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美国很年轻,从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至今,才244年。但在短短的两百多年中,它“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壮大为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从一个位于大西洋西岸的孤立国家演进为一个影响巨大的世界大国、从一个并不先进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顶级的工业强国”[1],它的崛起“呈逐步上升的‘阶梯型’”[2]。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美国?美国何以发展如此迅猛?

近年来,随着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日益凸显,边疆及边疆治理的研究逐渐兴起并俨然成为一个学术前沿课题,吸引着不少学者对其展开研究。随着边疆研究的日渐深入,关于边疆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已有成果大多属于历史地理以及民族视角的研究。当然也不乏从其他学科视角展开的研究成果,比如政治学。在政治学视野下,边疆是国家疆域的边缘性部分,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疆及边疆治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当将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兴趣结合在一起思考时,可否从边疆的视角来研究美国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心。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我发现美国的飞速发展的确离不开边疆因素,那到底边疆因素和美国的发展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呢?如何来界定本人冥思苦想的问题,将其提炼成学术命题,即选题呢?2013年周平发表的两篇论文——《中国的崛起与边疆架构创新》和《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给了我启发。这两篇论文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给我醍醐灌顶之感。当用这两个概念来追问之前的问题并再次大量阅读之后,美国的边疆架构发展演变脉络逐渐清晰,从陆地边疆到海洋边疆,从空中边疆到太空边疆,从利益边疆到信息边疆,从主权性边疆到超主权性边疆,阶段分明。而美国的国家发展阶段也很明显,从英国的殖民地发展为北美陆权强国,从海权强国到海权霸主,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发展为全球霸主,脉络清晰。关键是,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之间存在某种互动关系。于是,我决定将选题定为“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

“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是学界未曾专门研究的问题。一切学术研究莫不发端于问题,提出新问题本身就是学术价值的有效体现。对“美国的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的研究,将始终围绕“两条主线、一个问题”展开,两条主线是指美国的国家发展历程以及美国边疆架构的演变进程,一个问题是指美国边疆架构与国家发展如何相互影响。

美国的边疆架构问题纷繁复杂,而其国家发展也面临复杂情况,既关涉政治和经济层面,也牵连社会及民族层面,还涉及文化及军事层面。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美国的边疆架构研究具有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本研究引入边疆政治学研究范式,从边疆架构的视角来观照美国的国家发展,是一种有价值的学术探索,也为美国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希望通过对美国的研究,总结其边疆架构的经验教训,提炼边疆架构对国家发展所起作用的规律性、特殊性和普遍性,进而丰富国家发展和边疆架构研究。

对于很多人来说,美国既熟悉又陌生。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关于它的报道,因而美国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然而,美国距离我们很遥远,文化背景不同,政治体制及意识形态差异很大,美国对我们来说又是陌生的。一直以来,我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关系上,取得过很大的成就,但有时由于战略性考量不足,造成对外关系上的被动局面。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利益开始突破本土地理边疆向全球拓展,“利益边疆”“信息边疆”纷纷出现,我们维护国家的主权就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维护国家的领土边疆,二是维护国家的利益边疆、战略边疆以及信息边疆。而对美国的态度,我们既要借鉴其国家发展和边疆架构的成功之处,也要警惕其打着维护“人权”的幌子,肆意拓展其“利益边疆”,以及利用其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推行网络霸权,侵犯我国主权。

中国要谋求进一步的国家发展,就必须营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处理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而本书将全面地分析美国如何构建边疆架构,进而对美国国家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美国如何从一个由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的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并通过推行有效的边疆战略,塑造良好的地缘政治环境,积蓄力量顺利崛起,这些都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

我国长期以来的边疆治理,主要重视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甚至用民族政策取代边疆政策。我国边疆治理采取的是一种“族际主义”的治理模式[3],这种治理模式与我国的国家发展进程不相符,不适应目前国家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国边疆战略以及边疆治理模式的选择整体上是适应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希望通过对美国的研究,为我国的边疆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石庆环:《从“大陆边疆”到“全球边疆”——美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 何顺果:《美利坚文明论:美国文明与历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293页。

[3] 周平:《中国的边疆治理:族际主义还是区域主义?》,《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