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医讲堂:尿路结石200问
- 彭波 王光春 耿和主编
- 1393字
- 2021-06-04 19:32:59
3.尿路结石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结石的形成原因十分复发,但基本遵循尿过饱和—晶核形成—晶体生长—晶体聚集—晶体滞留—结石形成的基本过程。
影响尿路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性别、种族、年龄、地理环境、气候、职业、代谢状况以及水的摄入等对结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将引起尿路结石的病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遗传、营养水平、体内代谢异常、尿路梗阻和尿路感染等,其中体内代谢异常、尿路梗阻和尿路感染是三大主要因素。
1)代谢异常
代谢异常主要包括高钙尿、高草酸尿、高尿酸尿及低枸橼酸尿等,俗称“三高一低”。
(1)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再吸收性高尿钙症),特发性高尿钙症(吸收性高尿钙症—肠道吸收钙增多或肾性高尿钙症—肾小管再吸收钙减少),其他代谢异常及肾小管酸中毒等,均可使尿钙排出增加。痛风、尿持续酸性、慢性腹泻及噻嗪类利尿剂均可使尿酸排出增加,内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肠道吸收草酸增加,可引起高草酸尿症。
(2)尿酸性降低,pH值增高,矿物质溶解度下降,结晶成分增加。
(3)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
(4)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含量减少,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镁、酸性黏多糖及某些微量元素等。
2)尿路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巨输尿管、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肾盏盏颈狭窄等先天性或继发性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晶体或基质在引流较差部位沉积,尿液滞留继发尿路感染,有利于结石形成。
3)尿路感染
持续性尿路感染也是形成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体中,约有1/3是由产生脲酶的微生物(真菌、细菌、支原体)所致,但主要是细菌,最常见的是变形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虽然大肠埃希菌属是最常见的尿路感染致病菌,但仅约1.4%大肠埃希菌能够产生脲酶,故其不是导致感染性结石的主要致病菌。据各项试验及研究表明,感染性结石生长迅速,具有成石快的特点,最快者4~6周可充满整个集尿系统,形成困惑临床治疗的鹿角型结石。因此,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应及时治疗,避免反复发作、发展。
感染性结石多发生于女性尿路感染的患者、糖尿病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及其他体弱易反复尿路感染的患者。而且,感染性结石大多发生在肾脏,很少发生在输尿管,发生在膀胱者多与患者尿路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和长期留置尿管有关。
外在因素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尿路结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尿路结石发病率降低,而其间隙期间以及近40年来发病率却大大上升,提示与经济收入和饮食结构变化有关。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以下尿路结石为主,而经济富裕的地区则以上尿路结石为主。实验证明,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促使上尿路结石形成。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
一般来讲,尿路结石很少发生在20岁之前,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位于40~60岁。男性结石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高于女性。最新的数据表明,我国男性的结石患病率是女性结石患病率的2~3倍。另外,在天气炎热、干燥气候的地区结石的发病较高,美国、大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国家、澳大利亚北部、欧洲中部、马来半岛以及中国结石发病率较高。环境温度也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环境温度越高,结石形成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