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1]

孤亭月落九江秋[2],弹过琵琶水尚愁[3]。今日芦花笑词客[4]:不曾老大已飘流[5]


[1] 此诗作于乾隆元年(1736),原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一。是年作者迫于生计由杭州赴广西探望叔父,途经江西九江。诗触景生情,思古慨今,油然而生天涯沦落之感,词句中浸染着感伤的情调。琵琶亭,在江西九江西大江之滨,唐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年(815)贬官九江郡司马,十一年(816)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问其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命曰《琵琶行》(据《琵琶行·序》),后人因以名亭。

[2] 九江:在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明、清为九江府治。

[3] 弹过琵琶:指《琵琶行》所写商人妇当年在江舟上弹过琵琶。水:即九江边之浔阳江水。

[4] 芦花:《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荻花即芦花。词客:诗人自称。

[5] 老大:年长。《琵琶行》:“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飘流:背井离乡,飘泊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