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这一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教育就是促使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从自然人的角度来说,人一出生,就意味着这个生命体是独立存在的,其高矮胖瘦、智愚美丑、生老病死,无一不带有遗传的特征,这便使这一个个生命有了先天的差异。随着长大成熟,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要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增长知识,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促使其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那么,教育的任务是什么?是通过学习缩小人的自然差异还是消除人的自然差异?是在原有基础上让他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还是削长补短使其齐头并进成为大众一员?是承认个体差异,承认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因材施教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成为各行各业的人才呢,还是漠视人的差异一味强求全面发展培养整齐划一的人呢?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三百六十行,行行不一样。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样,这本质上就是应对人的差异性而归结的人才成长规律,如同生物的多样性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一样,人的差异性也正是适应社会对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我们一方面无法否认生物的差异性、多样性存在的客观现实,一方面却自欺欺人做着望子成龙式的北大、清华梦,逼着孩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干着削足适履的事,这是为什么?
应该说,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们从未苛求诸葛亮像关羽那样去冲锋陷阵,也未苛求张飞像诸葛孔明那样手摇羽毛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津津乐道他们各自的才能和优势,称赞他们的文韬武略,可怎么无视我们孩子的优势与不足,想当然地提出不切实际的愿景呢?更可怕的是,此种观念在家长身上根深蒂固,在素质教育已实施数年的学校也依然存在。
教育界一度流传一种“木桶理论”的说法,是说木桶的有效容量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有人以此理论为依据,强调人才培养要扬长补短,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即有效容积)。
木桶理论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某一事物的成功,取决于构成该事物的各个要素的整体效力,其中最弱的要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以此种木桶来类比人,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构成人体素质的各个要素肯定是有差异的,先天的身体缺陷自不必说,就是隐性的智商高低也是显而易见的。
实际上,许多人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诚所谓高山之下必有深谷一样,大自然的分布自有其规律在,你能说平原好高山不好、河流好陆地不好?大地无言,用它自身的存在默默诉说着万世不变的法则。从单个个体而言,体胖显得丰满稳重,但也有臃肿笨重之嫌;体瘦显得苗条精神,但也让人觉得单薄弱小。如此类推,智慧高,千虑也可能百密一疏,遇事容易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智慧低,复杂事情简单化,也可能认准目标一往无前容易成功。因此,如何界定一个人的“长板”与“短板”,我觉得是很有学问的。
单纯以“木桶理论”而言,如果说“桶帮”上有“短板”,我觉得不能完全归错于“木桶”,而是制桶者的错误。他把本可能做桶底或做桶楔的材料用在了桶帮上,怎么能错怪木桶呢?如果真有这样的“桶”,我觉得如果装液体恐怕装不了多少,假若改装其他东西呢?比如画轴之类的固体物品,也许会物有所用。有人说,世上无无用之才,竹头木屑,皆可成宝,关键在于如何去用。如果拿一根针去凿大山、用一根钢钎去缝衣服,就事理来说,都是用非所长,用错了地方;对于钢针与钢钎而言,用在这样的地方,是不是都是无用物一个?但是这能责怪钢钎与钢针吗?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绝不能仅仅说在口头上,停在认识的层面,而应该切实落实到操作的层面。
第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正视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量力而行,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茄子长成茄子,使苹果长成苹果,绝不做使茄子长成苹果的事,真正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第二,应正确理解“木桶理论”的含义及其适用范畴。我觉得此理论似乎更适用于团队,适用于集体,在一个集体里面,组成该集体的各个部件如果是一个个木板的话,影响集体效益的当然是那块短板。作为“木桶”,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将影响整体效益的短板调换到更适合其发挥作用的地方,是否比一厢情愿地“补短”要更有效用?就像一个团队一样,让组成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各称其位,各施其才,各展其能。让好静者坐下来,让好动者走起来,让爱说的去说的岗位,让能写的到写的岗位,这样的团队才有活力。
第三,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势,扬长避短,而不刻意补短。综观现在教育界的许多问题,都是不加分析地整齐划一要求造成的,还堂而皇之地称作全面发展,试想一个人一生的精力与时间有限,又有先天的差异性,怎么可能全面发展呢?如果说全面发展不是所谓的全优发展,仅仅是指人的和谐发展,那还可以,但许多人在实践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理解为全优发展,忽视或无视人的差异性,以教育公平、一视同仁为幌子,对素质各异的个体用同一个标准,结果常常造成教育的悲剧。事实上,有些东西可以巧妙地躲避,而不能一味地去补。像著名画家黄永玉,小时候读书时,“全学期的总分都不超过100分”,绰号叫“黄逃学”,但他特别酷爱读书,喜欢书,“上学不多,但读书极多”,终于学有所成。至于像大学问家胡适、钱钟书,数学家陈景润等人的成才经历,更是说明作为人才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能就有所不能的道理,我们作为培育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明白人才的多样性、差异性规律,切实转变人才观念和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刊于《宁夏教育》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