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社交心理学

有社交焦虑怎么办

社交焦虑是一种心理问题,如果这种问题长期存在且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就可能会发展成社交焦虑障碍,演变成心理疾病。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但大多数人一般觉察不到,因为这种社交焦虑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发展成心理疾病,才会受到重视。但是此类焦虑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例如,我到一个新环境中,会感觉到一些人不喜欢我,我不能自由自在地行动,当我产生这种焦虑感时,就会回避这种场合。所以一些人喜欢宅在家里,喜欢玩虚拟游戏,这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交的逃避。

社交焦虑的根本性质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属于社会适应的范畴。人要经过一个发育和成长的时期,发育有两条主线: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身高在慢慢变高,体重也在慢慢增长,这是生理发育。心理发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自我成长和他人关系。自我成长即形成了自己的人格体系,有自尊、自我认同、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等。他人关系属于外部生态系统的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在心理发育过程中,我们首先是发育自我。婴儿刚出生时,没有自我的概念,一切靠妈妈来做决定。当长到2~5岁时,迎来了第一次逆反期,孩子开始对妈妈的决定说“不”,开始把妈妈从自我中赶出去,所以成长自我意味着把他人赶出去。比如,你交了一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在你心中是有地位的,这个“心中”就属于自我的一部分。但在热恋期时,自我开始慢慢变小,甚至会失去自我,对方已经完全占据了你的心,这时候你是最“傻”的状态,因为“你”已经不存在,他人已经变成了“你”。

随着自我的成长,与他人的关系开始慢慢发展。每个人的“我”里面都会有不同的关系系统。刚开始是妈妈,之后形成“我”,然后是老师和同学,再然后就是爱人和孩子,且这些人所占的地盘会灵活地变动。但是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灵活转变一些人物所占的地盘,该“大”时没有“大”,该“小”时没有“小”,这个人的人际关系就会受到影响。例如,一个小孩在童年时不断受到家人的打压,什么事都不让做,等他长大了,该对一些事做出决定时,他反而没了主意。这种情况,就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

所以,社交焦虑、社交水平低往往是和心理发育、心理成长有关系的。

社交焦虑除了与生理发育、心理成长有关,还和社会化发展有关。我们和不同的对象交往,就是在学习不同的礼仪、道德、规范、模式等。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其实是社会适应不良。一些刚入学的大学生学习一段时间退学,一些小学生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这些其实属于社会适应不良。社交焦虑是社会适应不良所导致的心理症状。

既然社会适应不良已成事实,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建设自我,提高自我。心理发育和心理成长虽然有关键期,但是没有时间界限,我们一生都可以进行心理的再成长、再发育,这就是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最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有自尊心。当一个人有自我的时候,他会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喜欢自己的,这会影响和他人的关系。同时我们再学习一些社交技巧、社会规范,慢慢地就会实现自我的成长与他人关系的成长。另外,我们还可以努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如果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那我们的社交焦虑就会减少。

心理健康有10个标准,其中一个就是能动地适应社会。能动地适应,就是不管身处什么环境,我们都能很快地融入进去。这里的适应就是自我和重要他人在心中所占的空间大小。如果在和他人交流中,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我们要保留自己的建议,不要对别人的看法进行偏激评价,因为赞同别人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这其实也是涉及自我与重要他人的成长。

如何看待社交中左右逢源的人

生活中存在这样的一类人,他们不善于交际,看到那些在社交场合谈笑风生的人,一方面觉得很羡慕,另一方面又觉得很虚伪。

很羡慕代表他们内心很渴望融入,很渴望在人群中找到自我的感觉。觉得很虚伪我理解为“酸葡萄心理”,这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御和保护机制,当我们不能得到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我们会在心理层面做一个加工,这个加工的结果实际上是让自己的内心更舒服。

比如,男孩和女朋友分手了,男孩为了减轻失去心爱的人的痛苦感,就主动在思想里寻找一些可以让自己舒服一点的认识:她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她提出分手是她的认识能力不够,男孩想着想着就没那么痛苦了。这就是人们的自我安慰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才可以在困难重重、荆棘密布的人生旅程中走下去。

所以,羡慕那些社交高手的人,其实是希望自己可以提高交往能力,让自己可以在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中得心应手。

既然这样,我们就要避免“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思维方式。

以前,我们不能掌控,不能决定自己的心理发育和成长过程,不能决定他人对自己的教育。但从今天开始,我们是可以从头再来的,我们可以不断努力和学习,在现实中找到自我确定感,也就是自信,尝试着交往一些喜欢和接纳我们的人。

我们有时间可以多读一些书,可以参加一些类似于提升自我和交往能力的学习活动,比如,学习一些心理学提升自己的情绪智力水平等。

人缘好的人都有哪些特征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善良、乐于助人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心灵互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不过我们内心依然有依恋的本能,渴望被人看见,渴望被人理解、关注,渴望得到更多的人认同,这种渴望在今天的社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多。

另外,我们其实不像过去那样容易获得别人的关注、看见和帮助,所以说,身上有善良的品质,或者拥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这里强调一点,通过帮助别人而让别人认可自己,这不是真正的乐于助人,真正的乐于助人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本身是快乐的、享受的。

二、愿意分享、有能力分享

人与人之间渴望真诚。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要交一些对自己有帮助、有好处的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存本能中,我们愿意跟什么样的人一起相处,首先要关注的是这个人有没有危险。就是说,如果这个人没有危险,不会伤害我们,我们才会把他放到自己的心理空间里。

对于真诚的人,他的安全感很强,他愿意与你分享:他在想些什么,他接下来会干什么,他现在正在享受什么样的快乐,他拥有哪些有趣的东西,等等。这种既愿意分享又有能力分享的人,往往在人群中是比较受欢迎的。这就是我们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三、有趣

过去人们交朋友很多是有功利心理的,但是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开心与快乐,尤其是社会多元文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实用主义会慢慢地被淘汰。这时无论找朋友,还是找爱人,人们都会考虑一个因素,就是这个人是否有趣。

如果他很古板、无趣,就意味着他不善于探索、不会创新,跟他在一起死气沉沉的,没有意思。所以我们都喜欢那些有趣的人、善于探索的人、不古板的人,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出其不意的心理体验。

四、思想积极、有正能量

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思想是纯净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对外表现出来又是爱笑的这些人,他们看起来没有什么伤心的事,跟人说话的时候也不带负能量,一旦别人有什么不开心,跟他们讲完之后往往变得充满希望、积极向上,这样的人往往更容易受欢迎。

五、良好的外表和形象

我们都不太喜欢邋遢的、不爱干净的,行为举止猥琐的人,相反我们会喜欢形象上比较干净、朴实,气质上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的人。

六、有主见、能与他人和而不同

我们不太喜欢那些优柔寡断、随波逐流的人,我们往往更喜欢那些有主见、有边界的人,哪怕你跟他相处,他拒绝了你,你仍觉得被尊重了。因为他拒绝你,不会敷衍你,所以你觉得被尊重了。当你有一些态度、观点、行为,他不太认可的时候,他也能接纳你的存在,而不去改变你,他能够允许他人按其原有的方式存在。

七、赞美、欣赏他人

人缘好的人无论看到什么,都能说出好来。如果你穿得很漂亮,他就会说“你今天穿得实在是太好看了”。这不是一种套路,而是他发自内心看谁都好,都可以去欣赏。这样的人无论到哪里,都能够随遇而安,能够赞美别人。人人都渴望阳光,都渴望被赞美,所以有赞美习惯特征的人,都是有好人缘的人。

八、幽默

无论在人际交往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见一些尴尬的事情,出现一些尴尬的心理,以及一些突发的、不能应对的场面场景。如果你的身边恰好有一位充满幽默感的朋友,你会发现,幽默是化解尴尬、化解不良信息的一种能力。

幽默是一种很重要的特质,人们往往喜欢有幽默特征的人。幽默是微笑着与命运和解。幽默的能力是和解的能力,是化解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

总之,拥有这八个特征的人一定会拥有非常好的人缘。

不懂得拒绝别人怎么办

如何拒绝别人,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不懂得拒绝别人到底是“不懂得”,还是“不敢”?“不懂得”是技术问题,“不敢”是心理问题。有时候人们会误以为“不敢”就是“不懂得”,或者误以为“不懂得”就是“不敢”。所以,在探讨如何拒绝别人的操作方法之前,我们要先分清不懂得拒绝别人到底是“不懂得”这种技术的问题,还是“不敢”这种心理的问题。

一、技术问题

如果是技术问题,说明这个人会更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其最大的困扰在于如何能拒绝得得体一点,即已经做了要拒绝的决定,剩下的就是考虑用什么样的技术操作,让自己拒绝的时候心情能轻松一点,也让拒绝这个事件显得合理一些。

因为“不懂得”而迟迟没有拒绝别人请求的人,往往比较爱面子,也比较照顾他人的感受,是一个在乎自己风评的人。这里的“不懂拒绝”,就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在操作技术上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有些“不懂得”如何拒绝的人,经常在拒绝的时候试图向对方做解释,但往往越解释越像在掩饰自己的拒绝原因,会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结果反而越描越黑。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拒绝别人的时候,可以不绕圈子、不用套路,也不瞻前顾后,可以直截了当地当面讲清楚。例如,有人向你借钱,如果你说考虑一下到下周回复,到了下周又回复说要和家里人商量完才能决定,拖到最后就干脆不接电话了。你这样一系列的行为就会让对方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你一开始之所以推迟回复的时间,是因为你不想让你们之间的友谊因为自己的拒绝而受伤,但后来因为你一系列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反应,最后找你借钱的那位朋友,不仅明白你不想借钱给他,还会认为你是一个心口不一、虚伪的人。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最开始的时候直截了当地拒绝:“对不起,这个钱我不能借给你,因为我刚买完房子正需要钱,所以这次没法把钱借给你。”或者说:“对不起,这个钱我不能借给你,因为你借钱是为了做生意,这笔钱的数额太大,你的生意风险也大,我就是个上班族,挣钱还要养家糊口,我的钱都是一分一厘攒起来的,我承受不了损失。”

这个就是很真诚、很直接的反应,当然,找一个委婉些的理由会更好,不失真诚,明面上也好看。再者,还可以这样说:“对不起,我最近手头紧,前几天我丈母娘借走了我的钱,现在我手头上都没有钱了。”像这样的谎言也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技术问题是相对容易处理的,只要自己不过于追求完美,不要想着让场面有多么漂亮。换句话说,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总是想要把事情处理得很完美,这样一来就多多少少戴上虚伪的面具,面子和里子都想要,但客观的情况往往都比较复杂,如果要了里子,就会顾不上面子。所以,我们在拒绝别人的时候,能够把问题讲清楚就行。

由此看来,一些人在人际关系中很被动,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很被动,这种被动的局面往往都与自己对事情太追求完美和场面的漂亮有关系。

二、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是针对对方的情况而言的,比如,对方当时的心理脆弱,不能接受突然的、直接的拒绝,那么这时就不适合当面拒绝他,直接拒绝可能会导致他内心受不了,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所以说,真诚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情况来行动的。

古时圣贤孔子的学生跟别人打赌,在争论计算的对错问题,孔子的弟子坚持三七得二十一,而另外一人却认为三七应该得二十四,两个人争得不相上下。最后他们决定去找孔子评判对错,声称三七二十四的那个人是一位不识字的普通农夫,他很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就说:“如果我输了,我就把自己的头割给你。”最后,孔子告诉农夫是自己的弟子算错了,这个农夫就高高兴兴地走了。孔子的弟子发问了:“老师为什么要说谎?您不是告诫我们不能说谎话吗?老师怎么糊涂了,难道您自己不会算这个账吗?”孔子说:“如果我说你算对了,那么跟你打赌的那个人是要掉脑袋的,但是说你错了,你只不过是一个糊涂虫而已,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所以有时候,应对方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在拒绝的技术问题上,我们要坚持真诚的原则,但也要学会因地制宜,不难为别人,也不难为自己。

三、心理问题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不敢”的问题。

1.不舍得

为什么不敢呢?这里不敢的原因就在于不舍得。人们大多都是贪心的,如果有时候拒绝了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不愿意满足的请求,那就意味着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要失去一些东西。例如,如果我拒绝了这位朋友提出的要求,那么就意味着在下一次我向这位朋友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他很有可能也会拒绝我,我现在对他的拒绝,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今后我找他帮忙的利益。

某个领导让我去做一件我不愿意做的事,如果我拒绝了他,那么日后有可能我就不会获得被提拔的机会,也有可能不会被重用了。所以,当下的拒绝,有时候意味着要舍掉一些之后的利益或者权益。而我们的贪心告诉自己,既想拒绝不想做的事,又不想舍弃之后的一些利益,这个矛盾的现象,就是我们的贪心造成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舍得放下,就不能够前行。

就像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总是揪住自己过去的错误不放手,那就不能迎来自己的美好未来。不放下过去,便难以赢得未来。这是因为,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敢或者不舍得得罪别人,总想着让所有的人都喜欢、接纳和欢迎我们,想要被所有人尽可能地肯定。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如果我们前怕狼后怕虎,就会让自己举步维艰,连原本日常的事情都难以完成。这种不舍得拒绝的心态,往往会让自己蒙受巨大的损失。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或者其他生物的进化,一直都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原则,择优选择,择劣淘汰,以寻找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基因,并且想办法将这些基因延续下去。而基因对人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趋利避害的基因表现在拒绝别人的方面。有些人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会做一些符合内心利益的选择,认为只要我们现在不拒绝,等到藏着掖着熬过一段时间之后,那样可能是最符合利益的,其实不然。因为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总结可以发现越是贪心、不舍得的人,拖到后来越是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付出的成本反而比直接拒绝更大。

舍得,就是要适当地付出一部分成本,有时候我们不拒绝一些人的请求,不敢得罪一些人,恰恰就决定了我们不能赢得另外一些人的帮助和认可。这其中的取舍,需要自己有对形式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力。那些在最后获得成功、利益、机会、人脉、好评和奖励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在开始的时候,已经明智地舍弃了一些东西,所以说,不舍就不能得。

当明白这个道理时,我们就学会了如何去计算这笔人生幸福和成功的账。算清这些账之后,我们就不会舍不得了。一旦我们舍得付出一些成本之后,那么,对一些人和事,我们就会敢去拒绝了。

2.避免不义

贪心是人类固有的一种人性特征,它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只是我们通过自我的道德、法律和规则对贪心进行了约束,以道德且守法的行为做出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如果从贪心的角度来审视这种不舍得拒绝的行为,那就是内心的一种冲突,有时候贪心会驱使我们鱼与熊掌皆想要,这样的结果通常都不会很好。患得患失反而什么都得不到,这是心理人格冲突的问题。

我们不要做一个不义之人,不义就是不做选择,就是模棱两可,就是左右逢源。不义的人到最后也不会有好的发展,因为两方面都敷衍着,到最后可能两种利益都得不到。所以,只要我们选择了一边,然后一心一意地追求发展,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这就是心理层面不敢拒绝的第二个方面——“避免不义”。

3.害怕被否定

我们害怕拒绝别人之后,别人找我们的麻烦或吃苦头,甚至后果会非常严重。这就是迫于外界的威胁和压力而不敢有拒绝的举动和言语,没有勇气承担拒绝之后的后果,所以很多时候有的人就干脆不拒绝。有些人当时做不拒绝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早晚会遇到问题,他的内心也准备好了要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天会到来,还存在着侥幸的心理,以为现在不拒绝,糊弄过去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后面会有更大的遗留问题。因为不敢接受后果,所以就不去拒绝,最后得到的不良结果会更加严重。

一个不拒绝的举动涉及的心理因素很多,有的不拒绝,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够硬;有的不拒绝,是因为内心太善良;有的不拒绝,是因为方法不当;有的不拒绝,是因为自以为聪明。所以,我们不要不真诚,不要自以为聪明,不要舍不得放下。

真诚成本最少,虚伪成本更大,我们要做一个敢于拒绝、真诚、有自我、有底线的人。

聊着聊着就陌生了吗

为什么有的人刚开始能聊得来,后来不知不觉就变得陌生了?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中的心理学知识,因为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相信在用心理学知识解读之后,可以为大家在人际关系中的应对策略做一些参考。

一、剖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一种原因,在人际关系中,两个人是从远到近的,《道德经》里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是世界的规律。人际关系也是这样,从一开始的彼此不认识到相遇,之后要交往,然后就是相知,两个人便有了交情,相知的两个人互为知己,乃是同道中人。人和人之间,朋友之间一定有“同”,才会在同一个地点相遇,然后从相遇到相交、相知,再到相伴、相守甚至是相恋等更高的关系层次。最后,我们就会变成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一路同行,相携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人际关系发展的历程,层次会越来越高,深度会越来越深。这个时候,一个人内心的人格、价值观和情绪情感模式都会在朋友面前暴露出来,当我们在人际关系里暴露出自己的真实状态的时候,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种本能——自我保护。

比如,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一开始相处得挺好,我们一起谈心,发展到相知的阶段,我们朝夕相对或者一起合作创业,成了对方的合伙人,两个人在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方面面都会展露无遗。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交情还不是很深时,还没有进行深层次互动的时候,各自的一些缺点都会被掩饰;而一旦交往深了,这些性格或者言行中的缺点是掩饰不住的。

在个体心理咨询或者团体心理辅导中,导师有时会对来访者或者团体中的成员们说:“在这里,无论你怎样表现和伪装,无论你穿着什么样的‘马甲’,你的人格、行为模式和情绪特点在我面前都将会一览无余。因为我们的人际距离已经在3米之内,这算是一种比较亲近的关系了,这时候双方的人格的‘马甲’都脱掉了,你可以看到我的优缺点,我可以看到你的真实一面。”所以交往一旦深入,我们试图掩盖的人格中的不太尽如人意的部分,即“马甲”保护的部分,都会暴露出来。

于是你就会发现:有一些人,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一旦进入可能暴露自己缺点的阶段,就开始逃避这段关系,甚至放弃这段关系,导致这段关系无法继续下去。这种现象不仅常出现在朋友关系里,在夫妻关系里也会出现。有的夫妻在一起生活了20年甚至30年,互相之间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在生活层面都彼此了解,但是彼此的心灵却没有完全地碰撞和融合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相处是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方式,而没有走到“心心相印”的阶段。这是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人格中一些不完善的部分,或是不想被人发现的部分,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第二种原因,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既是主动方又是被动方。别人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害怕别人发现了我们的性格缺点而离开我们,所以我们就不往前深入发展了;同样,我们也会选择跟别人交往。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是表面化的,深入交往后就会发现对方和自己的频率或思想不匹配。有一个女孩长得漂亮,性格乖巧举止优雅,但是她每一次恋爱,开始的时候恋人对她很好,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恋人往往就主动结束这段恋爱关系,或者对她明显不如开始那般殷勤。这个女孩就因为这个境遇感到苦恼,最后得了抑郁症。

这是因为有一些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内涵的,俗话说就是经不起推敲,就像有些书,看一遍就永远不愿意再看第二遍。但有的书,却是可以看完一遍再精读,精读完还想再看,对于这些经典之作,常学常新。有些人很有内涵,我们跟他们越相处越发现他们方方面面都很好,那么这段关系就会继续维持下去,甚至会越来越亲密。

关于人际关系模式的分类,一共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一种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人,他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一开始就把自己包装得非常好,但只要跟他相处时间长了,他内心包裹的瑕疵就被发现了,之后可能就会觉得他其实没有那么好。于是好感慢慢地降,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开始想要离开他。自下而上的人,一开始没有什么包装,乍一看是不起眼的,但他很有内涵,相处时间越长越觉他身上有无穷的“宝藏”,越来越离不开他。

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大部分人都选择一开始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所以一开始大家聊得不错,再没有内涵的人,他只要用心地把自己所有的优点展现出来,在交谈的时候极尽华丽的辞藻,尽量展示出自己的修养和魅力,甚至把毕生所学都用在第一次的交流上,这第一印象肯定是高分。但是,经过几次的交流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这个人的水平可能就那样,如果再聊下去就没意思了。如果他觉得没意思,那他可能就提前离开了;如果是你觉得没意思,那你就会提前离开他。所以这种情况往往指的就是那种“华而不实”的人或人际交往模式,最后会使我们发现对方的不足,反之亦然,别人在与我们相知后,可能会发现我们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好,那么他们也会失望,这段关系也会随之终止。

因此,一开始很聊得来,聊到最后不知不觉就变得陌生的两个人,都需要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下这句话的表达,什么叫不知不觉?不知不觉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第一种不知不觉是在人际关系中,有些人很敏锐地预感到对方可能马上就要碰触到自己人格中阴暗的部分,对方快知道自己那个不愿意被别人知道的特点,所以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他就会避开这种更深层次的交流。

第二种不知不觉的情况,就是我们被对方发现或者我们发现对方,实际上是华而不实,出于交朋友安全和真实的考虑,避免了深层次的交流。

第三种是不具备深交的能力。即这些人不具备人际交往中进行深交的能力,本质上属于技巧不行或者能力不够,在交往的表现中,交往的双方并没有多少套路。如果用拳击来比喻有效的聊天方式,这就像是一个人先打一个刺拳,接着一个后直拳,再来一个摆拳,紧跟着一个勾拳,勾拳之后再来一个直拳,这种就是组合拳法。人际交往也是类似的,比如,你跟我说一句话,我可以回答,也可以在回答之后反问一些话,也可以倾听,还可以表明态度。有的人在聊天时没招可以出,他就只能说一句话,也没有想到后续如何接话,所以就会很尴尬。这一招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向别人询问,别人不回答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恰恰就表明了这个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并不具有深交这种技能。这类人一开始能和别人谈得来,后来就进行不下去了。

销售行业有这样的说法“生意不成,言语没到”,意思是生意没做成是因为话没说到。有些做生意的老板很会与人互动,别人说什么,他都有话可以回答,而且在回答之中还能引出新的话题,而有些老板就是别人问什么就回答什么,或者别人在还价的时候,这个老板可能就当场愣住了,不知怎么回答了。

我们用一系列数字化形象的说法就是零对零的沟通,是双方没有沟通;一对零的沟通,是从一方沟通过去,但是却没法从另外一方回来;一对一的沟通,是从一方沟通过去,然后又从另一方回来;一对二的沟通,就是我说一句,你回一句,而且还能五对五,十对十,双方越聊越投机。

二、如何处理这三种不知不觉变陌生的情况

这三种不知不觉变陌生的情况,其本质反映了三个问题。第一种不知不觉变得陌生的情况,其背后的原因是人格方面有所欠缺导致的,是需要成长与自我完善的。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跟别人交往,进行到某种程度就发展不下去了,他们会找出一些所谓合理的理由拒绝深入交往,这就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成长的机会,也在不知不觉中和对方越来越陌生。

如果是我们身边相熟的人,我们就要抓住他,让他无法逃避;如果是我们自己,那就要反省,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深交下去?为什么不能和别人相遇、相识、相知下去?为什么不能和有好感的人相恋、相守下去?如果能一直进行下去,就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境界,也是老子的《道德经》中说的大自然的规律,当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律。

第二种是我们在社会中的相处之道。不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要做到内外统一。如果不把自己的外表包装得赏心悦目一些,别人愿意接触你的意向或者愿意接受你的程度也会打折扣。即使你是自下而上的,是靠实力的,也是要考虑外表的包装问题。同样的道理,人人都喜欢和出色的人交朋友,所以要搞好光环,但是不要太离谱,这个光环还是要与自己的实力相匹配的。我们可以综合这两种情况,一方面在个人外表的包装和对个人形象的光环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努力提高自己,让自己的实力能匹配得上这些包装和光环,让他人通过跟我们的交往发现我们就是一个表里都很优秀的人。

第三种情况的解决,就是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因为这第三种不知不觉就变陌生的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是当事人的人格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成长自我。如果是交流模式的问题,我们就要把模式调整到健康模式;如果是技术的问题,我们就要提高交流的技术水平,争取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有来有回。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慢慢地各方面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在交友的过程中,既要能“上得去”,也要能“下得来”,经得起审视和评判,不逃避,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守住一颗真诚的心,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为何对最爱的人说最狠的话

我们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可以看到一个人行为背后的动机。说狠话的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说狠话的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实,说狠话无非是想让对方满足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处理要求,或者是满足自己对关注和爱的需要。

可是,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他们的爱没有被满足,所以就会用自己认为可以获得爱的需求的行为方式对对方进行刺激与表达,说狠话就是其中的一种刺激与表达,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表达理解为是一种控制。

我们为什么会对最爱的人说最狠的话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方面,我们对最爱的人说最狠的话,成本或代价是最小的。试想一下,如果走在路上,你根本不用对陌生人说狠话,你只是斜视别人一眼,都可能会招来一顿白眼、谩骂甚至暴打。而在家里你就算说狠话也不会招来很坏的结果。说明我们在做一些事情时,会考虑行为之后要付出的代价或成本有多大。而对我们最爱的人、最亲的人说狠话,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所以我们才敢对最爱的人说狠话。

第二个方面,我们最了解我们最爱的人、最亲密的人,他们的软肋在哪里。所以我们说狠话能够刺激到他们,能够让他们痛,能让他们做出反应。狠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是软肋、痛点,你的狠话再狠,没有说到别人的痛点,也不算狠话;另一方面你的话虽然不狠,但是戳在痛点的地方说,那也是狠话。

第三个方面,对亲密的人说狠话,说多了他会变得百毒不侵,甚至是麻木不仁了。说狠话的人不可能是突然才会说狠话的,他可能一直在说狠话。他说着说着,对方听多了没反应了,可能就达不到控制对方的效果了,也达不到爱和满足的效果了。这会导致几种结果,说狠话的人有可能会偃旗息鼓反思自己,有可能会越说越狠。因此,在旁观者的眼中,对亲人们说狠话,有时候会越说越狠。

第四个方面,说狠话还是一种诉求。我们说狠话的背后还透着一种心酸、无奈的表达和诉求。因为如果能当好人,为什么要去当恶人呢?没有人愿意做负面的典型,没有人愿意做被人讨厌的人,就像没有人愿意做一个不听话的、天天挨骂被嫌弃的小孩。说狠话的背后其实透露着一种心酸和无奈,还有可能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外在掩饰,这主要由两个原因引起:首先,说狠话的人渴望倾听对方回馈给自己关心和爱,但是那个人恰恰不懂如何表达关怀和爱,我们可能用明示或者暗示都得不到,用温柔的方式也得不到,最后就可能会变成用极端的方式、说狠话的方式去获取。

说狠话在亲密关系中是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或互动。比如,一个小孩跟爸爸妈妈去逛街,他看到一个好玩的玩具,他非常想要那个玩具,但是他知道爸爸妈妈可能不会给他买。经验告诉他,提出要买玩具的要求后,不是被说一顿就是被揍一顿,所以他悄悄把玩具偷走了,然后这个小孩被说成是心理有问题,喜欢在外面偷东西;或者这个小孩告诉妈妈他想要买这个玩具,但是妈妈拒绝了,然后他就瘫坐在地上撒泼大哭。这两种行为表现都是非常规的。其实这个孩子原来是有正常行为的,但是每当他有所需求时,妈妈都不理睬他,他尝试了几次之后,妈妈没有反应,他就选择以哭闹来引起注意。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用非正常、非常规的行为来表达需要和诉求呢?是因为他用正常的言行得不到他需要的爱或者玩具。这种非正常的表达,是他从原生家庭的生活中逐渐掌握的,已经相对稳定了的,也是很难改过来的。现在他和自己的伴侣长期相处了,伴侣可以慢慢帮他改,跟他制订好规则然后严格执行,这种说狠话、撒泼打滚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慢慢收敛。

其次,说狠话的人自己已经不会去诉求和索要爱了。他是缺爱的人,他有心理创伤,或者有心理上的跨不过去的坎,所以,即便是遇到了一个懂爱的人,他也会用说狠话的方法来表达,这是由两方面构成的。因此,对这一类“可恨”之人的“可怜”之处,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要进行关心,在潜移默化中改写他的行为模式,可以在平时向他表达清楚:“你不要说狠话,你温柔地说,我就可以满足你的一些合理要求,你不要急,你是不是想让我关心你一点?”接招的人要心态平和地给予回应,要明白以柔克刚的道理。如果我们以牙还牙地说狠话,说得比他还狠,时间长了,就分不清谁是始作俑者了。

说狠话的背后反映是缺爱,或者说没有爱的能力,也没有接受爱的能力。他通过说狠话这种非正常的行为来控制对方,从而达到自己需要的结果,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亲密关系中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虽然相对稳定,但也是可以改变的。喜欢说狠话的人自己要觉察到自己的问题,另外身边亲密关系中爱他的和他爱的人,都可以帮助他去纠正这些不好的行为,但是前提是那个亲密关系中的人要有理解和爱的能力,否则就会变成两个人互相说狠话、互怼的场面,这样就解决不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