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的孩子容易腹泻、积食、不爱吃饭

为了让孩子能好好吃饭,家长操碎了心。要想孩子聪明、健壮、个子高,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好好吃饭,偏食、厌食的孩子不仅经常生病,身体发育也会受影响。

孩子没胃口,是脾胃不和在添乱

很多家长都知道,脾胃是负责消化的脏腑。孩子不爱吃饭,家长也知道是孩子的脾胃出了问题。但是,究竟脾胃在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脾和胃的作用又有什么区别呢?

脾和胃的功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脾负责运化,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输布到全身;又主升清,食物经过胃腐熟后,通过胃气通降,下行至小肠,小肠负责泌别清浊,清者交由脾,通过脾气升发,输送全身各处。

胃负责消化,主降浊,食物经过胃腐熟后,通过胃气通降,下行至小肠,小肠负责泌别清浊,浊者通过胃下注大肠或膀胱,通过大小便排出;又主纳腐,收集腐熟食物。

脾胃在功能细分上虽然有所区别,但两者都是负责获取营养的,所以密不可分。脾和胃的一升一降,完成了从消化到排泄的全过程。

脾和胃的特性有所不同

脾和胃的特性有所不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胃相互协调,脾能够为胃受燥,胃也能为脾受湿。脾可以输布津液滋养胃,胃又可以利用通降作用为脾除湿。脾胃好的孩子食欲佳、吃饭香、消化吸收功能良好,身体也长得结实,很少生病。

用排骨、海带、豆腐做汤菜,既清淡又能增进食欲。

温性、平性食物是孩子养脾的“好伙伴”

中医认为,脾胃是喜温畏寒的,就像自然界中的土地一样,没有足够的热量,万物是无法生长的,所以脾胃易受寒气侵袭,遇到寒凉刺激就容易腹痛、腹泻。如果孩子常常手脚冰凉、小肚子冰冷、面色苍白,并伴随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就是比较典型的寒伤脾胃的表现,建议让孩子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

寒凉食物会伤孩子脾胃

孩子的脾胃常不足,怕寒凉的食物,这个“寒凉”不单单指我们所说的温度冰冷的食物,还包括食物的属性,像香蕉、西瓜等是寒凉食物,孩子吃多了会影响消化、吸收。还有生冷食物,如凉菜、冰饮、冰激凌等,孩子吃多了就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因此,秋冬季节要少给甚至不给孩子吃寒性水果。

生姜大枣红糖水可暖脾胃。

果汁,不伤孩子脾胃

孩子脾胃虚,在夏天容易受湿气困扰。夏天,市面上卖的冷饮,大多是冰镇寒凉之品,摄入过多会给孩子的脾胃带来伤害,可以将喝冷饮的习惯改成喝果汁。给孩子选择偏温性的水果打成果汁,或者将水果加热后再打汁,这样就会降低水果的寒性,再给孩子饮用,就不会伤到脾胃。

为了避免孩子喝了果汁不好好吃饭,饮用果汁最好选择在饭前 2 小时,给孩子的肠胃留出一定的消化时间。

孩子积食,脾胃弱是病根

周大夫开讲啦

临床上因为积食导致生病的孩子很多。积食是指乳食停聚在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脾胃病。《景岳全书·小儿则》中指出:“盖小儿之病,非外感风寒,则内伤饮食。”这充分表明积食在小儿疾病中的范围之广。

孩子的很多病都与积食有关

临床上,孩子的许多病看似种类各异,但深究都与积食有关,比如咳嗽、发热、咽炎、肺炎、头痛、便秘、腹泻等,都可能是积食引起的。

首先,积食的孩子容易腹泻,造成营养不足。这是因为孩子脾胃积食从而产生脏腑热燥,胃内过热时食物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容易产生腹泻、痢疾等。其次,积食之后,孩子的睡眠会不安稳,容易躁动,于是孩子睡不香、好动,如果严重了就会又哭又闹,从而造成免疫力低下。另外,当胃热走到肺部时,孩子会咳嗽、哮喘,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肺炎,这些都是因为胃热袭肺,让肺气得不到良好的宣降所致。所以,如果自家孩子生病时,要先考虑到是否因最近吃得太多、太好而导致积食引起的,如果是的话,要先消积食,强脾胃。

孩子积食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孩子积食的症状有很多,家长可以仔细观察、认真判断。下面是一些如何判断孩子出现积食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

①口有异味。

②大便比较臭。

③大便次数增多,每次黏腻不爽。

④舌苔变厚。

⑤嘴唇长时间发红。

⑥面部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

⑦食欲缺乏。

⑧夜晚睡觉不踏实。

⑨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

⑩饭后肚子胀痛、腹泻。

这些情况不一定同时出现,但每一条都对识别孩子是否积食有帮助。

吃太多不健康的食物

临床上,绝大多数孩子的身体问题与饮食不当、脾胃失和有关——正气不足导致外邪入侵。表面上看是感冒、发热、咳嗽……但根本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比如孩子喜欢吃油炸或膨化食品,家长就买很多。一次性吃多了某一种食物,特别是高热量食物,就会造成积食,脾胃功能下降。这时再让孩子吃别的食物,就没胃口了。

许多孩子喜欢吃各种零食,喝饮料,但长期食用这类没有营养的食物有损身体健康。孩子一旦喜欢上这些食品,对正餐可能会失去兴趣,导致饮食规律紊乱,脾胃受伤,身体正气减弱易生病。

正确摩腹能解决孩子积食

孩子积食,胃里就会不舒服,表现为腹胀、不想吃饭、腹痛。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掌握一套摩腹法,给孩子经常揉揉肚子就能得到有效改善。

中医认为,经过腹部的经络有脾经、肝经和肾经,通过摩腹就能够达到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的作用,让身体内的“痰、水、湿、瘀”散开。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结肠分别是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组成的,大部分位于腹部,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不仅可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还能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所以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如果揉的时候孩子的肚子咕咕叫,说明在排气,是正常现象。

怎样摩腹有效果

摩腹的方法很简单:把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并拢,放在孩子的肚子上,然后轻轻地做盘旋状揉动,以肚脐为中心,先逆时针 36 下,再顺时针 36 下。顺揉为清,逆揉为补。连续揉 10 分钟,对孩子的脾胃保养效果很好。要点是四指并拢,轻贴腹部,按摩手法要轻柔,尽量不带动皮下组织。

孩子腹泻,多是脾虚伤食引起的

周大夫开讲啦

脾虚的孩子常腹泻

经常腹泻的孩子,往往面色发黄,瘦小,肌肉松、不结实,手脚冰凉,精神状态不佳。腹泻多发生在吃饭之后,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也没有明显诱因,这种腹泻往往是脾虚造成的。

因为孩子脾虚,运化不好,所以吃完就容易腹泻。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很大影响,不但瘦弱,面色不好,身高也矮,智力发育也受影响。若将脾胃调理好,孩子就会精神许多。

孩子的脾胃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常吃寒凉的食物就容易导致脾胃虚弱,也会引起腹胀、腹泻。

注意给孩子腹部保暖

孩子的腹部和肠道没有脂肪的“保暖层”,很容易着凉,导致大便次数增加,即出现腹泻,所以要注意给孩子的腹部保暖。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晚上睡前给孩子揉肚脐。中医认为肚脐部位是邪气进入的通道,保护好孩子的肚脐,邪气就难以侵入。

缓解孩子腹泻食疗方:茯苓山药粥

中医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就是脾气往上走,胃气往下降,只有二者的功能协调才能保证所吃的东西能够被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脾胃功能升降失常,孩子就会腹泻。茯苓和山药都有良好的健脾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可健脾和胃;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三经,可补脾养胃。它们不像别的中药有较浓的药味,熬成粥不但不苦,还略微有些甜,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药用白茯苓不易煮烂,需要提前泡 6 小时再煮粥。

孩子便秘,多半是脾胃运化不畅

孩子便秘多是脾虚和燥热造成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越来越精细,孩子便秘越来越常见。燥热造成的便秘,与吃关系密切。许多孩子不爱吃蔬菜,就爱吃肉,还有的孩子喜欢吃薯片、炸鸡等零食。这些食品容易导致胃肠积热,肠热就会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使粪便干结,不容易排出。

有的孩子吃了不少蔬菜、水果,也不喜欢吃零食,怎么还会便秘呢?这多半是脾虚导致的。孩子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没力气推动肠道运行,就会导致粪便在体内停留,无法正常排岀体外。另外,肺与大肠相表里,孩子肺虚,肺失肃降也会影响大肠传导功能,引起便秘。

小儿便秘饮食三注意

一、注意多喝水。有助于保持肠道内水分,软化粪便。

二、注意多吃能促进肠蠕动、软化粪便的食物。这类食物包括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及豆制品等。不要吃辛辣刺激、油炸烧烤类食物,也不要吃膨化食品,否则会引起肠燥,加重便秘。

三、注意适当增加脂肪摄入。多吃一些坚果类的食物,有润滑肠道的作用,利于排便,如花生、核桃、板栗等。

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排便。

分清实秘和虚秘
实秘

病因:饮食不当、胃肠燥热。

症状表现:大便干结,如羊粪状,排便吃力,伴腹胀、烦躁、口臭、尿黄、舌苔黄。

调理方法:泻热导滞、通便。

虚秘

病因:脾肺虚弱。

症状表现:大便不干,但排出困难,伴面色苍白、消瘦、神疲乏力、舌苔白。

调理方法:益气养血、润肠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