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差生”这个词出现在教育界,成为一个司空见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
“差生”,顾名思义,便是“差的学生”。但“差的学生”有吗?如果有,大概不外乎下面几种:一是学习差的学生,包括一门功课差或几门功课差;二是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主要是在班级中经常违犯道德原则如调皮、捣蛋、好动等,或者有严重过错如骂人、打架等不守纪律的学生;三是学习成绩与行为习惯都差的学生即所谓“双差生”。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和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看,“差生”这个词不准确,否定性强,打击面大,对教育的危害不可低估。
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钱钟书,据说当年考大学时,国文、外语考了满分,数学才十几分,他算“差生”吗?用差生的观念看,他绝对是一个数学上的差生,但这影响他日后成为一个对人类语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者地位吗?
爱迪生小时候,上学才三个月,老师就对他妈妈说:“你孩子是弱智儿,我们没办法教他。”是公认的学不进去的“差生”。可就是这样一个“差生”,在他母亲的教育下,做出了人类历史上令人惊奇的数量众多、影响深远的伟大发明创造(拥有专利1093项)。甚至在晚年,他仍然宣称他无法理解数学,他还算人才吗?
爱因斯坦小时候,整日空想,中学时代许多测试都没有及格,但这妨碍他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吗?丘吉尔的学校作业做得很差,他说话结结巴巴并且口齿不清,然而他却成了他那个世纪伟大的领袖和演说家。他们都算人才吗?
韩愈曾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有必要且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成为通才吗?如果某人在哪一方面还未曾掌握,那么是否就是“差人”?如果科学家不会开车、做不好饭,能否就说他是(开车、做饭方面的)“差生”?如果不能,我们又为什么硬要在教育上非要叫出一个令人伤心的“差生”、让一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尝试被否定、被侮辱的羞愧呢?
不可否认,面对信息经济时代,新知识、新观念如雨后春笋,谁也无法学完世间所有知识。作为孩子,应该学好文化课,但由于先天差异、自身禀赋、教育环境等因素,每个人接受知识的多少程度快慢差异很大。从思维角度分析,有擅长形象思维的,有擅长抽象思维的,正所谓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数学学得很好,可允许语文差些,英语学得特棒,也可允许数学学得差些,不能因为某一科或某几科未考高分便认定该生是差生,这是极其片面有害的,也是极其错误的。如果这样,我们还未掌握外语的教师、还未掌握计算机的教师,是不是“差师”呢?至于把行为习惯方面比较调皮捣蛋、易出格的学生称之为“差生”,更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无论品德、学识各方面的可塑性很大,道德、意志、心理均未成熟,我们怎么可能一下子便定性为“差生”?何况千人千面、百人百姓,我们既然无法要求所有人在生理上都一个面孔,怎么可能要求在才能、性格上都一样呢?什么叫“天真活泼”“天真烂漫”,就是小孩子的言谈举止像个小孩子我们才这样说,若都像大人一样中规中矩还像小孩子吗?这还不说大人能否都做到“中规中矩”呢?
维克多•雨果说过:“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成为圣人,因为那是特殊的情形;但是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常规。”有人把这个原则称之为“做人的底线”,只要孩子具备了这个“底线”,我们就应该宽容其他方面尚未成熟起来的表现,并坚信随着教育的深化、修养的加强,孩子会弥补不足逐渐成熟的;而至于个性心理方面的特点,我们不仅不能视为缺点,而且要更加关心、扶助,扬长补短,这样才符合人才无论是才能还是性格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客观现实。
因此,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应该摒弃“差生”的概念,尤其需要根除植入人们心底根深蒂固的“差生”这一衡量学生的错误的学生观,让“差生”这一危害极大的词语远离教育,给学生创设一片蔚蓝的、纯净的生活空间。
(2003年9月入编长庆石油勘探局《细雨润心田真情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