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 杜红春编著
- 2185字
- 2021-04-30 21:57:04
奉行吼叫式教育法的家长必须得改改了
小段家里有两个年龄相差两岁的宝宝,大宝5岁,小宝3岁。有一天,姥爷来家里看望两个宝宝,给宝宝们买了一大盒蜡笔。两个宝宝都很喜欢蜡笔,都想独自占有。于是两个宝宝为了争抢蜡笔打了起来,小宝抢不过大宝,反手就是一巴掌打在大宝脸上。小段听到哭声,从厨房里出来,看到大宝委屈地哭了,小宝也哭了。面对每天都上演的“闹剧”,小段压住内心的怒火,安慰了大宝之后,又劝服了小宝,最后把蜡笔平分,每人24支,让他们各自拿着蜡笔去玩了。
小段继续到厨房忙着做饭。当小段做好饭,正准备叫两个孩子洗手吃饭时,看到小宝正蹲在真皮沙发前专心“创作”,而大宝则是在自己房间的墙脚处“创作”。看到真皮沙发和墙纸都被孩子的“创作”给毁掉了,小段刚刚才压住的怒火“噌”地一下蹿了起来,她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吼道:“大宝、小宝,你们过来,给我站好了。你们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自己知道吗?”
面对母亲的“河东狮吼”,两个孩子躲到姥爷身后,带着恐惧的眼神偷偷看着妈妈。
看到孩子主动寻求“避难所”,小段更生气了,吼道:“别以为你们躲到姥爷身后,我就拿你们没办法了。”于是拿出戒尺,准备家法“伺候”两个捣蛋鬼。
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呈现出什么样子,孩子接收到的图像就是什么样子。其实家长都不想变成孩子眼中狰狞可怕的样子。有的妈妈和孩子,平日里母慈子孝,一到辅导作业时就鸡飞狗跳。接孩子放学时戴着“天使面具”,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又戴着“魔鬼面具”。
孩子做事情磨蹭、执拗、叛逆等,都是引起家长抓狂、发怒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见得有多严重,但家长站在绝对优势的地位,因为不用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所以会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大吼大叫。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会疏离亲子关系,还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那对孩子大吼大叫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一般会造成以下几种后果:孩子做事优柔寡断,不自信;孩子变得情绪化,爱发脾气;孩子因为害怕家长的吼骂,变得乖巧,喜欢讨好人。
孩子不听话,忍不住就吼;辅导孩子写作业,教了好几遍还不会,忍不住就吼……刚开始,家长一吼,孩子似乎变得有些听话了,但没过多久同样的“剧情”会反复上演。可怕的是,长期在家长的吼叫下成长的孩子,已经对吼叫声产生了抵触和反感,从而会变得叛逆,加速亲子关系的恶化。同时又因为对吼叫声心存恐惧,所以做事情时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管教孩子不用吼,那该怎么管教呢?
下面教爸爸妈妈们一些小诀窍,这么管孩子,不吼不叫,孩子也听话。
学会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沟通
爸爸妈妈对待孩子要学会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去和孩子沟通。切忌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用以上对下的态度命令孩子去做事。举个例子,孩子需要家长陪伴玩游戏,而家长手头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时,可以让他先设计好游戏规则,等待家长处理完重要的事情后,再告诉家长游戏怎么玩。孩子知道家长正在处理重要的事情时,一般不会无理取闹。同时,家长平等沟通的态度也让孩子得到了尊重,他的内心是满足的,不会因为片刻的时间耽搁而使情绪变糟糕。
多一些耐心去倾听,追根溯源
要解决问题,必须要找出根本原因,才能“斩草除根”。遇到问题,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对孩子多一分耐心,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家长本着解决问题的初心去帮助孩子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情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为你在进行理性思考,不会被情绪操纵。孩子犯的错误大多是情有可原的,和孩子一起找到原因,能让他更深刻地认识错误,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也会逐渐学会理性思考,寻找原因,从根上解决问题。
有时要让孩子尝尝“自食其果”的滋味
注意,这一条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并明确这样做不会对孩子产生恶劣的影响。举个例子,孩子过马路不看车,能让他在过马路时尝试“自食其果”的滋味吗?当然不可以!但当孩子到了饭点不吃饭,或者不好好吃饭时,你可以按预先约定好的时间收拾碗筷,让孩子尝尝吃饭时间不吃饭的后果——饥饿。或者与孩子约定好他必须自己完成作业,并对孩子进行适当提醒,如果孩子依然没做作业,就可以让孩子体会一下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后果——被老师批评。
以上后果,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人为设置的惩罚,一定要分清这两者的区别。不吃饭会饿,不做作业老师会批评,这都是自然后果。不吃饭就不给看电视,不做作业就不准睡觉,这是人为设置的惩罚。惩罚往往和吼叫一样,长期来看对孩子没有任何正向的帮助。
当孩子有过切身体验之后,会从后果中理解家长教导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请给孩子另一个选择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不要只是简单粗暴地说“不可以”,而是给孩子指出另一条路,让他选择。如果一条已知的路孩子不愿意选择,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走另外一条他们走过的路。
做个以理服人的家长
孩子是具有认同心理的,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感受,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在给孩子讲道理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来选择讲解深度,如果是低龄儿童,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
正如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所说,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对孩子大吼大叫,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差劲。爸爸妈妈工作上的情绪,最好在回家之前就处理掉,回家后要在孩子面前始终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孩子也会因此比较乐观,做事情也会比较认真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