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饮食非小事

孔子有一著名的论断,被不同需要的人都引为佐证。这段文字内容如下: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不多食。

《论语·乡党》

这段话细细品味,很有意思,现在用来指导我们的饮食也不为过。粮食不嫌舂得精,肉不嫌切得细。这样做对于消化是有好处的,可以减轻胃肠的负担。粮食发霉,鱼和肉腐烂都不能吃。现在的科技手段已经证明:发霉的粮食是不能食用的,那种叫黄曲霉素的东西是可以致癌的,不仅仅是发霉的粮食,就是陈化粮也不能食用,国家对此有明文规定。孔子在没有任何检验手段的春秋时代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实在令人折服。

食物颜色难看不吃,这更是一条经验,现在到自由市场上看看,那些色彩可疑的食物最好对它避而远之,因为不法商贩为了谋利,什么有害色素、福尔马林、硫黄等等都用上了,吃了这样的东西,会吃坏身体。气味难闻不吃,也好理解,正常的鱼和肉是不该有异味的,那些有了异味的鱼和肉是要吃坏肚子的,所以不吃是上策。

烹调方式方法不对不吃,这就更有道理了,比如说黄瓜不能炒熟了吃,胡萝卜不能生吃,因为这种错误吃法人体无法吸收其有益的营养;有些食物不当的烹调方法还会产生有害成分,比如某些渍、熏、炸等方法加工出来的食品,对人体有害无益。

不是饭时不吃,这里的“不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是时令的食物,如反季的蔬菜。古代已有温室技术,汉代就有太官园,生产一些“不时”之菜,供王公宫廷食用;另一种解释就是不是当食之时。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温室里栽种的那些蔬菜,和时令的蔬菜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吃那些大棚里的樱桃、草莓,总觉着没有什么滋味,就是这个道理。现在,人们又搞了些嫁接、转基因等手段,弄出些看上去虚张声势、吃起来不知何等滋味的东西,后果则更为严重。这样的东西还是不吃为好,否则,欧盟也不会禁止转基因食品的进口。不在饭时乱吃更不是好习惯,那样会打乱胃肠的作息时间,导致不良的后果。

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这里的“割”就不是切割了,而是在宰杀牛羊时对肢体的分解,如同“庖丁解牛”里的解,孔子在这里要讲的是牛羊等最好要由专门的人员来宰杀,这样做的好处是宰杀分割都有一定的要领。东北人喜欢吃杀猪菜,同样的猪,有经验的屠夫杀出来的猪肉和灌制的血肠就好吃,这恐怕就是“割正”的原因。

没有一定的调料不吃,这也很好理解,现在吃烤肉,没有酱和调料,又能吃出什么滋味?街头的羊肉串,如果不洒调料,光顾的人就会少。所以,肉味虽美,但无调料相佐,肉之美味就无法升华,故有不得其酱不食之说。

席中肉虽然多,但吃的量不要超过主食。这是厚味不可多贪之意,否则弄得消化不良坏了脾胃就是伤身了。

只有酒没有量的要求,只要不醉就可以。酒量大小因人而异,酒多酒少视情境而定,对此,圣人网开一面,没有用量的多少字做结论,而是给出了一个尺度,就是“不及乱”。这很是体现孔子的人本情怀。试想,如果孔子在这里做出一个量的规定,那么世上会少了多少亲友聚会的欢乐?大家聚餐,正是高兴之际,某君突然立身说:“子曰:‘酒不可过三杯!’”这样的举动岂不是大煞风景?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高明在这里,他来了个“唯酒无量”说法,大家就开怀畅饮吧,只要不喝醉就行。

从市上买来的酒和肉不要吃,这是从食品安全角度说的,社会上不知底细的人酿的酒怎么敢喝?不知来源的肉也不敢食用,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了这样一件事:乾隆丁卯年,他进京参加乡试,晚上,他表哥在路灯下一处卖烤鸭的摊位上买了一只烤鸭,回来一看,鸭上的肉已经全吃完了,只剩下完整的骨头,里面装了泥巴,外面糊上纸,染上被熏烤的颜色,再涂上油,只有两只鸭掌和鸭头、鸭脖子是真的。这样的事情别说在古代,就是现在,没有正规执照的摊贩所出售的食物,购买时也要三思,报上经常有民工喝假酒喝出了人命的报道,这种假酒就类似孔子所说的“沽酒市脯”。

饭后姜食可不撤,但不要多吃。姜是用来除膻腥的,所以饭后可以不撤姜食,但因其作用只是除味,就可不必多食,多食也无益。

有人会说,孔子似乎很能摆谱,这个不吃那个不吃,规矩太烦琐,这么去理解孔子就错怪了这位大圣人。孔子不是个讲究吃的人,他的语录中有多处可以证明: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谋道不谋食”,等等,这些话都说明孔子对生活标准要求很普通,他的志向在于“道”。

在评价得意门生颜回时,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段话的意思是:颜回多么有修养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受不了那样的穷忧,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多么有修养啊!可见,孔子所欣赏和向往的境界不是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他追求的是符合“礼”之标准的精神生活的富有。

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说一大段关于饮食的话呢?用今天的话说,原因无非有三:一是孔子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孔子的人本思想是人人皆知的,注重人,就不可能不讲饮食,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是属于本性的东西,所以孔子要讲这个问题。

二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首先表现于饮食的革命,人类最初是茹毛饮血的,当发现了火的功能之后开始有了熟食,这使人类的进化脚步加快,逐渐地在实践中学会了加工食物的方式方法。在当时,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食物的加工程度和食用方法,今天人们吃西餐还要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也是这个道理。孔子对此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何况这些规定都是孔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至今有的观点还不过时。

三是饮食之礼是实现社会礼制的基础。每个人都离不开一日三餐,普及礼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吃饭的礼节。小餐桌,大社会,一个人是不是知书达理,餐桌上看看他的吃相就一目了然,一个不管宾主座次,不顾他人感受,不知敬酒和被敬的人,绝不会是个谦谦君子,只能是个饕餮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