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

中学生虽然对环境和环境保护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碰到具体环境行为时,往往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不能真正做到知行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中小学开展的环境教育多集中在环境知识教育和环境危机教育上,缺乏必要、深入和系统的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实效是十分有限的。学校的德育只在课堂上传授,缺乏与内容相关的具体情境,学生没有情感体验,就无法对讲述的内容产生触动,更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升华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要使环境教育富有成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1)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环境道德,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

道德认知理论把人的道德形成过程分为4个阶段: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如何把认知通过情感上升到意志落实到行动上,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正是基于此,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组织学生到水泥厂、砖瓦厂、膨润土厂、活性炭厂附近实地考察,测定附近河水的酸碱度。当同学们看到污浊的河水、工厂上空滚滚浓烟和排出的污水,看到厂子周围树木枯黄,公路上厚厚的尘埃,深深体会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每个人身上肩负的责任。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到:“看到冰溪河的污染情况,不禁使人十分担心,难道玉山的母亲河就这样被蹂躏吗?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会为此不安。我们年轻人更有责任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为努力改善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同学们在全校师生中发起倡议,要求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如不能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随时关灯和水龙头、节约使用练习本、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而且在具体的情境里唤起学生热爱家园、爱护环境的情感,激发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把对环境的责任落实到行动上,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环境道德,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具有特定心理特征,他们逻辑思维的辩证性有了很大发展,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会要求自己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概括,还会要求自己把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他们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结论,而希望有机会让他们独立地观察、分析,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资料、调查研究,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关爱地球,拒绝一次性用品”的课题组成员,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庭、社区、餐馆、学校食堂及同学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情况,通过实验法了解塑料制品的降解情况和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学生们自己寻找事情的原因,自己去探究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亲历性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并意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国家、企业的行为,而且每个人的生活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到环境的改善。

在环境教育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能使学生通过亲身发现环境问题诸要素的内在因果关系,产生解决问题的积极主动的动机及良好技能,增强对身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中学生环境道德,符合中学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研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摆脱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课题研究中,老师几乎不给任何框框,每一步都让学生自己走,从制定研究计划到问卷设计、外出调查、资料整理、撰写论文,都是学生边思考、边实践。

自从参加环境道德研究活动以来,同学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活动中,他们进行了垃圾分类、环保漫画、绿色希望工程等宣传活动及校外的环保考察和交流活动,逐渐改变了同学们对环保的态度,从环保的门外汉变成了热心的环保小卫士。多次的环保讲座、实践,使学生了解了酸雨的成因,了解了农药污染,更了解了冰溪河的昨天、今天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