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1
- 宁夏社会科学院
- 5737字
- 2021-12-22 18:29:03
黄河流域宁夏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问题及治理对策
马 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全境属于黄河流域,是全国重要生态节点、重要生态屏障、重要生态通道,特别是黄河流经宁夏的先天自然条件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地理地势,凸显了稳定季风界线、联动全国气候格局,调节水汽交换、改善西北局部气候,阻挡沙尘东进、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生态地位。
宁夏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支撑着宁夏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半壁江山。但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宁夏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保障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威胁着黄河的健康安澜。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宁夏是黄河流出青海的第二个省区,一定要加强黄河保护。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宁夏时强调,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宁夏新的时代使命。
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保护黄河义不容辞,治理黄河责无旁贷。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构建黄河生态经济带和北部绿色发展区、中部封育保护区、南部水源涵养区“一带三区”的总体布局,出台《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着力解决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促进局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一、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现状
(一)前期治理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特别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自2004年至2020年,宁夏共投入约13.65亿元,先后实施了惠农采煤沉陷区、西吉县城葫芦河砂石矿区、黄河流域宁夏中卫和灵武矿区、贺兰山东麓牛首山矿区等72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治理总面积26.79万亩(见表1)。特别是2017年5月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打响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保卫战,陆续关闭退出11家矿山,整治完成20处历史遗留矿坑和无主渣堆,整治的决心、力度和成效受到中央肯定。
表1 2004—2020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统计表
续表
(二)现有矿山数量及分布
根据2020年最新调查数据及遥感影像分析显示,截至2020年6月,宁夏现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83处,受损面积15149.02公顷。
按矿产资源种类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以砂石矿为主,共259处,占总数量的67.62%,受损面积7059.87公顷,占总面积的46.60%;其他矿种(黏土矿、岩矿、煤矿等)共124处,占总数量的32.38%,受损面积8089.15公顷,占总面积的53.40%(见表2)。
表2宁夏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矿点)分布现状统计表
按行政区划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主要分布在中卫市和吴忠市。中卫市共130处,占总数量的33.94%,受损面积9280.61公顷,占总面积的60.60%;吴忠市共138处,占总数量的36.03%,受损面积2761.70公顷,占总面积的18.23%;其他地区(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共115处,占总数量的30.03%,受损面积3106.71公顷,占总面积的21.17%(见表3)。
表3宁夏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矿点)分布现状统计表
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问题
宁夏地处内陆高原,三面毗邻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少,仅300毫米左右,自然生态功能本底脆弱敏感。近年来,宁夏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截至2020年,宁夏地质环境破坏程度严重的矿山102处,破坏程度较严重的矿山189处,破坏程度较轻的矿山92处。
(一)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宁夏大多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采用露天方式开采,扰动了原有地形地貌特征,改变了原生植被和土壤结构,造成土地损毁、植被破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导致开采范围内和范围外数倍区域自然生态景观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特别是黄河干流及清水河、苦水河等支流、重要交通干线和居民集中生活区周边的露天采矿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尤为严重。
(二)加剧黄河泥沙产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科学论断,主要指的是黄河河道中的水、泥沙、污染物都是从黄河各流域不断产生、聚集,最后汇集到河道的。黄河两岸及支流沿线多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其矿表土被剥离及遗留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尾矿、废石)的无序堆放,使原生植被遭受破坏,恶化植物群生存条件,影响植物生长,造成土壤裸露,土地沙化,经长期风蚀、水蚀后流入黄河。
(三)压占损毁土地资源
按照损毁形式和损毁成因,将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分成挖损土地(露天采场和取土场等)、塌陷土地、压占土地(排土场、废石场、矸石场、尾矿库等)3个类型。宁夏现有383个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压占损毁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资源面积约1.51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0.06万公顷,林地面积约0.11万公顷,草地面积约1.17万公顷,其他类型土地面积约0.17万公顷。如不及时治理,压占损毁土地面积还会逐年增加。
(四)造成水土和大气污染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形成的煤矸石、粉煤灰、废石(土)和尾矿等废渣含大量有害元素,受到降水淋滤后,有害成分迅速溶解并随地表径流移动,导致途径范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污染。裸露的煤矸石经长期风化日晒发生自燃,释放大量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导致大气污染。
(五)引发地质灾害隐患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截至2019年,宁夏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31处,主要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3个类型。其中,因矿山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造成的崩塌隐患62处,零星分布于各县(区);因软弱黄土层遇第三系滑动面,引发的滑坡隐患11处,主要分布于固原地区;因采矿排放到山坡或沟谷的固体废弃物,遇暴雨冲刷形成的泥石流隐患58处,主要分布于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一带。
(六)威胁生态系统稳定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过度开采造成植被覆盖度持续降低,破坏了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弱了生态系统功能。近3年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宁夏因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开采造成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达1.28万公顷,相当于年均减少固碳释氧4.93万吨,年均减少调节气候造成损失达83.08亿元,年均降低植物多样性造成损失达51.61万元。
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对策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原则,遵循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结合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分布状况和黄河沿线生态本底条件,以提高黄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水土保持等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一带三区”总体布局要求,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分区分类实施工程化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一)黄河生态经济带
以黄河干流为主轴,突出生态优先地位,把握绿色发展要求,按照建设“生态城市带”“生态产业带”“生态交通带”“生态旅游带”“生态文化带”思路,注重安全性、生态性、集约高效性,高标准、高要求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07处,治理面积3678.04公顷,打造黄河干支流绿色长廊。一是保障黄河岸线生态安全。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区(条)块结合,围绕矿山生态修复,加强沿黄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周边矿坑恢复治理,整治黄河干流及其支流岸线水土污染,实现湿地水系连通、植被恢复、林带成廊,改善水生态,保障黄河水安全。二是提升黄河岸线生态功能。通过对矿山地表区域进行高挖低填、拉方回填,清理矿山周边废料废渣,恢复治理区的地形地貌景观,因地制宜布置林草工程进行生态复绿,多措并举增加林地、湿地、草地和耕地面积,逐步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三是改善黄河岸线生态景观。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休闲旅游相结合,变废为宝,打造矿山运动公园、矿山休闲游憩公园等休闲娱乐场地。
(二)北部绿色发展区
发挥黄河自流灌溉和贺兰山生态屏障自然优势,以银川平原、卫宁平原和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区域,突出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系统化、科学化治理矿山地质环境41处,治理面积1830.35公顷,建设贺兰山东麓绿道绿廊绿网,巩固提升“塞上江南”自然美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保障生态安全。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与贺兰山防洪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贺兰山东麓青铜峡段、牛首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开展边坡浮石和废渣废料清理、矿坑回填、场地平整、削坡降坡、泄洪沟道治理,统筹打造蓄水池、拦洪库,切实消除威胁渠道、农田、公路、铁路的矿山环境安全隐患。二是突出生态功能。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与新科技新技术运用相结合,通过实施贺兰山东麓石嘴山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汝箕沟火区治理等项目,研究推广表土替代材料(煤基生物土)及裸岩喷播等新技术,推动土壤重构、植被重建和群落重组,逐步恢复区域生态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三是兼顾生态景观。将矿山生态修复与生态示范工程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贺兰山东麓银川段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矿山地质公园、废弃填埋场、绿色生态长廊等,打造生态修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标杆。
(三)中部封育保护区
立足中部地区干旱缺水、沙化严重、生态脆弱等问题,以干旱风沙区和罗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区域,突出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产业化、综合化治理矿山地质环境211处,治理面积8311.51公顷,注重乔灌草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和沙产业,巩固防沙治沙和荒漠化综合治理成果。一是提升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退耕还林还草相结合,通过实施盐池县、灵武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在青银、定武、盐兴等主干道周边播撒草籽,补植乔灌草,实施封育保护和锁边防风固沙工程,恢复原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强防风固沙功能,保护中部干旱带荒漠生态系统。二是增强区域防沙固土能力。将矿山生态恢复与红枣、苹果、种苗、花卉等特色农业种植相结合,通过实施罗山东西部和中宁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在低山丘陵区和沟谷平原区人工种草,补种牧草,播撒草籽,增加草场面积,提高植被覆盖度,遏制土地沙化,减少水土流失,提升区域水土保持功能。
(四)南部水源涵养区
着眼增强六盘山天然水塔、生态绿岛功能,以南部黄土丘陵区和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区域,突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多目标、全方位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4处,治理面积1329.12公顷,促进黄河支流综合治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一是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通过实施泾源县、隆德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平整废弃工矿场地,重建耕作层,开展植树造绿,增加林地面积,提升水土保持能力,保护好黄土高原“高原绿岛”“野生资源基因库”和“天然水塔”。二是增强水土保持能力。通过实施清水河海原段、原州区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国土综合整治等项目,平整土地,重构土壤,重组植被,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坡耕地、沟道综合治理和库井灌区林网建设,恢复矿山损毁土地及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三是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开展矿山高陡边坡截排水、危岩清除、刷坡减载工程治理,近自然化营造原生针阔混交林,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区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
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坚决治理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修复好矿山生态环境。按照矿山位置归属、部门管辖地域的原则,确定矿山治理责任主体,实行一个矿山、一个责任单位、一个领导,一抓到底,形成领导有力、组织有效、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资金保障,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争取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库,予以入库优先立项,争取中央财政相关资金支持。加大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集中财力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出台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土地权益、行政奖励、治理收益分配等各方面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废弃矿山治理,形成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的多元投资治理结构。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治理水平
在现有治理手段上,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力量,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治理效率。建立矿山生态修复专家库,构建矿山生态修复科技支撑平台,完善专家咨询决策机制,提升项目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加强交流合作,配套完善生态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矿山生态修复数据库,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四)健全考核机制,激发工作动能
建立宁夏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综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奖惩机制并定期考核。依据治理目标和治理效果,对治理任务完成好的市、县(区),采取差别化方式,落实矿山生态修复奖补资金,调动市、县(区)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积极性;对治理任务完成不好的市、县(区),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对持续改进不力的市、县(区),进行约谈或问责。
(五)注重动态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逐步建立矿山生态修复监测动态更新数据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全过程动态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科学开展工程实施前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价。加大自治区、市、县(区)三级协调联动、多管齐下的联合执法力度,针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过程中新发现的非法盗采行为,重惩重罚,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作者简介 马波,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