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70周年校庆70篇优秀论文集
- 刘向兵主编
- 5224字
- 2021-04-25 17:51:5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新时期中国工人运动[1]
王建初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的最大功绩,是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定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中国导向正常的、充满希望的新时期。
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开拓前进的十年。十年的实践证明,三中全会的精神,对于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三中全会的路线,是中国工人运动前进道路上的明灯。
一 指引工运领域端正指导思想,使工人运动走上新时期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中全会真正开始了全面的、坚决的、依靠群众和深思熟虑的拨乱反正,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个方针的精神实质,就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彻底纠正严重“左”倾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决定党在新时期的方针和任务。这个方针,从指导思想上解决了工运领域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头七年,工人运动虽然有过曲折,但从总体上说,它一直没有脱离完成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主体。它是随着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而不断前进的。1958年以后,党内的“左”倾错误愈演愈烈,工人运动也深受其害,“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对工运领域的最大危害,就是淡化、废弃了工会“七大”“八大”制定的正确的工运路线、方针和任务,把工人运动推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轨道。
在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工运领域的广大干部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拨乱反正,冲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禁锢,不断清除“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分清路线是非,端正工运方向。在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人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他们逐渐认识了以下的真理: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虽然阶级斗争还将在我国社会的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并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必须集中力量,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为此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诸方面的改革,借以消除一切不利于实现四化、发展生产力的障碍。新时期的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只有围绕这个中心去展开,才能拨正方向,重新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正确的认识是科学决策的基础。1983年10月召开的工会“十大”,在工会“九大”开始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二大”制定的党在新时期的总路线,重新确定了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正确方针、任务。这就是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工会“十大”提出的这个方针,是工运领域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进行拨乱反正的重大成果。它充分表达了我国工人阶级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信心,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工人运动的正确要求:在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四化建设)的同时,维护工人群众的具体利益和眼前利益。这个方针不但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人运动、工会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而且体现了新时期的时代特点。1988年10月召开的工会“十一大”,总结了“十大”以来的新经验,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按照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于以改革总揽全局,把发展生产力和维护职工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实现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团结广大职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这个方针突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因而更加鲜明,全面地体现了三中全会的路线和精神,准确表述了新时期工人运动的目标和工会的社会职能,也是工会“十大”方针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新时期工运方针的提出、实践和发展,标志着我国工人运动彻底摆脱了“左”倾错误的束缚和影响,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歧途,转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轨道。这段历程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指引,就不会实现工人运动历史性的转变。因此完全可以说,正是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才端正了工运领域的指导思想,指明了工会工作的方向,重新开拓了工人运动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 指明新时期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使工人运动为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果断地决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这些内容构成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1980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对此做了精辞的论述。他说,“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他强调,“这件事情一定要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误”。[2]
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政治路线,不仅大大鼓舞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工运领域广大干部建设四化的热情,更重要的是更新了人们、首先是工运领袖层的观念,把他们对四化伟业的认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和中国社会的许多重大问题,不搞四个现代化、不发展生产力,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防力量的增强,一句话,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都要靠搞四个现代化,都要靠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这是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大事,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理应成为新时期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工人运动如果离开这个中心,就会有损于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也谈不上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离开这个中心,就会背离党的路线,也会脱离工人群众。
基于这种认识,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工会组织以推进四化为己任,努力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方针,在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力争为四化立功,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劳动竞赛和“双增双节”活动,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对生产的发展起了良好作用。据1980年至198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639万件,实施303万件,创造了可观的价值。安徽芜湖市的职工在1986年和1987年两年中,提出合理化建议51000件,实施18000多件,创造价值5200多万元,实施技术革新项目3000多件,创造价值4500多万元。为了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级工会组织发动广大职工积极参加企业改革,支持实行厂长负责制、经营承包制,积极支持国家的计划体制改革及物资、价格、工资、劳动制度的改革。亿万职工识大体、顾大局,维护了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保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改革的进行。
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我国工人阶级为胜利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和实施第七个五年计划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十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人民人均收入都翻了一番。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这些企业提供的税利,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如果不是三中全会适时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并据此制定了一心一意搞四化的政治路线,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的。同样,如果没有工人阶级的努力奋斗,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工人运动的推动,能创造这样突出的成绩,也是不可思议的。
三 推动工会自身的改革,增强工会的生机和活力
三中全会从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在全党、全国和全社会进行一系列改革的任务。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3]这些重要思想,是党的改革、开放、搞活总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但启发工会领导部门看到了工会弊端之所在,找到了工会问题的要害,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工会领导部门探索出增强工会生机和活力的新途径。
长期以来,在我国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在党的领导几乎包揽一切的政治格局中,作为工人阶级最广泛的群众组织的工会,很难按照自己的性质、特点和社会职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长时间内,工会实际上成了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和行政的一个附属机构,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有“官办”气息和行政化倾向。同时,在长期“左”倾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干部思想僵化,工作方式单一呆板,认不清工会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不能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不能真正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并依靠他们来开展工会工作,因而未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使工会减弱甚至丧失了代表职工群众利益的作用。上述这些原因,使工会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群众,工会组织的机制失灵,活力受到严重损害。如果不进行自身改革,工会就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就不是名副其实的重要社会政治团体。
工会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三中全会改革总方针的指引下,随着全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行而逐步展开的,迄今已经取得多方面的进展,主要收获如下。
首先,明确了工会改革的目标。这就是遵循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路线,把我国工会建设成为独立自主、充分民主、职工信赖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政治团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下两项改革:第一,理顺工会的外部关系,主要是理顺工会和党的关系,理顺工会和政府与行政方面的关系,确保工会能够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第二,理顺工会的内部关系,密切工会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为中心环节,深入工会自身的改革,明确工会的社会职能和工作方针,改革组织制度与活动方式,克服“官办”气息和行政化倾向,实现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上述工会改革目标和近期改革内容,是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经验教训而做出的选择。循此,必能开拓工会改革的新局面,胜利实现工会“十一大”的方针和任务。
其次,加强了工会领导机构的建设。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领导班子的素质渐趋优良,思想、理论、政策水平不断提高,年龄和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都有显著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工会领导干部对工会的社会职能,工会的社会政治作用,普遍有了明确的认识,提高了责任感。越来越多的工会干部深切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责无旁贷地、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此外。工会的人事制度、工作机构、财务管理、文化福利、政策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改革,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有的取得了初步成效。所有这些,都为今后深化工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最后,整顿了基层组织。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的细胞,是处于工人运动第一线的堡垒。因此,全国总工会把工会改革的着眼点首先放在基层,并花了几年时间基本完成了整顿基层组织、建设“职工之家”的任务。在这项重要工作中,一些先进单位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是:在改革中创建“职工之家”,在创建“职工之家”中突出改革。实践证明,两者是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以改革的精神指导建设“职工之家”,才能广收实效,而“职工之家”的建设又能保证和推进改革的实施。这些单位的基本做法是: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树立“工会自身改革势在必行”的观念,当改革的促进力量;总结、推广本地、本单位改革的成功经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发挥职代会的作用,保证和促进改革的实施,有针对性地做好改革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职工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基层组织的整顿和“职工之家”的建设,最主要的收获是调动了广大基层干部和职工群众改革的主动性。他们不仅是改革的支持者,而且是改革的参加者和推动力量。这样,既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活力,又为工会的全面改革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改革目标的选定、领导班子的建设和基层组织的整建,大大增强了工会的生机和活力。这是我国工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改革方针而取得的初步成果。
纵观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在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实现了新的发展。这是全国职工群众、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遵循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纲领、路线,勇于实践、开拓前进的结果。
[1]本文发表于《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王建初,原中国工运学院工运史系主任,教授。
[2]参见《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第240页。
[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