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读了些金庸先生的杂文,是一个合集《莫若相逢于江湖》,收录了金庸先生关于自己小说的一些答疑,对中国文化及历史的一些看法,多发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自己创办的《明报》。
金庸先生谈到关于中国文化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画保留的中国传统和发扬的都很好。
“就表现方式而论,近代中国画毕竟还保存了固有传统。尽管国画中混入了西洋画法,基本上终究是国画,洋为中用,中国画并没有变成西洋画。中国的新诗、小说、音乐(民歌除外)、话剧,却连形式也完全西洋化了,所以中国老百姓颇难接受,只有洋化的知识分子才喜欢。中国的传统戏曲也能保持原状。中国戏曲和中国画,目前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两大支柱。但中国戏曲并无多大进步,只不过做了一些枝枝节节的修改。今日中国画的技巧和表现方式,却已非明人、清人之所及,更非唐人、宋人之所及。说我国近百年来主要的传统艺术成就是在绘画,此言当不为过。”
——-《向中国画大师们致敬》原载《明报月刊》一九八六第五期。
这种看法是在三十多年前,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是不是又有了进步?三十年之后的人可以来做个评价。
就中国画来说,水平并没有退步,几次去中国美术馆参观,中国画一直都有新的作品出炉,画法也并没有完全西洋化,只不过美术馆里,常常中国画与油画一起展览,作品同样是好的,尽管画法有不同。
新诗的发展大概在1986年金庸先生写文章时候还存在着不少刊物,如《诗歌报月刊》等,还有很多人不断征订,但是到现在几乎就没有人再过问了,说诗歌已死有点过了,但是新诗绝对地变成了小众,或者叫精英也可。
头条是个大众化的传媒工具,写旧体诗的还大有人在。虽然都是民间人物,草根阶层,但是写的清新隽永的也不在少数,诗词吟咏山水,颇多闲情野趣,不论好坏,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生命延续。
唐诗除了保持诗的后裔之外,顺便还生了宋词,宋词保留了词之外,还顺便生了元曲,曲(或者说杂剧)生了明清的小说,然而无论从诗词也好,杂剧也好,小说也好,都有自己的后裔。目前这诗词的书写,大概就是唐诗的后裔吧?!
小说都不怎么看了,情节妄想的比较多,那些动辄就想嫁给豪门总裁的女孩,和那些动辄就想象自己是个某朝王爷的男生,不知道是不是青春的妄想症。
就小说语言来看,自王朔开了语言不正经的先河,语言就愈发不正经起来了,对女性也愈发不尊重起来,那些流溢于小说中对女性的描写或者妄想,是王朔惹出的祸吧,王朔作品红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其语言后裔更加肆虐无状,而且还不断发生异化,年轻人无论男女都一副玩世不恭的状态。
挖坟的几部作品语言还颇老道,但是其题材好像又是非主流。
网络小说泛滥,这是个多元化的时代,严肃小说和写严肃小说的作家都不知道还有几人,几部作品。估计有,也和诗歌一样的结局吧。
音乐的辉煌仿佛也过去了,现在年轻人都听的什么歌?古风貌似不错,不过词都不太通吧。用心良苦,回归和寻找传统的路很难,没有古典文化底子编出来的歌词,也很不文化,很不容易。
小说文字看的少了,影视剧在大小屏幕上泛滥成灾,但是无论古老经典的名导演们如何努力讨好年轻人,都已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网络剧泛滥,对白都是校园小霸王台词,宫斗剧也就算了,想起看了一部青少版电影《建军大业》,里面台词都不敢恭维。这些台词究其发生根源,竟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视剧电影台词与大陆台词杂交的产物。
主要是那腔调听的都腻了,没有深度,也不含蓄,直白的很,完全不符合中国几千年文化典雅含蓄的特征,和现实生活很脱节,所以就很反胃。
当然还有一批影视剧,属于装傻充愣型搞笑,东北派尬聊级别的路子,以为傻笑几声,说几句东北话,就可以逗笑观众了,着实肤浅。
当然也有为了讨好70及70年代前观众的老电视剧,请的也是老演员,如《父母爱情》《情满四合院》之类的,这种年代剧虽然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但是主旨好像还是偏搞笑风,深度不够。
当然也并不是一点好的都没有,但是很少。
大场面大制作看的真的腻了,咱们能不能好好写写对白,编剧有点深度,演员有点感情,不要好大喜功。也不要总是讲古代的故事,那些死人的事我们都不太喜欢看了。
能不能写点现实题材的,有点深度的。
实际上冯小刚《芳华》还不错,张艺谋《归来》也还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