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区情数据手册(2018—2019)
-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学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编著
- 7582字
- 2021-12-22 18:37:09
综述篇
2018年全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2019年走势展望
2018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三大战略”,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区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动能不断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新的步伐。
一、全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较大的下行压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及时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18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705.18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与前三季度持平,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9.85亿元,增长4.0%,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650.26亿元,增长6.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75.07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46.1%和49.6%,拉动经济增长0.3个、3.2个和3.5个百分点。
(二)生产供给稳中向好,工业经济贡献突出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提高农业质量为抓手,着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2018年,全区粮食产量392.6万吨,比上年增加22.5万吨,增长6.1%;平均单产356千克/亩,比上年增加14千克/亩,增长4.2%,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实现“十五连丰”。特色农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其中,蔬菜产量549.6万吨,增长1.8%;瓜果产量145.2万吨,增长1.9%;枸杞产量9.8万吨,增长6.4%;猪牛羊禽肉产量33.8万吨,增长2.0%;牛奶产量168.3万吨,增长5.1%。
工业生产持续向好。面对上半年工业增速逐月回落的不利形势,全区上下积极应对,精准施策、定向调控,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力促工业经济企稳向好。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加快0.8个、3.4个和1.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6位,西北第3位。一是三大行业门类保持增长。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7.1%,增速比1~11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5.7%,增速比1~11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二是重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在市场需求好转、电力输出快速增长和煤化工项目投产达效等有利因素支撑下,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8%的重工业增长11.4%,增速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23个重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5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3.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6%。三是国有控股企业增长加快。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1.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新能源补贴共59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5个百分点。四是非公有制工业企稳回升。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等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全区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5.5%,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五是十大工业产业继续保持“6增4降”态势。其中,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长19.6%、化工行业增长18.1%、电力行业增长17.2%。六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势平稳。在工业经济增长加快带动下,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乳制品增长22.4%、初级形态塑料增长22.0%、钢材增长19.5%、单晶硅增长18.8%、工业发电量增长16.6%、原铝增长11.1%。
(三)需求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较快增长
投资运行质量提高。虽然2018年全区投资增速降幅较大,但创新驱动、高技术制造业、重点项目等领域投资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发生深刻变化。2018年,全区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6%,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7.0和3.8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倍、34.8%和20.0%;宽带宁夏建设、银昆高速银川河东机场段改线工程等自治区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
消费升级步伐加快。2018年,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1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8%。乡村消费好于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4%,增速快于城镇4.0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升级提质。2018年,全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5.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为33.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重点产品出口加快。据银川海关统计,2018年,全区铁合金出口增长88.1%,双氰胺增长46.1%,钽铌铍制品增长32.3%,山羊绒增长27.0%,饲料添加剂增长25.5%,碳化硅增长25.1%,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增长24.5%。
(四)产业转型扎实推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主动引导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3∶45.9∶46.8调整为7.6∶44.5∶47.9,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3.5个百分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比重由上年的86.0%提高到86.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一是去产能成效突出。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淘汰化解落后过剩产能318万吨。二是商品房库存继续下降。截至12月末,全区商品房待售面积939.15万平方米,比2017年年末减少97.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去库存周期由上年的12.2个月缩短至11个月。其中,住宅待售面积384.65万平方米,下降20.2%。三是企业成本不断降低。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16元,比全国低1.03元。四是去杠杆效果显现。1~11月份,全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65%,连续4个月回落;11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6.4%,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五是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2018年,全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79.3%。
新经济快速发展壮大。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活力不断激发、创造潜能不断释放,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一是中高端制造业增势良好。2018年,全区煤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5%,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3.1%;新产品较快增长,煤制柴油产量增长87.3%,变压器增长52.9%,电工仪器仪表增长46.6%,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18.2%。二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服务较快发展。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4.0%,快递业务量增长78.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增长41.0%,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1.6倍。三是新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我区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全区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增长6.7%,每天新增市场主体299户,诞生创客289人。
(五)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三大战略”成效显现。一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入推进。2018年,全区专利申请量9839件,同比增长14.8%;专利授权量5656件,增长33.3%;有效发明专利2820件,增长27.3%;预计全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3%。二是脱贫富民战略顺利实施。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8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0元,增长8.9%,增速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95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8元,增长9.0%,分别比全国高0.4个和0.2个百分点;生态移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2元左右,增长10.9%,增速比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1.9个百分点。三是生态立区战略取得初步成效。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2018年,全区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4.3%,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18.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地级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4%;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14.6%,银川市成为全球18个湿地城市之一。
居民就业态势良好。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显示, 2018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低于年初控制目标;城镇新增就业8.0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8.08万人,增长3.4%。
企业效益较快增长。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6.6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比全国高10.3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扭亏增盈29.2亿元,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增长1.4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45.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31%,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据财政部门统计显示,2018年,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51.41亿元,同口径增长6.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43亿元,同口径增长8.2%。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98.29亿元,增长10.4%,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64.7%提高到67.1%。
市场价格运行平稳。据宁夏调查总队价格监测调查显示,2018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3%,涨幅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6.5%,涨幅分别比1~11月份回落0.4个和0.3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难,有效投资需求不足,市场消费持续低迷,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一)经济分化发展特征明显
从生产层面看,2018年,全区农业、工业生产稳中向好,但建筑业、服务业增速趋缓。建筑业受投资下降影响,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内部看,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下降20.1%,全国仅有两个省区负增长,宁夏增速居全国第31位,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0个百分点;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1.2%,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0.5%,比前三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30.9%,比前三季度回落18.0个百分点。上述四项指标降幅扩大或增速回落对第三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与前三季度相比,少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4个百分点。
从需求层面看,需求增长明显低于生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长乏力。其中,投资、进出口全年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降幅较大;2018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类下降13.2%,通讯器材类下降1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5.0%。
从区域发展看,全区22个县(市、区)发展差异也较大。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121.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差4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相差8.8个百分点。
(二)工业向好基础尚需稳固
当前,工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基础尚不牢固,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停产减产企业数量依然较多。2018年12月份,全区1250户规模以上工业中停产企业199户,比11月份增加14户,减少产值126.3亿元;2018年,全区减产企业418户,减少产值149.4亿元。另一方面,轻工业降幅继续扩大。2018年,受市场需求不足、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全区轻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0%,增速连续11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在轻工业13个大类行业中,有11个行业增速下降,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62.3%,医药制造业下降38.5%,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5.1%,食品制造业下降3.1%,纺织业下降3.1%。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
受工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资下降及重大项目支撑乏力等因素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动力不足。2018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2%,增速比上年回落22.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1.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7.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5%。
一是施工项目数量不断减少。2018年,全区开工建设的施工项目2978个,比上年减少485个,下降14.0%。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819个,比上年减少443个,下降19.6%。二是工业投资降幅扩大。2018年,占全区投资35.5%的工业投资同比下降7.2%,降幅比1~11月份扩大3.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下降1.3%,制造业投资增长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下降17.0%。三是房地产市场回升乏力。2018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1.1%,下拉投资增速8.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2.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40.7%。四是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下降。2018年,占全区投资22.7%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3.5%。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24.1%,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5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6.7%。五是民间投资增长乏力。2018年,占全区投资57.4%的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7.2%。从民间投资主要投向看,农林牧渔业下降38.0%,工业下降7.0%,房地产开发下降29.9%。这三个行业民间投资占全区民间投资的80.1%,下拉全区民间投资17.1个百分点。六是金融支撑明显减弱。2018年,全区建设资金本年资金来源1560.56亿元,同比下降19.1%。其中,国家预算资金75.65亿元,下降19.0%;国内贷款318.15亿元,下降34.3%;自筹资金693.25亿元,下降22.8%。
(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一是从工业企业看,受企业订单不足、资金紧张、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2018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31.6%,有色、医药行业全行业亏损,轻纺行业利润总额下降53.8%、煤炭行业下降39.1%、建材下降22.4%、机械下降11.9%;有色行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4.6%。二是从服务业企业看, 2018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仅增长1.0%,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其他盈利性行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3.0个百分点。
(五)支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2018年,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3户,比上年减少203户。其中,新增工业企业25户,比上年减少32户;建筑业企业38户,比上年减少158户;服务业企业5户,比上年减少3户。
三、对2019年经济走势的判断
展望2019年,虽然区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但我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集聚叠加。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仍将保持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有所加大,美国经济增长见顶、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债务风险上升等潜在风险加剧,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将保持平稳回升态势。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我国下阶段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9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将不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将释放新的发展潜力,宏观调控体系的不断创新完善有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将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虽然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但经济平稳发展的支撑因素仍然较强,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从区内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降税减费、定向降准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些宏观调控政策将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为我区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奠定了良好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政策,克服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新老问题,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总体判断,2019年,只要全区上下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振奋精神、实干兴宁,全区经济就将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预期目标。
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坚定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狠抓政策落实,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及时跟踪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精准研判,及时完善,发挥政策效应,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继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整体实力。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知识产权,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落实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20条,坚定不移壮大发展民营经济。做好防范金融风险各项工作,实施好“引金入宁”计划,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二)扩大有效投资,夯实高质高效发展基础
做好项目开工准备,对2019年开工的工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要明确责任,全力推进,尽早形成实物量。大力推进精准招商,更加注重政策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引导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出一批面向社会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使潜力巨大的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狠抓工业投资,牢牢抓住筑平台、优项目、育企业三个关键,系统谋划、高水平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三)强化对标升级,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坚持从培育壮大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两方面入手,通过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建链补链、集群发展等综合施策,引导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推动“老产业”焕发“新活力”。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大力扶持宁夏共享集团、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迈进。支持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工业生产实现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认真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煤化工和先进制造业,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设计中心等专业化的技术创新平台。
(四)鼓励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适应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优化流通设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便利店、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促进社区生活服务集聚式发展,鼓励建设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加快创新转型,通过改造提升推动形成一批高品位街区,促进商圈建设与繁荣。鼓励出台繁荣夜间经济促销费政策,鼓励重点街区及商场、超市、便利店适当延长营业时间。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增加交通通信、文化娱乐、汽车等消费,推动电子商务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覆盖。
(五)增加居民收入,切实改善保障民生福祉
实施好脱贫富民战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通过提高普通职工、离退休人员工资水平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民务工收入,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大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落实创业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切实提高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全面落实生态立区28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