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分析
- 王媛
- 1814字
- 2021-04-30 19:29:03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是人类表达、维系多样性文化价值认同,并共时性建构人类精神家园和精神秩序的特殊系统。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普遍性重视,深层次折射了人们对独特性文化基因和文化身份的价值肯定。然而,在人类文明进入现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断变迁,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及生存观念剧烈变革,许多优秀传统艺术、民间文学、民间习俗与手工技艺等文化事象被工业文明所抛弃或遮蔽,逐渐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场域,无法继续获得人们的价值关注和实践参与,从而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工业文明挑战下所遭遇的严峻的存在性危机。这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究竟还具有什么样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是如何存续于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忘或遗弃,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成为本书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本书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整体切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究,洞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对全球性文化认同体系建构的内在价值、洞察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认同的形态与路径特征,从而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续与人们生活之间的价值关联,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存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首先,全书在全球性视野下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的两种“文明的冲突”,并在深入分析这两种文明冲突格局的基础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所具有的增进文明间相互理解与认同,推动传统向现代的理性变革与延续性发展的潜在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存续显示了人类社会在跨地区、跨民族与跨文化的层次上,在彰显着不同主体独特价值认同的同时,也呈现出某些普遍性价值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所谓农耕文明社会的价值并不全然受到了工业社会环境的挑战,有些文化价值依然被人们广泛认同。
其次,在遗产、记忆和认同的三维关系中,本书具体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化记忆的特殊载体,是人们表达或维系各种文化价值认同,并共时性建构人类生活的精神秩序,建构人类精神家园的特殊系统。这一概念性框架系统解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机制,是一个整合了文化认同动机与建构实践的特殊发展机制。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发展机制的研究,可以选择以文化认同的视角进行切入。这既为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学理解释,也为后面各章分别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模式、路径与特征奠定了基础。
再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内涵进行了阐释,在对它所涉及的各层次认同问题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整合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价值认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的内核。
由此,作者引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案例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下的流播演变形态入手,指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的时空性特征,并相应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分别是:“梁祝传说”“传统年画”和“皮影戏”,它们在文化表现方式、文化意义结构流变形态以及与人们生活空间关系上既相互区别,又有着突出的代表性意义。
通过对梁祝传说、传统年画和皮影戏的文化认同模式与特征的分析,一方面显示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价值认同方式与心理结构,另一方面凸显了人们建立并调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认同的四重性特征。它们分别是:文化认同的意义生产与再生产机制;文化认同的多样性与延续性机制;文化认同的空间整合与文化意义的公共选择机制;文化认同的意义结构与集体心理结构的同构性机制。这四种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共同体现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或延续,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文化实践方式,是一种在社会空间的生产中,共时性进行着的社会生产实践。
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认同体系的构建问题给予了回应。在指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遭遇的文化认同问题基础上,在比较分析中国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及其被运用实施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性保护”的理念。该理念整体地关照了“非遗”文化认同路径的四重特征,旨在将对公共生活空间的生产,与对文化实践的对象化生产共时性地整合起来,通过建构集体生活的民俗、节日及日常生活空间,为人们集体性的精神生产实践提供空间语境的支持,通过对文化意义的再生产与再生产,重新建立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