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四要:曰爱,曰敬,曰勤,曰俭
凡十一条

(一)“立爱自亲始”,爱身爱之本也;“立敬自长始”,敬身敬之本也。以爱敬存心,而入于邪慝者希矣。

┃ 今译 ┃

树立仁爱的观念要从自己的父母开始,爱惜自身是仁爱的根本;树立恭敬的观念要从自己的长辈开始,敬重自身是恭敬的根本。心里怀有仁爱与恭敬的意念,却堕入邪恶境地的人是很少的。

┃ 简注 ┃

①亲:父母。身:自身、自己。《礼记·祭义》:“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②存心:犹居心,谓心里怀有的意念。《孟子·离娄下》:“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希:现写作“稀”,少。

┃ 实践要点 ┃

爱的培育,要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爱心首先表现为孝心;恭敬之心的培养,要从尊敬自己的长辈开始,其他的一切,都是从孝悌之心推广出去的。所以说,教育孩子,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第一课堂就是家庭。

(二)人有此生,当思不虚此生之意。在门内,勉任门内之事;在宗族,勉任宗族之事,不可辄起较量、推卸之私心。充较量一念,势必一钱尺帛,兄弟叔侄不相通;充推卸一念,必至父母养生送死有不顾。门内如此,况宗族乎?即父母不若无此子,即祖宗不若少此子孙,又况其余?安有一步推得去?人家譬如屋室也,有栋梁,然后有椽檐、榱槛,然后有墙壁、门户,大小长短各效其能以为用,便可成室。若各各自私,毋论不足成室,究竟一无所用而已。抑思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而仁为己任者,独非人乎?乃不求为柱石栋梁,甘自弃为沟中之断,哀已!

┃ 今译 ┃

一个人只拥有这一辈子,应当时刻想着不要虚度此生。在家里,就努力承担家里的事务;在宗族之中,就努力承担宗族里的事务,不可总有计较利害、推卸责任只为自己打算的念头。一旦内心充斥计较利害的念头,必然就会导致因为一点钱财、一尺布帛,兄弟叔侄之间不相互来往;内心充斥推卸责任的念头,必然就会导致子女对父母生前的奉养与死后的安葬都不考虑。家里都是这样,更何况宗族呢?父母不如没有这个子女,祖宗不如少了这个子孙,更何况其他的事情呢?怎么凭这一点就类推得出来的呢?一个家就好像是房屋,先有栋梁,之后有椽子屋檐、木条栏杆,之后有墙壁、门户,虽然大小长短不一,但是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功用,方才可以成为房屋。如果各种物件只为自己打算,不用说不能成为房屋,最终将会毫无用处。想着天下人是一家人,中国人是一个整体,把实现仁爱看作是自己使命的,难道不正是人吗?竟然不求成为房屋的柱石栋梁,甘愿自我放弃而成为水沟里没有用处的废料,悲哀呀!

┃ 简注 ┃

①门内:家庭。

②勉:尽力、努力。

③辄:总是。

④较量:计较。

⑤榱(cuī):即椽,放在檩上支持屋面和瓦片的木条。《说文》:“榱,秦名为屋椽,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

⑥效:献出。

⑦断:也作“簖”,插在河中拦捕鱼蟹的竹栅,指没有多大用处之物。

┃ 实践要点 ┃

《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人不可以没有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仁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遥远吗?张履祥其实把曾子的话加以发展了,强调一个人不虚此生,就不要计较利害得失,而要承担责任,将“仁爱”作为自己的使命,其实是任何人、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个人最大的潜力。

(三)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天子之尊,至于一夫而亡,况其下乎?一家之亲而外,在宗族当不失宗族之心,在亲戚当不失亲戚之心,以至乡党朋友亦如之,以至朝廷邦国亦如之。欲得其心,非他,忠信以存心,敬慎以行己,平怨以接物而已。人情不远,一人可处,则人人可处,独病在我有所不尽耳。贤者与之,不贤者去之,何伤?久而不贤者终将服之。匪人昵之,正人弃之,殆已,究则匪人亦将离之。是以君子不求人,求己;不责人,责己。

┃ 今译 ┃

人不可以独自生存,独自生存就危险了。最为尊贵的君王,到了成为孤家寡人的时候他的天下也就灭亡了,更何况君王之下的人呢?一家的亲人之外,在宗族中应当不失去仁爱宗族的念头,在亲戚中应当不失去仁爱亲戚的念头,到了乡亲、朋友之中也要像这样,到了朝廷、国家也要像这样。想要做到这样,没有其他办法,就是要怀着忠诚信实的念头,恭敬谨慎地立身行事,平等宽容地待人接物罢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分并不遥远,可以与另一个人相处,就可以与任何人相处,只需担心我有不够尽心尽力的地方而已。和贤能的人交往,远离不贤能的人,会有什么妨碍呢?时间长了之后,不贤能的人终究也会信服你。如果亲近行为不端的人,远离正直的人,那就危险了,最终就会连行为不端的人也远离他。因此正人君子不会去责求别人,而是责求自己;不会要求别人,而是要求自己。

┃ 实践要点 ┃

如何立身行事?张履祥告诉我们:要有仁爱之心,即怀着忠诚信实的念头,恭敬谨慎地立身行事,平等宽容地待人接物。张履祥特别强调,求己不求人,责己不责人,做最好的自己,不去苛求他人,这就是儒家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一个有德行的人,就像春风一样,吹过大地,万物生长,普通人都会受到影响而被感化。

(四)作家以勤、俭为主,做人以“孝、友、睦、姻、任、恤”为主。

┃ 今译 ┃

治理家庭以勤劳、节俭为主,为人处世以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友爱、与邻里和睦、夫妻以礼相待、对社会有责任感、体恤老百姓为主。

┃ 简注 ┃

①作家:治家,理家。

②孝、友、睦、姻、任、恤:即古之“六行”,语出《周礼》。

┃ 实践要点 ┃

儒家的“六行”概括了六种主要善行,其目标是成为德行高尚的人。对父母孝顺,夫妻以礼相待,家庭内部和睦,就能家道昌盛;对朋友友爱,与邻里和睦,与外面的人和谐共处,就能事业成功。对社会有责任感,体恤老百姓,就能造福社会、造福百姓。这些传统的思想,其实可以转化为现代文明建设的理念,究其根本都是一样的家、国、天下,一步一步推广开来。

(五)凡读史传,至世德之门,孝义之里,或乡闾所称,或朝廷所表,未尝不甚慕之。谓子孙何幸得生其家?乃终不知反求诸身,岂非惑乎?夫彼非有异道也,父子笃,兄弟和,尊卑得其序,内外大小得其常而已。吾犹是,父子犹是,兄弟犹是,尊卑大小内外不能如彼,何也?得非身之不修,彼怀仁义,而爱敬敦让以化之,我则怀利,而傲慢贪戾以败之与?美恶之习,始于一人二人,其流必及数世,诚之所感,不言而喻。故意向不可不端,立身不可不正。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实遂。前人植基,职惟修德;后人踵武,庶其式穀哉。

┃ 今译 ┃

每次阅读历史传记,读到具有累世功德的家族,行孝重义的乡里,有的被同乡称道,有的被朝廷表彰,没有不非常羡慕的。有人说,他们的子孙怎么那么幸运,出生在他们家?而不知道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难道不是糊涂吗?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父母与子女之间心意诚厚,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有一定的次序,家里家外、大事小事按照人伦道理去处理罢了。我是这个样子,父母与子女是这个样子,兄弟之间也是这个样子,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大事与小事、家内与家外,都不能像他们那样,为什么呢?莫非是没有修养身心,他人具有仁爱和正义的念头,用仁爱、恭敬、谦让来感化人,我却怀有自私自利的念头,用傲慢、贪婪、乖张来败坏人?好的或者坏的习性,从一两个人开始,它的风气一定会影响到几代人,以诚心待人就会使人感动,这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所以意愿、志向不可以不端正,立身处世不可以不正直。江河源头很远就会流程很长,树木根系发达就会果实丰硕。前人建立根基,只是因为行善积德;后人能够继承前人的事业,不就是因为前人赐予的福禄吗?

┃ 简注 ┃

①得非:得无,莫非是。

②语出韩愈《答李翊书》:“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③植基:建立根基。

④踵武:踩着前人的足迹走,比喻效法或继承前人的事业。

⑤式穀:赐以福禄。

┃ 实践要点 ┃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与其羡慕他人家业发达,不如自己做好身心的修养,踏实做好家内家外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行善积德,才能渐渐建立起可以传之后世的家业。现代社会,往往都是小家庭,但是也要想着让子子孙孙传承优良家风,那么就从个人自己的品行修炼开始吧。

(六)古者选士于乡,以乡党耳目至近至众,其为贤不肖如鉴之照物,不可掩也。盖一人之爱憎喜怒则莫不私,众人之是非好恶则莫不公。吾人立身,欲考在己之得失,借鉴于乡党;其观人取友,采听之乡党,可以鲜失。要以善者好、不善者恶为准。

┃ 今译 ┃

古时候在乡里选拔人才,因为乡里乡亲的都知道,并且距离近而人数多,人才贤能、不贤能,就像镜子照出来的一样清清楚楚,无法掩盖。因为一个人的爱憎、喜怒,没有不是自私的,而大多数人的是非、好恶,没有不是公正的。我们立身处世,想要考察自己的得与失,就应该在乡里乡亲之中得到借鉴,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观察他人选择朋友,采纳、听取乡里乡亲的意见,就可以减少失误。要将好人所喜欢的、坏人所厌恶的作为标准。

┃ 简注 ┃

①考:审察,察考。

②采听:收集听取。

┃ 实践要点 ┃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应该综合更多人的意见,才能趋于客观公正。乡里乡亲距离近而人数多,对于所评判的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所以说口碑非常重要。当然口碑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一乡之人中有善人,也有恶人,有君子,也有小人,他们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所以既要看“数量”,也要看“质量”。现在已经不是乡土社会,传统的乡里乡亲转化为身边的同事、同学以及邻居,通过熟悉的人多了解一些信息,总是没错的。

(七)处人伦事物之间,有顺有逆,即不能无德怨。曾子曰:“出乎尔者反乎尔。”《诗》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盖言施报也,然微有不同。自处之道,有树德,无树怨,固然也。人情则不可知。处之之道,我有德于人,无大小不可不忘;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若夫怨出于己,当反己而与人平之;其自人施于我,则当权其轻重大小。轻且小者可忘,忘之;重而大者,报之为直,不能报为耻。要之,作事当慎谋其始。德不可轻受于人,怨须有预远之道。施德,当体上天栽者培之之心,处人则念“怨不在大,期于伤心”之义。小如陵侮侵夺等类,大则义关伦纪者也。

┃ 今译 ┃

身处不同的人伦关系以及各种事物之间,有顺境,也有逆境,就不能没有感恩与抱怨。曾子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反过来怎样对待你。”《诗经》说:“把桃子送出去,用李子来报答。”说的就是要知恩图报,但是稍微有点不同。自己的立身处世之道,是尽量树立美德,而不要结下怨恨,本来就应该这样。人与人之间相处就难说了。相处之道是,我对别人有恩惠,无论大小都不可以不忘记;别人对我有恩惠,即使很小也不可以忘记。如果怨恨出于自己,就应当反省自己,并和他人平息怨恨;如果别人有施加于我的怨恨,那么就应当衡量其中的轻重大小。轻而小的怨恨可以忘记的,就忘掉它;重而大的怨恨,就以正直公道来对待它,不能报复就是耻辱。总之,做事情应当谨慎地谋划它的开始。不要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对于怨恨,必须要有所预备,并且寻求远离的方法。施加恩惠,应当体会上天栽培人才的心理,与人相处就要想到“怨恨不在有多大,而在于是否伤了他人的心”的道理。小的怨恨,比如凌辱、侵占、抢夺等,大的怨恨,就关乎伦理纲常了。

┃ 简注 ┃

①语出《孟子·梁惠王下》。

②语出《诗经·大雅·抑》。

┃ 实践要点 ┃

面对恩怨该怎么做?张履祥强调要树立美德而不要结怨,我对别人有了恩惠,无论大小都要忘记;别人对我有了恩惠,即使很小也要记住;来自他人的怨恨,小的尽量忘掉;重而大的就要以正直公道来对待,不可使之成为耻辱。面对仇怨,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忍报怨,以怨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以忍报怨:面对仇怨没有据理力争的抗争意识,对所遭受的不公习以为常地忍耐,这其实是一种妥协。以怨报怨:有怨就报怨,有仇就报仇,这会导致循环往复的积聚仇恨、冤冤相报,最终酿成灾难。以直报怨:以正直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有错论错,就事论事,在法治社会可以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德报怨:用包容精神、宽容意识去面对不公正遭遇,这是一种圣人情怀,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张履祥的意见,其实就是以忍报小怨,以直报大怨,值得我们参考。至于“怨不在大,期于伤心”一句,其实很关键。不可以伤害人,更不可以使人伤心,维护他人的自尊心,格外重要。

(八)有田亩便当尽力开垦,有子孙便当尽力教诲。田畴不垦,宁免饥寒?子孙不教,能无败亡?疏沟导渠以备旱涝,蓄粪完器以乘时令,治田畴之急务也;择业授事以戒惰游,延师肄经以远非慝,教子孙之急务也。人生无一事可不尽力,此其大者。

┃ 今译 ┃

有田地就应当尽力开垦耕种,有子孙就应当尽力教导训戒。有田地而不开垦耕种,难道能免除饥饿寒冷吗?有子孙而不教导训戒,怎么会不失败和灭亡呢?疏导沟渠用来预防干旱洪涝,储蓄家肥用来顺应农事的节令,这是从事田地耕种的紧急事务;选择职业、安排工作用来戒除游手好闲,聘请老师、学习经典用来远离错误与邪恶,这是教育子孙的紧急事务。人的一生没有一件事可以不竭尽全力,而这是人生中的重大事情呀!

┃ 简注 ┃

①乘:顺应。

②肄:学习,练习。

③非慝:疑惑烦恼的问题和恶念。

┃ 实践要点 ┃

“人生无一事可不尽力,此其大者。”张履祥认为,人生最应该尽力的事情,一是耕种田地,二是教诲子孙,即耕读相兼。凡事都尽力,是一种奋斗者的姿态。喜欢读张履祥之书的曾国藩也说:“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尽性就是尽量发挥出自己天赋的个性,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未知的事物,无法解决的问题,知命就是一种生命的豁达:心存敬畏,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面对现实的人生,鼓起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也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做好能够做到的,也直面那些无法做到的。

(九)男子服用固宜俭素,妇人尤戒华侈。妇人只宜勤纺织、供馈食,簪珥衣裳简质而已。若金珠绮绣求其所无,“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一事两害,莫过于此。况妇德无极,闲家之道,当以为先。稚子侈心,益当豫戒。

┃ 今译 ┃

男人的穿着、用度本来就应该俭约朴素,妇女更应该戒除豪华奢侈。妇女只应辛勤地纺纱织布、供应食物,首饰、衣服简单质朴就可以了。至于金银、珠宝以及有纹饰的丝织衣服等,宁可没有,“社会疏于治理,就会诱人盗窃;女子修饰得很妖媚,就会引诱别人产生淫欲”,一件事情产生两样害处,没有比这件事情更典型的了。况且妇女德行的培养是没有止境的,约束家人的方法,应该把这个作为首要事务。幼小的孩子有了奢侈之心,也应当预先有所防备。

┃ 简注 ┃

①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珥:耳环。

②语出《周易·系辞上》。

③妇德:妇女贞顺的德行,为妇女四德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④闲:限制,约束。《易·家人》:“闲有家”。孔颖达疏:“治家之道,在初即须严正立法防闲。”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强调男人应该俭约朴素,妇女更应该戒除豪华奢侈,幼小的孩子也应该从小养成俭省朴素的习惯。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有志于探求真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别人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司马光在《俭训示康》中写道:“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裕,仍不可以铺张浪费。现代管理学教授斯科特·索南史恩在其著作《俭省:释放少的潜能,取得多的成就》一书中写道,俭省不等于吝啬,俭省思维有几个好处:第一,俭省者关注长远目标;第二,俭省者的攀比心理比较弱,不会陷入追逐者绝境;第三,俭省者总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源;第四,俭省者更具有创造性。

(十)凡人用度不足,率因心侈。心侈,则非分以入,旋非分以出,贫固不足,富亦不足。若计口以给衣食,量入以准日用,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富贵不忘艰难,所需自有分限,不俟求多也。若能于膳养之余,节省繁冗,用广祭产,与置赡族公田,非惟可以上慰祖宗之心,即下及子孙得以永久不替,理甚易明。世之亟于自私,缓于公义,侈于奉己,啬于亲亲者,吾每亲见其立覆矣。

┃ 今译 ┃

凡是一个人的费用开支不够的,大概是因为有了奢侈之心。心若奢侈,他的钱财往往来自不正当的途径,很快也会在不应支出的地方挥霍掉,这样的话,贫困的本来就不够用,富裕的也会不够用。如果按照人口来供给衣服食物,根据收入的多少来确定日常生活的支出,向来贫穷、卑贱的人所作所为符合其贫贱的身份,向来有钱又有地位的人不要忘记曾经的艰难,自己所需要的自己定一个界限,不可要求得太多。如果能够在赡养父母之外,节省繁琐庞杂的开支,扩充用于祭祀的产业,设立供给宗族的公有的“族田”,不仅向上可以抚慰祖宗的心灵,向下也使得子孙后代能够永不衰败,这道理很容易明白啊!世间只顾汲汲于个人利益,对于公家宗族的事情漠不关心,奢侈地奉养自己,对于父母双亲却吝啬的人,我常常亲眼见到他们即刻覆灭。

┃ 实践要点 ┃

“心侈,则非分以入,旋非分以出。”这句话真是能够警醒世人啊!《增广贤文》中有一句“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但它还有下半句“横财不富穷人命,夜草不肥痨病马”。横财这种东西,过惯了穷日子的人往往消受不起。不管这个横财有多少,对于那些贪婪的人,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命运。张履祥告诉我们,关于如何进行家庭收支的分配,提出“节俭”与“量人为出”,这也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持家传统。

(十一)予平生居家,非祭祀不割牲,非客至不设肉,然蔬食为多。惟农人、工人,不免以酒肉饷。虽佳辰令节,未尝觞酒豆肉,无故,夫妇同之也。幼少之日,寒一帛,暑一绢,非敝尽不更制。壬午以后,则布衣布裳终焉而已。固缘贫穷孤蹇,情事莫伸,有痛于心而然;亦由壮岁经凶经乱,见饥死者父子兄弟不能保,罹兵者城邑村落为邱墟。同兹覆载之人,孰非尽人之子?一念及之,恻恻于怀,栗栗于肤。幸兹布衣蔬食以延先祀,于分过矣,于赐厚矣,敢萌侈心?后人虽遇太平,处丰乐,愿勿忘此意也。

┃ 今译 ┃

我平时在家,不是祭祀不会宰杀牲畜,没有客人到家不会上肉食,还是以蔬菜为主。只是来家里干活的农夫、工匠,免不了要用酒肉款待。即使是美好的时节,也不曾喝酒吃肉,没有别的原因,夫妻一起过着简单的生活。幼年的时候,天冷一身衣服,天热一身衣服,不到破旧得不能再穿是不会更换的。壬午年之后,就这一身布衣穿到了现在。固然是因为贫困孤单,心中的情感无处诉说,心里有痛苦才会这样;也是因为壮年之时经历了乱世和人生的不幸,看到饥饿的人连父母子女兄弟的性命都不能保全,遭受战乱之后城市村落成为废墟。同在这片天地之间的人,谁不是别人的子女呢?一想到这些,就会心里悲悯,浑身颤抖。幸亏现在还有这些布衣疏食用来延续对于祖先的祭祀,就本分来说已经过头了,就恩赐来说也很厚重了,哪里还敢萌发奢侈的想法?后来的人虽然得享太平,岁丰熟、民安乐,但愿不要忘了忧患意识。

┃ 简注 ┃

①敝:破旧。

②孤蹇:孤单、困难。

③覆载:天地。

④栗栗:战栗,畏惧貌。

⑤丰乐:岁丰熟、民安乐。

┃ 实践要点 ┃

从个人立身来说,俭以养德;从家庭生计来说,治家当以勤俭为主;就国计民生来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张履祥平生居家,“非祭祀不割牲,非客至不设肉,然蔬食为多”,严格履行着俭朴的美德。他还强调居安思危的观念:太平岁月,也要有忧患意识,特别是培养子弟,更要坚持俭朴的生活作风;奢侈不但丧志,而且丧身。所谓“富不过三代”,无非奢侈而败亡。张履祥讲“勤俭”,将“治生”与“修身”相结合,也即“德业交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时时现身说法,借助自己的亲身实践来阐明高深枯燥的哲理,因不流于说教,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