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由衡门演变而来的古老建筑

荣誉象征——古代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从产生,到形制成熟,到种类众多,繁荣兴盛,由结构简单到结构繁复,由形制单一到形制多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

牌坊,是我国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牌坊是我国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它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它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称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它是由衡门衍变而来的,在我国春秋时代的作品《诗经》中,便有相关的介绍: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诗经》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断,“衡门”在我国的春秋中叶便已经出现了。

据说,最早的衡门是以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的结构存在的,因为它的形状更接近于后来的牌坊样子,人们便称衡门为牌坊的老祖宗了。

那么,“牌坊”的名称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据说,这和我国古代的“里坊制度”有关。

在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

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达和城市建设的繁荣,人们对坊门的建造也就逐渐讲究起来。于是,产生于上古时代、至隋唐时已演化得雕工相当精致、形制赫然华贵的华表柱也被人们移植到了坊门上来,成为坊门左右两边的两根立柱。

这样一来,坊门原先颇为简单的两根立柱,被两根雕饰华丽、形制威武的华表柱所取代,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相连一两根横梁及门扇组合成一种新式样的门,这种门称为“乌头门”,以后也被称为“棂星门”。

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乌头门”之名的是北魏杨街之的《洛阳伽蓝记》,当时著名的庙宇永宁寺的北门即是“乌头门”。

至宋代时,古籍《册府元龟》中,更是有对“乌头门”的明确记载,书中说道:

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简、墨染,号乌头染。

同时,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中,还有对如何建造“乌头门”作了详细规定和介绍,书中写道:

其名有三,一日乌头大门,二日表揭,三日阀阅,今呼为棂星门。

造乌头门之制,高八尺至二丈,广与高方,若高一丈五尺以上,减广不过五分之一,用双腰串,每扇各随其长于上腰,中心分作两分,腰上安子裎棂子,腰华以下并安障水版……

挟门柱方八分,其长每门高一尺则加八寸,柱下栽入地内上施乌头。日月版长四寸广一寸二分厚一分五厘。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宋代的乌头门即是华表与坊门的结合物。由于“乌头门”华贵庄重,气势威严,就被当时有地位、有权势和有钱的大户人家纷纷用作建造府第大门。

后来,由于民间建造这个门的人越来越多了,以至于官府无法分辨哪些是富商住的屋子,哪些是官员住的屋子。

为此,唐宋统治者不得不对乌头门的使用做了限制,如在《宋史舆服志》中规定:“六品以上许做乌头门。”由于乌头门含有旌表门第之意,因此乌头门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又被称为“阀阅”。之所以这样称,是因为“古者以积功为阀”,“经历为阅”。

由于乌头门起了标榜“名门权贵、世代官宦”之家的作用,因此成了上层等级的代名词,后世所称的“门阀贵族”、“阀阅世家”也即由此而来。

从古籍中,我们还知道,乌头门是唐以前通常用的称呼,但宋以后乌头门这名称便曰渐少用,而被棂星门这一称呼所取代。

据史籍记载,棂星即“灵星”,又称“天田星”,据《星经》载:“天田九星,主畿内田苗之职。”北宋时,宋仁宗营建了用于祭天地的“郊台”,设置“灵星门”。因门系木制,门上有窗棂,为区别于“灵星”,故又称作“棂星门”。

如此,可以看出,棂星门其实是牌坊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同时,由于其威严、庄重、气派,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因而也被作为牌坊的一个血缘分支保存延续下来。

自宋代以来,棂星门常常被用于建造文庙、佛寺、道观、陵墓等庄重场所的正门。而在这些场所建造的棂星门往往只起一个标志作用而并不需要起什么防卫作用,因此棂星门上的门扇可装可不装。于是,这些棂星门就只剩下了华表柱和作为额枋的横梁。

因华表柱远远高出额枋,呈冲天状,所以人们就将其称为“冲天牌坊”,成为后来牌坊中的最主要的形制。

而另一些坊门,没有用高耸的华表柱来替换坊柱,而是吸纳了“阙”的形制特点,在额枋和柱顶上加盖了楼顶,从而形成了柱子不出头的屋宇式牌楼。

然而,尽管棂星门和屋宇式牌楼比原先衡门式的坊门要美观得多,但其各自都有局限。前者只有华表柱而无楼顶,后者只有楼顶而无华表柱,于是人们有想出了两全齐美的办法。

一方面将坊柱换成高高的华表柱,同时又不在枋柱顶上盖楼顶,而是在华表柱一侧的额枋上盖楼顶,这样,就形成了既有华美的楼顶,又在楼顶上露有高高的华表柱的牌坊建筑。

另一方面,牌坊在形制演变的同时,建筑材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起初,牌坊是木构建筑,但后来为了追求庄重威严,坚实纯美和能长久保存,遂由木柱发展为石、砖、汉白玉、琉璃等。

明清代以后牌坊发展除以繁密的构架尽力表现结构自身完美之外,还以精湛的技术雕刻各式各样的图案,采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牌楼的艺术。至此,牌坊可以说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我国的牌坊,从形式上分,只有以下两类:

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

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

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我国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宫苑之内的牌楼,则大都是不出头式,而街道上的牌楼则大都是冲天式。

按材质分,牌坊分为四大类: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

按名称和功能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门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百岁寿庆牌坊、历史纪念牌坊、学宫书院牌坊、文庙武庙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会馆商肆牌坊、陵墓祠庙牌坊、寺庙牌坊、名胜古迹牌坊等。

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志引导等作用。

[旁注]

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汉朝开国皇帝,在位8年。谥号“高皇帝”。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公元前202年,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他在位期间规定,祭天先要祭灵星,并命人修建了灵星祠。

里坊制度是我国古代帝王与官吏,为了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管理,从春秋至隋唐的1500年间,试行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把城市划分成若干个方形或矩形区域,在其内排列居民住宅。里坊内有街巷,四周有高强围起来,是城市“父母官”管束子女的一种方式。

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我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期。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

《册府元龟》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史学类书。1005年,宋真宗赵恒命王钦若、杨亿、孙奭等18人一同编修历代君臣事迹。“册府”是帝王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以占卜国家大事。意即作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由于该书征引繁富,也成为后世文人学士,运用典故,引据考证的一部重要参考资料。

《营造法式》成书于1100年,是我国古代土木建筑家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文庙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额枋又称檐枋,宋代称为“阑额”,是横架在檐柱头上连贯两檐柱的横木,称为额枋。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额枋上置平板枋。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

[阅读链接]

据说,在我国古代,牌坊与牌楼是有显著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

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志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