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血压中医辨证实型分型对症生活

第二节 高血压的辨证分型对症生活

肝阳上亢型的对症生活

肝阳上亢,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所致。

【临床症状】

眩晕耳鸣,头胀头痛,头重足轻,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或多梦,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面部烘热,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此型多见于高血压早期。

【发病原因】

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病证。既有肝阴不足的症状,又有肝阳上亢的表现,但以肝阳上亢表现为主,是本虚标实证。多因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耗伤肝阴,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阳升太过而致。肝阳上亢得不到控制则阳亢无制,引动肝风而成肝阳化风证。

【辨证确诊】

证以肝(肾)阴不足肝阳上亢为特征。肝肾之阴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上冲则眩晕耳鸣,头胀头痛,头重足轻,面红目赤;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心神不宁则急躁易怒,失眠或多梦;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则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面部烘热,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相似证候的辨别:肝阳上亢证当与肝火上炎证辨别,两者在病机上有相关之处,临床表现均为热证。但本证是本虚标实证,肝火上炎证以气火临床表现为特征。本证还当与肝阴虚辨别,肝阴虚以阴液不足濡养功能减弱为特征。本证除有肝阴虚症状外,更有阳亢之临床表现。

辨证注意点:抓住本虚标实的特征,即既有肝肾阴虚不足的临床表现,又有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的症状。

【中医治法】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夜交藤、桑寄生、茯神等。

[用法]若偏于风盛者,四肢麻木,手足震颤,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以镇肝熄风;若偏于火盛者,兼目赤、苔黄,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便秘者可加用当归龙荟丸泻肝通腑。

【中药处方】

(1)红龙夏海汤

[主治] 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处方] 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清脑降压汤

[主治] 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处方] 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钩芩降压汤

[主治] 肝阳上扰型高血压病。

[处方] 钩藤15~30克(后入),黄芩12克,石决明(或珍珠母)30克,怀牛膝15~30克,桑寄生15~30克,菊花15克,夏枯草15~30克,槐米12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血脂高,加草决明或生山楂15~30克;失眠多梦,加夜交藤30克、合欢花15克;颈项强,加葛根15克;手麻、肢颤,加鸡血藤30克、地龙9克;胸闷有痰,加栝楼30克;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加丹参30克;或仙灵脾15~30克;心前区痛,加生蒲黄12克、炒五灵脂6克;心悸,加丹参30克或柏子仁18克;以肝肾虚为主,阳亢征象不明显者,去石决明,酌加熟地、桑椹子、女贞子;有阳虚表现,去元参、石决明,酌加仙灵脾、肉苁蓉、巴戟天;降压效果不显著时,适当加重夏枯草、钩藤、怀牛膝、杜仲、桑寄生、元参、菊花的用量,或酌加青木香、丹皮、防已、豨莶草、莲子心。

(4)平肝降压汤(一)

[主治]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多见于Ⅱ期高血压病患者。滋阴潜阳,平肝降压。

[处方] 钩藤25克,桑叶15克,菊花15克,茯苓20克,生地30克,生芍50克,生龙骨50克,生牡蛎50克。

[用法] 水煎服,早饭前,晚饭后各服200毫升。如肝火亢盛,症见头晕而痛,面红目亦,口苦溺赤,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者,加胆草15克、栀子15克;如痰浊上逆,症见眩晕,头重痛,胸闷恶心,口中粘腻,苔腻脉弦滑者,加竹茹10克、菖蒲15克、远志15克。

(5)平肝降压汤(二)

[主治]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平肝潜阳降压。

[处方] 天麻、白芍、黄芩、栀子、杜仲各15克,钩藤、天冬、玄参、青葙子各20克,怀牛膝、石决明各30克,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6)桑菊草藻汤

[主治] 肝阳偏盛型高血压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性躁易怒,失眠,口干苦,面部有烘火感,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处方] 桑叶10克,菊花10克,钩藤12克,甘草3克,海藻10克,生地10克,怀牛膝12克,牡蛎30克,陈皮10克,白术12克,丹参12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热象明显加黄芩;便秘者加大黄;失眠加枣仁;夹痰者加制半夏、旋覆花;鼻出血者去丹参,加白茅根、藕节炭。

(7)钩芍降压汤

[主治] 阳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症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腿酸软,头昏,头痛,视物模糊,眼干涩,心慌易惊,口燥咽干,心烦不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弦。滋阴潜阳。

[处方] 生地15克,元参12~24克,杜仲12~18克,桑寄生12~30克,怀牛膝18~30克,白芍15克,钩藤18~30克(后入),菊花15克,石决明(或珍珠母)30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8)参附天麻汤

[主治] 高原高血压症。证属气血阳精亏损,肝阳上亢型。补益心肺脾肾,潜抑肝木。

[处方] 党参30克,附片15克,丹参30克,钩藤30克,石决明30克,葛根30克,川芎30克。

[用法] 上8味用水1000毫升,久煎浓缩到150毫升备用。每服50毫升,每日3次。7日为一疗程。

【穴道治疗】

[取穴]合谷、内关、百会、大椎、足三里、太冲等。

[操作]点泻合谷(由曲池至合谷穴,循推36次),泻阳利大使;内关穴滋阴,头部推运5~6次。泻百会、大椎穴(循推风府至大椎穴36次,再作背部循压5-6次)。泻中脘,补关元滋阴,助以揉压腹部肌肉,促使胃肠蠕动,并影响腹腔动脉的搏动和缓,进而调整肝、胃功能,使大便畅通。补足三里(由足三里循推至解溪穴81次)。泻太冲(由中封至太冲穴循推36次),平抑肝阳上越之势,使逆气下降。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上部手法轻,下部手法重。

【饮食疗法】

(1)宜食食物

多吃芦笋、芹菜、大白菜、苦瓜、萝卜、菠菜、豆制品等。特别是苦瓜清热泻火,散结通窍,利湿止痛,对于肝阳上亢型耳鸣最为适宜。

(2)忌食食物

少吃辛辣、上火食品,如辣椒、羊肉、牛肉、狗肉、桂圆、红枣等。

【食疗药膳】

(1)鲜芹菜汁

[原料] 芹菜250克。

[做法] 芹菜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可适当调味。每日2次,每次1小杯。

[功效] 平肝降压。

(2)芹菜翠衣炒鳝片

[原料] 黄鳝120克,西瓜翠衣150克,芹菜150克,姜、葱、蒜、盐、麻油各少许。

[做法] 将黄鳝活剖,去内脏、脊骨及头,用少许盐腌去黏液,并放入开水中汆去血腥,切片;西瓜翠衣切条;芹菜去根叶,切段,均下热水中焯一下捞起备用。炒锅内加麻油,下姜、蒜蓉及葱爆香,放入鳝片稍炒,再入西瓜翠衣、芹菜翻炒至熟,调味勾芡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 清热平肝,利尿降压。

(3)天麻鸭蛋

[原料] 天麻9克,鸭蛋2个。

[做法] 将鸭蛋放入盐水中浸7日后,在顶端钻1小孔,倒出适量鸭蛋清,再灌入已研成细末的天麻(若鸭蛋不充盈,可将倒出的鸭蛋清重新装入,至充盈为度)。然后用麦面作饼将鸭蛋上的小孔封闭,随即将鸭蛋完全包裹,放在火炭灰中煨熟。每日早晨空腹时用开水送食鸭蛋2个,可连服5~7日。

[功效] 平肝熄风,清热养阴。

(4)芹菜凉拌海带

[原料] 芹菜100克,海带50克,香油、醋、味精各适量。

[做法] 芹菜洗净切段,海带洗净切丝,然后分别在沸水中焯一下捞起,一起倒上适量香油、醋、盐、味精调味食用。佐餐食用。

[功效] 平肝清热降压。

(5)牡蛎鲫鱼汤

[原料] 牡蛎粉12克,鲫鱼200克,豆腐200克,绍酒10克,姜、葱各5克,鸡汤500毫升,酱油10克,青菜叶100克,盐适量。

[做法] 把鲫鱼去鳞、腮、内脏,洗净;豆腐切4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切片,葱切花,青菜叶洗净。把酱油、盐、绍酒抹在鲫鱼身上,将鲫鱼放入炖锅内,加入鸡汤,放入姜、葱和牡蛎粉,烧沸,加入豆腐,用文火煮30分钟后,下入青菜叶即成。每日1次,佐餐食用,吃鱼、豆腐、青菜叶,喝汤。

[功效] 平肝潜阳,降压止痛。

(6)九月鸡片

[原料] 鲜菊花30克,鸡脯肉300克,鸡蛋3个,鸡汤200毫升,盐5克,白糖5克,绍酒10克,胡椒粉2克,芝麻油3克,葱10克,姜5克,水豆粉(芡粉)30克,干豆粉(芡粉)20克,素油1000克(实耗60克)。

[做法] 将鸡脯肉去皮,切薄片;菊花用清水轻轻洗净,用冷水漂净;葱、姜洗净,姜切片,葱切段。将鸡片放入碗内,打入蛋清,加盐、绍酒、胡椒粉、干豆粉调匀上浆。另用小碗加入盐、白糖、鸡汤、胡椒粉、水豆粉、芝麻油调成芡汁。将炒锅烧热,放入素油,烧六成熟时,放入鸡片滑透后用漏勺捞起,留油50克,烧至油六成熟时,下葱、姜爆香,再将鸡片回锅,烹入绍酒,把调好的芡汁搅匀倒入锅内,先翻炒几下,接着把菊花瓣倒入锅内,翻炒均匀即成。每日1次,每次食鸡肉50克,吃菊花。

[功效] 补养五脏,祛风明目,降压止痛。适宜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食用。方中的菊花能扩张外周血管,调节血管运动中枢,对抗肾上腺素,扩张冠状动脉。

(7)芭蕉羹

[原料] 芭蕉2支,山楂10克

[做法] 芭蕉洗净,去皮,捣成泥,山楂洗净切片,去核。把山楂放入炖锅内,加水250毫升,将山楂放入炖锅内,用中火煎煮15分钟后,把芭蕉泥放入拌匀,烧沸即成。每日2次,全部服完。

[功效] 平肝阳,益肠胃,降血压,治便秘。

(8)玉米须炖猪爪

[原料] 玉米须15克(鲜者30克),猪爪2只,姜5克,葱10克,盐5克。

[做法] 玉米须洗净,捆成一把;猪爪洗净,去毛,一切两半;姜切片,葱捆把。把猪爪放在炖锅内,加入玉米须、姜、葱、盐、清水1500毫升,置武火烧沸,撇去浮沫,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每天1次,吃猪爪半只,喝汤。

[功效] 平肝阳补气血,降血压。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食用。

肝火上炎型的对症生活

肝火上炎证是由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经气火上过所致的病证。临床以气火上逆热象明显为特征。常因肝气郁结日久,或过食辛温之品,或热内蕴化火上逆所致。

【临床症状】

头晕胀痛,耳鸣,面红,目赤肿痛,急躁易怒,心烦不眠或多梦,口苦口干,便秘,尿短黄,或胁肋灼痛,衄血吐血,妇女月经量多、超前,舌红苔黄,脉弦数。

【发病原因】

肝火上炎是肝气郁结的发展,若肝火得不到遏制则阳亢无制,耗劫肝阴引动肝阳而成肝阳上亢化风证。

【辨证确诊】

本证以肝气郁而化火上道为特征。肝火上炎上扰清窍则头晕胀痛;肝开窍于目,火性炎上则面红目赤肿痛;胆附于肝入耳,肝热移胆则耳鸣,肝火内扰,肝失去了疏通的功能,则会心神不宁,急躁易怒,心烦不眠或多梦;肝火郁于肝络则胁肋灼热疼痛;热盛伤津则口苦口干,便秘,尿短黄;肝火灼伤脉络,血热妄行则衄血吐血,经行量多,超前。本证为肝之实热证,故舌红苔黄,脉弦数,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肝阳上亢证辨别。本证以肝经气火上逆为特征。肝阳上亢证有阳亢的见症,如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这一点与肝火上炎相似,但肝阳上亢还有腰膝酸软等肝阴不足的临床表现。

辨证注意点:有肝气郁结或内热化火的病史及依据。有肝经气火上逆热象明显的临床见症。

【中医治法】

[治法] 清泻肝火。

[方剂] 龙胆降压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当归、生地黄、泽泻、车前子、木通、甘草。

[用法] 随证加减。方用龙胆草为君药,是泻肝胆实火和清下焦湿热的苦寒泄热药物;以黄芩、栀子等清热泻火,增强君药清肝胆之力,为臣药;柴胡、当归、生地黄分别具有疏肝、活血、凉血、养阴等作用,与清热泻火药相配伍,泻中有补,疏中有养,使泻火之药不至苦燥伤阴;再配以木通、车前、泽泻等清利药物,使湿热从小便而出;甘草调和诸药,泻火解毒,共为佐使药。

【中药处方】

(1)三草汤

[主治] 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处方] 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清肝汤

[主治] 平肝清热,通络止痛,肝火上扰清空。

[处方] 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龙胆降压汤

[主治] 治肝火上炎高血压。

[处方] 龙胆草10克,栀子15克,黄芩15克,生地20克,车前子30克(包煎),泽泻30克,木通10克,菊花15克,甘草6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先煎)。

[用法] 头痛甚:加白芷、蔓荆子;恶心呕吐:加竹菇;大便干:加川军;颈项不舒,加葛根;每日1剂,水煎三次,早、午、晚各服一次。

(4)菊花清火汤

[主治] 有清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

[处方] 菊花10克,桑叶8克,薄荷6克。

[用法] 先将菊花、桑叶煎煮15分钟,再放薄荷煎5分钟,早晚服。

(5)逍遥降压汤

[主治] 高血压病属肝郁化火者。症见心烦急躁易怒,头晕、头胀头痛,失眠,心悸等。疏肝解郁,泄火清热,标本兼治。

[处方] 丹皮、栀子、黄芩、菊花各12~15克,紫克15克,白芍、茯苓、钩藤、夏枯草各15~30克,当归9~12克,薄荷9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肝郁气滞显著者,酌加香附、郁金或甘松;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或夜交藤;心悸明显加柏子仁或莲子心;头痛,项强者,加川芎、葛根;若有伤阴之象,证见两目干涩,口干咽燥,加元参、知母;腰膝酸软者,加寄生、牛膝;浮肿者,加泽泻;个别患者有显著阳亢见症,酌加代赭石或生龙牡等重镇潜降之品。

(6)钩藤降压汤

[主治] 高血压病属风阳痰火证者。临床表现有头晕目眩,昏胀疼痛,或颞顶掣痛,面赤火升,脑响耳鸣,烦躁不寐,肢麻肉缩,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处方] 钩藤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炒黄芩、夏枯草、萝布麻叶、海藻各10克,青木香6克,桑寄生、大生地、豨莶草、小蓟各12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肢麻不利加臭梧桐、地龙;面红目赤,便秘加龙胆草、决明子或大黄;心烦不寐,鼻衄,加黄连、山栀子;头晕痛剧加蝉蜕;头昏重,咯粘痰,胸闷,舌苔厚腻,酌加竹沥、半夏、陈胆星、栝楼等。

(7)龙胆泻肝汤

[主治] 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病。临床见证为头痛目眩,头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便干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清热泻火,平肝潜阳。

[处方] 龙胆草、天麻泽泻各12克,紫胡、栀子各10克,黄芩、木通各9克,生地、菊花、钩藤、决明子各30克,车前子15~30克(布包),茵陈12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8)泻青丸

[主治] 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灼痛,烦躁易怒,不寐或多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处方] 当归20克,川芎15克,栀子15克,大典7.5克,羌活15克,防风10克,胆草2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兼见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疼痛者,加龙骨、牡蛎、川连、黄芩、党参、郁金、元参、蒲黄、灵脂、三七。兼见肢体麻木活动受限者,加桑枝、钩藤、地龙、蝉蜕、天麻、僵蚕、全蝎、蜈蚣、鸡血藤。兼见尿频腰痛者,加山茱萸、益智仁、芡实、桑螵蛸、黄柏、寄生、杜仲。

(9)安宫牛黄丸

[主治] 肝火上火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尤其对舌红、苔脉弦、发病急骤,症状明显的患者,效果尤佳。清肝泻火,平肝潜阳,芳香开窍。

[处方] 牛黄、雄黄、郁金、犀牛角、黄芩、黄连、栀子、朱砂、冰片、麝香、珍珠。

[用法] 上药做成蜜丸,每丸重3克,每日1丸,口服,7天为一疗程。

【穴道治疗】

[取穴] 太冲、行间、三阴交等穴。

[操作] 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按加取太冲、行间、三阴交,用泻法。

【饮食疗法】

(1)宜食食物

要适量多吃清肝泻热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红柿、绿豆、绿豆芽、黄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2)忌食食物

除应戒烟限酒外,还应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

【食疗药膳】

(1)夏枯草煲猪肉

[原料] 夏枯草20克,瘦猪肉50克。

[做法] 将猪肉洗净切片与夏枯草一起,文火煲汤。每次饮汤约250毫升,每日2次。可清肝泻火明目。

[功效] 适用于肝火上炎、痰火郁结所致的头痛、眩晕等。

(2)豆芽炒肉丝

[原料] 瘦猪肉400克,绿豆芽100克,青椒丝50克,鸡蛋1个,精盐5克,黄酒10克,姜丝1克,汤50克,淀粉50克,味精3克,熟猪油500克(实用50克)。

[做法] 将猪肉整理好,洗净,切成6厘米长的丝,放入碗内,加精盐、味精、蛋清、黄酒、干淀粉拌匀上浆。绿豆芽掐头去尾,洗净待用。烧热锅,放油,烧至六成热时,将肉丝放入,用勺划散至熟后,连油倒入漏勺,滤过余油。热锅加少量猪油,放入青椒丝、绿豆芽和姜丝下锅煸炒几下,烹黄酒,加精盐、味精和汤,下肉丝,即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许猪油,颠翻几下,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降压,滋阴润燥,开胃消食,祛湿通络。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食用。

(3)素炒五丝

[原料] 土豆100克,芹菜250克,大萝卜60克,黄花菜30克,香干(豆腐干)2块,植物油40克,盐2克,葱8克,姜8克,味精3克。

[做法] 葱去根及干皮切成丝,姜洗净,切成细末。芹菜去根及大叶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土豆削去皮,洗净切成细丝,黄花菜用温水泡开,捞出挤去水,先切去底端硬蒂,再从中间切断;香干先片成薄片,再改刀切成丝;大萝卜洗净切成细丝。锅内放清水烧沸后将芹菜段焯一下。炒锅内放植物油。油热后下葱、姜煸出香味,下大萝卜丝、土豆丝,炒至断生,下黄花菜、香干丝及芹菜段,稍炒。下盐及味精,炒匀出锅。

[功效] 通气利尿、清热解毒,有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压之功效,很适宜高血压患者佐餐食用。

(4)玉竹茄子煲

[原料] 玉竹50克,茄子300克,猪瘦肉100克,香油、清汤、黄酒、精盐、味精、蒜泥、葱白各适量。

[做法] 玉竹沸煮两次,取浓汁100毫升。茄子洗净,切成方块状,放清水中浸10分钟许,在沸水锅内煮至软状,再入油锅爆炒几遍。用砂锅置武火上,放入茄子、猪瘦肉(剁成肉泥)、香油、黄酒、蒜泥及清汤,沸汁浓时,倒入药汁,加上精盐、酱油、味精、葱白,文火煲至香熟即可。

[功效] 本菜具有滋阴解表,清热润肠的作用,适宜于高血压的阳虚患者兼外感或便秘等病者食用。

(5)荸荠炒肉片

[原料] 荸荠150克,精瘦肉150克,花生油50毫升,洋葱30克,精盐、味精、豆豉各适量。

[做法] 荸荠去皮洗净,切成薄片。猪瘦肉切成小薄片。洋葱洗净,切成丝。将油置锅内烧至六成热,瘦肉与荸荠同时倒入,用武火翻炒数遍,放入洋葱,待洋葱放出香味后,即投入盐、味精,豆豉用少许清水磨几下即放入锅内,待豆豉水沸透几遍即可。

[功效] 本菜滋生津液,具有清泻肝热,利导小便的功效,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佳肴。

(6)清炒苦瓜

[原料] 新鲜苦瓜250克,花生油、生姜丝、葱花、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新鲜苦瓜洗净,去籽瓤,切成细丝,再将适量的花生油烧热,加入适量生姜丝、葱花,略炸一下,随即投入苦瓜丝爆炒片刻,加精盐、味精略炒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具有清热明目、促进食欲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慢性胃炎等症患者食用。

(7)苦瓜炒豆芽

[原料] 苦瓜200克,绿豆芽200克,植物油10克,盐3克,白糖5~10克,白醋适量。

[做法] 将苦瓜洗净,用刷子刷洗,以除去瓜皮凹处的污物。纵向一剖为二,挖去瓜瓤及籽,横向切成2毫米厚的片,再改刀成丝,用少许盐洒在瓜丝上略腌一下。绿豆芽用清水泡两遍,因许多商家在发制豆芽时常会加入一些催芽的农药。务必洗净,沥干水分。炒锅内放入植物油,油热后倒入苦瓜略加翻炒,再入绿豆芽,炒至豆芽稍变软,即可倒入白醋,炒匀即可出锅装盘。还可酌加些白糖,成糖醋味。对喜食甜的人较适合。

[功效] 此菜清爽微苦,去火开胃。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常吃此菜甚为有益。

(8)凉拌菠菜

[原料] 鲜菠菜250克,麻油、食盐适量。

[做法] 将菠菜用水洗净切节,入沸水中烫约2~3分钟捞起沥干水分,拌入麻油、食盐即可食用。本品可供佐餐,宜常服。

[功效] 滋阴,清热,润肠。适用于头痛、便秘、面红、目眩、耳鸣、尿黄、心烦口渴等患者食用。

(9)芹菜烧豆腐

[原料] 芹菜100克,豆腐250克,植物油、葱花、姜末、清汤、精盐、味精、五香粉、湿淀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 将芹菜择洗干净,去根、叶,下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切成小段(长约1厘米),盛入碗中备用。将豆腐漂洗干净,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待用。炒锅置火上,加植物油,中火烧至六成热,加葱花、生姜末煸炒出香,放入豆腐块,边煎边散开,加清汤适量,煨煮5分钟后。加芹菜小段,改用小火继续煨煮15分钟,加精盐、味精、五香粉,拌匀,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 具有宽中益气、清热降压、降血糖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病。

(10)炝八宝荠菜

[原料] 荠菜150克,水发玉兰片25克,蒲菜心25克,水发海米15克,水发冬菇15克,熟火腿15克,水发口蘑15克,南荠(去皮)50克,芝麻碘盐适量,酱油10克,绍酒10克,清汤25克,鸡精15克,姜末少许,花椒油10克。

[做法] 将荠菜择去黄叶和根,洗净,用沸水汆过,再淘洗干净,切成段;海米切成丁;火腿、南荠、冬菇、口蘑、玉兰片均匀切成长、宽各1厘米的薄片,蒲菜切成小的薄片;绍酒、芝麻碘盐、酱油、清汤、鸡精调成汁。汤勺内放清水,烧沸后,将冬菇、玉兰片、蒲菜、南荠、口蘑均汆过,沥净水分,和荠菜一起放入碗内,加姜末,倒入三分之二的兑汁,淋上花椒油拌匀,稍炝片刻,盛入盘内,撒上火腿、海米,再倒入余下的汁即成。

[功效] 有清热、凉血、利水之效,清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痰浊中阻型的对症生活

痰浊中阻型又称痰浊阻滞型,或痰湿壅盛型,此型常见于偏胖、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高血压病人。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头痛昏蒙,或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身重困倦,肢体麻木,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发病原因】

现代社会应酬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嗜食肥甘、缺少运动等,都可能引起痰湿的产生。如平素嗜食肥甘,伤及脾胃,化湿生痰;或肝气犯脾,脾虚不运,生痰助湿;或气郁化火,炼津成痰。痰湿壅盛,阻遏气血运行,所以产生血脉、微循环等方面的障碍,瘀血内阻作为本病的夹杂证存在。

【辨证确诊】

表现为舌红,苔腻,脉滑,头眩,头重,肢麻,痰多,欲呕,胸闷,属高血压的早期症型。病人的表现也是头晕,是一种头被蒙起来的昏昏沉沉的感受,还有胸脘痞满,胸口好像有东西塞住,胃口不好,甚至恶心,浑身困倦。舌体比较胖,且有齿印,苔腻,脉弦滑。

饮食不当或劳倦太过,损伤脾胃,健运失司;或体质肥胖,多湿多痰,致痰浊中阻,上蒙清阳而发病。痰湿内盛,壅阻清窍,故作眩晕。湿浊之邪不除,犯胃者,则见恶心呕吐;凌心者,则见心悸不安;气机受阻,不得宜达,故胸脘痞闷;痰湿流窜经络,气血不和,营卫行涩,故肢体麻重,动作欠利;舌苔厚腻、脉弦滑,均为痰湿内盛之象。

【中医治法】

[治法] 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方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大枣,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

[用法] 方剂常用方中半夏燥湿化痰,白术健脾去湿,天麻熄风止头为主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陈皮理气化痰。若眩晕甚,呕吐频作者,加代赭石、竹茹以镇逆止呕,脘闷不食;加白蔻仁、砂仁等芳香和胃;若耳鸣重听,加葱白、郁金、菖蒲以通阳开窍;若痰阻气机,郁而化火,见头目胀痛,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苔黄腻、脉弦滑者,宜用黄连温胆汤以化淡泄热。

【中药处方】

(1)半夏白术天麻汤

[主治] 常用于偏胖、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高血压病人。症见头晕,胸闷,食欲不佳,恶心,困乏。治疗既要平肝健脾,又要化痰去浊。

[处方] 半夏1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钩藤(后下)15克。

[用法] 加减运用。半夏化痰祛湿,白术健脾祛湿。若胃口很不好,可以加些砂仁、厚朴、炒麦芽、鸡内金;若还夹杂一些热象,可加黄连、瓜蒌、菊花、夏枯草。若症状不是很严重,煮点薏苡仁粥吃,既能降暑,又能祛湿。

(2)赭决九味汤

[主治] 益气化痰

[处方] 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龙牡真武汤

[主治] 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处方] 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八味降压汤

[主治] 肝经热盛,痰浊中阻,可以清肝熄风,活血散瘀。

[处方] 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健脾化痰方

[主治] 高血压病脾虚痰阻型。症见头晕,身重,胸闷脘胀,口淡泛恶,肢倦腿肿,舌质胖嫩有齿印,脉濡或滑。健脾祛湿,理气化痰。

[处方] 党参15克,白术9克,云苓24克,炙甘草6克,陈皮5克,法夏12克,泽泻18克,川朴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口淡泛涎加吴茱萸6克(后下);四肢麻木加桑寄生24克;头痛加钩藤18克(后下)。

(6)益气化痰方

[主治] 原发性高血压病气虚痰湿内阻型。症见头晕,头痛,头胀,耳鸣,眼花,胸闷,乏力,心悸,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或苔厚腻,脉虚弦。益气化痰。

[处方] 黄芪4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党参20克,半夏15克,陈皮10克,白芍20克,川芎10克,胆星6克,丹参20克。

[用法] 水煎服,2日1剂,3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酌情忌食高脂食物,适量活动,治疗1~4疗程。

(7)芩莲温胆汤

[主治] 高血压病屑痰热内盛者。清热化痰,降逆开窍。

[处方] 黄苓、黄连各9克,半夏、竹茹、枳实各6克,陈皮9克,甘草3克,茯苓5克。

[用法] 煎药前用冷水将药先浸泡1小时,武火煎沸后,再改文火煎半小时。每日1剂,煎2次温服。15天为一个疗程。若头痛目赤,咽干口苦,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龙胆草、栀子、当归、车前子;若头痛如刺,胸痛心悸,下肢胀痛,舌质黯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者,去黄连,加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茺蔚子;若头晕抽痛,目花耳鸣,肉跳肢麻,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者,加天麻、钩藤、川牛膝、菊花、决明子、益母草、白蒺藜;若头晕眼花,腰酸腿软,遗精耳鸣,夜尿频多,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弱者,去半夏,加生地、丹皮、山萸肉、制首乌、桑寄生;若头昏且晕,畏寒肢冷,面色光白,加附子、肉桂、杜仲。

【穴道治疗】

[取穴] 中脘、丰隆等穴。

[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按加用中脘、丰隆等穴。

【饮食疗法】

(1)宜食食物

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体肥胖者,要适当控制饮食。

(2)忌食食物

忌食寒凉之物,免伤脾胃。

【食疗药膳】

(1)加味海蜇拌香芹

[原料] 海蜇皮100克,芹菜50克,陈皮3克,半夏6克,盐、糖、麻油、醋各适量。

[做法] 将海蜇皮切丝,芹菜洗净,水焯后切丝,陈皮、半夏煎汁浓缩成30毫升。将海蜇皮、芹菜放盘中,加入煎汁及麻油、醋、少量盐、糖,拌匀即食。

[功效] 健脾疏肝,祛湿化痰。经常食用有利降压。

(2)红萝卜海蜇粥

[原料] 红萝卜120克,海蜇皮60克,粳米60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 红萝卜削皮切片;海蜇皮漂净,切细条;粳米洗净。三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粥,粥成后加调味品调味。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

[功效] 化痰消滞,开胃健脾。

(3)天麻橘皮饮

[原料] 天麻10克,鲜橘皮20克。

[做法] 两药水煎,代茶饮。

[功效] 可燥湿化痰,平肝熄风。适宜属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饮用。

(4)桔红糕

[原料] 桔红粉30克,白糖200克,米粉500克。

[做法] 将桔红粉与白糖混匀,将米粉用水润湿,撒在蒸笼的屉布上,盖好盖,用武火蒸15~20分钟,待冷再摊在洁净的屉布上,用力压平,撒上桔红粉,上面再撒一层米粉糕,压实,把糕切成小块即成。本品可作点心食用,每次50~100克。

[功效] 健脾祛痰,平肝熄风。

(5)洋葱炒肉片

[原料] 猪瘦肉60克,洋葱320克,植物油、苋粉、调味料各适量。

[做法] 将洋葱洗净切片,猪瘦肉洗净切片,用调味料腌制。起油锅,下洋葱炒香,调味,下猪瘦肉炒熟,下苋粉略炒即可。随量食用。

[功效] 可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6)素炒洋葱

[原料] 洋葱300克,植物油、酱油、醋、味精、食盐、白糖、料酒各适量。

[做法] 洋葱切掉根,剥去外皮,洗净切成丝。油锅烧热,放入洋葱丝煸炒片刻,烹入料酒,加酱油、食盐、白糖、味精,炒匀后淋少许醋即可。

[功效] 清热化痰,扩张血管。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患者食用。

(7)西红柿炒鸡蛋

[原料] 西红柿500克(约3个),混合油50克,砂仁8克,鸡蛋3个,清汤、胡椒粉、食盐、味精、葱白各适量。

[做法] 先将鸡蛋取蛋清置碗内,用筷子反复搅成雪花状后,放少许食盐。砂仁研成细末,与胡椒粉混匀。将混合油倒入热锅中,用武火烧至八成热,将蛋清下锅,翻炒至发泡即盛出。西红柿洗净,切成薄片,在热油锅内翻炒至快断生时,加入蛋清、砂仁和胡椒粉,翻炒几遍,加入适量清汤,待沸后再放食盐、味精、葱白炒匀即成。

[功效] 健胃消食,温中化浊。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8)天麻焖鲤鱼

[原料] 明天麻20克,制天南星10克,鲤鱼500克,混合油60毫升,红辣椒丝、食醋、精盐、酱油、姜片、葱花、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制天南星洗净,用一小纱袋扎包好。将鲤鱼先抽出背面上的银丝筋,再去鳞、内杂,切成长条形块状,用少许精盐、酱油、食醋抹上一层。天麻与天南星煮沸30分钟,将天南星拣出不用。鲤鱼在油锅内走油后,放入天麻汤、姜片、红辣椒丝文火慢焖至熟香,再入精盐、酱油、葱花、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本菜具有清除痰浊,止熄头风的作用,适宜于痰浊中阻型高血压。

(9)鹌鹑炒萝卜

[原料] 净鹌鹑2只,萝卜100克,姜、葱、蒜、盐、糖、黄酒、醋各适量。

[做法] 将鹌鹑、萝卜分别洗净切成小块。油锅烧热,倒入鹌鹑煸炒变色,再放入萝卜炒匀,放入调料加清水煨30分钟,至鹌鹑肉酥烂时,加少许味精炒匀即可。

[功效] 健脾化痰,益气养血。适宜于气血不足型高血压病人食用。

(10)花生仁拌芹菜

[原料] 花生仁120克,芹菜150克,豆油少许,酱油、精盐、味精、白糖、醋、花椒油各适量。

[做法] 勺内放豆油烧热,放入花生米炸酥捞出,去掉膜皮。把芹菜摘去根和叶后切成小段,放开水锅里焯一下捞出,用冷水投凉,控净水分。把芹菜成圈状均匀地码在盘子边上,再把花生仁堆放在芹菜圈中。把酱油、精盐、白糖、味精、醋、花椒油放在小碗内调好,浇在芹菜上,拌匀即可。

[功效] 润肺祛痰,养血止血,降压祛脂。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肾炎、秋天咳嗽、血尿等病症患者食用。

(11)清拌莴苣

[原料] 莴苣250克,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将莴苣洗净去皮切丝,加盐腌制片刻,倒去汁液,加入味精,淋入香油拌匀即可。

[功效]健脾、化痰、利水。适宜于脾虚痰阻兼见小便不利的高血压病人服食。

瘀血内阻型的对症生活

本型成因复杂,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阳虚血瘀( )等类型,治宜活血化瘀,清络通窍。

【临床症状】

头晕目眩,经日不愈,头痛绵绵,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寐、呆痴少神、心悸烦躁,面或唇紫黯,舌有紫斑或瘀点,脉弦涩或细涩。)

【发病原因】

瘀血内阻,络脉失和,血气不能正常流通疏布,脑失所养,故眩晕时作,日久不愈;因气不通之时症见头痛,痛有定处;病之后期,阳虚不运或痰阻脉络,致气血瘀阻,或阻于心脉,或阻于脑络,或阻于肾脉,根据瘀阻的部位或脏腑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证候。

【辨证确诊】

久病入络,瘀血内停,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神失养,故兼见健忘、失寐、心悸、少神。唇、舌、面见紫黯,舌有紫斑瘀点,脉弦涩、细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血淤主要症候是血行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以身体较瘦的人为主。其表现为当血淤滞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甚至形成肿块。

【中医治法】

[治法] 活血化瘀。

[方剂] 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赤芍各、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山楂、葛根、丹参。

[用法] 方中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通络止痛;葛根扩张血管;山楂化瘀散结。兼肝郁气滞,症见情志抑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腹胀嗳气者,加柴胡、青皮、川楝子、香附舒肝解郁;兼气短乏力,语声低微,动则汗出,半身肢体麻木等;气虚血瘀征象者加黄芪、党参、茯苓益气活血;兼形寒肢冷,眩晕乏力,肢端麻木等阳虚血瘀征象者,加附子、桂枝、黄芪、仙灵脾等温阳益气之品;兼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咳吐粘沫样痰者,为瘀血化水,瘀水互结,加泽兰、益母草、桂枝、茯苓、泽泻、车前子活血利水;兼呕恶痰涎,舌苔厚腻者,为痰瘀内阻,加橘皮、半夏、茯苓、菖蒲化痰活血。

【中药处方】

(1)川芎地龙生地汤

[主治] 主要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患者,表现为胸闷胸痛,痛为刺痛、痛处固定,还有心慌、心悸、四肢发麻、口舌青紫,舌质暗或有紫色,脉细涩,或者有早搏。

[处方] 川芎10克,地龙10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葛根15克,山楂15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生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2)化瘀清散汤

[主治] 化瘀清热。

[处方] 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活血化瘀汤

[主治] 方中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通络止痛;葛根扩张血管;山楂化瘀散结。

[处方] 当归、赤芍各12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山楂各10克,葛根、丹参各15克。

[用法] 兼肝郁气滞,症见情志抑郁,胸闷不舒,两肋作胀,腹胀嗳气者,加柴胡、青皮、川楝子、香附舒肝解郁;兼气短乏力,语声低微,动则汗出,半身肢体麻木等气虚血瘀征象者,加黄芪、党参、茯苓益气活血;兼形寒肢冷,眩晕乏力,肢端麻木等阳虚血瘀征象者,加附子、桂枝、黄芪、仙灵脾等温阳益气之品;兼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咳吐粘沫样痰者,为瘀血化水,瘀水互结,加泽兰、益母草、桂枝、茯苓、泽泻、车前子活血利水;兼呕恶痰涎,舌苔厚腻者,为痰瘀内阻,加橘皮、半夏、茯苓、菖蒲化痰活血。

(4)温阳化瘀降压汤

[主治] 阳虚瘀血型高血压病。症见形寒,肢冷,头痛有定处,眩晕乏力,肢端麻木,腰膝酸软,大便溏薄,下肢浮肿,舌质晦暗,舌体胖嫩,边有齿痕等。温阳益气,潜阳化瘀。

[处方] 漂附子3~9克,党参、白术、补骨脂、仙灵脾各9克,川乌、草乌各3克,丹参、淮牛膝各9~15克,全蝎2~4只,生牡蛎、生龙骨各15~30克,小蓟根15~3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5)化瘀降压汤

[主治] 高血压病属气血失调证者。临床表现有头痛,头胀,或痛如针刺,面色黯红,时有烘热,胸部有紧压感或刺痛,心悸,肢麻,妇女月经不调,舌质偏黑黯,或紫或瘀斑,苔薄,脉或细、涩、结代。

[处方] 丹参、钩藤(后下)、制首乌、桑寄生各12克,小蓟15克,怀牛膝、白蒺藜、天仙藤、夏枯草、丹皮各10克,广地龙6克,牡蛎30克(先煎)。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头痛加川芎;颈项强急加葛根;胸痛、胸闷加栝楼、郁金、片姜黄;肢麻不利加鸡血藤、红花;胸肋闷胀或窜痛加柴胡、青木香;妇女月经不调加茺蔚子。

(6)逐瘀降压汤

[主治] 高血压头痛,证属久病入络,血瘀化风者。患者常兼眩晕欲扑,手指发麻,视物昏花,耳鸣失聪,或兼心烦,易怒,寐差,甚者彻夜不眠。舌质瘀点或瘀斑,舌下脉络瘀血或粗紫,脉多弦,或弦涩,或弦涩而数。活血通络,祛瘀熄风。

[处方] 当归、桃仁各10~15克,红花、牛膝各6~12克,川芎、赤芍各9~12克,生地15~20克,枳壳、桔梗、柴胡、甘草各5~10克。

[用法] 日服1剂,7~10日为一疗程。治一疗程后,头痛、闷胀、眩晕诸症不缓解、血压下降不明显者,作无效病例处理。痛属瘀火化热,且以前额胀痛为剧者,加白芷、生石膏直达病所,祛风泻热;疼痛属风盛以巅顶为重者,加羌活、藁本,剧痛者,再加僵蚕、地龙,全蝎、蜈蚣类虫药以搜剔风邪;痛兼颈项强者,加葛根、羌活解肌疏风;痛兼眩晕欲仆,耳鸣,眼花者,加杭菊、钩藤、夏枯草等祛风治眩;化热症见口苦,咽干者,加酒炒黄芩、龙胆草、丹皮清热凉血;夹寒症见肢冷,脉迟者,加桂枝、生姜解肌散寒;兼痰浊阻滞,见眩晕,胸闷,呕恶,痰多者,与小半夏汤合用,涤痰治眩,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阴虚血瘀者,与六味地黄汤同用;气虚血瘀者,加人参、黄芪。

(7)补阳还五汤

[主治] 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气虚血瘀型高血压病,多见于中风后遗症患者。

[处方] 黄芪60克,当归尾10克,川芎6克,赤芍12克,桃仁3克,红花3克,地龙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8)血府逐瘀汤

[主治] 气滞血瘀型高血压病。临床见证为头晕目眩,胸肋胀痛或闷痛,夜晚加重,心悸怔忡,肢麻体软,失眠多梦,夜尿频数,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苔白,脉弦紧或沉弦。理气活血,平肝安神。

[处方] 柴胡、枳壳、当归、桃仁、红花各9克,川芎、川牛膝、生地各15克,丹参、菊花,钩藤、灵磁石、炒枣仁各30克,气虚者加黄芪15~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9)益气化瘀汤

[主治] 高血压病。症见眩晕乏力,动则气短,头痛有定处;胸闷胸痛,肢体麻木,舌质暗。益气化瘀。

[处方] 丹参、黄芪各30克,当归、黄精各15克,炒枣仁、生山楂、葛根各20克,生蒲黄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一月为一疗程,一次服用1~2个疗程。手足胀感加泽泻;面足浮肿加车前子、冬瓜皮;畏寒肢冷加仙灵脾;头胀便干加草决明;肢麻甚者加地龙;腰酸耳鸣加女贞子。

(10)仙柏补阳还五汤

[主治] 高血压病肾气虚血瘀型。补肾益气,活血化瘀。

[处方] 生黄芪60克,仙灵脾18克,黄柏9克,当归12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地龙12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穴道治疗】

[取穴] 血海、膈俞等穴。

[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按加血海、膈俞益气活血。

【饮食疗法】

(1)宜食食物

宜吃一些活血类型的食物,如黑大豆、绿豆、猪心、牛肉、羊肉、鱼、海参、莲藕、洋葱、蘑菇、香菇、猴头菇、木耳、海带、葛根、魔芋、金针菇、油菜、菠萝、山楂、菱角、刺梨、桃仁、红糖等。

(2)忌食食物

忌食煎炸食品。

【食疗药膳】

(1)桃仁莲藕汤

[原料] 桃仁10克,莲藕250克,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 将藕洗净切成小块,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煮汤,调味饮汤食藕。

[功效] 活血化瘀,清络通窍。

(2)桃仁牛血汤

[原料] 桃仁10克,新鲜牛血200克,食盐少许。

[做法] 将新鲜牛血切成块状,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牛血。

[功效] 化瘀散结,清络通窍。

(3)枸橘山楂蜜饮

[原料] 枸橘、山楂各20克,蜂蜜15克。

[做法] 将枸橘、山楂洗净、切片,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药液转温后调入蜂蜜,搅匀即成。上下午分食。

[功效] 舒肝解郁,理气活血,气滞血瘀。

(4)当归川芎粥

[原料] 当归15克,川芎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当归、川芎洗净,切片,装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与淘洗的粳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成稠粥,粥成时取出药袋即成。早晚分食。

[功效] 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5)荷叶冬瓜汤

[原料] 鲜荷叶50克(干品可用20克),冬瓜500克,食盐约3克。

[做法] 荷叶剪成小片,冬瓜连皮切成小块,加水常法煮汤,沸后滤去荷叶渣,加盐调味,饮汤吃冬瓜。可佐餐、也可当点心、饮料。坚持服数日,一般5~6天后可见血压渐降,并较稳定。

[功效] 能清热解暑、开发清阳、散瘀止血,扩张血管,起到中度降压作用。适合于高血压Ⅱ期服食。

(6)海带爆木耳

[原料] 水发黑木耳250克,水发海带100克,蒜1瓣,调料适量。

[做法] 将海带、黑木耳洗净,各切丝备用。菜油烧热,爆香蒜、葱花,倒入海带、木耳丝,急速翻炒,加入酱油、精盐、白糖、味精,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 安神降压,活血化瘀。

(7)炒金针菇

[原料] 金针菜150克,葱姜丝、水发冬菇、笋丝、香油、芝麻碘盐、鸡精、白胡椒粉、清汤、料酒各适量。

[做法] 将金针菜用清水泡1小时,捞出切去花蒂,用清水煮30分钟,捞出,控净水分。冬菇切丝。勺置火上,加香油适量,烧至四成热,下入葱姜丝爆锅,下入金针菜、冬菇丝、笋丝、料酒、芝麻碘盐、鸡精、白胡椒粉、清汤炒匀至熟,出勺装盘即成。

[功效] 活血散瘀,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食用。

(8)炸茄盒

[原料] 茄子250克,猪瘦肉100克,芝麻碘盐10克,酱油5克,甜面酱少许,鸡精少许,面粉100克,葱末、姜末各少许,香油5克,花生油750克(约耗75克)。

[做法] 将猪肉洗净剁成末,加入芝麻碘盐少许、酱油、甜面酱、鸡精、香油、葱末、姜末拌匀成馅,茄子去蒂、削皮,切成夹刀片,将馅均匀地酿入成茄盒;面粉放入小盆内,加清水(150克)搅匀成糊。将炒勺放在中火上,加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时,将茄盒蘸匀面糊下油,炸至呈黄色时捞出,待油温升至八成热时,将茄盒再投入油中,炸至深黄色时捞出,撒上花椒面即成。

[功效] 具有活血散淤、清热解毒、宽肠利气等功能,有降压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9)山楂合欢粥

[原料] 生山楂15克,合欢花30克(鲜品5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山楂、合欢花一起入锅水煎,留汁去渣,放入淘洗净的粳米煮粥,粥熟加糖,再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解郁安神,活血化瘀。适宜于气滞血瘀型高血脂病人服用。

(10)马齿苋粥

[原料] 鲜马齿苋150克,蒲黄粉10克,粟米100克。

[做法] 将鲜马齿苋拣去杂质,洗净,切碎后盛入碗中,备用。将粟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加切碎的鲜马齿苋,拌和均匀,继续煨煮至粟米酥烂,待粥将成时调入蒲黄粉,再煮至沸即成。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降脂。适用于肝经湿热型脂肪肝及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11)芹菜菠菜粥

[原料] 菠菜250克,芹菜250克,大米100克。

[做法] 芹菜、菠菜洗干净,切成小段;大米淘洗干净,备用。把大米放入锅内,加清水800克,置武火上烧开,再改用文火煮半小时,放入菠菜、芹菜,再次烧开,打开盖煮10分钟即可。

[功效] 养血润燥,散瘀消积。适用于高血压病、便秘、小便不畅等症。

(12)山楂菊花银花粥

[原料] 白米粥适量,山楂酱、菊花晶、金银花露各1匙。

[做法] 将山楂酱、菊花晶、金银花露一起加入白米粥内,搅匀即成。

[功效] 清热平肝,活血化瘀。适宜于高血压或冠心病病人服食。

冲任失调型的对症生活

冲任失调是指冲任二脉的功能失调,冲任二脉起于胞中隶属于肝肾,经腹至胸达面,上至于头,下行于足,经气通达十二经,所以冲任失调的内涵相当广泛,一般用于妇科疾病的辨证。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冲任失调。高血压冲任失调型多见妇女更年期前后,血压不稳定,多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临床症状】

头面烘热汗出,头晕头痛,烦躁不宁,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两足发凉,或有水肿,月经紊乱,经量涩少,以致绝经,舌质淡红,脉弦细或细数。

【发病原因】

此型多因妇女七七经水将绝之际,肾气渐衰,冲任脉虚,肾虚于下,虚火炎上而致。

【辨证确诊】

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中医治法】

[治法] 滋补肝肾、调和冲任

[方剂] 二仙汤加减: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黄柏、益母草、知母、当归、白芍、牡蛎。

[用法] 方中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知母、黄柏,泻相火而滋肾阴;当归、白芍、益母草养血而调理冲任;牡蛎潜阳敛摄。兼肝郁气滞,症见胸闷肋痛、烦躁易怒者,加柴胡、苏梗疏肝理气;兼心烦失眠者加合欢皮、夜交藤、远志宁心安神;兼肝阳上亢者,去巴戟天、肉苁蓉,加珍珠母、钩藤、夏枯草平肝潜阳;偏于血热者,症见月经先期,量多色鲜,加女贞子、旱莲草、丹皮、侧柏炭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中药处方】

(1)莲椹汤

[主治] 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处方] 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七子汤

[主治] 滋补肝肾,降压熄风。

[处方] 决明子24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9克,沙苑子12克,桑椹子12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白芍补肝饮

[主治] 有补益肝肾、养血滋阴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血不足所致的体弱无力、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目暗不明等。

[处方] 白芍10克,熟地20克,枸杞子10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4)当归补血饮

[主治] 有补血养肝、益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爪甲不荣、形体消瘦等。

[处方] 当归12克,白芍10克,黄芪15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5)二仙汤

[主治] 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用于高血压病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

[处方] 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穴道治疗】

[取穴] 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取手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针刺用平补平泻法,以健胃脾,化痰湿,通肠导滞。

【饮食疗法】

(1)宜食食物

宜选用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肉苁蓉、巴戟天、当归、赤芍、金橘叶等调理冲任的食物及药食兼用品。

(2)忌食食物

忌食高脂肪食物以及油炸食品等。

【食疗药膳】

(1)胡萝卜猪肝粥

[原料] 胡萝卜50克,猪肝50克,粳米100克。

[做法] 胡萝卜、猪肝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 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血不足所致的视物昏花、两目干涩、夜盲症等。

(2)生地猪肝羹

[原料] 生地20克,猪肝100克,葱、姜、醋、盐各适量。

[做法] 生地洗净,猪肝切片,加入葱、姜、醋、盐调味,同煮40分钟,吃猪肝喝汤。

[功效] 有滋阴补血、养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

(3)枸杞甲鱼羹

[原料] 枸杞子30克,甲鱼500克,葱、姜、盐、醋各适量。

[做法] 将枸杞子洗净切碎,甲鱼宰杀去内脏切块,同放入砂锅中,煮40~60分钟,再放葱、姜、盐、醋少许调味。

[功效] 有补益肝肾、滋阴强壮的作用,适用于躯体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体弱无力、阴虚盗汗、视物不清、面色无华者。

(4)附蒌鲫鱼汤

[原料] 郁金、香附、白芍、当归各9克,橘叶6克,瓜蒌15克,鲜鲫鱼1条,食盐少许。

[做法] 前6味药煎汤后去渣,加入洗净的鲫鱼、食盐煮熟。喝汤食鱼,每日1剂,连服15~20剂为一疗程。

[功效] 调理冲任,舒肝理气。

(5)黑豆山楂杞子粥

[原料] 黑大豆50克,山楂100克,枸杞子30克,红糖20克。

[做法] 将山楂、枸杞子洗净,山楂切碎去核,两者与洗净的黑大豆同入砂锅,加足量水,浸泡1小时。待黑大豆泡透,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黑大豆酥烂,加红糖拌匀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化瘀降脂等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脂肪肝等病患者食用。

(6)银耳杜仲羹

[原料] 银耳20克,炙杜仲20克,灵芝10克,藕粉30克,冰糖50克。

[做法] 将杜仲、灵芝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合并两次汁液;银耳用清水泡发洗净,加水适量用文火熬至微黄色,倒入药汁,放入冰糖,继续至银耳酥烂成胶状,调入湿藕粉,烧沸拌匀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舒筋降压。适宜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人服用。

(7)黄豆排骨汤

[原料] 黄豆500克,猪排骨1000克,精盐、黄酒、葱白、豆油各适量。

[做法] 黄豆去杂洗净,用水浸泡1小时,沥干备用;猪排骨洗净切成小块。起油锅,放入葱白爆香,倒入排骨翻炒片刻,加入黄酒和精盐各适量,焖烧至出香味时盛入大砂锅内,加入黄豆和清水,水以刚好没过为度,用大火烧沸后加入黄酒,改用小火煨炖3小时,至黄豆、排骨酥烂即成。

[功效]养肝益肾,补益气,利水消肿。适宜于高血压水肿病人食用,也可用于缺铁性贫血、身体虚弱者。

(8)罗布麻猪排骨汤

[原料] 罗布麻20克,猪排骨500克,姜、葱各少许。

[做法] 先将猪排骨洗净,切块,去肥脂,用开水拖去血水。与姜、葱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在停火前5~8分钟加入罗布麻同煎煮,去渣调味即可。

[功效]平肝清热,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症见头痛、眩晕、脑胀、烦躁失眠、多梦或尿少浮肿者食用。

(9)四味止眩汤

[原料] 松子仁、黑芝麻、枸杞子、杭菊花各15克,白糖、水各适量。

[做法] 将上药共洗净,松子仁、芝麻捣碎,然后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中火煮沸后改文火,煨至松仁熟软,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明目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属阴虚阳亢兼便秘者。

心肾不交型的对症生活

心火肾水既济失调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久病伤阴,或房事不节,或思虑太过,情志郁而化火,或外感热病心火独亢等因素所致。

【临床症状】

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夜寐多梦,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或伴见腰部下肢酸困发冷。

【发病原因】

此系久病劳伤,或恣情纵欲,或多思妄想,损伤心肾之阴而致。心属火,肾属水,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是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心火炽盛,又下汲肾水,耗伤肾阴,形成心肾不交的病理变化。若心火亢于上,火不归元,肾水失于温煦,则同时可见腰以下酸困发冷,此为心肾不交的另一类型。心肾不交的治法为交通心肾。

【辨证确诊】

心肾不交证以惊悸失眠为主,多梦遗精,腰膝酸软,伴见阴虚之象、心火亢盛、肾水亏虚的症状为辨证要点。水亏于下,火炎于上,水不得上济,火不得下降,心肾无以交通,故心烦不寐;盗汗、咽干、舌红、脉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均为肾精亏损之象。

有耗伤心肾之阴,虚阳亢动,扰及心神之病理基础。全身可见阴虚内热表现,可见腰膝酸软,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以惊悸失眠为其审证要点。

【中医治法】

[治法] 交通心肾。

[方剂] 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加减:黄连、知母、肉桂、远志、阿胶、鸡子黄、生地、麦冬、酸枣仁、磁石。

[用法] 方中黄连清心火;阿胶、鸡子黄、知母、生地、麦冬滋肾水;酸枣仁、远志清心安神;磁石镇静安神;肉桂引火归元。心火亢盛之高血压多伴有肝火上炎,若服后眩晕耳鸣不减,伴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可加山栀、黄芩清泻肝火。

【中药处方】

(1)交泰丸

[主治] 方中黄连清心降火,少佐肉桂,以引火归元,共达水火既济、心肾交通之功效。

[处方] 黄连12克,肉桂6克。

[用法] 上方若觉药力不足者,可合用黄连阿胶汤;若以心阴虚为主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如以肾阴虚为主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夜交藤、酸枣仁、合欢皮、茯神之类。此外,有人根据“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之论,运用半夏9克,夏枯草15克,常能达到协调阴阳,交通心肾之效。

(2)天王补心丹

[主治] 本方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用。

[处方] 生地黄、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各适量。

[用法] 方药组成研末,蜜合为丸。

(3)安神汤

[主治] 养心安神。

[处方] 人参3克,莲须3克,石莲肉12克,芡实6克,麦冬6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清肾汤

[主治] 清热泻火,滋肾养阴。

[处方] 焦黄柏10克,茯苓10克,生地10克,天门冬10克,煅牡蛎20克,炒山药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金锁固精汤

[主治] 肾气不固,固肾涩精,健脾助胃。

[处方] 五倍子6克,豆蔻6克,海金沙9克,金樱子9克,龙骨9克,牡蛎9克,罂粟壳12克,焦白术12克,竹叶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6)地黄饮子

[主治] 中风、心肾不交等。

[处方] 生地黄90克,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苁蓉、炮附子、肉桂、茯苓、麦冬、菖蒲、远志各30克,五味子15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0克,用水一杯半,生姜3片,大枣1枚,薄荷少许。

[用法] 同煎至八分杯,温服。适当增减,作汤剂煎服。

【穴道治疗】

[取穴] 四神聪、本神、内关、神门、天枢、中脘、气海、足三里、太冲、太溪为主。

[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取四神聪、本神、内关、神门、天枢、中脘、气海、足三里、太冲、太溪经穴为主。

【饮食疗法】

(1)宜食食物

多吃清淡的芹菜、菠菜、白菜、萝卜、冬瓜、梨、西瓜等。

(2)忌食食物

少吃辛辣上火的火锅、辣椒、狗肉、牛肉、羊肉、桂圆、红枣等。

【食疗药膳】

(1)荷叶粳米饭

[原料] 鲜荷叶两张,梗米150克,红枣10枚,精盐少许。

[做法] 将粳米淘洗干净,倒入砂锅内煮沸20分钟。红枣洗净,去核。新鲜荷叶洗净,两张平铺。将半熟的粳米饭与红枣、精盐搅匀,然后用荷叶包好,放入蒸笼,文火蒸至荷叶香味溢出即成。

[功效] 活血化瘀,清热生津。适用于心肾不交、瘀血阻脉、痰浊中阻型高血压病以及头晕目眩、食欲不振等症。

(2)乌龟百合红枣汤

[原料] 乌龟1只(300~400克),百合30克,红枣10枚,冰糖少许。

[做法] 将乌龟去甲及内脏,切成块状,洗净。先以清水煮15分钟,然后放进百合、红枣,继续熬煮,直至龟肉烂熟、药物煮透为度,最后放入少量冰糖融化。喝汤食龟肉、红枣,1天食完。

[功效] 交通心肾,滋阴降火。

(3)茯神白鸭冬瓜汤

[原料] 白鸭1只(约1000克),茯神、麦冬各30克,冬瓜500克,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将白鸭去毛及内脏,洗净,放入砂锅中。将茯神、麦冬洗净,用纱布包好放砂锅中,加适量水煮15分钟,然后放入冬瓜,直至鸭肉熟透、冬瓜熟烂为止,最后加入少量调料。喝汤食鸭肉和冬瓜,分2~3餐食完。

[功效]调和肝肾,滋阴降火。

(4)地黄枣仁粥

[原料] 生地黄30克,酸枣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将酸枣仁洗净、捣碎,与生地黄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以药液煮粳米,粥熟即成。每日1~2次,连服5~7天。

[功效] 滋阴清心。

(5)皮蛋蚝豉粥

[原料] 皮蛋1个,蚝豉30克,大米60克,油、盐各适量。

[做法] 将皮蛋去壳,洗净切成小粒;蚝豉、大米洗净。将蚝豉、大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放入皮蛋文火煮至粥成,调味即可。佐餐食用,随量食用。

[功效] 滋阴清心,调和心肾。

(6)马蹄海蜇粥

[原料] 马蹄5个,海蜇60克,油、盐各适量。

[做法] 将马蹄去皮、洗净、切碎,海蜇洗净、切丝。用锅煮沸适量清水,将马蹄、海蜇放入锅内同煮,放油、盐调味,加适量生粉水勾芡即可。佐餐食用,随量饮用。

[功效] 交通心肾,滋阴安神。

(7)百合莲心羹

[原料] 百合100克,莲心3克,冰糖20克。

[做法] 将百合掰成瓣、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煨至百合酥烂,加莲子心,并调入冰糖,改用小火煨煮10分钟,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 滋阴清心,调和心肾。

(8)金针木耳焖牛肉

[原料] 牛肉肉250克,金针菜60克,黑木耳15克。

[做法] 将金针菜、黑木耳洗净,牛肉洗净、切件,用开水烫过。将全部用料放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焖至牛肉熟透变软,调味即可。随量食用或佐餐。

[功效] 协调心肾,滋阴清心。

(9)红烧龟肉

[原料] 乌龟1只(约500克),生姜2片,葱1根,盐少许。

[做法] 将生姜洗净;葱去须、洗净、切断;乌龟用开水烫,去头、壳、肠脏,洗净,切件。起油锅,放龟肉略炒,放姜、葱、盐煸炒,加清水适量,煮至龟肉熟即可。随量食用或佐餐。

[功效] 交通心肾,滋阴清心。

(10)椰子糯米蒸鸡饭

[原料] 椰子肉、糯米、鸡肉各适量。

[做法] 将椰子肉洗净、切块,与糯米、鸡肉同放在置有盖的瓦盅内,隔水蒸至熟。当饭食,每日1次。

[功效] 交通心肾,滋阴安神。

(11)山稔子煲塘虱鱼

[原料] 塘虱鱼250克,山稔子60克(干品15克),油、盐各适量。

[做法] 将山稔子洗净,塘虱鱼去颈两侧“花”、肠脏,洗净。起油锅,略煎塘虱鱼,溅清水适量,放山稔子,文火焖熟,水将干时放盐调味,再焖几分钟即可。随量食用或佐餐。

[功效] 滋阴清心。

肝风内动型的对症生活

肝脏气血阴阳平衡失调,肝失所养引起以眩晕欲扑、抽搐、振颤等具有摇动特点一类症状的征候。肝风内动证是指临床出现眩晕欲仆、震颤、抽搐等症状的病证。多由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

【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耳鸣、口歪眼斜,甚则昏仆失语、不知人事,或手足麻木、振颤、偏瘫,或为抽搐,多舌红绛、干燥,脉多弦数,兼滑、兼长,阴血虚极生风者,脉多细数无力或弦细。

临床出现抽搐、震颤、麻木等症状都属于肝风内动,常见有肝阳化风、阴虚动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四种。

肝阳化风:多由素体阴虚,肝阳易亢,化火生风所致,症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舌质红,脉弦细。若突然昏倒,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则为中风。

阴虚风动:是阴液亏虚,筋脉失于濡养引动肝风的证候。多因阴液亏虚严重所致的虚证,常见于外感病后期或内伤杂病。

热极生风:多因热邪亢盛,燔灼肝经,热陷心包所致。症见高热,烦渴,抽搐,项强,两目上翻,甚则神志昏迷,角弓反张,舌红苔黄,脉弦数。

血虚生风:多由久病或失血等因素而致肝血亏虚,血虚而生风。症见头目眩晕,视物模糊,面色不华,肢体麻木或震颤,肌肉跳动或皮肤瘙痒,舌淡脉细。

【发病原因】

一因肝阳过亢,肝疏泄太过,火化而风动;二是肝肾阴液过于亏耗,肝阳升动无制,阳动而风生。前者风从火化,故称实风;后者风因虚动,故称虚风。

多因年高肾亏、房事劳倦、七情内伤、饮食失调等综合致病;也可因温病邪入下焦、阴血耗竭而发病。病机可为肝阳化风上扰,或肝风挟痰火上冲,气血并走于上,或肝风阴血虚极生燥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

肝阴亏于下,肝阳亢于上故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肝风夹气血逆走于上壅滞络脉,则项强肢颤,手足麻木;肝风夹痰浊上扰阻于舌窍则语言謇涩,伸舌歪斜;肝风夹痰浊蒙蔽清窍,心神被扰,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喉中痰鸣;风痰阻于脉络则口眼咽斜,半身不遂。舌红,脉弦有力为阳亢风动之象。

在肝阳上亢证的基础上,若头痛眩晕加剧,又见手足抖动,肢体麻木即为肝阳化风,此时为中风先兆。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半身不遂,喉中痰鸣,即为通常所说的中风,证情十分严重,常可导致死亡。

【辨证确诊】

肝风内动,因病变部位在肝,临床上具有“风胜则动”、“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故称“肝风”。为了区别于外来六淫之风,所以又叫“内风”或“类风”。

实风,病因火极生风,所以在病变过程中不但气分火胜,而且血分亦热,不仅肝阳升动无制,而且其它脏腑之气血往往亦并走于上。因此,在临床表现上不仅见到剧烈头痛、眩晕、肢麻、颈项强硬、烦躁不安、手足抽搐、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一派肝经风火上动的证候,同时亦可见到恶心呕吐、心悸不宁等肝火犯胃、木火扰心等脏腑同病的现象,甚至出现突然昏倒、肢体偏瘫、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的中风证。

虚风,病由阴虚不能制阳。这种病变在临床上不仅见到头痛眩晕、唇舌发麻、视物模糊、头摇肢颤、手足麻木、筋惕肉瞬、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等一派阴虚阳浮的现象,同时亦可见到泛恶欲吐、心悸失眠等胃心兼病的证候。这种情况,往往亦是中风的先兆。

实证,治以凉肝熄风;虚证,宜用育阴摄纳、敛阳熄风;虚实并见,宜用滋阴潜阳、镇肝熄风;病情严重者,可暂用搜风通络、镇肝熄风的方法。

【中医治法】

[治法] 养阴清热,平肝熄风。

[方剂] 羚角钩藤汤:羚羊角、桑叶、川贝母、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神、白芍、生甘草、鲜竹茹各适量。

[用法] 方中羚羊角、钩藤平肝清热,熄风镇痉;桑叶、菊花清肝明目;竹茹、贝母清热化痰;生地、白芍养阴清热;茯神宁心安神;甘草和中缓急。全方共奏养阴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之效。

【中药处方】

(1)大定风珠

[主治] 虚风多见于高血压病Ⅱ期,常为中风先兆。大定风珠方中生地、育阴潜阳,以敛摄未尽之浮阳。若兼舌謇语涩,口眼歪斜,为痰阻经络,加菖蒲、郁金、竹沥化痰开窍。采取育阴摄纳、敛阳熄风。

[处方] 龟板(先煎)、鳖甲(先煎)、牡蛎(先煎)、生地各30克,白芍12克,山萸肉、阿胶(烊化)各10克,五味子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用加减。

(2)抗压效验方

[主治] 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之功效。

[处方] 石决明20克,决明子12克,葛根15克,天麻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防风12克,蜈蚣6克,柴胡12克,白芍20克,旋复花(包煎)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三甲复脉汤

[主治] 温邪深入下焦,热深厥甚,滋阴潜镇。

[处方] 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麻仁9克,生牡蛎15克,生鳖甲24克,生龟板30克。

[用法] 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3次服。

(4)四物汤

[主治] 养血熄风,补血养血。

[处方] 当归9克,川芎6克,熟地12克,炒白芍10克。

[用法] 加水煮沸后,再煮15分钟即可。一天饮用2次。

【穴道治疗】

[取穴] 风池、风府为主。

[操作]一指禅推或按揉印堂、太阳、率谷、风池、天柱等穴。摩腹:按揉心俞、肝俞、肾俞、气海、关元等穴。在此基础上再取风池、风府经穴为主。

【饮食疗法】

(1)宜食食物

宜食低盐饮食,还应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酵及较低热量的饮食。还应多吃蔬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镁、钙、钾。宜多食含钾食物。如黄豆、小豆、番茄、西葫芦、芹菜、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橘子、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柿子、菠萝、核桃、西瓜等。

(2)忌食食物

不吃或少吃“精粮”。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动脉硬化。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含胆固醇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如肝、脑、心等应少吃。戒烟少酒,有烟酒嗜好的高血压患者,会因烟酒过多引发心肌梗塞,脑中风。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每天吃盐应以5克以下为宜。

【食疗药膳】

(1)蚯蚓炒鸡蛋

[原料] 活蚯蚓4条,鸡蛋2只,油、盐各适量。

[做法] 蚯蚓剖开,洗净,切段与鸡蛋同炒,一次吃完,隔日1次。

[功效] 平肝熄风,宁神降压。主治肝热生风之高血压。

(2)双草凤尾鱼

[原料] 夏枯草30克,益母草30克,凤尾鱼750克,菜籽油40毫升,猪骨汤100毫升,精盐、酱油、鲜红椒、生姜、葱白、味精各适量。

[做法] 夏枯草、益母草洗净,分两次煎取浓缩液100毫升。凤尾鱼剖开,去肚杂剁成块状,抹上少许精盐、酱油稍腌,在油锅内快爆几遍,放入猪骨汤,武火煮沸,再入精盐、酱油、鲜红椒丝、生姜,文火慢焖至香熟,将药汁从锅边倒入,并加入葱白、味精焖片刻即成。

[功效] 本菜具有活血养血、平肝降压的作用,适宜于中风后遗症的淤血阻络者。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味辛苦,性寒,入肝、胆经,清热平肝,疏风散结。适用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3)天麻鱼头

[原料] 花鲢鱼头1个(带1段鱼肉,约重600克),天麻5克,瘦肉、冬笋、热火腿、水发口蘑、水发海米、菜心、鸡汤、香菜段、葱丝,芝麻碘盐、料酒、鸡精、米醋、白胡椒面、姜各适量。

[做法]天麻用水刷净,切成薄片,用白酒浸泡,得天麻酒液20克,浸泡后的天麻片留用。将鱼头去鳃洗净,放入七成热油中稍炸,捞出控油。瘦肉、冬笋、火腿都切成片。勺内放油少许烧至五成热时,投入拍松的姜稍炸,放入瘦肉片煸炒,烹入料酒、米醋,再加入鸡汤,芝麻碘盐、鸡精、胡椒面,调好口味,烧开后倒入砂锅内,把鱼头、冬笋片、火腿片,口蘑片都放入锅内。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天麻酒液、天麻片,加盖,用小火炖15分钟。加入菜心,拣出姜片,再炖5分钟,端下砂锅撒上葱丝和香菜段即成。

[功效] 天麻有平肝、熄风及祛风湿等功效,鱼头部含胶质最多,含有卵磷脂及脑后垂体素,能改善记忆力。适宜于高血压患者食用。

(4)菊茉炒鸡片

[原料] 鸡胸脯肉250克,鸡蛋2个,杭菊花3朵,茉莉70朵,花茶叶15克,小白菜500克,清汤250毫升,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鸡胸脯肉去筋膜,切成薄片,用凉水漂洗。白菜剥去老叶,抽去筋洗净,用热水烫热再用凉水泡上;将菊和茉莉花用钢丝串成小串放入沸水内烫泡,取水100毫升(花捞出不用)备用。取蛋清和适量淀粉与少许精盐和味精调成糊状抹在鸡肉片上,置于火锅上烧沸,即离火。放入250毫升清汤内。把茶叶用沸水泡上,待茶色泌出,取茶叶水50毫升并注250毫升清汤,下入小白菜、食盐、胡椒粉、味精,烧入味,出置于菜盆周围。在锅内注入清汤加入待用花汤,再加入适量精盐、味精,烧后放入鸡片稍煮呈香浓味时出锅淋放在小白菜上即成。

[功效] 本菜善于祛风清热,对高血压患者头涨头痛,头晕时尤为适宜。菊花与茉莉花含有挥发油、芡酮类等有效成分,菊花中的菊甙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功能,故对高压和冠心病具有防治作用。

(5)菊麻鱼

[原料] 菊花30克,罗布麻20克,草鱼700克(一尾),植物油60毫升,生姜5片,精盐、酱油、红辣椒丝、胡椒粉、味精、葱白各适量。

[做法] 菊花、罗布麻叶,洗净,分两次煎取200毫升浓液。草鱼去鳞剖洗,切块,抹上少许精盐、酱油,放油锅走油。将红辣椒丝炒至断生,放入鱼块和药汁、生姜,文火慢熬至收汁时再入精盐、酱油、胡椒粉、味精、葱白调味即可。

[功效] 本菜清香细嫩,具有清肝祛风、强心利尿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菊花主要含有菊甙,降压效果明显,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草鱼所含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胆固醇含量低。

(6)葛根粥

[原料] 葛根粉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粳米淘净后,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至粥将成时,调入葛根粉,改用小火煨煮15分钟即成。早餐2次分服。

[功效] 具有平肝熄风、清热解痉、降血压的功效。

(7)芦笋鲜贝汤

[原料] 罐头芦笋50克,鲜净扇贝200克,青豆15克,熟火腿15克,鸡蛋清50克,精盐、味精、黄酒、湿淀粉、胡椒粉、葱花、姜末、麻油各适量。

[做法]将鲜贝洗净,切成薄片状,放入碗中,加适量精盐、味精、黄酒、鸡蛋清、湿淀粉,腌制上浆。将火腿切片,并将芦笋取出放入碗中。锅置火上,兑入清汤,加精盐、味精、黄酒、胡椒粉调好口味,下入鲜贝片汆透,用湿淀粉勾薄芡,撒入葱花、姜末,淋入麻油,出锅倒入碗中即成。

[功效] 滋阴润燥,补钙降压。适用于肝风内动、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8)定风酒

[原料] 天门冬50克,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川芎、牛膝、秦艽、五加皮各25克,川桂枝15克,白酒10000克,白蜂蜜、红砂糖、陈米醋各500克。

[做法] 浸泡于白酒10千克中,另兑入白蜂蜜、红砂糖、陈米醋各500克。

[功效] 本方有滋补肝肾、补血熄风之功,用于肝肾阴虚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