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烽火戏诸侯 犬戎举兵灭西周
周祖陵山
翻开春秋战国时代为数不多的史册,从《春秋》《国语》《战国策》的字里行间,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虽然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仅仅是一些部落的松散联合体,但却勇猛强悍。这就是在夏、商、周三代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戎族。戎是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些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是草原的雄鹰,是大漠的骄子,他们其实并不神秘,也没有三头六臂,他们其实是华夏民族和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如羌族、蒙古族,甚至藏族的远古祖先,在夏朝人的眼里,他们被称为“荤粥”,在商人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中,他们被称为“鬼方”,在周人的史书上,他们又被称为“戎狄”。戎人是华夏民族的同胞兄弟,曾经患难与共,风雨同舟。早在夏朝末年,曾担任夏朝农官的周代先祖不窋为了躲避战乱,率领部族逃到渭水河畔的戎族部落地区,戎族部落热情地收留了他们,和他们一起放牧农耕。周武王伐纣时,戎族踊跃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春秋时期,大量的戎族从西北边境进入到了中原地区,他们虽然也和中原诸国产生过摩擦矛盾,甚至战争,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和平共处,为各国的经济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入居中原的戎族渐渐定居下来,成为农耕民族,融合在华夏民族之中。戎族和各诸侯国频繁通婚,显示出良好的关系。如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其母就是戎女,在关中一带和戎族杂处的秦国,更是被东方诸国视为“戎狄之国”,在血缘关系、风俗习惯等方面,和戎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众多的戎族部落中,有一个分支名叫犬戎,曾经长期生活在宁夏南部、陕西、甘肃交界的泾、渭流域地区,这支强大的部族曾经频繁地出现在春秋史册上,直到今天,人们还能从古史的字里行间,领略他们的风采。“犬戎”这个名称的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据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考证,犬戎实际上就是夏商时期的猃狁,只是读音上的差异罢了。有人说犬戎是一支以养狗(犬)著称的戎族,他们在长期的游牧狩猎中,把狼驯化成狗,成为人们放牧的好伙伴。还有人说犬戎是以狼(犬)为图腾的民族,也有后代史家认为称一个民族为犬,实际上是骂人的话,就像我们今天骂某人为狗一样,是对这个民族的蔑称。种种说法为犬戎这个消失在历史云烟中的古老部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犬戎最早的历史记录是在周穆王时期,周穆王是周朝的第五代君主,姓姬名满,他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帝王,喜欢巡游各地,他的传奇故事被后人记录在《穆天子传》里。传说他曾驾着八骏马车,去会见住在昆仑山下的西王母,并乐而忘返。在中国最早的国别史著作《国语》中,记载了周穆王征讨犬戎的荒唐故事。周穆王征讨犬戎的原因,《国语》中没有记载,但是从《国语》中记载的大臣祭公谋父劝谏周穆王不要征讨犬戎的史实来看,这完全是周穆王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结果。
不窋像
祭公谋父是这样劝谏周穆王的,他说:“先王历来只发扬德政,而不炫耀武力。军队在平时聚集力量,必要时才动用,一动就能显示威风;炫耀等于玩弄,那就失去了威风。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把干戈收起来啊,把弓箭收藏好啊,我王施政求美德,要使恩惠遍中国,永远保持无缺失。’先王对于百姓,总要鼓励他们道德高尚,性情敦厚,财物丰裕,器具合用;以礼法教育他们,使他们明辨利害,务利而避害,怀念德政而畏惧刑威,因此王业就能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从前我周朝的祖先后稷世代担任农官,侍奉虞舜和夏禹。等到夏朝衰落,废除农官,忽视农业,我先王不窋因此丧失官职,只好迁居到戎狄之间。但他对农业仍不敢懈怠,时时宣扬后稷的德行,继承后稷的事业,学习后稷的教导和典则,早晚勤勤恳恳,以笃实的态度保持它,以忠信的情怀奉行它,世世代代继承先德,从不辱没前人的光彩。到了武王,他能发扬前人的美德,加以慈爱和平,侍奉神灵,保护百姓,无不欢欢喜喜。那商纣暴虐,百姓不堪其苦,都乐于拥戴武王。因此武王才出兵牧野。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而是体恤人民的痛苦,为人民除害。先王的制度:都城近郊是‘甸服’,郊外是‘侯服’,侯服以外是‘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须供应天子祭祖的用品;侯服须供应‘奉祀’高祖、曾祖的用品;宾服,须供应天子‘享祭’远祖的用品;要服,须供应天子‘贡祭’神灵的用品;荒服,诸侯必须来朝拜天子。祭礼每天一次,祀礼每月一次,享礼每季一次,贡礼每年一次,朝拜终生一次,这是先王的遗训。如果有不供应日祭的,天子就应检查自己的思想;有不供应月祀的,就应检查自己的言辞;有不供应季享的,就应检查自己的法令;有不供应岁贡的,就应检查自己的尊卑名分;有不来朝拜的,就应检查自己的德行。依次检查完了,还有不来的,这才检查刑法,惩罚不祭的、征伐不祀的、讨伐不享的、谴责不贡的、警告不朝的。因此才有用于惩罚的刑法,用于征伐的军队,用于讨伐的武备,才有谴责的命令、晓谕的文辞。如果宣传政令、发出文告,还有不来贡献朝见的,那就再努力增进自己的德行,决不劳民远征。这样,近处的诸侯没有不听从的,远处的诸侯没有不信服的。现在,自从大毕、伯仕去世以后,犬戎的君长已经尽了他‘荒服’的职责,前来朝拜天子。可是天子却说:‘我定要按照宾服不享的罪名讨伐他,还要向他炫耀军威。’恐怕违反先王的遗训,而您也难免挫败!我听说,犬戎的君长树惇能够遵循先人的德行,保持朝拜的礼节,办事认真,他有理由也有能力抵制我们。”
穆王不听,硬要去攻打犬戎。结果只得到4只白狼、4只白鹿。从此,荒服的诸侯再也不来朝拜天子了。
西周未年,政局日益混乱,周天子的权威大不如前,诸侯个个手握重兵,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此时,偏偏又出了一个昏庸的周幽王,彻底断送了周朝的基业。
周幽王有个妃子叫褒姒,据说她不爱笑,幽王便费尽心机企图博她一笑,但任何办法也不行。最后幽王想了一个荒唐的主意,用“烽火戏诸侯”的玩笑以博取褒姒一笑。烽火是古代的军事报警信号。为了传递军情,在边塞或军事要地,相隔一定距离修建一座高大的台子,作为烽火台。台上堆积着柴草,遇有敌人入侵,白天以柴草燃烟作为信号,称为“燧”,夜里举火把为信号,称为“烽”。点燃烽燧,就意味着有紧急军情发生。在西周,如果周天子发出警报,诸侯都有出兵救援的义务。可见,燃烽燧,召诸侯,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军国大事。可是周幽王却拿它当儿戏。他命人点燃了烽燧,霎时间烽烟滚滚,传遍四方,诸侯闻警,纷纷率领本国兵马浩浩荡荡开赴镐京勤王。来到镐京一看,根本没有敌人进犯,才知道上了当,被周天子戏弄了,兵将都非常狼狈。褒姒见此情景,感到非常好笑,不禁开怀大笑,乐不可支。幽王自以为得计,也满心欢喜。幽王为了一计之乐,竟不惜劳师动众,拿国家大事当作儿戏,他的昏庸由此可见一斑。
庆阳肇周圣祖牌坊
周旧邦木坊
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幽王也是胡作非为,从而加深了统治集团的分裂和政治上的动乱,终于酿成大祸,不可收拾。幽王原来的王后是申后,申后的儿子宜臼已被立为太子。幽王自宠褒姒以后,便想废掉申后,改立褒姒为王后,同时把宜臼也废掉,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此事虽然遭到大臣反对,但幽王还是一意孤行。褒姒得势以后,与朝中奸臣勾结,朝政更加黑暗。《诗经》有句“艳妻煽方处”,指的就是幽王美艳的妻子褒姒势焰狂炽、惑乱朝政的情况。
申后是申侯的女儿。她受到幽王的迫害,太子宜臼也逃回母家申国去躲藏。周幽王十年(前772年),与诸侯会盟于太室(即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同时兴兵讨伐申国,企图杀害宜臼。申侯忍无可忍,于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联合缯国和西方的犬戎,举兵进攻宗周。周幽王慌了手脚,连忙命人点燃烽火,召唤诸侯前来援救。据说由于诸侯曾经上过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当,这次虽然见到报警的烽火,却没有一个人派兵前来,以为又是幽王为逗褒姒开心而开的玩笑。幽王得不到援兵,势穷力孤,被打得大败。只好带着褒姒、伯服等人以及王室珍宝,向东狼狈逃窜。逃到骊山(今陕西临潼)脚下,被犬戎追兵赶上杀死,褒姒被俘获而去。
其实,幽王受到申侯和犬戎的进攻,诸侯没有前往援救,并非由于他曾“烽火戏诸侯”。真正的原因是,当时周王室已经十分衰败,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量,因此诸侯敢于按兵不动,坐观成败。那时,不仅西周初期建立的诸侯国,如齐、鲁、晋、卫等早已坐大自守,摆脱了王室的控制,就连新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已离心离德。如郑国是在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所封,始祖郑桓公又是宣王的庶弟。郑桓公在幽王时当了一年王室的司徒就不干了,原来他另有打算。他对太史伯说:“我看王室不安定,早晚要出乱子,我想离开这里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太史伯建议他迁到关东洛邑以东、黄河济水以南去,认为那里比较安全。于是郑桓公便把他的封国与人民迁到了东方。申国也是周宣王时才立的封国,申国姜姓,是周王室的亲戚,如今却带头起兵反对周王,可见周室已众叛亲离。这时西周王朝的力量,已降至如同一个中等诸侯差不多了,在这种形势下,幽王把烽烟烧得再旺也无济于事了。
周祖大殿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但犬戎这个曾纵横宁夏大地的古老民族,凭借自己的力量推翻了腐朽的西周王朝,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却也是宁夏民族史上的一段传奇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