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融合与文化创新:文化产业论集
- 李凤亮 宗祖盼等
- 11758字
- 2021-04-23 18:20:33
文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向度
“湾区”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存在,“湾区经济”更是当今世界最亮眼的经济形态。据统计,目前全球湾区经济体达到58个,[1]其中以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最具活力。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自南向北有北部湾、珠三角湾、杭州湾、胶州湾、渤海湾等众多湾区,但是在湾区经济发展上一直推行缓慢、成效甚微。
粤港澳大湾区,前身即珠三角湾区,主要由广东省辖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简称“9+2”城市。粤港澳大湾区虽是新近提出的一个湾区概念,但它的形成却颇有历史:早在1994年,广东省委就提出过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05年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又进一步提出全面整合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和“湾区”概念,之后的十余年里仍有相关文件相继出台。直至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同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正式签署。自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得以实质性推进。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
表面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倡导的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实际上它所涉及的并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合作共赢,更要依赖制度、文化、科技、法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因此,湾区范围内的“9+2”城市应该建立的是一种全方位的互惠共生关系。本文以“文化创新”为视角,试图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的共通性与未来性,寻找粤港澳大湾区内涵式建设的逻辑与方向。
一 文化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战略意义
(一)以文化的凝聚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
文化是什么?是“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2]从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定义来看,文化是一种群体性“共识”,这是它的本质特性,也是群体凝聚力的主要来源。对一个群体而言,凝聚力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个体成员对群体组织的信任、依赖与服从,外在表现为个体成员为实现群体目标任务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因此,在跨区域合作面前,文化的凝聚作用是无法规避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可见,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就必须发挥文化在整体发展中的基础统摄作用。
(二)以文化的创造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内涵式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仅限于“统治阶级的政治把戏”和“精英阶层的消费特权”。直到“大众文化”概念的出现,文化的价值才得以延伸。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8737亿元,比2004年增长10.3倍,2005~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6.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2012年的3.36%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可以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可以对标世界三大湾区,但是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统计发现,在粤的九个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水平参差不齐,以2016年为例,广州、深圳超过60%,肇庆、佛山低于40%,其余地区除东莞外,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6%)。[3]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必须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重要突破口,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内涵式发展。
(三)以文化的包容力汇聚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动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却能够传承数千年,关键在于它的包容精神,文化的包容力维系着文化的生命力。对一座城市而言,经济是肉身,文化是骨架,文化包容才是城市自信的真正表现。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也是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2012年,在“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中,深圳反而打出了“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宣传语,引发无数外来打拼者的共鸣,彰显了整座城市的包容气质。因此,城市发展不仅要繁荣经济、创造财富,更要注重多元文化创新环境的维护,这就是深圳吸引人才会聚和资本青睐的奥秘所在。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庞杂的文化构成体,既包括传统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也包括现代的西方文化、科技文化、移民文化……在这种情形下,大湾区建设更要发挥“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充分会聚人才和资本,有了人才和资本,才会有生生不息的创新动力。
(四)以文化的影响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国际一流湾区之间的博弈,不仅是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博弈,还是文化、教育等软实力的博弈,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软实力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在粤港澳三地,广东是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但是作为整体,粤港澳大湾区还未形成统一的、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国际形象。对比世界三大湾区,它们都拥有各自最重要的形象标签,比如旧金山的“科技文化”、纽约的“金融文化”、东京的“工业文化”。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也须在不断创新中建立起自身的文化标签,以鲜明的、有影响力的创新文化提升整个湾区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二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的历史性机遇
(一)“一带一路”共建倡议与全球文化交融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也打开了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国家之间开展商贸活动的重要通道,被称为经济全球化的早期版本,所以,重新激活“一带”“一路”这两条商贸大动脉具有全球性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紧密的关联。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又以南海航线为主。而南海航线的两个起点之一就是广州。因此,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势必将作为最重要的节点来推动沿线国家、地区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充分发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位置。
历史证明,经济上的长效合作必须以文化上的广泛交融为纽带,而且往往文化产生的意义更为深远。古时丝绸之路上行旅商贾络绎不绝,除了有五彩丝绸、陶瓷、香料等货物的商贸往来,还有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他们沿途留下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器皿文化、宗教文化、乐器文化……都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所以毫无疑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全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将再度发生,而作为重要节点的粤港澳大湾区也将迎来文化创新的重大契机。
(二)新一轮改革开放与区域文化创新
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次年批准广东成为全国对外开放最早省份之一;4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并赋予广东“两个重要窗口”的新使命,成为新时代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引。[4]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新一轮改革开放之际,区域文化创新也将迎来新机遇。
自古以来,华南文化区是多元文化思想交会之地,因此也铸就了华南文化的创新特质。比如,晚清时期以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为宗旨的“戊戌变法”,发起人就是来自华南文化区的康有为(南海)和梁启超(新会);民国时期以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政体为宗旨,极大促进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辛亥革命”,推动者孙中山(中山)也来自华南文化区。然而,华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里难以占据一席主位。事实上,从创新的传统来看,华南文化区更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创新的示范区。
粤港澳大湾区属华南文化区,所辖的“9+2”城市是华南文化创新的核心地带。但是,这些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文化资源类型十分多样,所以文化创新的难度也比较大。以中山、深圳、香港为例: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剧之乡、华侨之乡,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深圳是移民城市,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金融中心、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设计之都、时尚之城、创客之城;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三大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享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天堂”等美誉。可以看出,三座城市同根不同源,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必须通过创新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共同的文化空间,建立共同的文化话语体系,促进地区之间文化的流动与碰撞,激发民间文化创新活力。
(三)“互联网+”行动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美国未来学家凯文·凯利(Kevin Kelly)曾预言,“网络概念会一步一步接管我们的世界”。[5]今天,凯文·凯利的预言得到了印证:互联网已经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行动的十年目标,即初步形成“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基本完善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由此可见,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所做的事情可能都要在“互联网+”的行动框架下完成。
我国文化产业也处于“互联网+”的甄淘与洗练中。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行动的不断深入,[6]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16年突破3万亿元)、占GDP比重(2016年突破4%)以及文化服务业比重(2015年突破50%)也实现了“量”的突破,但是离“质”的飞跃仍有一定距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已从“大发展大繁荣”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部分城市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和模式,比如深圳的文化科技与数字创意产业、珠海的文化旅游产业、东莞的玩具装备产业、香港的影视文化产业、澳门的博彩与文化旅游产业,当然也有一些定位不明显的城市,比如佛山、肇庆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如能深入实施“互联网+”、实现实质性合作,那么对发展较好的城市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提质增效的机会,而对基础较差的城市来说,这更是一次逆袭翻盘的机会。
三 打造人文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的定位与路径
《周易·贲卦·彖传》有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是人类社会最先进、最科学的文化现象,是衡量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人文科学,应该走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前面;人文关怀,更应该走到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内部。把文化创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向度,就要坚守大湾区的人文底色,建立大湾区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人文关联,实现“人文湾区”的建设目标。
(一)创新传统文化价值实现方式,打造“岭南文化创新传承先行区”
传统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是人类社会经过历代演化、积淀而来的反映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特质和风貌的文明,它可以是物质的文化实体,比如民族服饰、建筑遗址、陶瓷器皿;也可以是制度的、精神的文化意识,比如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自信资本。
毫无疑问,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邃的内涵和迷人的魅力,但是在当代语境中,如果一味守着“传统”、拒绝新事物,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则得不到体现;而一旦接受创新和改造,文化的传统面貌和精神又容易被商业侵蚀。因此,如何实现保护性开发、创新性传承一直是难以攻坚的问题。为此,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当然,需要澄清的是,传统文化在今天所遭遇的压力,并不是文化本身的危机,而主要是发展方式、传播形式上的困境。[7]
粤港澳大湾区属于华南文化的范畴,实际上,从构成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主要还是指广东文化,也可称岭南文化。[8]岭南文化形态多样,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港澳文化等,同时每一种形态的内涵又十分丰富,可以说,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区域文化之一(见表1)。但是从现实来看,岭南文化的光芒和地位却常常被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遮蔽。
表1 岭南文化主要类型及简介
表1 岭南文化主要类型及简介-续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岭南文化传承和发展是一次重要机遇,当然,传承和发展岭南文化也是人文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那么在机遇到来之时,我们该如何创造性、创新性地阐发和传播岭南文化,重现岭南风格、岭南精神和岭南气派,重建岭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首先要重视岭南文化内涵在城市文化空间营造中的体现。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源自它所提供的物质生活环境,更在于它所营造的文化生活空间。在城市文化空间的浸润下,人们更容易获得家园感和归属感,也更容易形成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态有多种,包括在地型的城市主题广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城市地标性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古镇、现代人文社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也包括在场型的传统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
其次要充分把握“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趋势。文化和旅游本质上不分家,事实证明,我国文化和旅游也早已呈现融合发展之势。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文化部与旅游局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标志着我国文化和旅游离深度融合又迈近了一步。通过“文化+”增加旅游体验的内涵,通过“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两者相互赋能,资源配置才更合理。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应该把握这一大趋势,各个城市都要统筹开发自身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深化彼此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文化旅游发展,促进岭南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最后要密切关注新媒介在城市文化形象传播中的应用。2018年程武在腾讯生态大会上提出“新文创”概念,并联合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排行榜”,结果显示,成都力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高居榜首,杭州、西安也崭露头角,一线城市的声音反而被削弱。新文创,一方面刷新了文化产业在新媒介生态中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也为城市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以西安为例,西安是千年古都、世界历史名城,最近借助抖音又火热了一把。一时间,西安美食、西安美景、永兴坊的“摔碗酒”、文物戏精大会、耗资千万的无人机表演在抖音上疯狂转发,整座城市的文化形象骤然提升,因此西安也被称为“抖音之城”“网红城市”。据了解,目前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公安局等70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都已与抖音签订战略协议并开通官方抖音号。所以,新媒介的出现猝不及防,新媒介传播的效果更是不可小觑。
(二)深耕文化科技创新领域,打造“国家文化新业态发展示范区”
文化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兴文化业态将成为文化领域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文化与科技创新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内容从表现形式、传播方式、载体设备到运营机制、营销方式、消费模式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特别是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仿生设计等新技术形态的出现,一方面不断地催生新的媒介、新的行业和新的领域,一方面又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同时一些传统技术产业领域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延伸出新的业务模块。[9]这些构成了当下最具增长潜力的“文化新业态”。
深圳和广州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全国文化科技创新的先行地,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文化新业态的根本。以深圳南山区为例,南山在文化科技创新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影视演艺、高端印刷、文化软件、文化旅游七大重点优势产业。2018年深圳文博会上,南山区以“创意南山,文化未来——争创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区”为主题,重点展示了该区在文化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成果,比如雅昌集团的“传给雅昌”数字化定制平台、天际云的“交互体验—智游南山”四驱连屏互动项目、柔宇科技的智能手写本、创达云睿的黑科技。展出的文化科技型企业还包括腾讯视频、华强方特、创梦天地、数虎图像、懒人在线、环球数码、奥雅设计、太和世纪、机器时代、山水原创动漫、方直科技、中德传媒、创达云睿、灯彩文旅、大白鲨、声光行、美吧秀等。
广州也十分重视文化科技创新,于2017年专门颁布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市区域内培育扶持100家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企业,重点搭建公共技术、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和版权、孵化育成、宣传推广等五大文化与科技融合平台,争取在原创动漫、数字游戏、数字新媒体等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以原创动漫为例,广州的动漫品牌首屈一指,拥有许多全国知名的IP,比如从现象级原创IP出发向产业上下游延伸,致力于发展民族动漫产业全产业链的咏声动漫、原创动力;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跨界生长,专心做好“动漫+玩具”“动漫+游戏”的奥飞娱乐;还有致力于做好“动漫+食品”的唯诺冠、“动漫+非遗”的广府汇等优秀个案。
显然,深圳、广州文化科技创新基础十分雄厚,具备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创新的实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家文化新业态发展示范区”,关键是充分发挥深圳、广州文化科技创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化“9+2”城市合作,既要打造文化新业态“航母”,也要形成文化新业态“舰队”,构建良好的文化科技创新生态。
(三)建立知识跨域服务和人才跨校培养机制,打造“人文智库与教育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周文王尊贤礼士的典故来力证“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的重要论述。[10]“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11]说的是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我们谈人文湾区,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形成知识和人才的会聚优势。
国际经验也表明,湾区建设的基础不仅来源于活跃的产业集群,还来源于可以提供知识成果和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集群。我们知道,旧金山湾区是IT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国际圣地,苹果、谷歌、脸书、惠普、英特尔、思科、升阳、旭电、甲骨文科技等企业全球总部都设置于此。同时,它也是全球最著名的教育文化中心之一,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等多所世界级高等学府。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旧金山湾区一共诞生了近200位诺贝尔奖得主(伯克利104位、斯坦福81位)。旧金山湾区还是美国嬉皮士文化、近代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中心之一,是全美体育竞技人才的集聚地,从这里走出的奥运会冠军有200多位(金牌数接近300枚,其中斯坦福139枚金牌、伯克利117枚金牌)。可见,经济发展、人文涵养与高等教育环境是紧密相关的。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资源丰富,形成了一个四梯队阵营。香港拥有多所世界顶尖学府,国际化优势明显,属于第一梯队。在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中,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位列100强,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紧随其后。广州各类高校数量庞大(超过80所),更集结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属于第二梯队。澳门、深圳、珠海后发速度较快,处于第三梯队。澳门高校呈年轻化特点,但发展迅速,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都已形成较强的国际影响力。深圳高校有两类,一类是本土的深圳大学、南方科学大学等,一类是深圳市政府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合作办学建立的分校,譬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预计未来几年这类学校数量还将大幅增加。珠海与深圳相似,主要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目前已建成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多所学校。处于第四梯队的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肇庆,以地方性高校为主,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高校力量。
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实力强劲,具备成为人文智库与教育高地的条件。人文智库重在知识服务,教育重在人才培养,因此粤港澳大湾区首先应鼓励不同研究领域建立高校联盟,鼓励不同城市、不同高校间建立有效的交流合作关系,尤其是要促成高梯队地区对低梯队地区的优质资源援助;同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知识服务与人才资源潜能,促进大湾区总体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凸显其人文智库与教育高地地位。
(四)促进对外文化合作走向纵深,打造“国际文化交流门户”
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个相连的海湾、港湾、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一个湾区实际上就是一个港口群。所以相比内陆,湾区城市的发展是外向的,它们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上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坐拥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香港维多利亚港,同时有澳门、广州、深圳、珠海、惠州、虎门、中山等港口群交相呼应,不仅加强了大湾区内部城市的文化互通,也为大湾区参与国际文化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结合其区位优势和历史地位,以及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地的发展基础,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门户作用。
其一,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优势,擦亮岭南文化新名片。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时应以岭南文化为主要名片,在岭南历史文化的“回响”中传递大湾区的人文形象。粤港澳大湾区内多个城市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尤其是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和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不仅要引领大湾区与南京、宁波、北海、福州、漳州、莆田、丽水等沿线城市建立人文合作交流关系,还要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内涵,肩负起传播岭南文化、提升岭南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使命。
其二,致力于文艺精品创作,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粤港澳大湾区是中西文化思想交会之地,相比其他城市或城市群,更善于使用世界性语言和手法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化品牌塑造。比如由深圳交响乐团打造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借用西方交响乐的形式与表现手法创意诠释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光辉。该作品不仅在国内多地巡演,还先后应邀赴法国、美国、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取得热烈反响。
其三,利用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的外向型资源优势,搭建国际化文化展示、交流与贸易平台。除国际大都会香港、东西文化交融地澳门本身就是国际性城市之外,大湾区内世界一线城市广州、改革开放前沿深圳、国际休闲旅游胜地珠海也都具备与国际接轨的优势和成为国际性城市的潜质。早在2015年2月,广东省政府就已印发《广东省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平台,继续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等大型展会”,“拓宽境内外文化市场信息与交易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拓展国际业务”。
结语: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共同体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全面开放、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部署。据报道,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GDP(1.37万亿美元)超过旧金山湾区(0.82万亿美元)排名第三,且逼近纽约湾区(1.66万亿美元),预测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将超过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第一大湾区经济体。当然,从经济“硬实力”看,粤港澳大湾区势头强劲;然而,从文化“软实力”看,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以第三产业占比和海外旅客数量两项指标来比较: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占比为55.6%,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占比分别达82.27%、89.35%和82.76%;粤港澳大湾区海外旅客数量为169万人次,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分别为556万人次、5200万人次和1651万人次。[12]两项指标间接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软实力与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仍有一定差距。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文化资源存量、文化发展基础和文化创新环境都不错,但是要整体上提升大湾区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深化文化合作,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共同体,形成文化聚力。其中有几项基础工作应率先推进。
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尽快出台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新发展规划,形成对区域内重点领域、空间布局、战略路径的整体思考,并在全球文化市场竞争中找准目标、明确定位。我们知道,香港的国际会展业、澳门的现代演艺业、广州的文化软件设计业、深圳的数字创意产业、珠海的文化旅游业、佛山的工艺美术业、中山的游乐设备制造业、东莞的玩具装备制造业、肇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江门的华侨文创产业、惠州的客家文创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当然也不简单限于此),未来仍应坚持错位式发展,做大做强。
其次要打破区域壁垒。毫无疑问,随着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但实际上湾区城市间的制度壁垒、经济壁垒、技术壁垒、设施壁垒仍然普遍存在。在文化合作方面,虽然大湾区城市同属岭南文化圈,但在协同发展上明显不够,就文化旅游来说,目前尚未形成大湾区文化旅游一体化格局。因此必须去除区域壁垒,建立跨域合作机制,才能整体上提升大湾区文化创新力。
最后要构建多元协同机制。“9+2”城市的建制、层级都不一样,香港、澳门是省级建制的特别行政区,广州是副省级城市、省会,深圳是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其他七个城市是地级市,所以要克服这种层级限制和空间限制,就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协同机制。比如联席会议制,广东省文化厅、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自2002年就开始联合举办“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发挥政府在文化创新协同中的能动作用,目前已举办至第十九届。这种联动方式,不仅加强了大湾区城市的联系与沟通,还促进了城市间的经验学习和互鉴,有力地推动了粤港澳文化协同发展。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也已初显,在2018年文化科技创新论坛上,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研究联盟”,联盟成员不仅包括香港恒生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系、澳门理工学院文化创意产业教学暨研究中心、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区内单位,还包括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等区外单位,该联盟将通过资源整合,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社会服务、国际交流、项目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发展。
我们坚信,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多元主体的跨域协同,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文化创新的新引擎和新增长极。
[1] 李富荣、殷倩:《新发展理念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耦合研究》,《价格月刊》2018年第10期。
[2] Williams Raymond,Keywords(London:Fontana,1983),p.90.
[3] 2016年,在粤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市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69.4%、60%、49.5%、38.7%、41.1%、53.2%、45.5%、44.6%和36.8%。根据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各地方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所得。
[4]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是指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两个重要窗口”是指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5] 〔美〕凯文·凯利:《新经济新规则: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刘仲涛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第96页。
[6] 201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并做出修订说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并发展迅猛,日益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理应把这些新业态及时纳入统计范围。”这就充分说明,“互联网+”行动已经充分深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
[7] 任然:《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传播模式》,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321/c40606-2915741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8年11月2日。
[8] 岭南文化涵盖较广,有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之分,其中尤以广东地区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三者构成了岭南文化的主体。
[9] 李凤亮:《深圳前海自贸区文化创新定位与路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0] 该论述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4年6月9日参加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时发表。
[11] 《诗经·大雅·文王》。
[12] 参见“走读粤港澳湾区”微信公众号,原文标题为“2018年,粤港澳超级大湾区将全面爆发!”,2018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