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研究(2019年第2期/总第2期)
- 朱喆主编
- 821字
- 2021-04-29 18:36:37
文化实践的人民性归属与新时代特征[1]
包大为[2]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既是随着社会经济稳步发展而使中华文化广泛影响全球的实践,又是使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人民的文化创造能动性持续得到激发的伟大事业。这就意味着我国新时代的文化软实力,一方面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进一步吸取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则将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属性和根本优越性,即将人民作为文化实践的主体、目标和载体。基于人民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将向世界人民提供一个不仅是民族和传统的,更是社会主义的中国崛起的故事。
【关键词】文化;人民;人民性;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过去五年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更是具体阐释了治理体系现代化对文化实践的要求,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并且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深厚支撑,就必须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文化实践的社会主义属性。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文化创造和语言传承向世界标识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质,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灵魂和历史属性的却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性。从张思德到钱学森,从焦裕禄到雷锋,再到每一天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了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具备的生命力、先进性和优越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人民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和最终目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年,以及新中国成立70年的今天,重新审视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及其人民性归属,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世界历程的纪念,更有助于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历史重任进行精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