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宁静,才能沉淀自己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若想有所收获,就必须耐得住寂寞,因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沉淀自己,才能有一番作为。古人云:“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这种心胸,正是沉淀的必要条件。当然,如果拥有这种心胸,就能够做到不会为那些扰乱心神的俗世所烦扰,就能做到苦中作乐,就能经受住人生的历练,也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西奥多·罗斯福也曾说过:“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无,则连最简单的目标都显得遥不可及。”任何一个人的才能,都不是凭空获得的,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克服自我,控制自我的过程,只有首先战胜自己,摒除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才能以全部的激情投入对知识的汲取中。

听说,前不久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感情》被列入了“电影史上伟大的100部英国电影”榜单。回望李安的成功,就好像一次生活的蜕变,但这个过程中,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内敛和害羞的李安曾说:“我天性竞争性不强,碰到竞赛,我会退缩。跟我自己竞争没问题,要跟别人竞争,我很不自在,我没那个好胜心,这也是命,由不得我。”这个信命的男人,却以自己强韧的耐心完成了一次生命华丽的蜕变,从一个普通的男人蜕变成为了闻名国际的大导演。

虽然,李安毕业时的作品《分界线》为他赢来了一些荣誉,但毕业之后,他没有找到一份与电影有关的工作,他只得赋闲在家,靠妻子微薄的薪水度日。那段日子算是李安的潜伏期,他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不仅每天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而且还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偶尔也会帮人家拍拍片子、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处理、剧务之类的杂事,甚至还有一次去纽约东村一栋很大的空屋子去帮人守夜看器材。在这段时间里,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

后来,李安回忆起这段日子的煎熬生活,依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男人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就这样,在拍摄第一部电影之前,他在家里当了六年的家庭主男,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就连丈母娘都夸奖:“你这么会烧菜,我来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蛰伏了一段时间之后,李安出山了,他开始执导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推手》;紧接着,他内心对电影艺术的狂热就好像终于等到了机会一股脑儿发泄了出来,一部接着一部,部部片子都是经典,都为其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就这样,李安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华丽蜕变。

这里,我们佩服的是,李安导演因为自始至终对电影业都怀抱理想和希望,所以才能够在家里做了六年的“煮夫”,足见他的忍耐力。就连李安自己也自嘲说:“我想我如果有日本男人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在那段煎熬的日子里,他不断蛰伏着,就好像蝴蝶在蜕变之前所经历的所有环节,忍受着寂寞与孤独,忍受着枯燥和痛苦,但他终于以自己的耐心等来了那一天,终于,他成功了。虽然蜕变的代价是巨大的,但他已经忍受了过来。现在的他,只需要轻轻地努力就可以采摘成功的果实,生活对于他,也从来都是公平的。

自古以来,凡能够成大事者,都必须耐得住寂寞,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是一个处处充满诱惑、时时会有外来干扰的世界,要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我们做到静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心是否宁静是我们能否持久专注于工作和学习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要抵御诱惑,需要我们在努力中保持一份平常心,这样,我们就能对外界的“花花绿绿”“流光溢彩”不生非分之心,不做越轨之事,不做虚幻之梦。

总之,在人生目标的实现中,一个人只有内心平静、努力充实自己,等待时机、不骄不躁,你的日子就会过得悠然自得、从容不迫;不去羡慕别人,你才会找到自己的生活,完成你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