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心理服务技能(本会团体方向)培训教材·习题集
- 韦志中
- 10464字
- 2021-09-10 17:26:03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选题
1.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 )等三个阶段。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2.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 )的哲学争辩。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3.西方把( )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时间。
A.1860
B.1908
C.1898
D.1928
4.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其奠基人公认为( )。
A.麦独孤
B.奥古斯特·孔德
C.奥尔波特
D.勒温
5.社会行为是人由(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6.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 )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A.社会认知
B.社会意识
C.社会规范
D.社会行为
7.( )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A.F.H.奥尔波特
B.勒温
C.麦独孤
D.特里普力特
8.勒温提出的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B=f(P, E)中,P指的是( )。
A.行为
B.个体
C.个体所处的环境
D.函数关系
9.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勒温
C.班杜拉
D.奥尔波特
10.( )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A.潜意识
B.集体潜意识
C.力比多
D.生本能与死本能
11.“集体潜意识”是由( )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霍妮
C.荣格
D.沙利文
12.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是由( )决定的。
A.文化因素
B.遗传因素
C.环境
D.力比多
13.沙利文认为( )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A.环境因素
B.人际关系
C.性格特征
D.认知能力
14.拥有( )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标志。
A.自尊
B.自我觉知
C.自我认同
D.自我意识
15.( )是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
A.个人图式
B.自我图式
C.团体图式
D.角色图式
16.受( )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A.遗忘曲线
B.印象
C.图示
D.自我意识
17.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形成( )。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18.( )是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A.简约模型
B.平均模型
C.加权模型
D.加法模型
19.个人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 )。
A.归因
B.探索
C.图式
D.评价
20.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失败的责任是一种( )策略。
A.隐藏自我
B.自我抬高
C.自我防卫
D.自我暴露
21.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归外因,而他人的失败归内因,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作( )归因偏差。
A.空间性
B.情境性
C.特异性
D.动机性
22.( )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价值观
D.社会知觉
23.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 )。
A.需要
B.注意
C.兴趣
D.动机
24.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 )关系。
A.U形曲线
B.倒U形曲线
C.线性关系
D.指数曲线
25.( )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A.爱好
B.兴趣
C.成就
D.权利
26.( )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A.成就动机
B.权力动机
C.交往动机
D.亲和动机
27.( )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A.成就动机
B.权力动机
C.交往动机
D.亲和动机
28.( )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A.成就动机
B.权力动机
C.交往动机
D.亲和动机
29.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 )。
A.成就动机
B.权力动机
C.交往动机
D.亲和动机
30.( )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
31.海德提出的态度转变平衡理论可以简称为( )模型。
A.P-O-X
B.B=f(P, E)
C.TIRO
D.A-B-C
32.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 )。
A.他人
B.个体
C.另一对象
D.环境
33.( )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
A.既有关系
B.交往关系
C.情感关系
D.工具关系
34.( )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A.既有关系
B.交往关系
C.情感关系
D.工具关系
35.( )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
A.既有关系
B.交往关系
C.情感关系
D.工具关系
36.( )通常存在于陌生人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
A.既有关系
B.交往关系
C.情感关系
D.工具关系
37.( )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包括亲近的族亲与姻亲,这是一个亲属网络的中心。
A.核心区
B.可靠区
C.有效区
D.公共区
38.( )由一个人的好朋友们组成。
A.核心区
B.可靠区
C.有效区
D.公共区
39.( )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更加开放。
A.核心区
B.可靠区
C.有效区
D.公共区
40.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的朋友,这就是所谓的( )。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曝光效应
D.首因效应
41.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这是因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一些基本( )需求。
A.生理
B.心理
C.交往
D.社会
42.( )在关系发展的早期很重要。
A.相似性
B.互补性
C.价值观
D.正面互动
43.( )在关系发展的后期比较重要。
A.相似性
B.互补性
C.价值观
D.正面互动
44.一个好为人师的人与一个比较谦虚、善于倾听的人可能会相互( )。
A.排斥
B.利用
C.吸引
D.嫌弃
45.( )包括工具性的交换和情感性的交流。
A.交往方式
B.交往行为
C.交往动机
D.交往途径
46.( )是指人们在交往中到底想得到什么。
A.交往方式
B.交往行为
C.交往动机
D.交往途径
47.在人际交往中的( ),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48.在人际交往中的( ),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比较正式。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49.在人际交往中的( ),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话题。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50.在人际交往中的( ),进入“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的状态。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51.( )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
A.竞争
B.冲突
C.让步
D.妥协
52.当一方比较关心自己的需求,对对方的需求并不在意时,属于冲突管理中的( )。
A.竞争模式
B.回避模式
C.顺应模式
D.合作模式
53.对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时,属于冲突管理中的( )。
A.竞争模式
B.回避模式
C.顺应模式
D.合作模式
54.高度关注对方的需求,忽视自己的需求,向对方让步属于冲突管理中的( )。
A.竞争模式
B.回避模式
C.顺应模式
D.合作模式
55.双方都放弃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部分需求,属于冲突管理中的( )。
A.竞争模式
B.妥协模式
C.顺应模式
D.合作模式
56.将冲突作为需要双方来共同处理的问题,通力合作,努力寻求双赢的结果,属于冲突管理中的( )。
A.竞争模式
B.妥协模式
C.顺应模式
D.合作模式
57.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单独表现的行为,与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 )存在的结果。
A.群体心理
B.团体心理
C.集体心理
D.集群心理
58.( )是指具有正规化制度,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彼此间关系通常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
A.统计群体
B.正式群体
C.实际群体
D.初级群体
59.采用( )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态度更积极,群体凝聚力更高。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控制性
60.( )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A.社会促进
B.社会态度
C.社会动机
D.社会知觉
61.( )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A.社会促进反应
B.优势反应
C.社会惰化反应
D.弱势反应
62.从众是一种( )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A.被动
B.主动
C.积极
D.有效
63.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 )。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比较效应
D.淘汰效应
64.( )往往是离婚的原因和前奏,而离婚往往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
A.心理冲突
B.情绪低落
C.行为反常
D.情绪暴躁
65.在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中,一见钟情属于( )。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66.传播是人类关系的基础,是以( )为媒介的,在这个过程中包括表现和传递两种意义。
A.符号
B.行为
C.语言
D.媒体
67.不属于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过程模式要素的是( )。
A.谁
B.说了什么
C.向谁说
D.说的方式
68.不属于人类语言化传播现象的是( )。
A.舆论
B.谣言
C.时尚
D.民谣
69.( )是指大家在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性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意见。
A.舆论
B.谣言
C.流行
D.民谣
70.( )是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
A.舆论
B.谣言
C.流行
D.民谣
二、多选题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
A.个人层面
B.人际层面
C.社会层面
D.群体层面
2.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 )。
A.社会学习论
B.社会交换论
C.符号互动论
D.精神分析论
3.社会学习论认为学习过程有三种机制( )。
A.观察
B.联想
C.强化
D.模仿
4.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作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
5.黑根斯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以下( )部分。
A.理想自我
B.应该自我
C.社会自我
D.实际自我
6.心理学家安德森等人通过对如何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问题研究,提出了( )。
A.平均模型
B.累加模型
C.加权平均模型
D.简约模型
7.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 )。
A.激活功能
B.指向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整功能
8.社会动机包括( )。
A.成就动机
B.权力动机
C.交往动机
D.兴趣和爱好
9.态度的三要素说理论认为态度是由( )要素构成的。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意志成分
10.态度的动机功能主要有( )。
A.适应功能
B.防御功能
C.强化功能
D.价值表现功能
11.态度的转变包括( )两个方面。
A.方向
B.深度
C.强度
D.内显度
12.态度转变模型认为,发生在接受者身上的态度转变,要涉及( )方面的要素。
A.传递者
B.沟通信息
C.接收者
D.情境因素
13.态度转变的条件有( )。
A.原先的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
B.在实践活动中转变态度
C.团体规定与态度的转变
D.宣传与态度转变
14.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这三个阶段包括( )。
A.服从
B.顺从
C.同化
D.内化
15.态度测量的性质包括( )。
A.方向性
B.强弱性
C.多面性
D.一致性
16.态度量表包括( )。
A.加权法
B.总加法
C.累积法
D.等距法
17.社会关系的模式主要包括( )。
A.共享
B.权威排序
C.对等互惠
D.市场定价
18.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 )。
A.相貌的吸引
B.正面的互动
C.相似性与互补性
D.价值观
19.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中属于个人特质方面的有( )。
A.相貌的吸引
B.真诚
C.相似性
D.价值观
20.人际关系的进展,除了人际吸引还要取决于人们的( )。
A.交往时间
B.交往行为
C.交往动机
D.交往程度
21.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交往的主要维度包括( )。
A.广度
B.时间
C.强度
D.深度
22.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会经过( )。
A.定向阶段
B.情感探索阶段
C.情感交流阶段
D.稳定交往阶段
23.属于亲密关系的特征有( )。
A.相互依赖
B.共同活动
C.亲密感
D.承诺
24.冲突处理方式包括以下( )模式。
A.竞争模式
B.回避模式
C.顺应模式
D.合作模式
25.利他行为的特征有( )。
A.利于他人
B.自觉自愿
C.不求回报
D.乐于奉献
26.群体心理通常包括( )。
A.社会群体心理
B.集群心理
C.民族心理
D.团体心理
27.( )属于社会促进的效应。
A.晕轮效应
B.结伴效应
C.观众效应
D.光环效应
28.从众的类型包括( )。
A.真从众
B.假从众
C.权宜从众
D.反从众
29.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方面。
A.依恋
B.利他
C.亲密
D.承诺
30.婚姻的动机一般包括( )。
A.生存
B.经济
C.繁衍
D.爱情
三、名词解释题
1.自我图式
2.自证预言
3.自我障碍策略
4.晕轮效应
5.正性偏差
6.自利偏差
7.自我表露
8.利他行为
9.侵犯行为
10.群体凝聚力
四、简答题
1.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哪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3.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4.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5.简述态度的特点。
6.简述社会态度的功能。
7.简述相似性是产生人际吸引重要因素的原因。
8.简述冲突的五阶段模式。
9.简述家庭的功能。
10.简述社会心理的四种传播类型。
五、论述题
1.论述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理论与观点。
2.请对韦纳的归因理论进行论述。
3.请对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进行论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D
3.B
4.B
5.B
6.D
7.B
8.B
9.A
10.B
11.C
12.A
13.B
14.A
15.C
16.C
17.C
18.D
19.A
20.C
21.D
22.A
23.D
24.B
25.B
26.A
27.B
28.C
29.D
30.B
31.A
32.A
33.A
34.B
35.C
36.D
37.A
38.B
39.C
40.C
41.B
42.A
43.B
44.C
45.B
46.C
47.A
48.B
49.C
50.D
51.B
52.A
53.B
54.C
55.B
56.D
57.A
58.B
59.C
60.A
61.B
62.A
63.A
64.A
65.C
66.A
67.D
68.C
69.A
70.C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
3.BCD
4.ABCD
5.ABD
6.ABC
7.ABCD
8.ABCD
9.ABC
10.ABD
11.AC
12.ABCD
13.ABCD
14.ACD
15.ABCD
16.BCD
17.ABCD
18.ABC
19.BC
20.BC
21.A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ABC
27.BC
28.ACD
29.ABC
30.BCD
三、名词解释题
1.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2.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3.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是为了保持自尊,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6.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7.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8.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9.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
10.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由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
四、简答题
1.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的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化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互动的过程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2.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常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他人认为我怎样呢?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
(4)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如果让你仔细想想,你是什么样的人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让人们反省自己来了解他的自我。
3.(1)社会认知与寂寞。
(2)社会认知与焦虑。
(3)社会认知与生理疾病。(略)
4.凯利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凯利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其他人也如此吗?一贯性信息,这个人经常如此吗?独特性信息,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事物做同样的反应?凯利认为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对事件归因。另外凯利还提出了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到的另外一个原则,即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5.(1)态度具有统合性。
(2)态度具有媒介性。
(3)态度有压力,具有压迫性。
(4)态度是一元的。
6.社会态度的功能包括:
(1)态度的认知功能。
(2)态度的情绪情感功能。
(3)态度的动机功能。
7.相似性是产生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人们愿意与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即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使人们更加容易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
(2)相似的人可以为我们的信仰和态度提供支持,使我们感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甚至感到自己的信念和态度是正确的。在生活中,志同道合者往往会成为朋友、知己、知音更是可能成为生死之交。
(3)人们认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就想当然地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觉得他们也会喜欢自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8.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
(1)冲突潜伏阶段:导致双方冲突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
(2)冲突知觉阶段:双方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
(3)冲突感受阶段:双方开始分析冲突的性质,思考应对的策略,而且还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如紧张不安、不舒服、愤怒等),在这个阶段,双方需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
(4)冲突外显阶段:当一方将冲突公开化时,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行为上的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的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
(5)冲突结果阶段:冲突意味着人际平衡关系的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双方关系一般会达成一个新的平衡,这时就进入冲突的结果阶段。冲突的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也可能是一胜一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双赢。
9.家庭的功能包括:
(1)经济功能:经济是家庭功能的重要基础,包括家庭的各种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财等。
(2)性的功能: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夫妻间的性关系是社会(法律、伦理和道德)认可的性关系。
(3)生育的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种族繁衍的保证。
(4)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义务与责任。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培养,赡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
(5)教育功能: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为重要。
(6)感情交流功能: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7)休闲与娱乐功能: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转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
10.社会心理的传播类型包括:
(1)自我传播:又称人的内传播,是指个体对信息的自我加工过程,可以采用自我对话的心理过程,就像我们常说的苦思冥想、扪心自问、自言自语等自己同自己对话,这是个体内部信息传递及其心理过程。
(2)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彼此保持着一定的人际距离并发生相互影响与作用,它不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也不是有组织的传播,而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它是社会传播的基本行为。
(3)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它包括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也包括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情感和角色的沟通和传递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
(4)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由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诸如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电影、微信、微博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活动,其特征就是面对着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群,信息是公开快速同时到达的传播活动。传播者是一个组织,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这个复杂的机构运作。
从以上四种传播类型看,人的自我传播是传播的基础,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在这个心理互助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无论何种形式的传播都是在人的心理作用下进行的。
五、论述题
1.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霍曼斯的五个相互关系的普遍性命题上:
(1)成功命题:个体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就会重复这种行为。某一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这种行为重复的频率就越高。
(2)刺激命题:相同刺激可引起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
(4)剥夺满足命题: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体行为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受到出乎意料的惩罚时,他可能产生愤怒情绪,从而出现侵犯行为;反之,如果个体行为得到甚至超过预期的奖赏,或没有受到预期的处罚,他可能会很高兴,就会采取赞同行为。
社会交换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减少付出代价,使交换行为变成得与失的权衡。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如果收益(产出)与代价(投入)平衡,则互动得以维持;相反,如果二者不平衡则互动难以长期维持。
2.1972年,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内因与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维度,即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就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轴与Y轴一样。韦纳进一步组合了这两个维度,如表:
韦纳的归因模型
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应(自豪或羞耻)。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把成功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
韦纳在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归因理论,于1982年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韦纳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
3.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1)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身,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2)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3)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浪漫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5)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6)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7)完美爱情: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斯腾伯格在前面六种爱情前面都加了一个“式”字,因为在他看来,这六种都只是类爱情或非爱情,在本质上并不是爱情,只有第七种才是爱情,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类爱情和非爱情的情形实在太多,以致把具备三要素的爱情基本当作是一种超现实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