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理素质的结构与心理素质教育

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指导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而形成的,由外在获得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心理素质由基本的心理品质构成,在已有心理品质基础上,可衍生出新的心理品质。同时,心理素质总是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紧密相关的。

心理素质的结构

现代素质概念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主要是指主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展,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或者说,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与主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特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

素质的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基本维度。其中心理素质介于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之间,是个体遗传、环境影响和教育相互作用在人内部的积淀。同时,心理素质又是人的主体性结构的核心部分,推动、促进、制约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和身心潜能开发和实现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上得到综合反映。

在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维度的功能是不同的。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个性维度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对待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和监控调节作用,是心理素质的动力成分。适应性因素是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变化相一致,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我们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格兰特追踪研究个性适应的结构成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为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身心协调、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挫折耐受力等因素。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结构

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儿童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提高他们心理活动的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的育人活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发展性任务,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形成正常的智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养成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乐群、开拓创新、不畏艰险的健全人格;积极适应和防治性任务,即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表现出与环境变化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

(1)培养学生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和积极适应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两大构成要素。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育的作用下得到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心理发展性教育,即关注主体的心理发生、发展是否顺利、健全,心理潜能是否得以发挥。

心理发展性教育包括如下内容: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通过生活技能训练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现实环境,珍视顺境、重视逆境、战胜困境;通过交往规范的学习、交往媒体的掌握、交往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敢于交往,善于合作;通过学习指导,让学生愿学、会学、能学、乐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课余活动,培养少年儿童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情操;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发挥,一个基本前提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发掘、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和要求,即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年龄特征,主动促进其心理素质发展。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少年儿童各种心理素质发展的总趋势及综合影响因素,也应该了解各种心理素质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发展任务。

(2)培养学生积极适应

积极适应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教育本身的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自身成长性因素的综合制约和影响,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心理素质偏离正常发展方向和序列,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这是完全可能的。对于学生的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主要通过心理适应性教育即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心理适应性教育主要关注个体心理适应良好与否、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心理调节能力的强弱,其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正心理和行为障碍,增强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心理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类型及特征来选择和实施。

适应学习,如学习环境的熟悉、学习任务要求的了解、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动机的激发、应考技能的掌握、应考心态的调整、学习疲劳和两极分化的预防等;适应生活,如生活环境的熟悉、生活内容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养成、生活态度的形成以及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学会做人,如处理个人和集体规范、他人要求、社会公德的关系,处理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等;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同学关系,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学习交往媒体,形成交往技能,消除人际交往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

总之,心理素质教育中主动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根本任务和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开展心理适应性教育的前提。心理发展性教育既需要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专门活动,更应当融入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适应性教育是心理发展性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通常他是依靠心理教育课、心理讲座、心理咨询以及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现场实践等活动来实施。

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

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文化素质和先天遗传素质的中介因素,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必将有利于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交往素质、审美素质、劳动实践素质、创造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体现在:

(1)基础优化功能

学生德、智、体、美诸种素质的提高和有效发展都必须以心理素质为基础和中介,他们的健康发展都要以正常的、健全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正常的认知素质、包括一般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元认知能力,如学习、活动的意识性、计划性、监控性,没有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没有抱负水平、独立性、求知欲、坚持性、自信心、自制力、责任感、理智感、创造性等个性心理素质的参与,任何学习、活动都将失去基础和中介而化为乌有。同时,如果青少年儿童出现适应性障碍,身心失调、情绪失调、学习心理失调、交往失调以及挫折承受能力差,他们也不可能进行高效的学习活动。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可以为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交往、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为他们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健康发展提供心理基础。

(2)执行操作功能和动力调节功能

心理素质是人的其他素质发展的加工器、监控器、发动机和调节剂。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的发展,正是依靠心理素质的执行、操作功能得以实现的。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信息、道德准则、客观事物等一切外界对象,正是依靠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这个信息加工器,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智加工过程,逐渐被个体内化并积淀下来。

在加工处理外界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意识性、计划性、监控性等元认知因素的调节、监督和控制。而抱负水平、自信心等个性心理素质则为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动力,发动、激励加工操作活动,维系加工操作活动的进行和完成。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与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活动机能的发展水平和心理潜能的发掘程度,取决于认知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适应性素质的发展水平。

(3)社会化保障功能

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是由儿童向少年、青年的过渡,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社会化是其成熟的主要标志和必要条件。社会化强调社会教化作为外部动因必须通过个体内化才能得以实现,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实现的内部动因。只有充分调动内在动因,才能将社会、家庭和学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化青少年儿童的自身素质。显然,心理素质教育在青少年儿童内化社会规范和知识信息的进程中存在特殊的保障作用。

在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健全发展功能。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强调遵循青少年儿童认知和个性发展的共性规律、发展任务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强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既要保证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又要促进个体积极、主动、健康发展。

在遵从社会规范及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契合防治功能。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和增强他们积极适应、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技巧,与他人、社会协调相处,建立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具有诊断、预防和矫正作用。

当然,心理素质教育的这些功能的发挥,还有待于心理素质教育的操作系统的科学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的合理选择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