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居民与宗教

一 人口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家概况统计(2019),伊朗人口为8326万人。伊朗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较为稠密,中东部人口稀少。年均人口增长率约1.19%。伊朗政府已注意到人口过快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存在矛盾,因而鼓励优生优育,这既为伊朗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也减小了就业、消费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和负担。

伊朗人口分布不均,居民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特别是石油工业集中的地区,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村人口也多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农业区,如里海沿岸一带、扎格罗斯山区的绿洲和南部的胡齐斯坦省。伊朗人口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人口增长率较20世纪80和90年代有明显下降(见表1-2)。第二,国内人口加速向少数大城市集聚,尤其以德黑兰、马什哈德、伊斯法罕为主,仅仅德黑兰人口就超过总人口数的10%。2018年,最大的6个城市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1/4(见表1-3)。第三,经过巴列维王朝的“白色革命”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40年的发展,伊朗城镇化基本完成,农村人口比例逐年下降(见表1-4、图1-1)。2018年,伊朗人均预期寿命为74.2岁,其中男性为72.8岁,女性为75.6岁。

表1-2 伊朗人口数量每十年增长情况

表1-3 2018年伊朗主要城市人口数量

表1-4 伊朗城乡人口数量与比例

图1-1 伊朗城市人口比例图

资料来源:Arab Monitor:Economic Research & Strategy,Country Views Issue #63-02.VI.2016,“Iran:The Next Big Retail Thing in MENA?”。

二 民族

伊朗高原的原始居民是古代亚洲人。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雅利安人从中亚迁徙进入伊朗高原,因此当前伊朗人的主体是古代亚洲人和雅利安人融合而成的民族。

据考古发现,最早在伊朗高原生存的人类是古代亚洲人,其分布范围从安那托利亚高原和地中海一直延伸到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他们以农牧业为生,用土坯造房子。后来,雅利安人从北方渐渐移入古代亚洲人生活的领地,双方融合在一起,形成“印欧语系人”的一支。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分3支迁移:一支迁往小亚细亚;一支迁往印度;另一支迁往伊朗。迁往伊朗的这一支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形成波斯人(即伊朗人),并在伊朗高原上建立了两个王国,即米底王国和波斯王国。居鲁士大帝在公元前550年统一全境,建立波斯帝国;在今设拉子市尚存居鲁士王宫遗迹,城外有大帝本人的陵墓。

伊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民族,但其主体是波斯人。依据中国外交部伊朗国家概况数据(2019),当前波斯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6%,属欧罗巴人种南支,主要分布在德黑兰与哈马丹一线以南、沿扎格罗斯山内侧和中央高原之间,如中央省、德黑兰省、法尔斯省、伊斯法罕省、呼罗珊省、塞姆南省、设拉子省等地。波斯人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界中占重要地位,他们讲波斯语,多信仰伊斯兰教,属什叶派;极少数人信仰琐罗亚斯德教,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亚兹德和克尔曼附近的一些农村。

阿塞拜疆人,占全国人口的25%,聚居在以阿塞拜疆省为中心的伊朗西北部地区,属欧罗巴人种,讲阿塞拜疆语,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什叶派。

库尔德人,占全国人口的5%,是西亚的古老民族之一,属欧罗巴人种,讲库尔德语,信仰伊斯兰教,多为逊尼派,聚居在以西部萨南达季市为中心的库尔德斯坦省。在阿塞拜疆、克尔曼、加兹温、马赞达兰等地也有库尔德人散居,他们多数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

吉兰人,约300万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他们通用波斯语,也讲吉兰语方言,信仰伊斯兰教,属什叶派。主要聚居在伊朗北部的吉兰省,多数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马赞达兰人,约240万人,属波斯族近亲,讲波斯语和马赞达兰方言,信仰伊斯兰教,属什叶派。多数从事农牧业,也有一部分居民从事渔业和手工业。

卢尔人,约160万人,讲波斯语和卢尔族方言,信奉伊斯兰教,其先民称“依兰人”。依兰人与波斯人融合后的后裔即为现代的卢尔人。卢尔人主要分布在洛雷斯坦省和克尔曼沙汗省南部,从事农牧业。山区的卢尔人仍保留部落社会组织。

俾路支人,约120万人,讲俾路支语,属欧罗巴人种,信仰伊斯兰教。聚居在伊朗东南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是游牧民族。该区经济文化不发达,生活水平低,个别地区还保存部落结构。

阿拉伯人,约100万人,属于欧罗巴人种,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多数为逊尼派。主要聚居在胡齐斯坦省和波斯湾沿岸,从事农牧业和商业。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较高。

巴赫蒂亚尔人,约100万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讲波斯语,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聚居在恰哈尔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及其邻近地区,个别地方至今还保留某些部落结构,从事农牧业。

另外,伊朗境内还有土耳其人、土库曼人、卡什卡伊人、恺加人、亚美尼亚人和塔吉克人等。

三 语言

从语言文字分类上讲,伊朗境内语言主要是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另外还有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和闪含语系等。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以现代波斯语为主。古波斯语用楔形字母,在公元7世纪后改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并吸收了阿拉伯语、突厥语和蒙古语的一些词汇。由于中伊两国在历史上交往甚多,波斯语也吸收一些汉语词汇,如将茶称为chai;将瓷器称为chini;将印刷称为chap,来自汉语的“钞”字。

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主要是波斯人、吉兰人、马赞达兰人、卢尔人、库尔德人、巴赫蒂亚尔人、俾路支人、塔吉克人等。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使用者有土耳其人,主要居住在伊朗西部伊土两国接壤处,此外还有土库曼人、阿塞拜疆人、卡什卡伊人、恺加人等。

使用闪含语系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讲阿拉伯语,集中居住在南方的胡齐斯坦省和波斯湾沿岸。

四 宗教信仰

历史上,伊朗人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中国人熟知的祆教或拜火教。公元7世纪,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后信仰伊斯兰教。依据2019年中国外交部伊朗国家概况数据,伊朗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的91%属于什叶派,7.8%属于逊尼派。因此伊朗是当今世界什叶派人口第一大国。

关于伊朗的宗教,伊朗宪法第一章第12条规定:“伊朗的国教为伊斯兰教,十二伊玛目派,这是永久不可变更的原则。伊斯兰教的其他支派均受到宪法的尊重,这些学派的信徒可以根据自己的法学规定,在举行自己的宗教仪式方面拥有完全的自由。这些教派在宗教教育和个人事务方面享有官方认可地位。”伊朗宪法第一章第13条规定:“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的伊朗人只作为少数宗教信仰而被承认,在法律范围内拥有履行自己宗教仪式的自由,在个人事务和宗教教育中可以根据其宗教教规行事。”

依据伊朗宪法第一章第2条规定,其信仰的基础是:信仰独一的真主(万物非主,唯有真主),一切主权和立法权归于真主,必须要服从真主所有的命令。伊朗宪法还规定,伊斯兰共和国政权必须按“法基赫监护”(Valayat Faqih)的原则组成,即国家最高权力和实权必须由神职人员执掌。

伊朗伊斯兰教教士人数众多,全国有大小清真寺数万座。每个清真寺就是一个小的政治和社会中心,用于管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宗教事务。库姆市是伊朗和全球什叶派最重要的宗教教育中心,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三大圣城之一。

伊朗宪法承认另外3种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目前这3种宗教的信仰者占伊朗总人口的0.3%。伊朗国内的基督徒多数是亚美尼亚人。伊朗有许多犹太会堂以及一些犹太学校和社团。琐罗亚斯德教由波斯人琐罗亚斯德在公元前10世纪创立,又称祆教或拜火教,其经典为《阿维斯塔》,信仰善恶二元论。琐罗亚斯德教成立后得到米底人和波斯人认可,并在公元前7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成为他们的主要宗教信仰,后在波斯萨珊王朝时被定为国教。伊斯兰教传入伊朗后,大多数琐罗亚斯德教徒改奉伊斯兰教。现在伊朗尚有几万琐罗亚斯德教徒,这些教徒分布在亚兹德、伊斯法罕、基尔曼和德黑兰市及某些农村,在伊斯法罕市尚存早期教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