外力胁迫引起的细胞内Ca2+离子等张力信号因子浓度、流速变化规律与蛋白激酶、果胶酶等生理指标的关联性,揭示应力传递、分布和特定组织或细胞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变化的耦合规律。在非平衡生物系统郎之万框架下,基于随机热力学理论,根据胞内张力信号因子浓度变化和应力纤维构象变化,建立细胞骨架结构的生物—化学—力学模型,揭示长枣质构变化的微观力学对宏观应变的响应机理,为采后鲜长枣加工处理机械开发、运输包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罗瑞明
1964年1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畜产品加工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427)
滩羊宰后肌细胞代谢动态演化及其通路转换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动物屠宰放血后机体死亡,而器官、组织的机能并没有同时停止,细胞仍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由于机体呼吸与血液循环中断,肌细胞内的各种需氧性生化反应停止,代谢与活体产生差异。研究宰后肌细胞代谢差异,对了解动物宰后肉成熟机理,改进冷鲜肉加工贮运技术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本项目以滩羊冷却肉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代谢组学研究宰后代谢物变化及其通路转换,以蛋白质组学关联代谢组学研究代谢变化要与代谢酶变化的联动关系,以转录组学关联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确定参与生化代谢途径的差异基因,研究基因、mRNA、蛋白质、代谢物的构成、相互关系及转化,揭示滩羊宰后肌细胞代谢动态演化及其通路转换机制,为滩羊肉品质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徐伟荣
1978年8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葡萄优质种质资源发掘、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葡萄应答机理及葡萄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542)
E3泛素连接酶HOS1介导泛素化修饰调控葡萄抗寒应答的作用机制
项目简介
低温寒害是限制葡萄栽培生产的重要逆境因子,深入开展葡萄抗寒机制研究,是培育抗寒葡萄新品种的关键所在。本项目组首次发现欧洲葡萄霞多丽VvHOS1上游启动子比抗寒山葡萄VaHOS1多出284-bp,其核质定位特性不同于以往报道。据此我们提出假设:葡萄中HOS1活性与启动子结构相关,其互作靶蛋白通过负反馈调节加强或减弱泛素化修饰,调控低温胁迫应答。为证明这一假设,本项目拟在已构建的VvHOS1过表达、CRISPR 敲除霞多丽葡萄的基础上,从启动子、互作靶蛋白、泛素化修饰调控三个层面对HOS1基因的分子特征、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明确HOS1在葡萄抗寒调控中的作用机理,提出葡萄抗寒调控应答的新机制。
王晓敏
1981年5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育种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561)
番茄SIMLO4参与白粉菌胁迫应答的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MLO(Mildew Locus O)是抗病负调控基因家族,其作为感病因子功能缺失突变后,可使植物获得广谱抗病性。本项目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和过表达技术对番茄SlMLO4进行功能分析;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SlMLO4互作蛋白;通过酵母回复验证、双分子荧光互补和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两者互作关系;通过上述敲除SlMLO4转基因株系的靶蛋白基因表达特征确定两者调控关系;敲除靶蛋白基因,通过白粉菌扩展情况确定其在SlMLO4参与白粉菌胁迫中的作用,以期揭示SlMLO4参与白粉菌胁迫应答的分子生物学功能,探索其与靶蛋白基因在番茄与白粉菌互作中的响应机制,丰富广谱抗性基因资源,为研究MLO对白粉病的抗性机制和番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白明生
1971年2月出生。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583)
贺兰山紫色丝膜菌抗心肌纤维化活性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前期筛选出的贺兰山区特有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紫色丝膜菌为材料,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抗心肌细胞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借助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技术对分离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对活性部位和单体,研究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对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评价。项目旨在阐明紫色丝膜菌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可望获得理想的抗心肌细胞纤维化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为寻找高等真菌源抗心肌细胞纤维化活性化合物及进一步将其开发为功能食品或药品提供科学依据。
王西娜
1978年9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590)
压砂西瓜氯离子毒害临界值及氮、氯互作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宁夏压砂西瓜生产过程中长期利用地下微咸水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累积大量的氯离子,从而严重影响“忌氯作物”——西瓜的生长和品质,甚至产生氯离子毒害的问题,拟通过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压砂西瓜对氯离子的需求程度和毒害特征,制定西瓜氯离子毒害诊断标准,阐明压砂西瓜生长受抑制时的土壤和植株氯离子临界值;探索氮素与氯离子在西瓜植株体内的消长关系,明确氮、氯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压砂地安全合理利用微咸水,防止和调控西瓜氯离子毒害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压砂西瓜的优质高产和压砂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张大治
1970年2月出生。博士,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动物学(动物资源与动物生态)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619)
人工固沙区景观格局变化对沙生植物害虫—天敌的影响及生态学效应
项目简介
景观变化过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当前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本项目以宁夏中东部荒漠景观人工固沙区为试验区,通过研究人工固沙植物斑块格局对沙生植物害虫—天敌群落结构的影响,景观异质性对沙生植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的影响,探讨景观组成驱动天敌与害虫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景观格局影响沙生植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机制;将等级层次理论与尺度效应相结合,研究影响沙生植物害虫—天敌种群的关键景观因子、生态位分化和资源分割利用策略,揭示景观因子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机制。通过对沙生植物共有害虫种群及其天敌昆虫种内、种间互作与竞争的生态学规律和协同控害的行为机制研究,在景观水平上揭示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的生态学机制,在实践上达到探索人工固沙环境条件控制害虫发生的途径和方法。
张娟
1982年12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畜禽分子遗传育种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621)
静原鸡肌肉IMP特异性沉积关键miRNAs和IncRNAs的鉴定及调控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肌苷酸(IMP)含量是影响鸡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阐明其在不同性别和部位肌肉组织中特异性沉积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静原鸡作为慢速生长鸡模型,以相同遗传背景和饲养管理条件下成年公、母鸡的胸肌和腿肌组织为研究对象,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筛选不同性别、 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差异表达mRNA、miRNA和lncRNA分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功能和靶基因进行预测,构建静原鸡肌肉IMP特异性沉积的关键mRNA、miRNA和lncRNA基因互作网络。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过表达、RNA干扰、ELISA等技术验证关键调控分子的功能及其与靶基因作用方式,阐释miRNA和lncRNA对静原鸡肌肉IMP特异性沉积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地方鸡种的保护、开发、利用及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王红梅
1979年8月出生。博士,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草原生态与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31860677)
荒漠草原灌丛引入过程土壤水分响应及生态阈值
项目简介
本项目拟开展荒漠草原人工灌丛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生态环境响应及阈值研究。该研究利用野外观测、控制实验、数理统计及模型模拟等方法,在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土壤特性(土水)、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种子库、土壤微生物矿化及蒸发蒸腾数据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荒漠草原人工灌丛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生态环境响应机理、土壤水分阈值效应及植被承载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草原—退化—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及水土资源利用规律,寻找存在于人工植被与草本稳定的土壤水分生态阈值,以期揭示荒漠草原存在的主要及潜在生态问题,为荒漠草原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郭延生
1978年9月出生。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兽医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31860719)
基于脂质组学研究归芪益母散对能量负平衡奶牛产后脂肪动员的调节机制
项目简介
奶牛产后通过体脂动员以弥补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造成的生理应激状态,但过度动员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会诱发产后诸多疾病。以往研究表明,归芪益母散对奶牛产后疾病防治仅与其免疫增强和抗氧化作用有关。本项目通过脂质代谢激素和非酯化脂肪酸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归芪益母散对能量负平衡奶牛产后体脂动员的调节作用;采用脂质组学方法研究该方对能量负平衡奶牛产后不同阶段血液、乳汁和肝组织脂类代谢轮廓的影响;通过脂肪动员网络的构建筛选响应归芪益母散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揭示该方对能量负平衡奶牛产后脂肪动员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将为该方在奶牛产后保健中的应用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依据,也为研发其他奶牛产后保健中药复方提供新的思路。
王幼奇
1980年12月出生。博士,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科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41867003)
压砂地砾石分布特征对土壤水分性质影响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拟以宁夏中部压砂地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土壤水分性质研究,分析砾石特性与耕作年限、植被和地形等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揭示研究区砾石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室内试验定量研究砾石特性与含砾石土壤水分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野外原位监测试验研究自然状况下砾石对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特征及持水性能的影响,阐明砾石分布特征、年限和植被等因素对压砂土壤水分蒸发、入渗及持水性能的影响,借助相关模型拟合含砾石土壤水分蒸发和入渗过程,综合分析蒸发和入渗模型的适用性。
刘任涛
1980年6月出生。博士,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恢复生态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41867005)
腾格里沙漠固沙造林后植被恢复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腾格里沙漠造林方式(有、无草方格)、草方格材料(麦草、稻草、尼龙网)、造林季节以及长时间固沙植被序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造林方式及草方格材料实施后植被恢复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不同季节造林情况下植被恢复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不同固沙年限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旨在解析造林固沙过程中土壤节肢动物的生物指示作用,阐明固沙造林后植被恢复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规律,为深入理解沙漠植被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恢复作用及人工固沙系统内稳性的维持机理、拓展荒漠生态学学科内涵及确立生态治沙最优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曹志杰
1989年9月出生。博士,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51801107)
高储量过渡金属配位铝氢化物的可逆储氢特性及机理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高压金属氢化物复合储氢系统用高储量过渡金属配位铝氢化物M(AlH4)n中的可逆储氢这一核心问题,系统地开展M(AlH4)n的成分设计、储氢性能表征、可逆储氢机理及吸放氢过程中储氢性能演变规律的研究,拟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建立过渡金属阳离子Mn+与M(AlH4)n热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满足高压复合储氢系统热力学要求的目标氢化物。在此基础上,通过先进的制备方法实现这些目标氢化物的可控制备,系统地表征其储氢性能,并揭示影响可逆储氢特性的关键因素。随后采用金属阳离子替代、催化、纳米限域等手段,进一步提高M(AlH4)n的可逆程度,并通过服役行为揭示影响其循环容量衰退的关键因素。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开发复合储氢系统用高储量过渡金属配位铝氢化物,为氢能的推广和大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夏洪强
1987年7月出生。博士,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主要从事能源材料计算模拟和实验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51806111)
金属掺杂铁基载氧体结构及其在煤化学链燃烧中反应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
复合铁基载氧体在煤直接化学链燃烧反应中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性能和热稳定性,然而对金属掺杂改性的铁基复合载氧体的微观表面结构以及在表面上发生化学链燃料反应机理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本项目拟采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金属Cu、Ni、K掺杂改性的α-Fe2O3的晶体/表面结构,阐释不同金属掺杂对铁基载氧体结构稳定性影响的机制,考察掺杂金属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阐释过渡金属与碱金属对煤化学链燃烧气化反应过程的催化机制、晶格氧迁移规律、掺杂金属与铁原子之间协同作用等关键性科学问题,从而系统阐述掺杂改性促进化学链燃烧反应的微观机理。
董旭光
1987年11月出生。博士,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边坡、基坑及地基基础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51808302)
多年冻土区新型框架热锚管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项目简介
基于冷却保护冻土理念,提出具有主动降温和锚固功能的新型框架热锚管支护结构。该结构与边坡发生着复杂的物理力学作用,传统方法不能胜任该结构锚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针对其稳定性问题,根据多年冻土边坡冻胀、融滑失稳机理和结构工作原理,查明影响稳定性关键因素,研究热锚管—冻土界面摩阻和传力特性、换热降温及支锚性能对该结构锚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具体内容为:开展锚土拉拔试验,建立锚管—冻土界面剪切模型;建立考虑温度效应的锚管—冻土界面非线性滑移单元模型;给出新型结构—冻土边坡多场耦合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项目成果将为该新型结构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李超超
1988年8月出生。博士,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51809143)
东西部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与适度防御阈值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拟采用理论分析、实地调查、统计分析、情景模拟、函数构建等研究手段,基于“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与风险系统理论,提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演变规律理论模型,构建具有物理意义的洪灾损失—重现期风险函数,实现对洪灾风险的快速评估与预测,识别风险管理的适度防御阈值,提出科学风险分级方法。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城市防洪标准中,“度”的把握提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张树玲
1980年11月出生。博士,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制造技术、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51861031)
金属纤维磁性控制及不对称巨磁阬效应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为了提高灵敏度和线性度,需要限制阻抗在零场附近的对称性,获得不对称GMI(Asymmetric GMI, AGMI)效应成为关键。本项目以Co基金属纤维为研究对象,通过退火过程中不同状态、强度应力的施加,利用磁弹性能优化软磁材料的畴结构,控制这类材料的横向磁导率,获得AGMI效应。结合退火中的磁弹性能对相变过程的影响,建立应力退火畴结构演变基本数学模型,探讨控制磁性能的基本方法,明晰弹性应变能影响退火畴结构的物理机制;分析不同应力退火前后的GMI效应,研究应力强度、温度、施加方式等对GMI效应的影响,建立最优的磁性控制技术,从而获得高灵敏度AGMI效应。通过本项目研究,确定磁弹性能影响畴结构根本理论,创建无额外功耗、高线性度、高灵敏度的AGMI新技术。
梁森
1981年7月出生。博士,光伏材料实验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51862028)
微结构调控提高NTC材料热敏性能研究
项目简介
NTC热敏陶瓷因具有灵敏度高、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与控制、温度补偿、抑制浪涌电流和红外探测等领域。针对目前NTC热敏材料的热敏材料常数(B值)较小,且其老化率较大的缺点,本项目拟以镍锰尖晶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两步烧结法制备纳米NTC热敏材料,通过微结构调控以实现大的B值和高的电学稳定性,研究烧结工艺、微观结构、功能相、晶粒及晶界效应等因素对NTC热敏材料的热敏性能影响规律,阐明纳米材料微观结构对B值影响、阳离子/阳离子空位迁移与老化关系的科学问题,建立一种制备高性能NTC热敏材料的方法。本项目为制备高灵敏度、高稳定的NTC热敏电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开发高性能的NTC热敏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宿友亮
1987年6月出生。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先进制造与再制造关键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51865048)
先进飞机复合材料柔性件保形加工中变形控制的基础研究
项目简介
先进飞机的CFRP零部件多为薄壁、弱刚性的复材柔性件;保形加工是该类柔性件制造的最后环节,其精度直接影响飞机装配准确度。该类柔性件加工易变形,且变刚度、时变载荷等物理因素和具曲面、变厚度等几何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复杂,难控制,加工精度难保证。如何控制加工变形,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本项目基于前期复材切削基础研究,结合有限元与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多物理、几何因素作用下材料的力学行为,阐明保形加工中复材柔性件的变形机制;构建柔性件位姿与加工工艺间关联模型体系,挖掘该类复材柔性件的加工工艺窗口,进而制定出典型件加工容差的控制策略;为突破飞机复材柔性件的数字化保形加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关键性基础数据支撑。
于新花
1976年12月出生。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风电能源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51866014)
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
风电不确定性和间歇特性的准确估计与实时分析是风电入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风电功率预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项目拟针对当前数值天气预报在某些风电场存在较大误差, 结合物理方法预报风电功率精度不高的问题展开研究。基于中尺度天气预报数值模式框架,结合物理学、气象学和热力学等理论,建立多维控制方程组,细化计算模式,构建中小尺度(1~5km)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外挂软件包。探讨影响风场气象信息机理,获得近地层风能变化规律,构建风电场参数模型,结合风电场周围测风塔观测资料和同期的风电场实际出力,建立风电功率多元统计预报模型。量化风电场功率预报模型,完善风电场功率预报系统,解决提高预报精度的关键技术难题。
高彩霞
1977年8月出生。博士,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形态与法规管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51868064)
基于优化本土形态特征的宁夏城市街廓控制方法研究
项目简介
宁夏正面临城市更新、城市空间本土优化的需求,在对形态精细化控制层面,城市设计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宁夏受中北部平原向南部黄土山地过渡地形、回族聚居地域内涵等影响,权属地块与功能、院落空间与建筑等特征复杂,现行管控法规对形态作用不清晰。为此,本项目以优化本土特征和空间质量为目标,选取典型样本,通过分析现状街廓地块建筑本土原型符号与形态特征规律确立多因素综合分类法,通过分析控制指标关联性确立现行管控法规下街廓形态可控区间,通过加载本土特征属性的评估指标并进行设计实验完善控制指标,探索可操作性强的街廓控制方法。项目成果将为宁夏城市街廓空间形态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杨淑雁
1973年2月出生。博士,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51868065)
西北典型气候环境与盐蚀条件下RC桥柱墩服役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我国西北地区复杂环境下服役的RC桥柱墩病害问题,针对导致桥柱墩病害的主要原因——冻融循环、大温湿差、盐蚀现象,充分考虑“硫酸盐腐蚀—大温湿差”耦合作用下的毛细驱动力,通过理论分析和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的手段,注重于研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单轴压的应力—应变特性;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特性;服役期RC桥柱墩的极限承载力特性研究。基于此建立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和氯离子扩散模型,进而提出西北复杂环境下服役的RC桥柱墩极限承载力模型。该项目成果可为西北复杂环境下服役的旧桥安全判定以及新桥混凝土材料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李王成
1974年3月出生。博士,土木与水利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51869023)
宁夏干旱生态脆弱区土壤蒸发对季节性植被自适应性影响的研究
项目简介
通过本项目研究,确定宁夏干旱生态脆弱区土壤水分蒸发阈值,分析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探索不同降雨情况下土壤表层的积盐过程,研究不同土壤水盐条件下季节性植被生长规律及生命维系的时间阈值,明确土壤水正收入时补给水量阈值,分析干旱区天然降水维系季节性植被耗水的可能性,探索干旱条件下土壤蒸发对季节性植被自适应性影响机理,为完善水分控制下的土壤蒸发理论提供数据支持。
田军仓
1958年3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51869024)
银北灌区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耦合调控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数值模拟
项目简介
土壤盐碱化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宁夏银北引黄灌区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采用工程措施、农艺措施治理盐碱地的同时,还必须采取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耦合调控的管理措施。项目针对宁夏银北灌区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相互作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问题,开展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耦合调控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数值模拟研究,阐明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耦合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规律,建立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耦合调控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优化模型,采用基于HydroGeoSphere软件的模拟优化方法计算求解,以确定满足合理地下水位条件下的节水灌溉与暗管排水最优灌排制度,为最优用水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朱磊
1980年4月出生。博士,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多孔介质中水分运动和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研究。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51879134)
农田干缩裂隙网络与土壤裂隙优先流观测体系构建及精准模拟
项目简介
由于农田干缩裂隙网络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土壤裂隙优先流流动的非线性,传统的观测方法与预测模型无论是物理基础还是预测非均匀运动过程都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本项目将农田干缩裂隙网络及因干缩裂隙引起的优先流作为研究对象,发展以高密度电阻率法为测量手段,基于连续线性估计反演算法的农田干缩裂隙网络与土壤裂隙优先流全局性、连续性观测体系,研究农田土壤干缩裂隙网络发育过程特征、结构描述及特征参数空间变化规律和干缩裂隙存在下,土壤优先流运动过程机理及尺度变化特征,最终改进土壤干缩开裂模型及土壤裂隙网络与基质水流耦合模型,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达到精准模拟。研究成果对于完备土壤水分非均匀运动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刘昊
1988年8月出生。博士,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61806104)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人脸关键点检测
项目简介
本项目具体通过深入结合深度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和强化学习能够获得具有马尔科夫决策收敛性质的有效策略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形状决策——评估网络的图像人脸关键点检测、基于多视图可交互式网络的视频人脸关键点检测以及基于动态网络压缩的高效人脸关键点检测三项关键技术。所提关键技术能够对抗人脸图像在自然环境下的大姿态变化,有效解决由于低质量图像帧造成的低精度和跟踪抖动问题,以及实现维持原有检测精度的同时压缩网络规模进而提升计算效率。
车进
1973年3月出生。博士,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61861037)
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再识别及其在广域摄像机网络中的跟踪研究
项目简介
项目针对因行人姿态、尺度变化明显并且应用场景易受背景、光照、阴影、摄像头参数等环境的干扰等问题,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以及广域摄像机网络的拓扑估计对行人再识别及跟踪的影响。其创新性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提出全局和局部特征结合、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的多尺度深度纹理特征描述子,从整体上提升算法应用的普适性。(2)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度量方法,提出深度相互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算法,有效提高算法速度和精度。(3)提出一种融合目标表现模型,对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摄像机网络拓扑估计方法加以改进,弥补各摄像机视野间的盲区所导致的时空关系缺失,增强跨摄像机目标交接与持续跟踪的性能。
葛永琪
1980年11月出生。博士,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嵌入式智能系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61862049)
能量收集信息物理系统能量管理机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简介
针对能量收集信息物理系统由于不满足时间约束和能量约束而导致的系统不可行问题,本项目拟对解决这一问题所涉及的EHCPS时间约束和能量约束的矛盾问题、系统可行性问题和能量瓶颈三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解决方案。拟在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能量收集信息物理系统能量管理机制研究;基于抢占阈值调度的计算系统低功耗设计技术研究;基于动态分组的输出能量自适应调度算法研究和结合工作负载调度的电池充放电控制策略研究。本项目为能量收集信息物理系统既要满足时间约束,又要满足能量约束来保障系统实时、可持续性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
刘立波
1974年11月出生。博士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61862050)
生成对抗网络在图像文本跨模态检索中的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图像和文本两种模态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期望能够有效解决图文共享子空间构建与子空间中特征间语义关联不强的问题。为此首先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图文特征投影模型和模态特征分类器,应用生成对抗网络的思想融合二者搭建跨模态检索模型;引入基于深度分类网络的语义分类器和负样本约束,深入挖掘图文模态数据的语义关联特征来降低数据特征语义信息的损失,以期在共享子空间中同时保证模态内特征间的语义区分性和模态间特征的语义一致性,并以此为目的设计对应的训练方法和目标函数,期望高效完成跨模态检索模型的训练任务。
韩玉兰
1982年7月出生。博士,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目标跟踪、多源信息融合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61863030)
扩展目标跟踪算法及其性能评估的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拟对扩展目标跟踪算法及性能评估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有:研究非线性系统、不规则扩展目标的多传感器跟踪算法,并研究量测分布与传感器参数、目标—传感器的几何位置之间的关系;采用联合估计目标状态和数据关联的策略,解决杂波环境下非线性系统的多扩展目标跟踪问题;研究不规则形状估计的性能评价指标,及目标运动状态和形状估计的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研究目标估计误差下界,为滤波算法评估、扩展目标模型的合理性评价和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目标跟踪和类型识别模块间的信息交换方案,提出扩展目标联合跟踪和类型识别算法,提高目标跟踪精度和类型识别的准确率。
冯蛟
1979年5月出生。博士,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71862028)
员工参与对消费者宽恕及危机企业品牌形象修复的跨层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社会资本视角
项目简介
基于宽恕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重点考察企业员工的社会资本禀赋对消费者个体宽恕与群际宽恕产生交互影响的内在机理。借助六组不同实验并结合大样本调研的配对数据,运用多组群线性结构方程对模型中的变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跨层次揭示员工社会资本对员工参与危机品牌形象修复的内在驱动机理。本项目将创新性地探究危机企业中内部员工参与效果的外显机制,厘清员工参与对消费者的个体宽恕与群际宽恕之间的内在交互关系,为基于消费者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决策的消费者品牌态度改变提供理论依据;为借助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等方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供管理和决策支持,最终为唤醒企业上下共同应对危机的集体意识提供相应的理论探索和策略建议。
李鸿雁
1972年6月出生。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71863030)
六盘山片区农民工贫困代际传递表现、机理及干预对策研究
项目简介
项目研究目标是寻找破解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和机理,打通贫困阶层向上流动的通道。利用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大队近年农民工监测数据、农村住户数据、贫困监测数据以及六盘山调查数据,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从单维收入贫困到多维福利贫困,采用多重计量方法,引入代际收入弹性和可分解的加总代际多维贫困指数,科学测量特困区农民工贫困代际传递的表现和趋势,并进行区域、代际比较;然后采用中间变量法和混合效应logit模型从单维到多维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和机制分析,并进一步考察贫困代际传递对子代教育发展的影响;最后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实证结果归纳一般性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李金香
1967年2月出生。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统计领域和发展经济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获得者。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71864029)
贫困地区进城农民生计转型的福利保障研究——以西北贫困地区为例
项目简介
我国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面临着生计、就业、保障、地位等诸多困境。在贫困地区,农民生计的脆弱性导致进城生计适应性出现问题。公共政策需要引导进城农民生计转型,而转型的福利保障作用不可忽视。本项目构建适合贫困地区进城农民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在可行能力理论基础上,依据设计的福利水平测度指标对进城农民福利水平进行评估;将进城农民福利与城镇居民福利比较,分析农民福利贫困的原因;研究进城农民生计转型需要的各福利保障因素对最终生计结果的作用机理;构建有助于贫困地区进城农民的生计转型的福利保障体系,并提出具体措施。项目最后形成新见解:贫困地区进城农民的生计转型更需要针对性的福利保障,有效的福利设计对生计转型会起到杠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