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本章立足于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精准扶贫的大背景,借鉴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及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了精准视角下的森林碳汇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如下。

第一,森林碳汇扶贫是中国在参与和引领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催生的一种新兴开发式、参与式、造血式扶贫形式。减贫是包括森林碳汇项目在内的众多生态补偿项目最常见的目标,森林碳汇扶贫具有扶贫客体的明确性、主体的多元性、效应的多维性以及鲜明的政策性等典型特征,形成的内生动力包括减排义务驱使、经济利益牵动和公众形象提升,外生动力包括法律法规约束、政府政策推动和社会需求拉动。

第二,森林碳汇扶贫的核心是贫困人口有效参与。森林碳汇扶贫开发的受益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局限于贫困人口,但贫困人口参与无疑是其获得收益、转变发展观念、提升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森林碳汇扶贫的核心理念是赋权和机会均等,通过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为贫困人口提供公平参与机会、保障贫困人口获得合理参与收益,最大限度地享有外部扶贫资源注入所带来的福利。

第三,森林碳汇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森林碳汇扶贫既是一项以扶贫为导向的产业经济活动,也是生态扶贫、绿色减贫体制机制创新的现实单元,更是一项在新兴碳交易市场牵动、政府推动和社会助动下的动态、开放、复合系统工程,其构成要素包括森林碳汇扶贫主体、扶贫资源和扶贫方式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动力系统、参与系统和环境系统。

第四,森林碳汇扶贫效应具有典型的综合性。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既体现在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贫困社区组织管理能力等宏观尺度的影响上,也体现在对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户经济收入、可行能力、发展机会创造等微观尺度的影响上,既包括经济和非经济收益影响,也包括短期与长期、积极和消极影响,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性与滞后性等特征。

以上结论具有明显的政策启示。一是应对气候变化与扶贫双赢是森林碳汇扶贫的前提。森林碳汇项目具有不可忽视的减贫潜力,但潜力能否转化为动力,有赖于森林碳汇扶贫的基本理念、凸显扶贫功能的森林碳汇配套政策及其行动。必须在推进森林碳汇市场繁荣、产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森林碳汇项目可持续运营的进程中实现减贫脱贫。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包容性增长、绿色减贫和应对气候变化与扶贫双赢的理念贯穿到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战略及其顶层制度设计中,制定科学、系统的实施规划,提高森林碳汇扶贫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贫困人口有效参与是森林碳汇扶贫的关键。森林碳汇扶贫既要强调通过精英示范作用,带动贫困人口参与,避免扶贫资源的精英俘获,也要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参与机会和参与程度,确保贫困人口的需求在森林碳汇项目开发过程中被优先承认和区别对待,不断推动森林碳汇扶贫由聚焦贫困地区的“单轮驱动”型向既有区域整体,又更加强调到户到人的“双轮驱动”型变革与转型。

三是强化扶贫资源整合是森林碳汇扶贫的重要策略。森林碳汇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森林碳汇产业政策自身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政府的适度干预,尤其是与各种扶贫、生态建设等政策相互融合,诱导和促进森林碳汇扶贫主体协同、扶贫资源整合、扶贫方式集成,才能为达成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注入新动力与新活力,提升森林碳汇的减贫效率与实践成效。

四是益贫效果评价是森林碳汇扶贫的重要保障。对于森林碳汇益贫绩效的评价,既要强调基于宏观层面,尤其是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的客观评价,又要强调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户微观层面的主观感知评价,特别需要关注碳泄漏等对绝对贫困人口在采伐薪柴、放牧等传统生计活动及其文化适应性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1]季曦、王小林:《碳金融创新与“低碳扶贫”》,《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1期,第79~87页。

[2]陆汉文:《连片特困地区低碳扶贫道路与政策初探》,《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23~27页。

[3]陈潇阳:《低碳扶贫模式的理论内涵与运行机制分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1期,第102~104页。

[4]徐承红:《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第332页。

[5]沈茂英:《川西北藏区碳汇与碳汇扶贫相关问题探究》,《四川林勘设计》2017年第2期,第1~8页。

[6]曾维忠、张建羽、杨帆:《森林碳汇扶贫:理论探讨与现实思考》,《农村经济》2016年第5期,第17~22页。

[7]Dodd,M.E.,“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Harvard Law Review 45(1932):1145-1163.

[8]Freeman,R.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Pitman,Boston,1984).

[9]王杏芝、高建中:《从市场主体角度探析森林碳汇市场发展》,《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第1期,第117~119页。

[10]陈冲影:《林业碳汇与农户生计——以全球第一个林业碳汇项目为例》,《世界林业研究》2010年第5期,第15~19页。

[11]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5期,第13~18页。

[12]王思铁:《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2014年第4期,第14~15页。

[13]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第156~162页。

[14]黄承伟、叶韬、赖力:《扶贫模式创新——精准扶贫:理论研究与贵州实践》,《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第4~11页。

[15]黄承伟、覃志敏:《论精准扶贫与国家扶贫治理体系建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131~136页。

[16]张占斌:《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探析》,《政策》2016年第1期,第46~48页。

[17]庄天慧、杨帆、曾维忠:《精准扶贫内涵及其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第3期,第6~12页。

[18]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14年第6期,第78~81页。

[19]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1~156页。

[20]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7~163页。

[21]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1~156页。

[22]高刚:《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成效、问题及思维转向》,《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9期,第131~135页。

[23]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第156~162页。

[24]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7~163页。

[25]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7~163页。

[26]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47~150页。

[27]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第157~163页。

[28]张莹、黄颖利:《森林碳汇项目有助于减贫吗?》,《林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1期,第7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