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滕州培育新增长点[1]

导语: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14年12月14日,“滕州市经济转型国情调研组”一行两人围绕会议提出的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等内容到滕州市进行了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一 党中央对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党中央部署了2015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1.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2.习近平总书记部署了2015年五大经济工作任务,即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二)积极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措施

会议指出,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

第一,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第二,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第三,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

围绕这些措施和要求,我们对滕州市在产业领域培育新增长点的做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二 抢抓玻璃产业转型机遇、培育符合自身优势的新增长点

(一)作为传统产业的玻璃行业靠什么形成新增长点

1.依靠科技推动玻璃产业向品质化、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玻璃行业在滕州工业结构中地位极为重要,但该产业在全国和全省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过剩状态,是山东省重点化解的七大过剩产能行业之一。过剩产能主要集中在平板玻璃等低端产品上,而真正的镀膜玻璃、颜色玻璃等特种玻璃产能缺口依然较大,甚至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如何推动该行业产生新增长点?如何使传统产业在高科技的嫁接下产生新的增长点?近年来,为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提高效益,滕州抢抓玻璃产业转型机遇,引进实施了中国玻璃城项目,推动玻璃产业向品质化、高端化、集群化等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走在了现代玻璃深加工及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沿,使该行业的新增长点爆发出来。

2.新型玻璃产业效益大幅提升

2014年底,据统计,基地内玻璃企业发展到3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年产优质原片玻璃1800万重量箱、各类玻璃深加工产品3.2亿平方米,年加工各类玻璃原片8000万重量箱。2014年1~11月,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14.7亿元,增长16.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49.5亿元、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31.6%。在当前玻璃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效益下滑的形势下,滕州玻璃产业仍然呈现产销两旺态势,这主要得益于滕州近年来推动玻璃产业技术创新,推进玻璃产业集群化、深加工、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二)推动玻璃产业形成新增长点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1.以政策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玻璃产业是滕州重点打造的6个百亿产业板块之首,近年来滕州紧紧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不断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他们委托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编制了《玻璃产业发展规划》《玻璃基地控制性详规》等一系列规划,对产业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了科学布局;规划建设了9.16平方公里的玻璃深加工产业基地,投资5790万元,完成了基地“四横两纵”主干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实行污水集中处理和天然气供应;整合分散扶持资金,设立了2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基金、5000万元的企业还贷周转金,出资3亿元成立了3家国有独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人才、市场和融资担保支持;引导成立了滕州市现代玻璃产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和信息沟通,实现企业抱团发展。

2.以玻璃城项目推动产业整合

滕州立足于改变玻璃加工传统的产品分散储放模式,为加快推进对小微企业的整合重组,推动土地、物流和管理等资源的高效整合,引进实施了总投资36亿元的中国玻璃城项目。该项目注重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推动工业生产的生态化和绿色化。他们通过对原有126家落后企业的整合,以工业地产的开发模式,连片建设从720平方米到2万平方米不等的高质量钢结构现代化厂房,根据生产加工和节能环保需求,引入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粉尘过滤等污染处理装置,采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和金刚砂无尘地面,在厂房顶部建设25MW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降低企业20%的用电成本。同时,配套大型污水处理设施、绿色建材研发中心、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仓储中心和现代物流配送交易大厅,与东北亚现货交易所联手建设国内唯一的玻璃现货交易中心和玻璃期货市场。通过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打造以现代化标准生产厂房为主,涵盖研发孵化、展览展示、电商服务、产品评测以及商业服务的现代玻璃产业园区,形成集研发—加工—检测—展贸—销售于一体的现代玻璃深加工及商贸流通产业基地,从根本上完成由“划群归类”到“划行归市”的转型,使滕州玻璃产业走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先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3.以差异化竞争拉动产业发展

引导企业差异化、高质化竞争,支持境内唯一的玻璃生产企业——金晶玻璃超前谋划、主动转型,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分别将现有四条生产线原有的单一产品升级、优化,改造成颜色玻璃、超白玻璃、超厚玻璃、镀膜玻璃,避开原片玻璃市场的激烈竞争,提高平板玻璃的附加值。同时,扶持企业实施了总投资9800余万元的余热发电工程,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在2013年全国平板玻璃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原片玻璃产能居全国前十的滕州金晶玻璃一直满负荷生产,企业不仅没有亏损,反而实现利润7800万元。

4.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提高玻璃深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科研—开发—产品—市场”紧密衔接的研发机制。集群内有省级技术中心1家,枣庄市级技术中心3家,拥有玻璃深加工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516项,已研发出中空、镀膜、夹层、防弹、喷雕、低辐射玻璃等120余个门类、28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艺术、汽车制造等领域。腾海玻璃雕刻一幅手工打造的玻璃装饰画卖到6800元/平方米,比普通玻璃增值上百倍。金明玻璃制镜产量占全国的13%,生产线却满负荷运转,每天“吃掉”金晶玻璃“金晶”四分之一的产量。

5.以品牌培育带动产业发展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引导成立了滕州市现代玻璃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信息资源共享、价格协调、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沟通作用,有效解决了信息不畅、资源闲置等问题,通过行业协会的牵头和推动,强化了行业自律,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形成了发展合力,叫响了“滕州玻璃”区域品牌。同时,鼓励企业打造品牌,连续四年举办了中国(滕州)工艺玻璃高新技术产品展览会,集群内企业品牌意识进一步提升,30多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金晶玻璃生产的“金晶牌浮法玻璃”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金晶玻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艺术玻璃十强企业”。

6.以“走出去”战略促进产业发展

引导各企业拓宽视野,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巩固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组织移门、镀镜、彩印等企业组团参加国际知名大型玻璃展,宣传“滕州玻璃”品牌,提升滕州玻璃市场知名度。先后为华阳、邦美、金明等19家企业办理了自营出口权,并聘请专业人士对相关企业人员进行培训,产品远销欧盟、俄罗斯、东盟、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销售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2013年,玻璃产品通过深加工完成出口创汇3270万美元,同比增长217.9%,产品附加值提高41.8%。邦美镜业成立专业国际市场开拓部门,2014年实现产品出口710余万美元,同比增长60%。金明玻璃生产的无铜环保镜受到欧洲市场青睐,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玻璃十强企业”,2014年成功亮相2014巴西世界杯,用于装点世界杯比赛场馆,进一步叫响了“滕州玻璃”品牌。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下一步,滕州将重点抓好中国玻璃城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研发、物流、会展、商贸、信息、融资等配套产业体系,加快玻璃产业兼并重组,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进一步提升“滕州玻璃”区域品牌影响力,建设成为产业聚集度高、配套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强、服务专业、国内一流的现代玻璃深加工及商贸物流基地,成为滕州经济新常态下重要的新增长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参与调研的有:李传章、张筱等。当地参与调研的有:滕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宗大全,枣庄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马延远、滕州市发改委主任翟传虎等。


[1] “滕州市经济转型国情调研”课题组。执笔人:李传章、马延远、翟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