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是“培根”不是“选果”

——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培根”与“选果”的问题,在教育上便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还是仅仅考虑现在的问题。有人为了学生现在成绩的提高,加大作业训练量,延长学习时间,研究学生学习的情况以“治瘸补短”,不惜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结果暂时使成绩提高了却给学生埋下了终身厌学的种子,离“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现实越来越远。

成功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盖洛普名誉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认为:成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而当人们把精力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发挥优势,因此要倡导“扬长避短”。他举了一个例子,大意是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但是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可以想想,我们的教育都在干些什么?我们的教师都在干些什么?

有人将“人才”划分为四种类型:“一”字类型(知识面宽),“1”字类型(专),“T”字类型(宽且专),“十”字类型(宽,专,且敢于冒头,即富于创新精神),并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的主要是最后一种类型的人才。诚然,“十”字类型人才是最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才,可是如果社会上的人才,全是这一类型的,有多大的可能性?假如不考虑社会的复杂性与人才的多样性的客观现实,一个全是“十”字类型人才结构的社会有多大的稳定性?一个都想做元帅的军队有多大的战斗力?都想去做“花”,不想去做“叶”;都想去做“果”,不愿去做“根”,那这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吗?

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不知教师的这一桶水,是为了给学生舀一碗水(传授知识)做准备的,还是为了做让学生了解舀水过程、学会舀水方法(获取掌握知识的方法)的源泉呢?如果是前者,老师的那一桶水,眨眼间成了一个个学生眼前的一碗水,那一桶水有舀空的时候吗?看来老师那一桶水也得不停地注入新鲜的东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也许是现在教师继续教育越抓越紧的原因之一。如果是后者,教师的知识储备恰恰是为了点燃学生求知欲的火种,在点燃及燃烧的过程中,师生互动资源共享,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岂不更好!

古语云: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话说得多好。宇宙很大,可一个人拥有的时空有多大?诚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也是为所有的鱼和鸟准备的,对某一“鱼”或“鸟”来说,这是其施展才华的舞台,但同时也是其同类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推而论之,有“瓢”就足够了,何必还要“一桶水”?而这“一瓢”,从方法论上看:那便是点石成金之术;而“一桶水”或“一碗水”无非是仙手所点的“金”。从立身处世上看,这“一瓢”,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一技之长;而“水”则是各种才能的总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谁能穷尽天下所有的知识?谁能具有世间所有的才能?所以,一个人,在世上生存,有一种“一瓢饮”的心态,并且刻意锤炼掌握自己的“瓢”,将根培实,必将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

因此,人才的多样化、层次性要求,给教师以及教育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让各类人才都健康成长,如何使“世上无无用之才”,使人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参与和全社会的认同。

比如“成功”是什么?“人才”是什么?什么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新的正确的人才观便无法树立起来。

克利夫顿认为,成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优势并发挥优势。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就是具有优势并运用优势或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造福社会的人;而“全面发展”绝不是“全优发展”,绝不是各种才能的齐头并进。如此,我们人才的评价模式亟待改变,培养途径需要拓宽,如果老把眼光对着那一丝一毫的分数,仍然是杀鸡取卵式的近视教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评价,终将对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无益而有害。

(刊于《宁夏教育》2003年第1期。获宁夏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