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身心与发育

第一节 5岁1-3个月

生理发育状况

5周岁的儿童在正常情况下身高为107.6~108.6厘米,体重为16.79~17.39公斤,牙数为20~24颗,恒齿有4颗,龋齿数为0颗。

心理发育特点

有许多5岁左右的孩子经常说:“我妈妈的手最巧,能做出许多漂亮的花。”“我爸爸最勇敢,坏蛋都怕我爸爸。”“我爸爸什么都会。”……喜欢夸耀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他们非常敬佩自己的父母,不允许别人诋毁他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能干、最了不起的人。

在孩子的夸耀中,难免带有夸张、夸大的成分,为此家长感到很生气,觉得小小的年纪就会说谎,太不像话了。有些家长就会当着小朋友的面“拆穿”他的“谎言”,甚至会大声指责孩子不应该骗人,此时,孩子会觉得十分难堪,感到非常委屈和压抑。

其实家长不太明白孩子此时的心理,他们因夸耀父母而说“假话”是善意的,也是他心理特点的反应,家长绝不可将“撒谎”、“骗人”等帽子扣在他头上,更不应当着别的小朋友的面说他。孩子自尊心很强,家长要维护他的自尊心,不要去伤害它。如果发现孩子在夸父母时说过了头,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应该自然地告诉孩子的同伴,每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成为最好的、最能干的爸爸妈妈。当孩子的同伴不在场时,家长可以告诉他,爸爸也有许多事不会做;妈妈的手很巧,但是妈妈并不是样样都好,某某阿姨的毛衣织得好,妈妈还要向她学习呢!

家长还应该注意,当着孩子的面不要说丈夫或妻子如何不好,如爸爸不要跟孩子说“你妈妈这不好那不好”,同样妈妈也不应该与孩子说“你爸爸真无能”之类的话。因为这样会熄严竣孩子心中最美好的烛光,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会感到在周围同伴面前抬不起头,从而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智力发育特点

这个年龄与前一年龄段相比,在智力上有了明显的发展,有人将这个阶段称为“非常智力性的年代”,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智力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家长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似乎感到孩子突然长大了,也更加懂事了。

智力上的明显发展主要体现在: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增强了

过去让孩子描述一幅画时,孩子常常只能用一个中心词,而不善于连续地描述,比如,让他看一张小人踢球的卡片,要求他说出上面画的是什么,4岁的孩子会回答:“这是小孩踢球。”5岁的孩子会回答:“有一天,天气非常好,明明抱着球出来踢,他玩得特别开心,他想如果再来一个小朋友跟我一起玩该有多好。”5岁的孩子用词也比较准确,在他们的语言里很少会出现诸如“他非常着急,慢吞吞地跑着”这类自相矛盾的错误。

孩子的想像力开始萌芽了

以前孩子常常是边做边想,想像力的发展仅限于自己熟悉的事物,而5岁的孩子想像进一步地发展了,能围绕一个中心去想像,在他们的想像中还出现了创造性的成分。

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了

5岁孩子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主,但是,此时孩子的思维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那就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如给孩子三根长短不同的小棍,成人先拿出A与B两根棍,让孩子看看谁长谁短,然后再拿出B、C两根棍,A棍不出现,问孩子这三根哪根棍最长,哪根棍最短,孩子能说出A棍最短,C棍最长,而且知道因为A棍比B棍短,B棍又比c棍短,所以A棍比谁都短,C棍比谁都长。孩子不用直接看到三根棍才能比较出,完全能依靠推理进行判断。

家长应该仔细观察认识到5岁的孩子智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要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智力培育材料,以促进其智力进一步发展。

情绪发育特点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情绪表现方面较为更丰富。在4岁时,他们的情绪有许多还比较笼统,如”恐惧”,他们只是表现出害怕,一切“恐惧”情绪他们都用害怕来代替;而5岁的孩子就可以将“恐惧”表现出更多的情绪,他们会在不同场合下表现出“不安”、“羞愧”、“害怕”。

另外,5岁的孩子有着更为深刻的情绪表现。他们的情绪慢慢受事物表面影响转向受事物内在影响。5岁以前的孩子喜欢当众表演;5岁以后他们会感到不好意思,惟恐别人说自己表演得不好。过去他们为能得到吃的而高兴,现在他们更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扬。

家长如能了解孩子情绪所发生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当孩子表现出很不安的情绪,这说明他产生了恐惧感,家长应找出令他恐惧的原因,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孩子在黑暗中摸摸这,摸摸那;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又做那个,这就表示他很恐惧黑暗,但他又不好意思说出来,所以表现出十分不安的情绪。若不了解孩子的情绪发展特点,将孩子的不安归结为“爱动”、“没有正相”等,劈头盖脸地教训孩子一顿,孩子就会感到十分委屈,易造成与大人之间的矛盾。所以,家长应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理解孩子,鼓励他,并找出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孩子得到安慰。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总是让孩子在客人或他人面前表演节目,如唱歌、跳舞、讲故事、背诗歌等,许多孩子都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还有一些孩子会断然拒绝,家长为此十分恼火,会当众批评孩子,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对的。首先,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情绪变化的特点。他们比以前更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如果没有把握的事,他们就不愿意去做。因此,孩子不愿意大演,家长就不要强迫,而应该做的是多鼓励孩子,增强他的自信心。其次,当众指责和批评孩子,会使他更加难堪,使他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造成抵触心理。

社会适应性特点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较以前有明显地提高。他们已经逐渐将注意力由自己转向他人,开始感到自己有许多方面不如别人,更加愿意与小伙伴共处。为了让小伙伴接纳,甚至不惜拿出自己最珍爱的玩具或食品。此时的孩子非常希望能融于同伴之间,融于社会之中。他们也与同伴争吵,但是会更加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般的孩子就不会有“胡搅蛮缠”、“蛮不讲理”的表现了。

从以上孩子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来看,家长应注意以下问题:

为孩子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

可以邀请邻居家的孩子到自己家玩或带孩子去作客,遇到合适的场合都可带孩子“光临”,这样就满足了孩子渴望交往、渴望得到他人认同与接纳的意愿。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技能

孩子喜欢与他人,尤其是与同伴交往,但是,假如他不掌握交往的技能,就不会得到同伴的认同,甚至会受到冷落或孤立,这会阻碍孩子社会性的顺利发展。家长应告诉孩子与人交往时要做到谦让、友好、协商、分享,若孩子这方面表现很差,家长可以提供一定的情景,加强对孩子的训练。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功夫。

不要过分干预孩子与他人之间的交往

因为孩子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可能会表现出迁就他人、宽宏大量的行为,家长为此很不高兴,觉得自己孩子受委屈、受欺负了,有的家长甚至出面干涉或阻止他们继续交往。孩子的迁就等行为是与他不愿孤独相联系的。当然,并不排除可能是孩子软弱、缺乏主见。但是,家长不能因此而剥夺了孩子交往的权利,如果发现确实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所致,家长应注意教育孩子,在他每次与朋友交往中,家长仔细观察,等小朋友离开后,再帮助孩子进行分析,指出他哪儿做得不对,哪儿做得对,不对的地方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做得对的地方要给予表扬。

综合发育特点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各方面都是平衡发展的。家长有时忍不住会为孩子“突然懂事了”感到惊讶。在生理上,孩子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各种器官的发展也逐渐完善;四肢的动作更加灵活和协调,肌肉发达均匀且有力;在情绪上,各方面处于平衡状态,情感也更加丰富;在智能上,好奇心强,探索精神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此时,他们的思维活跃,精力充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不再是蛮不讲理的“小野孩”了,他们开始有了安定性、顺从性,增强了对成人的信任感。他们的行为有了明确的目标,一旦确定的事情,他们都能坚持到底,在与小朋友交往中,他们显得更成熟,懂得谦让及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另外,他也开始选择小伙伴,愿意和某些同伴玩,而不愿意与另外的小朋友玩。这说明他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喜爱倾向,不再盲目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学习一些技能技巧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更长了,理解力增强了,目的明确了,自制力更强了,这个时期可以让孩子多学些技能技巧,如舞蹈、琴类、画画,还可进行些专门的训练与辅导,为以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性格比较温顺,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喜欢与同伴友好相处,能够较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并能找出同伴身上的优点,这时期是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应抓住此黄金时期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善解人意、心胸开阔等良好性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