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与决策:南宁市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成果选
-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编著
- 10422字
- 2021-04-23 18:50:15
六 南宁市破解出口技术壁垒的对策建议
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综合国力快速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应者云集;中国—东盟博览会日益红火,广西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南宁渠道”全面升级,在此背景下,南宁市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速。经济全球化虽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但逆经济全球化也有所抬头,地区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多发且更加隐蔽。可以预见,未来南宁市出口企业和产品遭遇的技术壁垒将明显增加、影响更加深刻。为此,必须把防范、应对技术壁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应通力合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未雨绸缪提前研判,更加有效地破解出口技术壁垒,做大做强南宁市外向型经济。
(一)加强技术壁垒研究,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
熟练掌握技术壁垒、贸易规则的内容、形式、技巧等,是破解出口技术壁垒的关键所在。为此,要把加强技术壁垒研究放在破解技术壁垒工作的首位,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各自发挥优势特长,强化技术壁垒研究,注重国际贸易规则学习研究,注重相关文化研究,建立健全技术壁垒快速反应机制。
1.强化技术壁垒研究
一是充分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南宁渠道”的优势,加强东盟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标准的研究,在全国形成“东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看南宁”的影响,为企业出口东盟提供市场准入参考。
二是深入开展对外贸易环境、贸易摩擦等方面的研究,对南宁市主要出口产品遭遇技术壁垒的案例以及新国际形势下国际贸易的环境、政策、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三是搜集国内外类似地区、类似产品在破解技术壁垒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借鉴建议,避免走弯路。
2.加强国际贸易规则学习研究
一是加快普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针对不少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基础知识了解较少、掌握不多的问题,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充分运用学校培训、网络培训、企业宣传板报、企业内刊内网、“两微一端”、手机短信等多种平台和途径,开展有效的宣传普及活动,让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厘清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等的区别及不同的应付方式,正确区分进口产品标准、产品包装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及产品认证标准的异同,增强运用贸易规则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强化对技术壁垒的敏感性、研判的正确性、决策的科学性。
二是重点研究学习世贸组织规则。WTO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我国加入WTO之后,其贸易规则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最主要、最常用的规则。世贸组织制定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成员就农业和工业产品使用贸易技术壁垒的约束纪律达成一致,为此,在应付技术壁垒时,要做到熟练掌握这一协议,合理运用这个协议,打破技术壁垒的限制,推动更加公平的贸易体系的建立。
三是积极研究学习其他有关经济体的贸易规则。每一个国家、经济体,都有着与世贸组织不同的贸易规则。在了解掌握世贸组织规则的同时,也要研究学习南宁市主要出口对象的贸易规则,厘清其贸易规则的特殊规定和特别要求,积极探讨应对办法。
3.注重文化研究
有些技术壁垒并非简单的技术措施,而是与制定壁垒的国家的文化有紧密关系。在应对技术壁垒时,也要注重对相关国家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技术壁垒后面的文化背景因素,企业在产品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目标客户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加深对由此衍生出来的法律、标准等的理解,从而提出更为有效、影响更为深远的破解技术壁垒的措施。
4.政府加强引导支持
一是宣传上引导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政策上的便利,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方式特别是电子媒介通报最新技术贸易限制措施、类别、技术指标等,搭建信息平台,开展技术宣讲和培训,让企业明确了解这些技术标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企业主动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每个季度或每半年定期组织企业了解近期发生的案例及解决方法,并针对问题,出版专门的杂志供企业订阅。
二是技术上引导支持。检验检疫机构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联合有关行业协会和商会,加强信息交流和传递,为企业产品技术升级及创新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企业培训人员,提高企业人员的技能。推动建立国家级公共检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
三是资金上引导支持。一些技术壁垒标准苛刻、认证手续繁杂,企业要花费高昂的检测费用,这直接增加了产品出口的成本,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失去了许多贸易机会。对此,政府可以从做大出口经济出发,出台具体的财政补贴、研发补助等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稳定出口市场,保持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出口产品质量
技术壁垒一般是发达经济体利用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从技术壁垒的产生过程来看,生产技术上的超越虽然不是解决技术壁垒的唯一手段,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1.加大技术创新和引进力度
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出口型企业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积极研制含有高品质专利技术的产品,生产出符合或超越市场技术要求的产品,通过提高产品档次或质量来跨越技术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对全市出口增长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企业,深挖龙头企业出口潜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夯实进出口稳增长的基础。发挥各级外经贸专项资金的政策叠加效应,支持外贸实体企业发展,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资金项目,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融资、物流成本;鼓励和支持外贸实体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外贸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继续推荐南宁市外贸优势企业参加出口名牌评审。加大对出口名牌的推广力度,支持企业国际商标注册、认证及加快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步伐。
二是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在自主研发的同时,还要通过合作、合资、技术转让、企业并购等形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水平并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不断提升应对技术壁垒的技术水平。
2.深入开展“外贸转型提质”工程
一是升级外贸出口重点开发区和基地。以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作为先导区和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点培育一批出口额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形成稳定的外贸增长主体,促进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在南宁市已获评国家级出口罗非鱼质量安全示范区(西乡塘区)和自治区级电子信息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基础上,升级转型广西农垦良圻良种猪场等一批富有南宁特色的出口产品基地。
二是推动县域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加强对县域外贸企业的调研和督导力度,支持创建县城外贸孵化基地,开展外贸企业培训帮扶,促进优势特色产品扩大出口。协助县城生产企业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建立联系,促进双方合作,依托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带动县域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助力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积极指导县区盘活存量,推动铝制品、农产品和编织及藤铁工艺品等本地特色产业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掘增长潜力。对重点外贸企业落实“一企一策”,在通关便利、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三是鼓励发展外贸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建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广西—东盟区域(南宁)外贸一体化综合体通关提速工程,加快“关、检、汇、税、商、物、融”一体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打造具备报关、融资、保险、结汇、退税等一站式外贸全流程服务功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有效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出口竞争力。
3.深入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
一是完善配套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6)精神,进一步完善《南宁市加快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配套,继续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项目实行政策优惠。发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南宁市其他重点工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南宁市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规模,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速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和增加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由市领导带队赴东部地区开展加工贸易专题招商的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力争一批新企业落地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招商引资模式,鼓励以商招商、实施精准招商,积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引资规模与质量并重提升。
三是抓好园区平台建设。推动加工贸易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发展,重点打造以南宁市高新区、南宁市经开区为重点的加工贸易示范园区,争取将经开区、江南工业园区列为自治区加工贸易重点园区。围绕富士康等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着重引导配套协作企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产品配件和工艺配套的完整供应链,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本地化程度,带动本地企业发展。深入推行加工贸易电子联网审批及监管,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通关效率。完善加工贸易上下游产业链,围绕富桂精密等龙头企业,着重引导配套协作企业集聚发展、优化布局,逐步形成产品配件和工艺配套的完整供应链,提高出口产品的本地化程度,带动本地企业发展。
4.保持进出口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加大南宁市涉外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培育潜力市场,确保外贸进出口整体保持稳健增长。进一步强化外贸进出口目标责任制,继续将进出口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及时检查督促各县(区)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积极有效地开展外贸相关工作。
(三)开拓多元出口市场,规避技术壁垒
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是技术壁垒的主要发起者。为此,要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不断扩大南宁市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覆盖面,使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技术性贸易措施带来的市场风险,争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进一步优化贸易市场结构,支持企业深度开拓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欧盟等传统市场,广泛开拓非洲、南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深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积极发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巩国和提高“一带一路”市场在南宁市外贸中所占比重。
2.充分利用进出口展会平台
一是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自2004年举办第一届以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在南宁市成功举办了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南宁市对外经贸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使“南宁渠道”影响力日益增强。如2018年9月举办的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盛况空前,在4天的展会时间里,有2780家企业参展,开设了6600个展位,有8个东盟国家包馆,开展了91场经贸促进活动。南宁市应注意发挥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独特优势,更多地组织本地企业参展,积极向世界各国推介企业和产品,不断开拓新市场。
二是积极参加其他展会活动。根据南宁市产业特点和产业优势,继续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境外展、中国广西(德国)商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加大力度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外贸发展机遇,以新的市场增量带动进出口增长。引导企业借助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的契机打开进出口贸易的新局面。
3.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一是加强涉外经济各部门间的协作。充分发挥南宁市对外贸易联检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指导督促全市对外贸易各项工作,全面巩固关检合作“三个一”的通关模式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口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升协同服务水平,共同研究解决全市外贸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南宁市口岸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推进南宁市保税物流中心向综合保税区过渡,积极推进大通关及电子口岸建设,加快口岸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切实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强化市、县(区)上下联动、分片包干、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引导属地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减少进出口货源流失,吸引更多外向型企业落地发展,夯实外贸增长基础。
二是抓好外经贸政策落实。继续加大外经贸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改善外贸公共服务,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和布局,发展加工贸易;支持出口品牌培育、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及国际营销网络和境外服务机构建设;推动电子信息、机械、农产品、工艺品等本地优势产业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努力引导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吸引外埠企业落户,开展进出口业务,重点培育一批进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形成外贸增长的新动力;继续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实现南宁市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外贸进出口主体结构,重点做强亿元领军型企业,扶持壮大一批千万元成长型企业,引导发展百万元潜力型企业。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扶持,在企业融资、境外商标注册、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国际市场考察、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关支持,进一步提高外经贸资金项目财政审批拨付效率,使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优惠和便利。
(四)加强地区横向协作,组建优势产业出口联盟
技术壁垒往往是一个经济体针对其他经济体制定的贸易保护措施,单个企业、单个城市往往由于实力有限,很难独自应对技术壁垒。建立健全地区合作机制,加强地区横向协作,组建优势产业和产品出口联盟,可以更为有效地破解技术壁垒。
1.加强跨区域外贸行政协作
南宁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南宁市主要出口产品类型,加强与其他有同类产品出口城市的沟通与协作,在遇到技术壁垒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破解技术壁垒的能力。
2.加强跨区域行业协作
当前由单个企业来搜集关于国际技术壁垒的信息难度极大,而行业协会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面临的这一难题。因此,应积极支持本市主要出口产品的行业组织与其他相关城市、城区的行业组织建立跨区域的行业组织,开展跨区域行业协作。跨区域行业组织着重搜集本行业的贸易资讯,当获得国外技术壁垒信息时,应立即将信息发至下属的行业组织、企业,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跨区域行业组织还要发挥好行业组织协调职能,针对本行业的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和对外交流,建立良好的贸易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国内外市场的动态、策略研究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协助政府和企业在国际贸易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
3.加强专利技术成果的协作共享
在当代国际经济竞争中,没有核心专利技术的出口企业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存活,而即使是生产同一种产品,不同企业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专利技术。但专利的分别所有,容易导致一些行业出现恶性竞争。因此,可以依托行业组织,推动不同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成立专利池联盟,联盟内的企业之间互相授权使用专利,通过专利分享来打破其他国家对我国相关产品设置的专利壁垒,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产业的发展。
(五)积极参与出口技术标准制定,化被动为主动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些领域的产品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享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这为南宁市积极推动国家出口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1.推动出台新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的制定能够营造良性、规范的产业发展环境,如此才能促进技术研发的良性循环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些尚未制定国家标准的出口产品,可以吁请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国家标准,并为制定国家标准提供翔实的数据资料,让南宁市更多的制造技术成为国家标准。
2.推动建立国际化的技术标准
积极推动国家建立国际化的技术标准,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中国元素甚至是南宁元素,把本国标准推向世界并为各国所认可,从而使出口产品能够突破技术壁垒的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3.推动建立与国外权威检测、认证机构的互认机制
出口企业普遍期盼我国尽快与国际社会达成检测报告或认证的互相认可,以减少企业经营的直接成本和时间成本。对此,南宁市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积极作为,恳请国家相关部门加强与国外相应机构的沟通协调,让国际社会认可中国有关机构的注册或认证,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注册证、国家质检总局出具的特种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证等,减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所需要的各种重复性认证,以降低企业成本,使产品更加快捷地进入国外市场。
4.加强标准化建设,掌握贸易主动权和话语权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发挥标准的技术基础作用,完善重点区域标准体系建设,掌握出口贸易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一是应出台南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二是引导企业实施以核心技术为支撑的标准战略,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建议出台“关于南宁市加快优化出口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南宁市出口贸易的资助与奖励办法”等,推动南宁市出口贸易及企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陈维涛、王永进、毛劲松:《出口技术复杂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管理世界》2014年第2期,第6~20页。
邓雪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和贸易效应》,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4。
邓雪琴:《欧盟对中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实证分析》,《企业经济》2014年第1期,第157~160页。
杜凯、蔡银寅、周勤:《技术壁垒与技术创新激励——贸易壁垒制度安排的国别差异》,《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第57~63页。
杜运苏:《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不同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9期,第3~12页。
何解定:《中国突破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的对策研究》,《社科纵横》2009年第12期,第28~30页。
胡涛:《新常态下苏州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北方经贸》2018年第3期,第21~22页。
黄宗海:《中国—东盟经贸往来中的广西:现状、问题、对策研究》,《学术论坛》2016年第7期,第48~53页。
李芳:《农产品出口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统计测算》,《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7期,第85~88页。
刘建华:《基于公共选择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机制论析》,《中国商贸》2011年第10期,第183~184页。
刘瑶、王荣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保护效应研究——基于“南北贸易”的MQS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第49~54、88页。
罗来军、罗雨泽、刘畅、赛利什辛格·冈内塞:《基于引力模型重新推导的双边国际贸易检验》,《世界经济》2014年第12期,第67~94页。
邱斌、闫志俊:《异质性出口固定成本、生产率与企业出口决策》,《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第142~155页。
舒杏、王佳、胡锡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频率研究——基于Nbreg计数模型》,《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5期,第82~93页。
宋明顺、赵志强、张勇、熊明华:《基于知识产权与标准化的贸易技术壁垒——“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与标准化问题”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155~158页。
陶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商贸》2011年第32期,第223~224页。
田野青:《国际商品流通服务贸易的显性和隐性壁垒探索》,《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69~71页。
王孝松、施炳展、谢申祥、赵春明:《贸易壁垒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边际?——以反倾销为例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第58~71页。
王亚星、李峰:《如何跨越贸易壁垒——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的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18年第1期,第30~43页。
王有鑫:《征收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和国民福利的影响——基于中美贸易和关税数据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7期,第119~127页。
卫龙宝、杨金风:《TBT规则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1期,第12~19页。
魏浩、李晓庆:《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世界经济》2015年第8期,第56~79页。
魏炜:《甘肃省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4期,第71页。
徐维、贾金荣:《涉农行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0期,第60~64页。
许欣然:《“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贸易合作问题研究》,《纳税》2017年第27期,第115~116页。
姚亚玲:《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2014。
易攀:《“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第26期,第76~77页。
张建中、梁珊:《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及其政策措施》,《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44~48页。
B.Xu,“Measuring the Technology Content of China’s Exports,” Working paper at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CEIBS),2006(10).
Disdier,Anne-Celia,and Frank van Tongeren,“Non-Tariff Measures in Agri-Food Trade:What Do the Data Tell Us?Evidence from a Cluster Analysis on OECD Imports,” 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32(2010):436-455.
Fontagne,Lionel,Gianluca Orefice,Roberta Piermartini,and Nadia Rocha,“Product Standards and Margins of Trade:Firm Level Evidence,” CESifo Working Paper Series No.4169,March 31,World Trade Organization,2013.
K.Bagwell & R.W.Staige,“What do Trade Negotiators Negotiate abou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1(2011).
L.Castro,“Fixed Export Costs and Export Behavior,”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8(2016).
Mangelsdorf & Axel,“The Role of Technical Standards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3(2011):725-743.
José de Sousa,Thierry Mayer,and Soledad Zignago,“Market Access in Global and Regional Trade,”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42(2012):1037-1052.
Z.Wang and S.J.Wei,What Accounts for the Rising Sophist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课题组组长:李君安
课题组成员:陈展图 吴寿平 杨彧 丁浩芮
申鹏辉 冯畅 蓝梦芬
[1] 本项课题于2018年12月结项。下同。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34页。
[3] 参见张海东《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 参见牛晓婧《全球贸易视角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商业研究》2007年第9期。
[5] 参见姜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现代财经》2003年第1期。
[6] 本文所使用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由南宁市商务局提供。
[7] 与机电产品有交叉。
[8] CE认证,即只限于产品不危及人类、动物和货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一般质量要求,协调指令只规定主要要求,一般指令要求是标准的任务。因此,准确的含义为:CE标志是安全合格标志而非质量合格标志。其是欧洲指令核心的“主要要求”。
[9] 参见《全球三大自由贸易港经验说》,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31027351_265147,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5月8日。
[10] 参见王翀《进出口管理制度》,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网,http://www.tbtmap.cn/mbsc_106/xgsc/jmgk_379/zymyzc/200810/t20081017_17293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2月1日。
[11] 参见《关注美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中国TBT研究中心官网,http://tbt.testrust.com/library/detail/1562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0月23日。
[12] 国际上某些工业产品(如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的合格评定程序通常由生产商根据有关标准以自我认证的方式进行,并由有关部门实施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监督和检查。但美国并不接受这种通行做法,依然要求上述产品接受强制性的第三方评定。
[13] 参见《技术性贸易壁垒》,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网,http://www.tbtmap.cn/mbsc_106/mgsc_108/jmgk/zymybl/200809/t20080916_17260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9月16日。
[14] 参见冉冰鑫、刘起林《我国农产品遭遇美国技术壁垒的现状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14期。
[15] 参见海南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技术壁垒重创海南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国贸易报》2016年12月27日,第6版。
[16] 参见伍穗龙《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新态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中国流通经济》2016年第3期。
[17] 参见刘冬蕊、伍利兵、李杨《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以中美茶叶贸易为例》,《检验检疫学刊》2016年第6期。
[18] 参见李祎雯、张兵、金颖《主要国家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价格月刊》2018年第1期。
[19] 参见梁盛、陈飞《中国今年第四家水产品出口企业获取美国FDA“绿卡”》,中国新闻网,http://www.gd.chinanews.com/2015/2015-06-13/2/353546.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6月13日.
[20] 参见《美国、日本及欧盟在国际贸易中实施技术壁垒情况》,《国际贸易》1999年第6期。
[21] 参见李烈列《进出口管理和检验检疫制度》,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网,http://www.tbtmap.cn/mbsc_106/mgsc_108/jmgk/zymybl/200809/t20080916_17260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3月19日。
[22] UL是美国安全试验所Underwriter Laboratories的缩写,是美国最具权威的也是世界上广泛认可的安全鉴定认证机构。
[23] 参见王盛《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8。
[24] 337调查,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USITC)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及相关修正案进行的调查。
[25] 参见王敏、向林、王怡瑾、冯馨、徐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遭受美国337调查知识产权贸易壁垒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22期。
[26] 参见司超、吴涵《台湾地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福建食品农产品出口情况调查》,参考网,http://www.fx361.com/page/2016/1212/396929.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12月12日。
[27] 参见唐梦奇、黄韶恩、李树庆、欧海英、董英《“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重点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标准化》2018年第11期,第105~109、115页。
[28] 参见张旭东《食品出口“遇堵”隐形技术壁垒》,《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5月23日,第01版。
[29] 参见纪冬、任春华、林春贵《东盟机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分析与对策》,《检验检疫学刊》2016年第6期。
[30] 参见唐梦奇、黄韶恩、李树庆、欧海英、董英《“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重点产品出口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标准化》2018年第11期,第105~109、115页。
[31] 参见张瀚文《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概述》,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网,http://www.tbtmap.cn/mbsc_106/adlysc/adlyflfgtx/2018131/200810/t20081008_17272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月31日。
[32] 参见张瀚文《技术性贸易壁垒》,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网,http://www.tbtmap.cn/mbsc_106/adlysc/jmgk_352/mybl_878/200810/t20081009_172720.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月31日。
[33] 参见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发布〈产品排放标准法案2017〉》,广东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平台,http://www.gdtbt.gov.cn/noteshow.aspx?noteid=174631,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月11日。
[34] 参见《宁波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7年)》。
[35] 参见《千方百计解难题江苏连云港检验检疫局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http://www.aqsiq.gov.cn/zjxw/dfzjxw/dfftpxw/201707/t20170711_492867.htm,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7月11日。
[36] 参见《建设“标准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搜狐网,http://roll.sohu.com/20151214/n431152919.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