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變遷考
一、論文字變遷之理
文字遷變,其途甚多。今音、古音,截然不同,此音之變也;今義、古義,釐然各别,此義之變也。至於同一字也,而其構造不同,如奇字之旡,篆文之,構造絶不相蒙是。或筆畫體勢有異,如篆取圓筆,隸取方筆;又如今人作正書,筆畫或圓或方,結體或長或扁,初無一定;而作刻板書之宋體字者,則筆畫無不平直,結構率皆正方是。此則形體之變。音義皆無迹可見,今音既出,古音遂亡;今義既行,古義旋晦。不知文字之學者,每執今音、今義,謂古音、古義即係如此。夫且不知古今音義之異,自無從知其有變遷矣。惟字形則有迹可徵,稍一搜考,今古之異,即可立見。此世之言文字變遷者,所以不數音義,而專舉字形之變以當之也。
一事之成與變,皆有其所以然之故。其成也,大抵因衆所共須,無形之中,合力創造,積累而成;其變也,則出於事勢之遷流,雖有大力,莫之能遏。夫其變也,如日之西,如水之東,無一息之停,而人莫之覺,及其久而回顧焉,則判然若二物矣。王國維《史籀篇疏證序》云:“不知自其變者觀之,則文字殆無往而不變。故有一卷之書而前後異文;一人之作而器蓋殊字。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文字之形與勢,皆以漸變。凡既有文字之國,未有能以一人之力創造一體者。許君謂史籀大篆與古文或異,則固有不異者;且所謂異者,亦由後人觀之;在作書時,亦衹用當世通行之字,有所取舍,而無所謂創作及增省也。”“所謂異者,由後人觀之”一語,最爲通論。至謂“既有文字之國,未有能以一人之力,創造一體者”,則尚有所未盡。即無文字之國,亦未有能以一人之力,創造一體者。契丹字之因漢文,滿洲字之因藏文,皆實有所承,非真創作也。固非有一人焉,能憑空創造;亦非有一人焉,能獨力改革也。顧知識簡陋之世,其論積累而成,逐漸而變之事,亦必以歸諸一人。一部《世本·作篇》,皆可作如是觀。倉頡造書,程邈立隸,皆是物矣。倉頡作書,説出《世本》;顧《世本》之不足信,昔人久已言之。《詩·何人斯正義》:“《世本》云: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箎。譙周《古史考》云:古有塤箎,尚矣。周幽王時,暴辛公善塤,蘇成公善箎,記者因以爲作,謬矣。《世本》之謬,信如周言。”夫此特其有可考者耳,其他無可考者,何一非此類邪?
欲考文字變遷之理,必合形、音、義三者觀之。一字也,博考其古今構造之不同,音、義之各異;以及舊字之廢、新字之增者;此中包含兩事:一、有所增、無所廢者,此言語逐漸增加,文字之所以孳乳寖多也。一、有所增、即有所廢者,此則同一義也,古今人謂之之音不同、因而表其音之形亦異,可謂形音皆變,而義未變。及因筆畫形狀之不同,積久而成爲兩體者,如篆、隸、行、草之變遷是。乃得謂之該備。專論形體,未足盡文字變遷之理也。顧繆説不去,則真理不明。向之論文字變遷者,既皆執形體一端當之,而又有種種附會繆誤之説;不能廓而清之,真相固無從而見。兹篇所論,亦但見舊時文字創造變遷之説,有所未當耳。至於自立條例,足以説明文字變遷之理,則固有所未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