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票上的中国经济建设
- 王青云 王儒
- 11760字
- 2024-11-03 05:23:01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经济建设
我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我国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现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农业。
1971年12月,我国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讨论和拟定了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即“使我国农、林、牧、副、渔的主要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全国农用拖拉机拥有量达到80万台左右,手扶拖拉机达到150万台左右,排灌动力达到6000万马力左右,平均每亩施化肥80市斤左右”。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影响最大的仍是8.7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及时地抓住机会,力图打开经济工作的新局面。这时国内的棉布供应已持续紧张多年,农业生产急需的化肥也面临巨大缺口,而20世纪60年代建设的一些化肥厂已是供不应求。
1972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国家计委等部门共同提出的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即“四三方案”)。
1977年年底,“四三方案”中引进的13套大化肥,已有7套投产,截至1978年6月,累计生产尿素361万吨。如果进口同样数量的尿素,按当时国际市场价格计算,要用外汇5.2亿美元,超过这7套化肥装置引进所用外汇的1倍。至1982年全部投产,据匡算,大致可促进粮食增产2000亿斤,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我国农业增产,以全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引进化肥项目的作用功不可没,“四三方案”引进的技术设备功不可没。
同时,1966年至1976年期间,国家对农林水利系统的基建投入保持在10%左右,其中64%用于水利建设。农民对大片农田进行平整规划,兴修水利,工程配套,扩大高产稳产农田。1975年与1957年相比,农用排灌动力机械增加55倍,小型水电站从55座增加到68158座,机灌面积增加60%。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但为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为后来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
到1979年,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已有较大改善。和1952年相比,化肥施用量由30万吨增加到5248万吨,农机动力由25万马力增加到18191万马力,农村用电由0.5亿度增加到283亿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3亿亩增加到6.7亿亩。
邮电部发行了有关农业发展建设面貌的邮票,真实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
1.《“华东区生产图邮票”加字改值》
1950年5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邮政业务对普通邮票需求量较大,而新票的设计和印制又跟不上需要,因此,邮电部利用华东邮政总局库存的“华东区生产图邮票”进行加字改值。邮票图案是男女农民收割丰收果实的场景。在邮票的右边加盖竖行的“中国人民邮政”(繁体字)字样,右下角加盖“贰萬圆”字样,左下角加盖“20000”字样,原票左上角“华东区”字样用五角星印销。
图1 《华东区生产图邮票加字改值》
2.特2《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农村人口约90%的贫、雇、中农只占有全国可耕地面积的20%~30%;而占农村人口约10%的地主和富农,却占有全国可耕地面积的70%~80%。地主阶级利用所占有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民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同时,工商业的市场缩小,使我国工业得不到发展,长期停留在农业国的阶段。
图2 《土地改革》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分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先后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彻底清除封建土地剥削残余,1950年6月,由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和封建剥削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正确贯彻和执行了党的土地改革的路线和政策。至1951年冬,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1952年,西藏地区也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年9月,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本来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耕地,在广大农村中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不但在经济上消灭了地主阶级,大大地削弱了富农,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而且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后来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52年1月1日,为了庆祝完成土地改革任务,邮电部发行了《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邮票图案相同,表现为农民分得土地,手持人民政府发给的土地证走向生产,以无限的喜悦和满腔的热情,在自己的那块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情景。
3.特20《农业合作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完成土地改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实际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在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以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把广大农民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起来,把个体的、分散的、私有制的农业经济转变成为集体的、大规模的农业经济。
1957 年 12 月 30 日,为了宣传农业合作化取得的成果,邮电部发行一套《农业合作化》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统一在画面下方装饰着麦穗图形,寓意农业合作化将带来粮食丰收。
图3-1 《入社》
图3-2 《耕种)
图3-3 《造林》
图3-4 《丰收》
《入社》的邮票画面表现了要求报名入社的农民走向合作社的情景。选择老农作为画面的主要形象,意在强调当时我国农民在思想上的深刻变化。在图案结构上,舍弃了对具体环境的表现,而是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图中的老农饱经沧桑、须发尽白,但脸上却洋溢着欢乐的笑容,神情充满希望,手中紧攥着入社申请书,表现了他拥护和信任合作社的心情。在以绿色为基调的画面上,远处几面飘扬着的红旗为整个图案增添了热烈的气氛。
《耕种》的画面上一位年轻的合作社社员正在用双轮铧犁耕地。这幅色调明朗的画面,不仅显示了合作社土地的宽阔和劳动工具的改进,而且突出了合作社社员的劳动热情。在构图上,采用了仰视角度,地平线降得很低,人物的轮廓被突出在大地上,意在展示人物形象的高大,同时也体现了农民和土地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表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作社社员是土地的主人这一重要主题。背景远处的人、马和树木既打破了地平线的单调,又加强了环境的真实性,进一步使画面获得了空间深度。
《造林》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年轻的姑娘植树的情景。由柠檬黄、绿和嫩绿组成的黄绿色调使人感觉清新明快,人物的身姿和情态刻画得优美而富有活力,在造型上很有感染力。洁白头巾上的柔和光线使人物的脸庞显得更加活泼生动。她正在轻轻地给一株小树添上新土,表现了她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小树姿态挺秀,嫩叶扶疏,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前景人物和远处长着新绿的丛林山岗显得十分和谐,使人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
《丰收》以多层次的画面结构表现了整个丰收场面。最前面,一个年青朴实的合作社女社员正在脱谷机前熟练而专注地操作着,动作灵活沉着;在中景处,男社员们正在紧张地将粮食装进粮袋;远处背景则是堆积如山的粮食。饱和的金黄色调烘托出了秋季丰收的喜人景象。
这套邮票从选材、构思、设色到艺术表现手法都是独特新颖的。运用套色木刻的技法,以极简单的几种颜色,通过轮廓鲜明、线条有力的构图表达了每一幅画面的主题。
4.纪60《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收》
邮电部于1959年4月25日发行《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收》邮票,全套4枚。图案呈“田”字联印,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背景,分别刻画了几种主要农作物。
图4-1 《麦》
图4-2 《稻》
图4-3 《棉花》
图4-4 《大豆、花生和油菜》
5.特35《人民公社》
1959年9月25日,在人民公社诞生一周年之际,邮电部发行一套《人民公社》特种邮票,全套12枚。邮票力图从多个方面把人民公社的好处反映出来。
《人民公社好》以五谷丰登组成对称图案为前景,后面出现略高的地平线,简明地展示了公社大生产的辽阔土地,土地上有并行前进着的联合收割机。背景则是阳光普照下的大型工厂。图案正中是“人民公社好”五个大字。
《工》的主图案是一个农民形象的炼钢工人。他头戴草帽,脖挂毛巾,正在炼钢。背景是炼钢炉的小土群、车床和滚珠轴承等。以简陋的设备大炼钢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
《农》的主体图案是一位公社女社员正在收获粮食。她身体微微倾斜,肩上扛着沉甸甸的粮食。背景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兴旺的景象。
《商》刻画了一位公社女农民正以商店营业员的身份在出售布匹。背景是商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图5-1 《人民公社好》
图5-2 《工》
图5-3 《农》
图5-4 《商》
图5-5 《学》
图5-6 《兵》
图5-7 《食堂》
图5-8 《托儿所》
图5-9 《敬老院》
图5-10 《卫生保健》
图5-11 《文娱生活》
图5-12 《工农兵学商相结合》
《学》的主体人物是一个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男公社社员。他头上扎着中国北方农民特有的白毛巾,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认真研读,面前是显微镜和实验桌。背景是社员们正在课堂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兵》的主体人物是一位头扎白毛巾、肩扛钢枪、腰束武装带的男社员。他精神抖擞,身姿挺拔,仿佛随时准备歼灭来犯之敌。背景是公社社员们军训、打靶的场面。
《食堂》表现了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的场景。图案中,一名炊事员打扮的女社员笑容可掬地托着一个装满食品的菜盘,食品还冒着腾腾热气。背景是农民们围坐在一张张桌子边共同进餐。
《托儿所》表现了人们“幼有所托”的美好理想。主图上,一位小园丁浇灌着一朵娇嫩的小花,象征着人民公社对孩子们的关怀和抚育。背景是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可爱形象。
《敬老院》的图案上,一位老人满面喜悦、悠闲自得地抽着旱烟,一副满足欣慰的模样。这是中国老人的典型形象。背景是老人们松下对弈、竹下读报、品赏梅花的画面。
《卫生保健》的主体人物是公社女医生。她肩挎药箱、目光专注、步履匆匆,仿佛正要出诊,为社员们治病。背景是医院的病房、病床和社员们接受治疗的情景。
《文娱生活》的主体人物是一个正在吹笛的青年男社员。他头扎白毛巾,衬衣敞开,姿态优雅、风度潇洒地吹出悠扬的乐曲。背景是狮子舞、龙灯舞、跑旱船等文娱表演和打篮球等体育运动的场面。
《工农兵学商相结合》以五角星为核心,红色的五瓣鲜花为外形,每个花瓣上画着分别代表工、农、兵、学、商的人物简笔画,以简洁的线条表现了工农兵学商相结合构成一枝绽放的花朵。花瓣四周是四射的光芒,表达了对人民公社的赞美之情。
全套邮票均采用富有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绘画形式进行设计,同时适当地增加了色彩层次,使画面既保持了鲜明的风格,又加强了变化。图案层次清晰,主题突出,风格协调。色调明朗、欢快,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这套邮票每个画面都选取一个农民半身特写像,表现相应的主题。背景采用同一性质的不同画面进行烘托,给图案的主体人物提供了活动的典型环境,具有形式统一的特点。
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参考和综合了木版插图、壁画、年画、剪纸及我国现代版画等多种绘画形式,采用了单线平涂画法,使图案既显得单纯简练,又富有变化。
6.特40《养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的养猪业一直比较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党制定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中国农业生产建设的方针,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我国的养猪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使广大养猪户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改变了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从以粮食为主朝着增加肉食供给的方向过渡,进而增强了人民体质,促进整个民族的繁荣昌盛。
1960年6月15日,邮电部发行《养猪》特种邮票,全套5枚。邮票在色彩、构思处理和表现方法上吸取了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和版画艺术的效果,采用套印方法精心制作,使猪的形象生动逼真、趣味性强。图案和背景色调有强烈的对比感和协调感。
图6-1 《繁殖》
图6-2 《防疫》
图6-3 《肥猪满圈》
图6-4 《猪食堂》
图6-5《猪肥仓满》
7.特64《人民公社女社员》
1964年3月,当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的邓颖超同志,应《集邮》杂志编辑部的请求,为发行这套特种邮票题词:“我国妇女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各种岗位上,不断地发挥着积极性和创造性,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
1964年3月8日,为宣传和赞颂人民公社的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邮政部发行了《人民公社女社员》特种邮票,全套6枚。
图7-1 《拖拉机手》
图7-2 《粮食丰收》
图7-3 《棉花丰收》
图7-4 《果子丰收》
图7-5 《学习》
图7-6 《民兵》
《拖拉机手》的画面为一位女拖拉机手,正兴致勃勃地操纵着方向盘,奔驰在田野间的情景。
《粮食丰收》的画面为一位女社员正在收获小麦,其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棉花丰收》的画面为一位女社员正在采摘棉花的场面。
《果子丰收》的画面为两位女社员正在繁茂的果林采摘水果的情景。
《学习》的画面为一位年青女社员正手捧书本,认真学习的情景。
《民兵》的画面为一位女社员全副武装,守卫海防的情景。
8.特66《知识青年在农村》
邮电部曾先后发行近十余套有关知青在农村题材的邮票,以不同角度反映了知识青年在农村生活、劳动的经历,画面生动,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
1964年9月26日发行的《知识青年在农村》特种邮票,是我国第一套反映知青在农村的邮票,邮票全套4枚,分别表现了收获、种植、学习、科研的场景,画面温馨协调。
图8-1 《收获》
图8-2 《种植》
图8-3 《学习》
图8-4 《科研》
9.文17《知识青年在农村》
“去时何曾梦思归,只道此生献边陲。”毛主席像前的庄严宣誓,车站前的万人相送,塞外古城的夹道欢迎,穷乡僻壤的凛冽寒风,泣血流汗的艰辛劳动,缺衣少食的困苦生活……一切都像梦境般萦绕在知识青年的脑海。
回首往昔,他们没有颓唐和嗟叹;展望未来,他们更加坚强和淡定!他们始终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笑对人间风雨;始终怀着一颗平和的心,任凭潮起潮落;他们始终怀着一颗仁爱的心,播撒阳光雨露;他们始终怀着一颗灼热的心,燃烧生命之火。
1969年10月1日,为了宣传知识青年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情况,邮电部发行一套《知识青年在农村》“文”字头邮票,全套4枚。
图9-1 《和贫下中农在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
图9-2 《向生产进军》
图9-3 《 向老农学习搞科学试验》
图9-4 《赤脚医生》
每一枚知青邮票,在方寸画面上,用真情吟唱着心底的歌,用心血描绘着曾经的梦,用无尽的赤诚倾诉着对青春、人生深沉的思考和挚爱!今日,尽管绝大多数知青都已年近花甲,白发苍苍,但每个胸膛、每根血管里都奔涌着不老的童心与激情!
10.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
金训华是上海市吴淞第二中学1968年高中毕业生,出身工人家庭。1969年5月,他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带头到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插队落户。在农村,他坚持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1969年8月的一天,山洪暴发,河两岸一片汪洋。金训华正带着民兵修坝防洪,生产队长忽然跑来说:“堆在河沿的150根电柱被水泡上了,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金训华马上抢着说:“保护电柱要紧,这任务交给我!”说着,他带领五个民兵去抢救。刚跑到河边,金训华就看到两根电柱已被急流卷走。面对着每秒7米~8米流速的洪水,金训华为了抢救国家物资,毫不犹豫地大喊一声:“跟我下,马上捞!”首先冲上去跳进大河。狂暴的巨浪曾经三次把金训华卷进险恶的漩涡里,他三次顽强地把头抬出水面,斩风劈浪,继续向前猛冲,去抢救国家物资。金训华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奋战山洪,不幸光荣牺牲。根据金训华生前的多次申请,党组织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图10 《革命青年的榜样》
1970年1月,为了宣传金训华的英雄事迹,配合全国青年向金训华学习的活动,邮电部发行一套《革命青年的榜样》“文”字头邮票,有2种版式,俗称“白水版”和“黑水版”(左图为“白水版”、右图为“黑水版”)。
11.T5《大寨红旗》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境内。大寨地处山区,有“七沟八梁一面坡”之称,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十分贫困。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全村村民,进行治山治坡、改天换地的劳动。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凭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用自己的双肩和双手,搬走了十多万立方米的石块,筑起了上百条石坝,把一座座荒山秃岭改造成了良田。
1974年9月30日,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大寨红旗》特种邮票,全套5枚。邮票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就有陈永贵的影子。
《革命豪情》表现大寨人民凭着革命豪情战天斗地,使大寨富裕起来。
《艰苦奋斗》表现大寨人民的奋斗精神。
图11-1 《革命豪情》
图11-2 《艰苦奋斗》
图11-3 《科学种田》
图11-4 《大丰收》
图11-5 《大寨红旗》
图12-1 《学理论,抓路线,掀起农业学大寨新高潮》
图12-2 《抓革命,促大干,走大寨道路》
图12-3 《大寨精神结硕果》
《大丰收》描绘了大寨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卡车运载着粮食驶向千家万户。
12.J7《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于1975年9月15日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所在县)开幕,会期为期一个多月。
邮电部于1975年10月13日发行《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邮票,一套3枚,以示纪念。
《大寨精神结硕果》的图案为农民们正驾驶联合收割机忙于收割农作物,金色的麦浪喻示了农业大丰收。
13.T13《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指在农业生产中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以机械动力和电力代替人力和畜力的革命。我国农业机械化,包括农、林、牧、副、渔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要求耕种、排灌、运输、加工等作业都能使用机械操作。
为了反映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邮电部于1975年12月15日发行《农业机械化》特种邮票,全套5枚。其中第1枚与第2枚侧重表现春季耕耘和播种,第3枚与第4枚侧重表现夏季农田管理,第5枚侧重表现秋季收割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邮票选取了几种农业机械在使用中的动态情景,既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又使画面富有生动、活泼的气氛。各种农业机械均采用红色,与表现春、夏、秋季的色彩形成强烈对比,使农业机械能够活泼泼地跳出画面,形象十分鲜明突出。
图13-1 《水田旋耕》
图13-2 《机械插秧》
图13-3 《动力排灌》
图13-4 《棉田防治》
图13-5 《机械收割》
《水田旋耕》描绘了江南水乡使用旋耕机翻耕水田的情景。旋耕机也称“旋耕犁”,是一种由动力驱动的耕地机械。工作时,旋耕机的刀片切削土壤,并将切下的土块向后抛掷与挡泥罩及平土拖板相撞击,使土块进一步破碎后再落于地面,因而碎土充分,能一次完成耕耙作业。
《机械插秧》描绘了农民驾驶着插秧机精心插秧的情景,象征着我国农业播种进入了机械化阶段。
《动力排灌》描绘了抽水机正在扬水浇灌农田的情景,象征着我国农业灌溉的机械化水平。抽水机也称“水泵”,是一种借机电等动力设备通过传动装置将水由低处提升到高处的水力机械,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排水以及工矿企业与城市给水、排水方面。
《棉田防治》描绘了一位农村女青年正在喷洒农药的劳动场面,展示了我国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害的机械化水平。
《机械收割》描绘了一位农民靠收割机收割小麦。
14.J10《到大江大海去锻炼》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到南方视察时在武汉畅游长江。当时73岁高龄的毛泽东,表现出惊人的体力和毅力。
图14-1 《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
图14-2 《万里长江横渡》
图14-3 《到大江大海去锻炼》
为了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10周年, 1976年7月16日,邮电部发行了这套邮票,共3枚。
《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的主图由在风浪中游泳的人群和两幅横幅构成,横幅上写有“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和“到大江大海去锻炼”的字样。
《万里长江横渡》的主图是横渡长江的青年民兵,背景是红太阳和长江大桥。
《到大江大海去锻炼》的主图是青年人正走向波涛汹涌的大海。
15.T17《在广阔天地里》
20世纪60年代初,千万计的城市初、高中学生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奔赴我国各地农村,特别是黑龙江、内蒙古、云南、新疆等边远地区。这些青年在农村和人口较少的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农村科学文化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我国各地农村,1976年12月22日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共6枚。
图15-1 《接过南泥湾的老镢头》
图15-2 《读书学习》
图15-3 《改天换地的新一代》
图15-4 《把知识献给农业》
图15-5 《草原新牧民》
图15-6 《屯垦戍边,保卫祖国》
《接过南泥湾的老镢头》以延安宝塔山为背景,描绘了南泥湾老农民把老镢头传给知识青年的场面,再现了年轻人来到了农村以后,在艰苦的环境下,由老农教会种地的情景。
《读书学习》是知识青年给傣族大妈读报的情景。知识青年在劳动之余与当地的傣族大妈互相沟通和交流,通过读报来了解更多的信息。仔细看应该是一张《人民日报》,邮票图案设计真实而精巧。
《改天换地的新一代》的图案是层层的梯田伴着蓝蓝的天空。描绘了青年突击队中女知识青年的飒爽英姿,一位高举着大旗,另一位则在大声呼喊着口号。
《把知识献给农业》的图案以金黄色的稻田为背景,描绘了一位男知识青年观察水稻生长状况的情景。
《草原新牧民》的图案以绿油油的草原和雪白羊群为背景图案,描绘了一位女知识青年正在给一只小羊羔喂奶的情景。
《屯垦戍边,保卫祖国》以边境哨所和生产建设兵团的红旗为背景,描绘了知识青年屯垦戍边的勃勃英姿。
16.T22《普及大寨县》
1976年12月,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揭发批判了“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进一步推动了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的发展。
1977年4月9日,为了反映普及大寨县运动的发展面貌,邮电部发行一套《普及大寨县》特种邮票,全套4枚。
图16-1 《革命化的县委》
图16-2 《欣欣向荣》
图16-3 《战“四害”庆丰收》
图16-4 《大干社会主义》
《革命化的县委》以层层梯田和高压输电线铁塔为背景图案,描绘了县委领导班子走出办公室,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农民一起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风貌。
《欣欣向荣》描绘了当时在普及大寨县运动中农业生产出现的欣欣向荣景象。
《战“四害”庆丰收》描绘了在普及大寨县运动中,当时农村获得丰收后的景象。
《大干社会主义》以高耸云天的山峦和“农业学大寨”的大幅标语为背景,描绘了农民利用冬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情景。
17.J28《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
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于1978年6月20日至7月9日在北京举行,是国务院表彰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全国先进企业和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5000多人,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财贸战线大庆式企业称号736个,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381人。
图17-1 《会徽》
图17-2 《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
为了庆祝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胜利召开,邮电部在1978年发行了一套《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纪念邮票,全套2枚。两幅图案底图均为花儿朵朵,表示对会议的祝贺。
《会徽》的图案是红白相间的会徽,由齿轮和麦穗组成,代表工农。
《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以题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主图,配以金、黄、红色。
18.T27《牧业学大寨,建设新牧区》
畜牧业离不开牧草丰茂的草原。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和西藏地区,是我国宝贵的天然大牧场,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其中,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高山草甸带海拔在5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天然牧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牧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牧业生产由原始、落后的状态,逐步代之以科学的选种、培育、饲养、管理及其他一系列先进的生产方式,使我国的畜牧业出现了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
邮电部于1978年6月30日发行一套《牧业学大寨,建设新牧区》特种邮票,全套3枚,展示了我国牧区建设的新面貌。
图18-1 《大搞草库伦建设》
图18-2 《科学养畜》
图18-3 《牧业机械化》
《大搞草库伦建设》绘了中国内蒙古大草原上草库伦的壮美景象。
《科学养畜》以中国新疆天山、森林、高压输电线铁塔和河流为背景,描绘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草原牧民选择优良品种的情景。
《牧业机械化》以起伏的山峦和辽阔的牧场为背景,描绘了中国西藏地区草原牧业实行机械化的情景。
值得一提的是,《大搞草库伦建设》中红旗上的牧业学大寨的“寨”字是当时的简化字,现在已经废除,也算是时代特征鲜明了。
19.T34《水乡新貌》
在我国,水乡指长江以南河流、湖泊多的地区,如江苏太湖流域。江南水乡贯彻执行农业“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逐步实行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平静的水面犹如注入一股神奇的活力,呈现出热烈繁忙、蒸蒸日上的景象,水乡人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1978年11月30日,为了反映江南水乡农业生产出现的新气象,邮电部发行一套《水乡新貌》特种邮票,全套5枚。
图19 《水乡新貌》
这套邮票图案以江苏省太湖流域为背景,采用国画写意手法,描绘出了今日水乡的新面貌。太湖古称震泽,又称笠泽、五湖,地跨江苏、浙江两省,由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西南纳苕溪、荆溪诸水,东由浏河、吴淞江、黄浦江注入长江。画面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图案绘有山,绘有水,绘有机械,绘有电力,绘有科学……真是山美,水美,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的生活更美,“今日水乡分外娇”!而且,5枚图案采用连印的小连张形式,既可以每枚独立成画,从某个角度反映江南水乡的变化,又能够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展现出江南水乡农业生产的全貌。每枚邮票图案的一角钤有一方“水乡学大寨”朱红篆刻长印,既装饰了画面,也点明了主题。
20.T39《人民公社五业兴旺》
人民公社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农村中政社合一的组织,是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而成。
1979年8月10日,邮电部发行一套《人民公社五业兴旺》特种邮票,全套5枚,反映了我国农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业相结合的多种经营,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形。
图20-1 《机械收割》
图20-2 《植树造林》
图20-3 《水乡牧鸭》
图20-4 《编织》
图20-5 《繁忙的渔港》
《机械收割》中的主图为东风收割机,展示了农业机械化,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的益处很多,比如可以产出更多的水果、药材等。
随着我国的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植树造林也起到了绿化环境的作用。
《水乡牧鸭》的图案中人民公社的女性手拿竹篙,正在划船赶鸭下水。两旁葱葱郁郁的竹林倒映在了水面上。一群鸭子在水中游着。看着眼前绿油油的一片竹影,映衬着水中的白鸭,让人心中满怀希望。
《编织》这枚邮票展现的是人民公社中的副业——编织。编织是我国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它是技术,也是手制工艺品。邮票画面上展示的是编织竹筐、竹篓的情景,体现了那个时期和那个背景下的人民公社的女性热爱劳动的场面。
《繁忙的渔港》中画面反映的是渔业。瞧瞧这繁忙的渔港,年轻人推着满车的鱼在渔港辛勤劳作和奔波,体现了人民公社一片繁荣的景象。此枚邮票无论从设计上,还是图案上,都是整套邮票中集邮爱好者最喜爱的一枚。
邮票上反映出的人民公社已到了后续改革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了克服人民公社制度上的各种弊端。从1978年开始,我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农村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建立了集体统一的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打破了之前的模式。人民公社从1958年开始,直到1985年真正结束,前后共经历了27年。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一种合作经济形式的管理机构。它经过了数次的改革,农村的体制现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1.特27《林业建设》
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绿化造林,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的。1953年8月新华社报道,我国东北、西北、山东、河北、河南等处防护林带营造工作获得初步成就。1958年4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1958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造林18亿亩。仅1958年一年,全国造林达4亿多亩,等于1949年后八年间造林面积总和的174%。
林业建设包括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其防护作用等内容。大量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建设,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建筑材料、工业原料(如纤维、树脂、栲胶等)、燃料、木本油料及果品等,而且还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变自然面貌、保护和发展牧场,开辟饲料肥料来源,保障农业稳产丰收。
1958年12月15日,为了宣传林业建设的意义和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成就,邮电部发行一套《林业建设》特种邮票,全套4枚。
图21-1 《森林资源》
图21-2 《保护森林》
图21-3 《绿化祖国》
图21-4 《油锯伐木》
这套邮票采用了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木刻原画。
木刻即木板画,是版画的一种,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使用的木板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等。用纵剖板面刻制的为木面木刻,用横断板面刻制的为木刻。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画面者,叫阳刻;以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画面者,叫阴刻。也有阳刻、阴刻混用者。运用多块木板套印出两种以上颜色的作品,称为套色木刻。又因拓印使用的颜料性质不同,分为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等。过去木刻多用以复制绘画作品,绘、刻、印三者分工,称为复制木刻。现代木刻由作者自画、自刻、自印,充分发挥刀木所特具的艺术效果,称为创作木刻。这套邮票图案即属创作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