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小结

股东至上主义,指的是一种以最大化地实现股东利益为首要或唯一目的的规范性选择。根据这种规范性选择,公司管理者的权力不仅来源于股东,也必须为了股东而行使;除非法律或章程另有规定,否则管理者将任何其他群体利益置于股东利益之上的行为,都被认为有违信义义务(特别是忠实义务)。立法者、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对股东至上主义的接受,几乎是出自本能、条件反射式的。正如斯托特教授所言,“股东至上主义已然成为一种教条:一种其绝大多数支持者既无从回忆自何时将其掌握,又无法为其理论上的优越性提供任何解释,却又为人们广泛接受的信仰体系”[85]。事实上,作为一种信仰体系,股东至上主义是有不少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撑的。这些理论支撑之间甚至还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的证立链条:“股东向公司输入资本使公司成立”作为一种基础主张,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权人”提供伦理上的支撑;而股东的所有权人地位,为“委托代理关系”提供法技术上的概念移植正当性;而“委托代理关系”衍生的“代理成本”问题,又为研究如何保障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提供范式;剩余索取权理论、股东同质性主张、股东利益与社会整体福利的正相关逻辑,又反过来为股东对公司享有最终控制权,提供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的正当性支撑。这些理论支撑,具有一种初显的说服力和合直觉性。然而,如若对这些理论支撑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股东至上主义的证立缺陷便会显露出来。米歇尔教授对股东投资重要性的实证研究,以及“所有权作为一种权利推理的规则不能先验地解决控制权归属”的财产法理论,都直接动摇了股东作为公司唯一所有权人的地位。这种所有权人地位的动摇,结合作为经济学概念的委托代理关系移植进入法学可能产生的种种不适应,又击碎了公司法学直接移植这种经济学概念、分析方法的正当性。而期权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金融学最新理论,以及剩余索取权本身具有的流动性,使得股东难以通过其剩余索取者的身份正当化其最终控制权。至于股东的高度同质性,则又因为股东群体内部存在的多种利益冲突,行为和认知心理学对股东异质性的学理、实证分析,被动股东群体的出现等而显得难以令人信服。最后,通过对经典文献及其作者学术思想的进一步梳理,股东至上主义本身分享的伦理价值观也变得并非不可置疑。

值得注意的是,本章就“股东至上主义”进行的分析、归类并不仅仅起到一种展示股东至上主义基本内涵、基本运行方式的作用;其中在分析2018《公司法》若干法条应做何种解释时提出的许多问题(如在对2018《公司法》第46条的“执行股东会决议”的含义进行分析时提出的四大疑惑)本身也在拷问股东至上主义、股东享有最终控制权的正当性。第一章对于后文四章的意义也就在于两点:提供讨论的背景与进行思考上的预热。

至此,本章已经完成了对股东至上主义的初步介绍与质疑。接下去,本书将借助第二、第三、第四章对股东至上主义进行更为彻底的批驳。


[1]See Henry Hansmann,Reinier Kraakman,“The End of History for Corporate Law”,Georgetown Law Journal 89(2001).

[2]See Adolph A.Berle,Jr.,“Corporate Powers as Powers in Trust”,Harvard Law Review 44(1931):1049.

[3]See Milton Friedman,Capitalism and Freedom,2nd ed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p.133.

[4]See In re Citigroup,Inc.S'holder Derivative Litig.,964 A.2d 106,139(Del.Ch.2009).

[5]邓峰:《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6]参见〔美〕伊斯特布鲁克、费希尔《公司法的经济结构》,张建伟、罗培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75~79页。

[7]See Sanford J.Grossman,Oliver D.Hart,“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1986):691-719.

[8]陈群峰:《论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法律适用》2013年第10期。

[9]See Thomas Donaldson,Lee E.Preston,“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Concepts,Evidence,and Implication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995):68.

[10]参见张建伟《从“股东至上主义”到“债权人主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理念》,《金融法苑》2011年第10期。

[11]See Kathleen Hale,“Corporate Law and Stakeholders:Moving Beyond Stakeholder Statute”,Arizona Law Review 45(2003).

[12]岳伟、邢来顺:《联邦德国劳资共决制的形成及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3]朱慈蕴、林凯:《公司制度趋同理论检视下的中国公司治理评析》,《法学研究》2013年第5期。

[14]参见刘俊海《股东主权理念是股权文化的核心内容》,《国际商报》2009年11月24日第012版。

[15]详见本书第四章的论述。

[16]本书的目的正是在于通过对股东至上主义的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揭示非股东利益群体(利益相关者)通过分享控制权实现自我保护的必要性、构建一种新型的控制权分享型的公司法,来改变当下陷入扭曲甚至病态的公司治理现状。

[17]高圣平:《公司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3年第2期。

[18]许可:《股东会与董事会分权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17年第2期。

[19]See Edward P.Welch,Andrew J.Turezyn,Robert S.Saunders,Folks on the Delaware General Corporation Law(Frederick:Aspen Publishers,Inc.,2008),pp.57-58.

[20]See Edward P.Welch,Andrew J.Turezyn,Robert S.Saunders,Folks on the Delaware General Corporation Law(Frederick:Aspen Publishers,Inc.,2008),p.91.

[21]See Unocal Corp v Mesa Petroleum,Inc,493 A2d 946(Del 1985).

[22]以下内容,若无特别引注,参见许可《股东会与董事会分权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17年第2期。

[23]参见〔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第350~351页。

[24]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第一部分的论述。

[25]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三节第二部分的论述。

[26]详见下书第三、第五章的论述。

[27]钱玉林:《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权力结构的变迁及其评价》,《学术交流》2002年第1期。

[28]See Melvin A.Eisenberg,“The Duty of Good Faith in Corporate Law”,Delaware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31(2006):31-38.

[29]详见本书第二、第三章的论述。

[30]参见施天涛《公司法论》第3版,法律出版社,2014,第8页。

[31]参见谭玲、梁展欣《对司法裁判中适用“公司社会责任”条款的思考》,《法治论坛》2010年第1期。

[32]朱慈蕴、林凯:《公司制度趋同理论检视下的中国公司治理评析》,《法学研究》2013年第5期。

[33]陈群峰:《论公司社会责任司法化对利益相关者的保护》,《法律适用》2013年第10期。

[34]参见罗培新《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裁判困境及若干解决思路》,《法学》2007年第12期。

[35]刘新民:《建立股东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新〈公司法〉(2005)的创新与完善》,《学习论坛》2007年第8期。

[36]刘康复:《〈公司法〉立法目的之反思与理论重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37]邓峰:《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38]参见徐晓松、徐东《我国〈公司法〉中信义义务的制度缺陷》,《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9]参见彭真明、方妙《公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制的视角》,载陈小君主编《私法研究》第8卷,法律出版社,2010,第292~294页。

[40]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采行授权资本制的法域(如特拉华州),董事会对资本发行所享有的裁量权也首先源于股东的授权。

[41]参见施天涛《公司法论》第3版,法律出版社,2014,第528页。

[42]许可:《股东会与董事会分权制度研究》,《中国法学》2017年第2期。

[43]参见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条文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第96页;参见江平、李国光主编《新公司法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第29页。

[44]徐浩:《股东会、董事会职权的兜底条款质疑》,《北方法学》2010年第6期。

[45]参见高圣平《公司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3年第2期。

[46]例如,“杨国清诉马百祥等要求确认董事会决议无效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7)二中民终字第2687号民事判决书。

[47]参见邓峰《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48]参见甘培忠《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民主和公司自治推进政策的评价》,载赵旭东主编《国际视野下公司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第354~355页。

[49]参见罗培新《股东会与董事会权力构造论——以合同为进路的分析》,《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2期。

[50]参见徐浩《股东会、董事会职权的兜底条款质疑》,《北方法学》2010年第6期。

[51]参见邓峰《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52]邓峰:《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53]参见罗培新《股东会与董事会权力构造论——以合同为进路的分析》,《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2期。

[54]王保树:《股份有限公司机关构造中的董事和董事会》,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4,第120页。

[55]参见高圣平《公司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3年第2期。

[56]施天涛:《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解读与辨析》,《清华法学》2014年第5期。

[57]参见《追问:董事会大还是股东会大》,网易网,http://money.163.com/10/0922/10/6H6AAQID00253DC8_6.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6年11月15日。

[58]参见王涌《所有权概念分析》,《中外法学》2000年第5期。

[59]See Lynn A.Stout,“Bad and Not-So-Bad Arguments for Shareholder Primacy”,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75(2002):1190.

[60]关于股权的本质、股权与所有权的区别等问题,参见楼秋然《股权本质研究——范式的提出与运用》,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5。

[61]See Jill E.Fisch,“Measuring Efficiency in Corporate Law:The Role of Shareholder Primacy”,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31(2006):649.

[62]See Adolf A.Berle Jr.,Gardiner C.Means,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Macmillan,1932),pp.355-356.

[63]以下关于该文的内容,see generally Lawrence E.Mitchell,“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Shareholders”,Washington & Lee Law Review 37(2009)。

[64]See“Enhanced Business Reporting Consortium Releases Framework to Promote Greater Transparency in Corporate Reporting”,The Free Library,Oct.18,2005,http://www.thefreelibrary.com/Enhanced+Business+Reporting+Consortium+Releases+Framework+to+Promote...-a0137677132,last visit on Nov.16th,2016.

[65]参见王泽鉴《民法物权》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110页。

[66]See Joan Williams,“The Rhetoric of Property”,Iowa Law Review 83(1998):297.

[67]See Jill E.Fisch,“Measuring Efficiency in Corporate Law:The Role of Shareholder Primacy”,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31(2006):650.

[68]以下内容,see generally Thomas Donaldson,Lee E.Preston,“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Concepts,Evidence,and Implication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995):82-85。

[69]以下关于该文的内容,see generally Michael C.Jensen,William 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976)。

[70]See eBay Domestic Hldgs.,Inc.v.Newmark,16 A.3d 1,26(Del.Ch.2010).

[71]See Alison Grey Anderson,“Conflicts of Interest:Efficiency,Fairness and Corporate Structure”UCLA Law Review 25(1978):758notes,43-44.

[72]以下关于期权理论的介绍,若无特别引注,see generally Frank Partnoy,“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 Law”,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 31(2006)。

[73]See Credit Lyonnais Bank Nederltmd N.V.v.Pathe Communications Corp.,1991 WL 277613,17 Del.J.Corp.L.1099(Del.Ch.Dee.30,1991).

[74]对这种经济学理论的详细论述,see Thomas A.Smith,“The Efficient Norm for Corporate Law:a Neo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Fiduciary Duty”,Michigan Law Review 99(1999):223-224。

[75]以下内容,若无特别引注,see generally Thomas A.Smith,“Institutions and Entrepreneurs in American Corporate Finance”,California Law Review 85(1997)。

[76]See Burton G.Malkiel,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New York:W.W.Norton & Co,1996),pp.251-276.

[77]该书中译本为〔美〕亨利·汉斯曼《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78]See Iman Anabtawi,“Some Skepticism About Increasing Shareholder Power”,UCLA Law Review 53(2006):577-593.

[79]以下与股东异质性相关联的行为、认知心理学内容,see Arman Khachaturyan,“Trapped in Delusions:Democracy,Fairness and the One-Share-One-Vote Rule in The European Union”,European Business Organization Law Review 8(2007):350.

[80]See Kevin Haeberle,“Stock-Market Law and the Accuracy of Public Companies'Stock Prices”,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 2015(2015):133-134.

[81]参见〔美〕乔迪·S.克劳斯、史蒂文·D.沃特编《公司法和商法的法理基础》(影印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第88页。

[82]参见〔美〕乔迪·S.克劳斯、史蒂文·D.沃特编《公司法和商法的法理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13页。

[83]以下内容,若无特别引注,see generally Fenner Stewart,Jr.,“Berle's Conception of Shareholder Primacy:A Forgotten Perspective for Reconsideration During the Rise of Finance”,Seattle Uiversity Law Review 34(2011)。

[84]See Adolf A.Berle,Jr.,“How Labor Could Control”,New Republic 28(1921).

[85]See Lynn Stout,The Shareholder Value Myth:How Putting Shareholders First Harms Investors,Corporations,and the Public(Oakland: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2012),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