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研究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简论青藏高原岩画与中亚草原文化的接触

李永宪

摘 要:本文所论青藏高原岩画首先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出发,认为高原东部新发现的岩画群与西部(西藏西北部及印度河上游地区)高海拔地区构成了青藏高原岩画的主要分布区,具有高原岩画地域代表性。其次,认为青藏高原岩画与中国北方其他岩画分布区皆为古代“华夏”边缘地带文化,并且与更为北方的“中亚草原文化”有着诸多关联。由于青藏高原在自然地理、与牧业相关的先期文化等方面的特点,青藏高原岩画可能通过天山—帕米尔高原“内亚山地走廊”与中亚北方草原文化进行交往,这种交往所产生的影响在金属器、岩画图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

关键词:青藏高原岩画;中亚草原文化;内亚山地走廊

近五年来,新发现的青藏岩画集中在高原东部的通天河流域,据不完全统计,通天河上游的玉树地区新发现岩画遗存二十余处①,遗存点数量超过此前正式刊布的青海全省岩画遗存点总数②。此外,与玉树藏族自治州毗邻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近年亦有多处岩画发现③,加之此前在青南高原野牛沟、野马滩发现的多处岩画④,诸多现象显示青藏高原东部的岩画与高原西部(西藏阿里及印度河上游地区)岩画之间有着许多相似性,这使得我们有必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来观察整个高原岩画的区域性。

图1 青藏高原岩画分布示意图

作为牧业文明标志之一的亚洲山地草原岩画,与金属武器、工具和装饰品等物质文化元素有所不同。岩画是不可移动的地面遗存(与遗址、墓葬等埋藏遗存相似),它既包含有可以移动的信息(如制作岩画的工具、技术、图像样式、制作人群等),更有不可移动的特定要素,如遗存地点、地理环境等。从这个角度上讲,岩画的区域性(或分布带)就是一种不可移动的因素,因此对岩画内容与形式的观察与理解应有分区、分片、分带的意识。

青海省境内发现的岩画主要分布在两个地理区。一个是以青海湖为中心的海拔3500米以下的湖盆、湖周谷地,包括海拔3000米以下的贵德等黄河流域岩画①,这个区域已刊布的岩画遗存点共有近20处,海拔高度多在3000米上下,自然地理区划属地理科学划分的青海三个“一级气候区”之中的 “东部季风区”(由祁连山东部、青海湖盆地、河湟谷地3个二级气候区构成)。②而近年来新发现的岩画则集中在玉树、石渠、海西等“青南高原区”(以昆仑山、唐古拉山为南北界的高海拔地理区)③,岩画遗存高度为海拔3900~4500米④,地貌特征多属以河流为纵轴的宽谷及其支流河谷。地理科学划分青海“三大气候区”的意义,一是体现了青海宏观自然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二是概括了三大气候区内部各种自然特性的相对一致性,三是很大程度上概括了不同气候区内“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利用及环境整治方向上的一致性”⑤,这对研究者认识青海岩画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青南高原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在自然地理区域上的差异,同时也显示了整个青藏高原岩画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青南高原与西藏羌塘地区(阿里、那曲)之间存在更多的地理共性,其海拔高度均在4000米以上,地貌以高原面发育的湖盆宽谷为主,植被稀少,地理环境都处于寒冷、降水量稀少的区域,动物种群相似性高。这个自然地理上的共性,是与整个青藏高原隆起的地质事件(从北向南渐次成陆)和地质构造带密切相关。“青南高原”与“藏北羌塘”“阿里高原”不仅是青藏高原的东西向的“屋脊”,同时也是青藏高原岩画东西向分布的主要遗存区,因此不能不关注这个“高海拔岩画分布区”所代表的人类活动及其文化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末,童恩正提出中国“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概念①,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即自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呈“半月形”环绕“华夏边缘”的古代文化遗存具有诸多共性因素,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北方以牧业为主的古代文化和古代部族的活动范围,它们与南部中原汉地农业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冲突,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若干特点。“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提出,强调了中国南北两大文化圈的整体差异及其互动性,在这个呈“半月形”的“边地文化传播带”中,青藏高原包括岩画在内的诸多文化元素无疑是处于中国“从东北至西南”的“北方文化圈”之中。如果以更为宏观的视野来观察这一“南北文化差异与互动”的现象,我们或可发现,在中国“半月形边地文化传播带”之外更为北方的东亚草原地区,还有一个更为广袤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这就是以乌拉尔山为西界的“北方亚洲—中亚山地草原文化传播带”。这一文化传播带展现了更为宏观的东部亚洲南北文化的互动格局,即代表早期牧业文明的中亚、东北亚文化圈,与代表早期农业文明的东亚黄河、辽河、长江文化圈之间的互动与冲突。杨建华等指出,在中国北方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期间与更为北方的亚洲游草原文化的互动圈中,其“东区”与“西区”之间是存在着差异性的②,在互动方向上“东区”多见于向北方传播,“西区”则多见于接受北方的影响;在互动时段上,“东区”较早的北进或导致了匈奴联盟的形成,“西区”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北至南受到北方草原文化的渐次影响。

图2 中亚草原文化与中国北方文化的接触形式

图3 连接青藏高原内亚山地(海拔200米以上)地形图

迄今为止,青藏高原的诸多考古材料显示,在公元三千纪之后,高原文化不断受到来自北方中亚草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金属器(如有柄铜镜、青铜短剑、黄金面具等)和岩画图像(“斯基泰动物风格”、马车等)上都有反映。然而,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先期文化的高原性质,使其与中国北方其他地区(如河套-蒙古高原区、祁连山-河西走廊区等)受到北方中亚草原文化的影响或通道都有不同。简而言之,仅从岩画的形式与内容来观察,青藏高原与中亚草原文化的交往,可能主要是通过“内亚山地走廊(Inner Asia Mountain Corridor)”传播的,在岩画图像的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到中亚北方草原岩画经由阿尔泰、天山、帕米尔高原、印度河上游(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到青藏高原西部之间的传播关联性,这中间既有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的相似性,也与畜牧生业在高原山地当时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或有关系。总之,青藏高原岩画与“中亚草原岩画”的关联性,既有“中国北方岩画”的某些文化共性,又有其因特殊的高原地理特性所形成的接触通道。

图4 岩画中的“动物风格”

图5 受中亚文化影响的高原文化

岩画研究,从来就是多视角、多层次、多学科领域的。在岩画图像的研究中,无疑包含有制画工具、岩画技法、图像造型、图像风格、制作时代,以及不同岩画地点之间关联程度的信息;而对多个岩画遗存点及其岩画内容的研究,可以从中观察到古代社会生活中诸如物质产品及其技术、生业方式、社会组织、视觉习惯、精神信仰等文化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是比较隐性的,并不能从图像上一目了然。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常用的“区域性”视角,是基于不可移动因素的共地性、共时性,以及文化区域间的时空关联性,当然,我们的研究绝不是止步于此,而是尽可能多地探求“解读”岩画的途径与视角,这即是本文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李永宪,男,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

①尼玛江才:《玉树岩画-通天河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青南岩画》(待刊稿)。

② 参见王利君:《“哈龙”古代岩画简介》, 《青海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第113~115页;许新国、格桑本:《青海海西州哈龙沟、巴哈毛力沟的岩画》,《文物》,1984年第2期,第80~83页;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4~15页;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分册》“青海省岩画图”,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24~25页。

③承蒙石渠县委宣传部李宏部长、石渠温波寺丹增格登老师带领,笔者前往调查记录。

④参见汤惠生、张文华:《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中国文物地图集·青海省分册》等图文资料。笔者曾于2018年3月在格尔木文物部门负责人带领下考察过野牛沟、野马滩等处岩画遗存。

①青海黄河流域亦有岩画发现,其中贵德县宗果岩画由青海师范大学公保才让教授调查发现并见告。② ③ 参见张忠孝:《青海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与方案》,青海省综合自然区等级分为三级:大区(一级区)、地区(二级区)、小区(三级区)。科学出版社, 2016年,第116~124页。④海西州野牛沟岩画海拔3940米,地处昆仑河(哈齐布哈河)右岸;玉树藏族自治州昂拉岩画点海拔4400米,地处通天河北侧支流楚玛尔河(曲麻莱县境内)右岸。

⑤张忠孝:《青海地理》,科学出版社,2016年。

①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边地半月形言语论传播带》, 《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 1987年。

②杨建华、邵会秋:《匈奴联盟与丝绸之路的孕育过程——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中国北方与欧亚草原的文化交往》,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