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一人解决完午饭,林羽坐公交车直奔沪市音乐电台。
在电台大门口徘徊了将近二十分钟,宋俊和阿驹背着吉他结伴走来。
林羽和二人寒暄几句,一同走进电台。
会议室内,薛台长热情的接待了三人,招呼手下的工作人员端来水果和热茶。
“欢迎林先生再次光临我们电台,真是蓬荜生辉啊。”薛台长从办公椅上起身,笑着与林羽握手。
自从上交了《魔都》的录音拷贝,台里的收听率再次回到以往低迷的状况,薛台长为此也十分苦恼。
林羽的到来让薛台长看到了希望。
“薛台长真是折煞我了,今天来台里还得麻烦薛台长呢。”林羽说道。
虽然知道林羽此行的目的,但薛台长依旧决定试探一二。
“不知林先生昨天许诺的那首歌是否作数?”薛台长眯着眼,开门见山道。
林羽喝了一口杯子里的温开水,不急不缓的说道:“自然作数,今天我们来就是为了录歌的。”
“那可太好了。”薛台长露出笑容。
一旁的于主编很有眼力见,转头就对何中生道:“快去让人把录音室准备好,还有吩咐录音师待会儿配合林先生录制。”
薛台长继续道:“除了新歌,还劳烦林先生能再录制一遍《魔都》,我想在录音室里录制,效果会更完美一些。”
关于《魔都》,薛台长有自己的心思在里面。
上交的拷贝终究是录音机录出来的现场版,噪音和清晰度这些成了瑕疵,远不及录音室录制出来的舒服。
如果自己电台掌握了一个清晰升级版本,那是不是能吸引更多的听众呢。
“没问题。”林羽爽快的答应。
已经演唱过这么多遍的歌,再重新录制一次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不一会儿,何中生小跑着进来。
“报告薛台长、于主编,录音室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薛台长满意的拍了拍手:“好!林先生你看什么时候去录比较方便?”
看了一眼宋俊和阿驹,林羽说道:“那就现在过去吧,早点开始可以早点结束。”
...
这是林羽第一次接触电台的录音室,也是宋俊和阿驹第一次见到录音室。
好奇的打量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设备,宋俊和阿驹满眼放光,觉得自己到了天堂。
论音乐设备的专业性,爱琴海歌舞厅的音响乐器等,确实差上了一个档次,宋俊和阿驹很高兴能使用更高级的乐器来弹奏。
林羽和录音师站在一起,认真推敲研究着各种特效和混音,究竟哪一个适合新歌,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过了好一会儿,林羽决定把犹豫不定的哪几种都尝试录制一遍,看最终的效果。
站在话筒前,林羽戴上耳返,宋俊和阿驹抱着吉他站在后面。
一首《朋友》被演唱出来。
薛台长、于主编、何中生几人站在录音室外,隔着巨大的落地透明玻璃,安静的看着演唱中的林羽,歌声从墙壁上的扬声器传来,悦耳又动听。
总共唱了五遍,林羽戴着耳机走出来,额头上冒着一丝丝细微的汗珠。
唱歌也算是个体力活,真情投入的唱了五遍,林羽这种小伙子也觉得有些疲惫。
“我个人感觉,第二遍和第三遍的录音是最完美的,背景特效其实不用那么响,中间有几秒的留白是很重要的。”林羽发表自己的看法。
薛台长认真的点点头,对着何中生道:“小何,这件事你和录音师以及技术人员跟进一下,明天把最终选择的方案给我。”
又商量一番,林羽走进录音室把《魔都》给录了一遍。
“今天真是辛苦林先生了,像林先生这样的音乐天才,就应该多出出歌,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才好。”薛台长夸赞道。
林羽带来的新歌《朋友》,着实让薛台长惊叹。
他相信这首歌肯定能成为像《魔都》那样,火遍沪市的歌曲。
而有了《朋友》的录音和首播权,薛台长相信他们电台可以重新收获庞大的收听率。
“希望以后林先生有新歌,都能把录音和首播权交给我们。”薛台长看向林羽说道。
林羽自然不会拒绝这种合作共赢的事情。
“好的,祝我们以后的合作愉快。”林羽和薛台长握手。
录音结束,于主编拿出一个信封交给林羽,里面是一万块现金,林羽顿时有些惊讶。
“不是五千元一首歌吗,这给多了。”林羽推还给于主编。
一旁的薛台长伸手把钱推回去,塞进林羽手中,笑眯眯地说道:“没错,是五千一首。《朋友》和《魔都》不是正好两首吗?”
林羽没想到薛台长会把《魔都》也算进去,毕竟这首歌整个沪市现在都已经有了录音,别的台也在放。
没有再推辞,林羽收下了一万块。
不得不说,薛台长办事情确实够漂亮,林羽很乐意跟这样的人合作。
...
走出电台,林羽就掏出信封,给宋俊和阿驹一人两千块。
“阿羽,这钱我不能要,这是薛台长给你的录音费。”宋俊连忙拒绝。
阿驹也是摆摆手,推辞道:“羽哥,你能带我们来录音我已经很感激了,我怎么能要你的钱。”
见两人不肯要这钱,林羽也是一阵头大。
他知道宋俊和阿驹是把自己当兄弟看,但是回回叫他们帮忙不给点报酬,这说不过去,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
你可以不要,但我不能不给。
经过一番劝说,两人终于同意收下一笔辛苦费,不过两千太多,一人一千足矣。
眼看时间到了下午五点半,宋俊提议三人去大排档撮一顿,庆祝今天完美的完成录音任务。
林羽为难的拒绝了这顿晚饭,今晚实在有事得赶过去,并提出下次专门请宋俊和阿驹好好吃一顿赔罪。
与二人告别,林羽坐着公交车前往印刷厂。
等到了印刷厂,林羽却发现今天厂里十分清闲,前两天那些骑三轮车的书贩子都没有过来印刷小说。
排版师傅和小工一起,穿着工作服坐在房间里看书,时不时的讨论书内的剧情。
王老板则在一旁戴着眼镜,盯着一本账簿算账。
好一副悠闲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