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PREFACE

家强的《文学与记忆: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记忆资源状况的考察》一书即将出版,值得祝贺。这些年,他致力“文学与记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2018年还申请到了有关“当代西方记忆理论及其在文学理论构建方面的价值”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学是社会的扫描仪和透视镜,社会的现实状况必将通过文学作品呈现出来,而透过文学作品及其创作研究,我们又能进一步了解作家的思想情感及其审美取向。本书正是巧妙地以作家的“记忆”为切入点,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与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镜像。

本书以“消费性记忆”这一概念来概括“70后”作家的写作状况,以“积淀性记忆”的概念展示文学创作的理想性状态。值得肯定的是,本书并不是以消极的姿态看待“消费性记忆”文学,而是在阐明“消费性记忆”的生成机制及特质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对这一状态的文学进行救疗,进而从生存美学出发将文学的出路引向“积淀性记忆”文学建构的可能。虽然这种建构还主要处于理论层面,但正如列宁所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是思考的根本,是实践的引导,对“消费性记忆”向“积淀性记忆”回归的思考,正是这样一粒尝试撬动现实问题的理论种子。

文学就是一种记忆,作家以其记忆而创作,作品以其记忆而流传。记忆与“时间”相关,文学的历史总是客观而冷漠的以其自身的记忆规律和时间延展而流变,那些快餐式的“消费性记忆”转瞬即逝,而具有深沉内涵的“积淀性记忆”则在时间的冲洗中依然能价值不褪、韵味不减。这恐怕才是“消费性记忆”文学已经发生,抑或“积淀性记忆”文学需要出场的原因所在。由此来看,本书以“记忆”为关键词对特定时代、特定群体的文学创作进行研究,其选择的切入点是正确和合适的。

文学即人学,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必然要在作品中呈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存体验。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将创作者的生活与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等同起来,但二者之间的联系无疑是不容忽视的。本书从两条路径探寻了作家的记忆观点和认识:一是作家本人在访谈或阐明自己创作经验等的有关文章中显现的“记忆”,二是作家在其作品中隐藏的“记忆”。这两种记忆,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然而,在这两种记忆中,我倒是更倾向于认同后者的可靠性。因为,无数的例子似乎都在证明:作家在访谈或创作谈中所说的话、所表达的情感常常未必可信,而那些流露于作品中的东西反而不太会骗人。这就是文学作为人学的复杂性所在。作为文学研究者,我们对于文学的这种复杂性当有足够的戒备。

在研究中,我们常常还会碰到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对作家进行评论。我们是就其作品评论他,还是回到作家所处的丰富的时代中审视他。这两种不同的评价视角,将决定着我们会得出怎样的研究结论,而不同的研究结论又将决定着研究者的研究是否科学有效、恰如其分。显然,本书的长处就在于作者没有只盯住作品来评论作家,而是将作家的作品深深嵌入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即“消费社会”的总体语境之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性记忆”这一与此类社会现实相一致的叙事概念。可以说,这一概念很好地将本书所讨论的文学命题与社会时代的基本事实,即“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出本书较为鲜明的现实主义情怀。

“消费社会”的神秘面纱是由法国思想家波德里亚为我们揭开并传播开的,“消费社会”理论曾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消费”这一幽灵的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之后,消费者的需求或喜好也成为作家创作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尺度,加之源于西方的“读者接受理论”的深入影响,文学作品的评判权力便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地交到了消费者手里。于是,创作者以“读者”为中心也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此,像物质商品的生产一样,为了奉迎读者,“重感性”“求刺激”甚至“伤风化”的作品便登堂入室,大行其道。与此相适应,为了取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印数、版次的书商与广告宣传的媒体人,便自愿成为文学消费不可或缺的合伙人。这样,“美女作家”“美男作家”“身体写作”等消费社会中具有标志性的词语,便以其极强的广告效应在一个接一个的消费奇迹与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被创造出来。文学已不再有别的目的,消费变成了目的,文学终于在无节制的消费狂欢中走上了歧途。

无论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还是从艺术演进自身的逻辑来看,“艺术终结”的诸种危机最终必将激起拯救这种危机的动力和希望。值得欣慰的是,本书从创作主体精神现象的现实表征中,既看到了“文学危机”出现的可能,也看到了救疗这种危机的可行性方案。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在解决‘记忆危机’这个问题上,应从‘生存美学’角度探寻‘积淀性记忆’的再造之路,即记忆主体作家应自觉地抑制消费欲望、含茹历史意识、追寻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以及模铸理想人格等,最终以深邃的‘思想力量’重现文学往日的辉煌。”这既是本书重点探求的解决问题的结论所在,也是本书研究最有建树的地方。但如何使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真正觉醒,重获深邃的“思想力量”,怕也是本书留给我们继续思考的一项任务。

书永远都在寻找阅读它的人,这取决于书自身的质量和重量,同时也需要缘分。相信家强的这部著作会找到它自己的缘分,因为本书所研究的内容、作者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有其自身的魅力。

是为序。

丁国旗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