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国医典藏系列(套装共8册)
- (汉)张仲景 (唐)孙思邈 (明)李时珍等原著 《图解经典》编辑部等编著
- 1210字
- 2024-12-02 20:11:36
卷二:经脉
本卷介绍了人体的主要经脉,论述了人体经络的概念,并以阴阳理论把经脉划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宏观上阐述了四时阴阳与脉之虚实的关系,微观上论述了气血运行与脉象的关系,以及脉象与疾病、经脉针刺的要领等内容,同时论述了诊脉的各种方法。
篇十一:经别
十二支脉的循行
本篇说明了人体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指出十二经脉在医学、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性,具体说明了十二经脉正行、别行的出入离合情况。
五脏六腑与天道
黄帝问岐伯:我听说人之所以配合天道,是因为人体内有属阴的五脏,分别对应着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外有属阳的六腑,分别对应着六律,六律分六阴六阳,合于人体十二经,以对应时令的十二月、十二时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和十二经脉。这就是五脏六腑与天道相合的情况。十二经脉是人之所以生存,疾病之所以成形,人的疾病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之所以能痊愈的重要原因。因此,初学医者必须从十二经脉学起,这也是学习者止于至善的地方。医术低劣的医生觉得经脉易学懂,往往忽视它;医术高明的医生却认为经脉难懂,而更加重视对它的学习。请问,经脉在人体内的分流及会合是怎样的?岐伯恭敬地行礼后说:您的发问很高明!这是医术低劣的医生容易忽略的地方,也是医术高明的医生潜心研究的问题,让我详尽地说给您听吧。
足太阳膀胱经的别行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的正经,还存在别行经脉,别行进入膝腘窝中;其一条至尾骨尽头下五寸处,再向上另行进入肛门,连属于本经所属的膀胱腑,再散行于两旁的肾脏,后沿脊柱内侧上行,至心脏分散而行;其直行的部分,沿着脊柱两旁的肌肉上行至项部,又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本经经脉,从而使内外合为一经。
足少阴肾经别行的正经,到达膝腘窝中,别行一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会合,又上行,到达肾脏,当十四椎处连属于带脉;其直行的从肾脏上行而系于舌根部;又向外沿颈部运行,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这是阴阳表里相配合,或者是诸多阴经的别经,然而也可以称为“正经”。
足少阳胆经的别行经脉
足少阳胆经别行的正经,绕大腿后进入阴毛,与足厥阴肝经相会合;其别出一脉入季肋之间,再沿着胸腔的内侧,在肝脏处分散而行,向上贯穿于心部,再向上挟行于咽喉的两侧,出于腮部面颊,到达下巴,又在面部分散开来,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相连,最后与足少阳胆经的本经在眼外角处会合。
五脏六腑与天道
相关链接
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
人体十二经对应时令的十二月、十二时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和十二经脉。这就是五脏六腑与天道相合的情况。
古代一昼夜分为十二时,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 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其他经脉的别行经脉
足厥阴肝经别行的正经,由足背别行而出,向上至阴毛处,与足少阳胆经正经相合,与其另行的正经一齐循行,这就是阴阳表里相配合的第二会合。
足阳明胃经别行的正经,向上行至髀部,进入腹中,与本经所属的胃腑相连络,布散于脾脏,上通于心,再沿咽喉而行,从口部流出,然后上行至鼻梁和面骨的部位,与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相连,再与足阳明本经相会合。
足太阴脾经别行的正经,上行至髀部,与足阳明胃经及其别行的正经相会合并一同上行,在咽喉部集结,贯入舌中,这是阴阳表里相配合的第三会合。
手太阳小肠经别行的正经,就像大地,属阴,自下而上循行,从肩后骨缝处别行于腋下,注入心脏,下行与本经所属的脏腑小肠腑相联系。
手少阴心经别行的正经,另行而入腋下渊腋穴的两筋之间,与本经所属的脏腑心脏相连,再上行至喉咙,出于面部,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一条支脉在眼内角会合,这是阴阳表里相配合的第四会合。
手少阳三焦经别行的正经,是指起始于人体的最高处,属天,属阳的巅部,从巅部别行入缺盆,向下行入三焦腑,再布散于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别行的正经,从本经别行后,下行至腋下三寸处,进入胸中,别行并联系于三焦,再上沿喉咙,从耳后出行,与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会合于完骨穴下方,这是阴阳表里相配合的第五会合。
手阳明大肠经别行的正经,从手上部上行,至侧胸与乳部中间,别行出于肩髃穴,再向上进入柱骨,然后向下行至大肠腑,向上归属于肺脏,再向上沿喉咙而行,由缺盆中出,与手阳明的本经相会合。
手太阴肺经别行的正经,从本经别出,行入渊腋穴手少阴经之前,进入肺脏,散行于大肠,上行出于缺盆,沿喉咙而行,再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会合,这是阴阳表里相配合的第六会合。
经脉的分流及会合
篇十二:经水
经脉与河流
本篇概述了中国的十二条河流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相配合情况,说明了天人相应的中医原理,指出各经的针刺深浅与留针时间要根据病人来变化。
经脉与河流
黄帝问岐伯:人体的十二经脉,在外与大地的十二条河流相合,在内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连。十二条河流有大小、宽窄、深浅、远近的不同,五脏六腑也有形体大小、位置上下和容纳饮食多少的不同,那么两者之间是如何配合的呢?另外,十二条河流吸收地面上的水流而后在各处流通。五脏汇集神、气、魂、魄等而加以保藏。六腑吸收水谷而后自上向下传导运送,吸取水谷精气并散布于全身内外。因此,经脉受纳血液,从而营运全身。如果将二者相应地结合起来,对治疗具有怎样的作用呢?另外,您能具体谈谈治疗时,针刺的深浅,施灸次数的多少吗?
岐伯回答:您问得非常好。天至高,而难以计算;地至广,而难以测量。人生活在天地间,六合之内,这是天的高度、地的广度,不是人力所能度量出来的。人的八尺之身,有皮有肉,其高矮胖瘦,从外部可测量计算,通过切脉可获知其详细情况,即使死亡后,也可以通过解剖尸体观察其内部情况。其五脏的坚脆,六腑的大小,每一脏腑受纳水谷的多少,脉道的长短,血液的清浊,精气的多少,以及十二经脉是多血少气,还是多气少血;是气血皆多,还是气血皆少等,都有一定的参照标准。以针灸治疗,使各自调和各经的经气,本来就存在固定的常规,是与以上情况相对应的。
对应关系
黄帝说:您的话,听起来很畅快于耳,但仍不明了,希望您完全解读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这就是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阴阳相适应的原因,不可不明察。足太阳膀胱经在外与清水相配合,在内与膀胱本腑相连属,并与全身的水液运行经脉相通。足少阳胆经在外与渭水相配合,在内与胆腑相连属。足阳明胃经在外与海水相配合,在内连属于胃腑。足太阴脾经在外与湖水相配合,在内与脾脏相连属。足少阴肾经在外配合于汝水,在内与肾脏相连属。足厥阴肝经在外与渑水相配合,在内与肝脏相连属。手太阳小肠经在外与淮水相配合,在内与小肠相连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外与漯水相配合,在内与三焦本腑相连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外与江水相配合,在内与大肠本腑相连属。手太阴肺经在外与河水相配合,在内与肺脏相连属。手少阴心经在外与济水相配合,在内与心脏相连属。手厥阴心包经在外与漳水相配合,在内与心包络相连属。
经脉与河流
人体的十二经脉,在外与大地的十二条河流相配合,在内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连属。十二条河流有大小、宽窄、深浅、远近的不同,五脏六腑也有形体大小、位置上下和容纳饮食多少的不同。
以上所说的五脏六腑,就像十二条河流一样,外有源泉,内有所禀,且内外贯通,像圆环一样没有两端,人的经脉也是如此。所以天为阳,地为阴。人的腰部以上为天,属阳;腰部以下为地,属阴。故而,海水以北称为“阴”,湖水以北称为“阴中之阴”;漳水以南称为“阳”,河水以北至漳水的部位称为“阳中之阴”;漯水以南至江水的部位称为“阳中之太阳”。我在这里,仅仅举一部分河流的阴阳属性,说明人与天地交相感应的道理。
针刺的深浅和时间
黄帝说:“自然界的十二条河流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相对应,其远近、深浅,以及水汽的多少,都各有不同。如果将它们相结合,运用在针刺治疗中,怎样呢?”
岐伯回答:“因为足阳明胃经是五脏六腑的海洋,它的经脉最大而又多气血,如果它气盛,那么发病时热势必然很强,所以对这一经脉进行针刺时,如果入针不深,那么邪气就不能散,不留针则邪不能泻。足阳明胃经,针刺应六分深,留针时间为呼吸十次所消耗的时间。足太阳膀胱经,针刺应五分深,留针时间为呼吸七次的时间。足少阳胆经,针刺应四分深,留针时间为呼吸五次的时间。足太阴脾经,针刺应三分深,留针时间为呼吸四次的时间。足少阴肾经,针刺应二分深,留针时间为呼吸三次的时间。足厥阴肝经,针刺应一分深,留针时间为呼吸二次的时间。
“至于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因为它们接受脏气的通道较短,气的运行快,所以针刺的深度一般不超过二分,留针不超过呼吸一次的时间。但就人而言,又有年龄长幼,体形大小、胖瘦的不同,因此,必须用心审察,才会使针刺合乎自然之理,这就是效法天道。使用灸法时也是如此。如果施灸过度,就会损害人体,称为‘恶火’,从而导致骨髓枯槁、血脉凝涩;如果施针过度,就会发生虚脱、损伤正气的情况。”
因人制宜
黄帝说:血气的多少,经脉的大小,肌肉的坚脆,皮肤的厚薄,以及肉块的大小等,可以测量吗?岐伯回答“可以根据那些身材适中、肌肉不消瘦、血气不衰败的人来测量。如果身体消瘦,形肉脱削,怎么能够根据这种人来制定针刺的标准呢?必须通过切、循、扪、按,观察他们的寒热虚实情况,给予适当的调治,才是因人制宜,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治病的真谛。
针刺要因人制宜
阴阳五行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对治疗用穴的选择和确定。《黄帝内经》非常强调针道必须合于天道,天道即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的行事方法是因势利导,用针也是如此。针刺方法要与人的气血状态相合,才能有效。
《黄帝内经》中诸多的针灸治则治法乃至具体的针灸操作,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内在特性,即“顺势”。所谓顺势,即顺应自然之势,它源于古代的哲学思想,成为贯穿于《黄帝内经》的一种思维方式。
篇十三:经筋
经筋的路线
本篇阐述了十二经的筋脉,以及一年十二个月的阴阳寒暑所感发的不正之气,从而说明其治疗方法和循行部位。
足太阳经的经筋
足太阳经的经筋,起于足小趾,上结聚于足两边突起的足外踝骨,而后斜行向上结于膝。它在下的筋沿着足外侧,集结于足跟,又沿足跟上行至膝腘窝内。它别行而出的一条别筋,在腿肚外侧相集结,又向上行至腘窝内,与前一支并行,上结于臀部,又上行挟脊柱两侧,至颈项部;由颈部分出的一支,别行入舌根。从项部直行的集结,从枕骨开始,向上到达头顶,向下沿着颜面行走,结聚于鼻部;下行经筋分出的一支,网络于上眼睑部,又向下集结于颧骨处;另有一条分支,由挟脊上行的经筋别出,从腋后外侧,上行结聚于肩髃处;又一支从腋窝下,向上行至缺盆,再上行集结于耳后完骨;另一支从缺盆分出,斜行向上进入颧骨。其病症的表现为:足小趾牵引足跟肿痛,膝部挛急,脊柱反张,项筋拘紧,肩臂不能抬举,腋窝处的分支还牵引缺盆中扭结作痛,左右不能摇动。治疗此种病症,应用火针速刺疾出,以病情好转为度来决定针刺的次数,以痛处为针刺的腧穴。此病被称为“仲春痹”。
足少阳经的经筋
足少阳经的经筋,起于足第四趾端,沿足背上行而在足跟外踝处集结,而后沿胫骨外端,集结于膝部外缘;另一条分支,从外辅骨处分出,上行至髀部,又在此分成两支,前者集结于伏兔之上,后者集结于尻部;其一直行筋,上行至季肋下空软处及季肋部位,再上行至腋部前缘,与侧胸及乳部相连,向上集结于缺盆;还有一直行支线,从腋部流出,经过缺盆,从足太阳经筋的前面经行,沿着耳后,向上到达额面,在头顶上相交,再下行到颔部,然后又向上结于颧部;另有一分支,集结于眼外角,成为眼的外维。本经异常时,会使足第四趾抽筋,并牵引膝部外侧抽筋,膝关节僵直而不能屈伸。膝窝中筋脉挛急,向前牵引到髀部,向后引发尻部的疼痛,还会向上导致肋下空软处和软肋部疼痛,再向上牵引缺盆、乳部、颈部等处,使所有相连的筋都感到拘急。再从左右相交,上至面部,如果从左侧向右侧筋拘急,则右眼无法睁开,此时筋脉上至右额角,与跷脉并行,而由于左侧的筋与右部相连络,如左筋受伤,就会导致右脚不能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维筋相交”。治疗这种疾病,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的方法,以病情好转来决定针刺的次数,以疼痛的地方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孟春痹”。
经筋的循行路线之一
乾隆壬寅重校刊明堂图
清 魏玉麟 北京图书馆藏
此图精细地描画了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等经筋的循行线路,线条清晰流畅,字体很容易识别。足太阳经的经筋,起于足小趾,上结聚于足两边突起的足外踝骨,而后斜行向上结于膝。而足少阳经的经筋,则起于足无名趾端,沿足背上行而在足跟外踝处集结,而后沿胫骨外端集结于膝部外缘。
足阳明经的经筋
足阳明经的经筋,起于足中趾,在足背集结,并沿着足背外侧斜行而上,至辅骨,集结于膝外侧,再次直上,又结于髀枢,而后沿胁部,与脊柱相连属;它的一条直行支筋,向上沿胫骨而行,后集结于膝部;由此分出一支筋,在外集结于辅骨,并与足少阳经筋相合;其直行的筋,上循伏兔穴,而后结于髀,在阴器部位相会合,又向上散布于腹部,至缺盆部聚集,向上沿颈部行走,又在口的周围回环,随后会合于颧部,再向下结于鼻,最后从鼻旁上行与足太阳经的经筋相合。太阳经的筋网维系于上眼皮,阳明经的筋网维系于下眼皮;另一条支筋从颧部发出,经过颊部在耳前集结。足阳明经的经筋发病,可导致足中趾及胫部抽筋、足部筋肉跳动而坚硬、伏兔部抽筋、大腿髀前部肿、疝气、腹筋拘急,并向上牵引缺盆及颊部疼痛,使口角突然歪斜。
因受寒而导致的筋拘急,会令眼睛不能闭合;因受热而引起的筋弛缓,会使眼睛无法张开。如果颊筋受热,会使筋弛缓舒张、收缩无力,以致口角歪斜而不能自已;颊筋受寒,就会牵引颊部,使口张开而不能闭合。应该用马油药治疗以上病症,一边用白酒调和桂末涂抹弛缓的面颊,用桑钩钩住口角,再将桑柴的炭火,放置在小壶中,小壶所放置的高度,要与病人座位的高度相一致且能感受到热气。一边用马膏熨烫拘急的面颊,同时令患者喝酒,吃烤肉之类的美味,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要勉强喝一点,并在患处再三按摩。至于患筋病,应采取火针快刺快出的方法治疗,针刺的次数,由见效的程度决定,并将疼痛部位作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季春痹”。
足太阴经的经筋
足太阴经的经筋,起于足大趾内侧尖端,上行集结于内踝;其一条直行的支筋,向上在膝内辅骨集结,再沿大腿内侧边缘,在髀部集结后聚会于阴器,再上行到腹部,在脐部相集结,而后又上行至腹部,于胁肋聚集,并散布于胸中;其内部的支筋,依附于脊柱两旁。足太阴经的经筋异常,可导致大脚趾疼痛并牵引内踝作痛,或抽筋痛、膝内辅骨痛、大腿内侧及脾部作痛,阴器有扭转痛感,并向上牵引脐部和两胁作痛,甚而引起胸两旁和脊内痛。治疗此病,应采取火针快刺疾出的方法,以见效的程度,决定针刺的次数,并将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孟秋痹”。
足少阴经的经筋
足少阴经的经筋,起于足小趾下方,与足太阴脾经的筋合并,再沿内踝骨下方斜行,在足跟处集结,再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筋相合并上行,又在内辅骨下相连接,并在此处与足太阴经的筋结合,沿大腿内侧上行,在阴器集结,后沿脊内并夹脊柱骨上行至项,在枕骨处集结,最后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筋相合并。足少阴经的经筋发病,可导致足下抽筋、本经筋所到之处都疼痛、抽筋。主要有拘挛、痫证、痉证。病在外及背侧的,则不能前俯;病在内胸腹侧的,则不能后仰。因此,患阴病,则腹部拘急,身体不能后仰;患阳病,则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在对此病进行治疗时,应用火针速刺疾出法,以见效的程度,决定针刺的次数,并将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可用熨法、导引、汤药,治疗病在胸腹内的疾病。如果抽筋发作次数过多而强烈,往往是不治之症。此病被称为“仲秋痹”。
经筋的循行路线之二
乾隆壬寅重校刊明堂图
清 魏玉麟 北京图书馆藏
足阳明经的经筋,起于足中趾,在足背集结,并沿着足背外侧斜行而上,至辅骨,集结于膝外侧,再次直上,又结于髀枢,而后沿胁部,与脊柱相连属。而足太阴经的经筋,则起于足大趾内侧尖端,上行集结于内踝。
足厥阴经的经筋
足厥阴经的经筋,起于足大趾上,向上运行,并在内踝之前相集结,又向上沿胫骨而行,在膝内辅骨的前方汇集,而后沿大腿内侧,在阴器部位相结,并与其他经筋相连络。足厥阴经的经筋发病,可导致足大趾疼痛,牵引内踝前、内辅骨、大腿内侧疼痛并且抽筋,前阴功能发生障碍。如果是因为感染寒邪之气,就会导致阴器缩入;如果在行房事的过程中受伤,就会导致阳痿;如果为热证所伤,则阴器挺长不能收缩。对属于抽筋疼痛之类的病症,应用火针速刺疾出法,以见效的程度,决定针刺的次数,并将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季秋痹”。
手太阳经的经筋
手太阳经的经筋,起于手小拇指上端,在手腕部集结,再沿前臂内侧上行,在肘内高骨的后方集结,如用手指弹之,小指就会有酸麻感,这条筋又向上行,进入内侧,集结于腋下;它的一条支筋,由腋窝后缘,上行绕过肩胛,通过颈部,在足太阳经筋之前行出,最后在耳后完骨处集结;由此处分出的支筋,进入耳中;其直行的筋,从耳中穿出,向下与颔部集结,又向上与眼外角相连属。手太阳经的经筋发病,可导致小拇指疼痛,牵引肘内锐骨后缘疼痛,此筋沿臂的内侧至腋下、腋后缘都会疼痛,颈部及肩胛周围疼痛,并引起耳鸣及隐痛,这种疼痛又牵引颔部,很久之后,才能睁眼视物;此外,还会导致筋拘急、颈肿等症。颈部如有寒热,当用火针速刺疾出法,以见效的程度,决定针刺的次数,并将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如针刺后肿胀仍不消失,就再用锐针法施治。此病被称为“仲夏痹”。
手少阳经的经筋
手少阳经的经筋,起于手无名指的一节,在手腕部集结,沿臂上行,而后又集结于肘部,再向上围绕着大臂外侧,经过肩部而上行至颈部,之后与手太阳的经筋相合。其支筋,由曲颊部深入,与舌根相连属;另有一支筋,向上行于曲牙,沿着耳前循行,与眼外角相连属,复向上经过额部,在额角处集结。手少阳经的经筋发病时,经筋所过之处,皆出现疼痛、抽筋、舌卷等现象。治疗此症,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的方法,以见效的程度,决定针刺的次数,并将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季夏痹”。
经筋的循行路线之三
《医学纲目》附伏人明堂图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手太阳经的经筋,起于手小拇指上端,在手腕部集结,再沿前臂内侧上行,在肘内高骨的后方集结,这条筋又向上行,进入内侧,集结于腋下。而手少阳经的经筋,则起于手无名指的一节,在手腕部集结,沿臂上行,而后又集结于肘部,再向上围绕着大臂外侧,经过肩部而上行至颈部,之后与手太阳的经筋相合。另外,手阳明经的经筋,起于手食指之端,在手腕部相集结,沿臂上行,而后集结于肘部的外侧,又经过大臂而结于肩髃并上行至颈。
手阳明经的经筋
手阳明经的经筋,起于手食指之端,在手腕部相集结,沿臂上行,而后集结于肘部的外侧,又经过大臂而集结于肩髃并上行至颈;它的又一分支,绕于肩胛部,挟脊柱两侧而行;其直行的筋,由肩髃上行,到达颈部;另一条支筋,上行于颊部,在颧骨部集结,其直行的经筋,在手太阳经筋的前方行出,至左额角,与头部相连络,而后下行至右额。其症状为其循行部位都出现疼痛、抽筋、肩不能上举、脖颈不能转动。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的方法进行治疗,以见效的程度,决定针刺的次数,并将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孟夏痹”。
手太阴经的经筋
手太阴经的经筋,起于手大拇指末端,沿手指上行,至鱼际部之后相集结,经过寸口外侧,沿臂内运行,在肘中集结。而后上行至肘部内侧,汇入腋下,经由缺盆流出,又集结于肩之前。复上行结于缺盆部位,而后分散于胃之上口贲门部,穿过贲门,下行至软肋胁。手太阴经的经筋发病时,凡是本经筋循行部位,都出现抽筋、疼痛的症状,更有甚者,会导致息贲症、两胁拘急而吐血。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法进行治疗,见效时方可停止针刺,要以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仲冬痹”。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
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起于手中指端,沿手指上行,与手太阴肺经的筋同行,在肘的内侧集结,又向上沿臂的内侧而行,集结于腋下,然后分散下行,前后分挟于胁肋;它的一条分支,进入腋下,在胸中分散开来,又在贲门相集结。此部位发病时,经筋循行所过的部位,都会出现抽筋和胸部作痛的现象,被称为“息贲”。治疗这种病,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法。针刺见效时方可停针,要以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此病被称为“孟冬痹”。
手少阴心经的经筋
手少阴心经的经筋,起于手小拇指的内侧,在手掌后高骨集结,而后上行,又集结于肘部内侧,进入腋下,再与手太阴肺经的筋相交,流向胸部,在乳内潜伏而行,在胸中集结,然后沿贲门向下,与脐部相连。手少阴心经的经筋发病时,可导致在胸内拘急时,使心下有积块坚伏而成伏梁;在上肢就像网一样牵制于肘部,其循行部位会造成抽筋而疼痛的症状。治疗时,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法,针刺至见效方止,将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如果已经形成伏梁之症而吐脓血的,就是不治之症。此病被称为“季冬痹”。
凡是经筋所发生的病症,遇热,会使筋松弛不收敛;遇寒,就会曲折而筋拘急。如果背部的筋拘急,属阳,就会导致身体向后反张;腹部的筋拘急,属阴,就会使身体俯伏不能伸直。治疗上述疾病,要采用燔焠针刺法。如果因热而致筋弛缓不收,就不能用燔针。而足阳明经和手太阳经的筋拘急时,会出现眼角拘急、视物模糊、口眼㖞斜的症状,治疗时可采用上述方法。
经筋的循行路线之四
《传悟灵济录》十四经穴图
清 张衍恩 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手太阴经的经筋,起于手大拇指末端,沿手指上行,至鱼际部之后相集结,经过寸口外侧,沿臂内运行,在肘中集结。而后上行至肘部内侧,汇入腋下,经由缺盆流出,又集结于肩之前。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筋,起于手中指端,沿手指上行,与手太阴肺经的筋同行,在肘的内侧集结,又向上沿臂的内侧而行,集结于腋下。而手少阴心经的经筋,起于手小拇指的内侧,在手掌后高骨集结,而后上行,又集结于肘部内侧,进入腋下,再与手太阴肺经的筋相交,流向胸部。
篇十四:骨度
各骨节的长度
本篇以古尺1七尺五寸的人为标准,详细地记录了众人各部骨骼的长短尺寸。由此尺寸比例,可以测经脉的长度,由此可知各骨节的长短、大小与内脏有关。
各骨节的长度
黄帝问伯高:《脉度》篇中所说的经脉的长短,是怎样确定的呢?伯高说:先量出各处骨节的大小、宽窄和长短,就可以确定经脉的长度了。
黄帝说:我想听听一般人的骨度。比如身长七尺五寸的成人全身骨节的长短、大小分别是多少?
伯高说:头颅最大的骨头周长有二尺六寸,胸围有四尺五寸,腰围有四尺二寸。头发覆盖的部位从头颅到颈项有一尺二寸长,从前发际以下至下巴长一尺,最长也就是一尺一寸。从喉结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从缺盆以下到剑骨突长九寸,如果超过九寸,就说明肺脏大;不满九寸,则表明肺脏小。剑骨突下至天枢穴长八寸,超过八寸的,则胃大;不满八寸的人,则是胃小的人。从天枢向下至耻骨长六寸半,超过六寸半的,表明其回肠宽且长;不满六寸半的,说明回肠窄且短。趾骨的横长六寸半,从横骨上端向下至膝内辅骨上端长一尺八寸;从内辅骨上端向下至内辅骨下端的长度为三寸半,内辅骨下缘至足内踝骨尖长一尺三寸,足内踝骨尖至地面的长度为三寸;由膝部的腘窝向下到足跗长一尺六寸,足跗至地面长三寸。这是平常人的骨骼长度,骨骼粗大的人,就会超过此度数。而骨骼细小的人,就达不到此度数。从额角向下至柱骨长一尺,肩骨至腋窝处的长度为四寸,腋部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从季胁到髀枢长六寸,从髀枢以下到膝中长一尺九寸,从膝下到外踝骨尖长一尺六寸,从外踝到京骨的长度为三寸,从京骨以下到地面的长度为一寸。两耳之后到耳宽为九寸,耳前至两耳门宽的长度为一尺三寸,两颧骨之间宽七寸,两乳之间宽九寸半,两髀之间宽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宽四寸半。从肩端至肘长一尺七寸,从肘至腕关节的长度为一尺二寸半,手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中指本节至中指端的长度为四寸半。从项后发际至背部第一节椎骨长三寸半。从大椎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根,总长度为三尺。上部七节椎骨,每节长一寸四分一厘,奇零分数在下节计算,所以上七节至背膂总长为九寸八分七厘。这是一般人的骨长,因此,可以确定经脉的长度。所以,观察病人时只要考察经脉在人体中的浮隐状况就可以了,如果浮浅而坚固,背膂粗大,就表明他是多血的人;反之,隐藏于内,则表明他是多气的人。
骨骼的介绍
经脉的长度与骨骼的长短密切相关。
《十四经发挥》骨度图 元 滑寿
本篇以中等人身长七尺五寸为标准,即各种身长的人均为七十五份,一寸即等于身长的七十五分之一,这就是“骨度折量法”的实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的“一寸”的长度是不等的,不能用四肢之“寸”量胸腹头面之穴。周身腧穴也不是在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由同一人发现的,也就是说不同时期医家所描述的不同腧穴定位的计量尺度可能是不同的。
1 古尺:中国古代度量长度的尺。最早见于商代。不同朝代一尺所对应的长度不同,商代的一尺大约等于今天的16.95cm;到了唐朝,一尺大约等于今天的30.7cm。
篇十五:五十营
营气运行的循环
本篇阐述了天人相应的原理,以周天二十八星宿的度数比拟人体周身二十八气脉,指出一昼夜营气运行五十次循环,指出呼吸与脉搏、天体运行、营气运行的密切关联。
黄帝问:五十营具体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天空中有二十八个星宿,每两个宿的距离为三十六分。人体的脉气在一昼夜中运行五十周,共计一千零八分。太阳在一昼夜中运行周历二十八宿,合一千零八分,而人体经脉在上下、左右、前后共二十八脉,经气在全身运行一周共十六丈二尺,正与天空中二十八星宿相对应。铜壶以一百刻计算时间,用来区分昼夜。因此,人一呼,脉搏就跳动两次,经气在人体中运行三寸;人一吸,脉搏也跳动两次,经气同样在人体中运行三寸。一呼一吸,称为“一息”,脉气运行六寸。十息,经气运行六尺,太阳运行二分。二百七十次呼吸,经气就运行十六丈二尺。在这个过程中,脉气上下交通,行遍全身。与之相对应,铜壶滴漏降下二刻,太阳运行二十五分,相当于人呼吸五百四十次,经气在全身运行两周;铜壶滴漏降下四刻,太阳运行四十分,相当于人呼吸二千七百次,经气在全身运行十周;铜壶滴漏降下二十刻,太阳运行五宿又二十分,相当于人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脉气在全身运行五十周;铜壶滴漏降下一百刻,太阳围绕二十八宿运行一周。当漏水滴尽时,脉气正好运行五十周。前面所谓的“交通”,是指经气在二十八脉通行一周所用的时间。因此,如果人的经气能保持一昼夜运行五十个循环,即八百一十丈,那么就能尽享天年,健康长寿了。
脉气的循环
脉气保持循环,人才能健康长寿。
《英国经穴图》 英国
菲力斯·曼 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太阳在一昼夜中运行周历二十八星宿,而人体经脉在上下、左右、前后共二十八脉,正与天空中二十八星宿相对应。在一昼夜的时间里,太阳围绕二十八宿运行了一周,而脉气则在二十八脉里循环了五十次。
相关链接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名词解释
一息与交通
“一息”是指一呼一吸,脉气运行了六寸。而“交通”,是指脉气在二十八脉通行一周所用的时间。
篇十六:营气
营气的运行规律
本篇陈述营气之生成源流及运行规律,也论述了十四经脉的循行次序和交会的部位。
黄帝说:营气的至真之道,在于收纳水谷为珍宝。水谷入胃,经过脾化生精微,其气先上升到肺脏,后在五脏中流溢,又布散到六腑。化生后的精纯部分,在经脉之中不停地营运,周而复始,这正是所谓的天地人的纲纪。
其营气从手太阴经出发,注入手阳明经,而后上行注入足阳明经脉,又向下行至脚跟足跗,流注在足大趾之间,并与足太阴经脉会合。上行至股髀,进入腹内,又从脾上流出,灌注于心,而后沿手少阴心经脉,从腋窝中流出,与手太阳经脉相会合,然后再沿手太阳经向上行,经过腋部,向上从面骨中流出,注入眼睛内眼角,再上行至头顶,而后转下行至项颈,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合,之后沿着脊柱向下行走,到达尾骶部,下行注入足小趾之端,循足心,流注于足少阴经脉。再沿足少阴经上行,至肾脏。再从肾脏注入心包络,而布散于胸中,再沿心包经运行,从腋窝中出,向下行,通过前臂,在两筋之间流出,注入手掌中,从中指尖端直出,复注入无名指尖端,与手少阳经相会合。而后由此上行,注入膻中,散布于三焦,又经过三焦注入胆腑,在胁部流出,灌注于足少阳经,向下行至跗上,再由跗注入足大趾,从而与足厥阴经相会合,又上行至肝脏,再从肝脏入肺脏,而后又向上沿着喉咙运行,入鼻内窍,在鼻的外孔结束。它的一条分支,向上行至额部,沿着头顶运行,进入项中,然后沿脊柱运行,下注于尾骶部,这是督脉运行的路线;它络绕阴器,穿过阴毛,注入脐中,并向上沿腹中注入缺盆,而后向下行,流入肺中,再从手太阴经出发,开始新的循环。这就是营气运行的路线,顺行、逆行都依照此规律运行。
篇十七:脉度
经脉的长度
本篇以骨度为标准,衡量二十八经脉的起止,长度都用实数来说明,二十八经脉的长度,总计为古尺的十六丈二尺。同时也说明了经与络的区别,以及五脏和七窍在生理上的联系。
经脉的长度
黄帝说:经脉的长度是多少呢?
岐伯回答:手的六阳经脉,从手至头,每条的长度都是五尺,五六合三丈;手的六阴经脉,从手至胸,每条的长度都是三尺五寸,三六合一丈八尺,五六为三尺,共二丈一尺。足的六阳经脉,从足至头,每条的长度都是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足的六阴经脉,从足至胸,每条的长度都是六尺五寸,六六合三丈六尺,五六合三尺,共计三丈九尺。跷脉从足到眼部,每条的长度都是七尺五寸,二七合一丈四尺,二五为一尺,共计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合八尺,二五十寸为一尺,二条经脉共长九尺。以上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这就是人体精微之气在大经脉中运行的主要通道。经脉在里循行,由络脉分出而别行的支脉为络脉,再由络脉分出的是孙络。如果孙络过盛而有瘀血,就应该立即用针释放瘀血,邪气盛的,当用泻法,正气虚当以汤药补养。
五脏和七窍
五脏的情况,可以通过观察七窍来得知。肺气与鼻相通,肺气协和,鼻就能辨别香臭;心气与舌相通,心气协和,舌就能辨别五味;肝气与目相通,肝气协和,目就能辨五色;脾气与口相通,脾气协和,口就能辨别五谷之味;肾气外连于耳,肾气协和,耳就能辨别五音。如果五脏失调,就会导致七窍不通畅;六腑不协和,就会导致气血留滞而不通,发生痈疡。因此,如果六腑受邪气侵扰而不和谐,属阳的经脉就不能畅通,以致阳气囤积而过盛。阳气过盛,会导致属阴的经脉失调,从而引发阴脉不利,又使血留滞而不通利,最终导致阴气过盛。如果阴气太盛,就会阻碍阳气运行,这叫作“关”;如果阳气太盛,就会妨碍阴气运行,这叫作“格”;如果阴阳之气都偏盛,不能运行,就叫作“关格”。一旦出现关格,人就会早亡。
五脏与七窍
五脏和七窍在生理上有密切的联系。
跷脉的介绍
黄帝说:跷脉的起点和终点在哪里?又是什么气脉滋养它呢?
岐伯回答:阴跷脉是足少阴肾经的支脉,起源于内踝前的然骨后,上行到内踝上,再沿大腿内侧进入阴器,又沿胸腹内部进入缺盆,然后向上从人迎的前面流出,再注入颧部,与眼内角相连,与足太阳经、阳跷脉相合而上行,阳跷的脉气向上行,回还向下而濡润眼目。如果跷脉气不能向上运行,那么眼睛就不能闭合。
黄帝说:阴脉之气在五脏独行,而没有运行到六腑,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脉气的运行像流水,又像运行的日月,永无休止。因此,阳脉运行六腑的精气,阴脉运行五脏的精气,就像圆环一样没有首尾,总是周而复始地循环,也就无法得知它的起点。流溢的脉气,在内浇灌五脏六腑,在外濡润肌肤腠理。
黄帝说:跷脉有阴跷、阳跷之分,应该依据哪条脉来计算它的长度呢?
岐伯说:男子计算阳跷脉的长度,女子计算阴跷脉的长度。凡是不作为计数的就是络脉,作为计数的是经脉。
篇十八:营卫生会
营卫与气血
本篇指出了营卫来源于五谷饮食,生化于脾胃,上输于肺,传布于五脏六腑,发挥营养全身的功能。营卫与三焦及气血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
营气与卫气
黄帝问岐伯:人从哪里接受脉气?阴阳二气怎样交会?什么气叫“营”,什么气叫“卫”?营气是怎样产生的?卫气又怎样与营气交会?老年人和壮年人的脉气盛衰有所不同,阴阳行气,各异其位,我想听您讲讲它们交会的详情。岐伯回答:人的精气从水谷化生的精微产生而来,食物进入胃后,其精微被传注到肺脏,因而,五脏六腑都能接收到精气,在这些精气中,清的叫“营气”,浊的叫“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游走。营卫之气在全身无休止地运行,在一昼夜中,各自运行五十周,而后会合一次。阴阳表里的经脉依次相承接,互相贯通,就像圆环一样没有两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周次;运行于阳,二十五周次,这是以白天和黑夜来划分的,所以卫气以阳为起点,至阴为终结。因此说中午阳气最盛时,叫作“重阳”;夜半阴气最盛时,叫作“重阴”。所以说太阴主管人体内部,太阳主管人体的外表,营卫在其中各运行二十五周,都用日夜区分。夜半是阴气最盛的时候,夜半以后阴气逐渐减弱,直至黎明,阴气消退而阳气开始受气。中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日落时阳气已尽而阴气再起。夜半时营卫之气相会合,此时人们都已入睡,叫作“合阴”。次日早晨,阴气已尽,阳气又转盛,如此循环往复,与天地昼夜阴阳的规律相同。
黄帝说:老年人在夜间不能安睡,这是什么原因?年轻人在白天不睡觉,这又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年轻人血气充盛,肌肉滑利营气,气道通畅,卫气运行没有异常,因而,白天精力充沛,夜晚酣然入睡。老年人血气衰微,肌肉枯萎,气道涩滞,五脏之气不相协和,营气衰少,而卫气外卫减少,向内入侵,所以白天精神萎靡,夜晚无法安然入睡。
黄帝说:营卫二气由何处出发呢?岐伯回答说: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上焦。
三焦的出发情况
黄帝说:您能谈谈三焦的出发情况吗?岐伯回答:上焦之气从胃的上口出发,沿着食管向上运行,穿过横膈膜,在胸中散布开来,而后在腋下运行,沿手太阴经向手的方向运行,又返回手阳明经,向上至舌,向下沿着足阳明经运行。上焦之气与营气都在阳中运行二十五周,在阴中运行二十五周,一日运行五十周,再与营气在手太阴肺经相会。
营气与卫气
老年人在夜间不能安睡,是什么原因?年轻人在白天不睡觉,这又是为什么呢?
老年人血气衰微,肌肉枯萎,气道涩滞,五脏之气不相协和,营气衰少,而卫气外卫减少,向内入侵,所以白天精神萎靡,夜晚无法安然入睡。
年轻人血气充盛,肌肉滑利,气道通畅,卫气运行没有异常,因而,白天精力充沛,夜晚酣然入睡。
名词解释
营气与卫气
人的精气从水谷化生的精微产生而来,食物进入胃后,其精微被传注到肺脏,因而,五脏六腑都能接收到精气,在这些精气中,清的叫“营气”,浊的叫“卫气”。
黄帝说:有的人刚吃下很热的饮食,尚未转化为水谷精气,汗就先出来了。有的出在面部,有的出在背部,有的则出在半身,并不遵循卫气运行的通常之道,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因受外表虚邪的伤害,导致腠理舒张,加之皮肤腠理打开,毛孔舒张,卫气运行至肌表疏松的地方,就不能循常道了,因为卫气彪悍滑利,一遇见舒张之处,就跑掉了,这种症状,叫作“漏泄”。
中焦之气
黄帝说:您能讲讲中焦之气是从哪里出发的吗?
岐伯回答:中焦之气同样从胃出发,在上焦之后,受纳水谷之气,别糟粕,蒸化津液,而生成精微之气,而后向上传注于肺,再化为血液,以奉养全身,这是最宝贵的物质,没有什么比它更珍贵的了。所以能独行于经脉之内,称为“营气”。
黄帝说:为什么血和气名称不同,但同属于一类?岐伯回答:营气和卫气都化生于水谷精微,血液也生成于水谷精微,因此,血和气名称虽不同,但均出自同一来源。所以,血液过度耗损的人,不能发汗;出汗过多的人,也不能再耗血。如果人消耗了过多的血汗,造成阴阳两伤,就会死亡。同样,无论阳存阴绝,还是阴存阳绝,人都不能存活。
下焦之气
黄帝说:那么下焦之气源于哪里呢?岐伯回答:下焦沿回肠曲折下行,到达膀胱后,又将水液渗入。因而,水谷食物,通常是在胃中消化,经脾胃的运输之后,其浊者,也就是糟粕部分,被向下输送到大肠;其清者,也就是水液部分,被渗入到下焦的膀胱。
黄帝说:如果将酒与食物一同送入胃中,谷物尚未消化,酒却先通过小便排出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那是因为,酒是通过谷物发酵而酿成的液体,其气强劲而且滑利,所以即使在谷物之后入胃,也会在食物被消化之前排出。
黄帝说:很好。我听说上焦是输布精气的,像雾的蒸腾一样;中焦是腐熟运化水谷的,像沤渍一样;下焦是排泄废料的,像排水渠一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三焦的作用
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三焦(气管、食管、输尿管)中空如洞,可以是水液流通的道路。
三焦划分详解
1.上焦之气从胃的上口出发,沿着食管向上运行,穿过横膈膜,在胸中散布开来,而后在腋下运行,沿手太阴经向手的方向运行,又返回手阳明经,向上至舌,向下沿着足阳明经运行。
2.中焦之气同样从胃出发,在上焦之后,受纳水谷之气,别糟粕,蒸化津液,而生成精微之气,而后向上传注于肺,再化为血液,以奉养全身。
3.下焦沿回肠曲折下行,到达膀胱后,又将水液渗入。因而,水谷食物,通常是在胃中消化,经脾胃的运输之后,其浊者,也就是糟粕部分,被向下输送到大肠;其清者,也就是水液部分,被渗入到下焦的膀胱。
篇十九:四时气
四季与针灸
本篇指出针刺治疗必须根据时令气候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穴位,以及确定进针的深浅和施针的手法。
四季与针灸
黄帝问岐伯:四时气候,各有不同的情况,而百病的产生,也各有不同的原因,要根据什么来决定针灸治疗呢?
岐伯回答:四时的气候,各自具有不同的方位,针灸的原则,应根据不同季节与穴位的关系来决定。所以春天可取络脉分肉的间隙,病重的深刺,病轻的浅刺;夏天取用阳经、孙络,或分肉之间,要透过皮肤浅刺;秋天取用各经的输穴,如果病邪在六腑,就取用合穴;冬天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要深刺且长时间留针。
患温疟而不出汗的,可以取五十九个热证的主要腧穴来治疗。患风水病,从而造成皮肤水肿的,可以取五十七个治疗水证的主要穴位进行治疗。如果皮肤下有瘀血,就应针刺放血。对于脾气虚寒的飧泄,应取三阴交穴、阴陵泉穴,用补法治疗,且留针时间较长,要在针下有热感后才能止针。在外侧部位患抽筋的,取三阳经的腧穴施针;在内侧部位抽筋的,取三阴经的腧穴针刺,都应选用火针。治疗水肿而无风邪的,先用铍针刺患者脐下三寸,针刺之后,用像竹筒一样中空的针刺入针孔,用来排泄腹中的积水。反复这样做,直至把水放尽,使肌肉恢复正常的弹性为止。若水的排泄缓慢,就会使病人感到烦躁满闷;若排泄得较快,病人就会觉得舒适安静。隔一天刺一次,直到积水被排尽为止,同时,在刚进行针刺时还应服用利水的药物。服药后,不能进食;进食后,也不可马上服药,禁食其他会引发脾气虚寒的食物一百三十五天。患各种痹证且久治不愈的,证明有寒湿久留在体内,应取火针刺足三里;如腹中不适,就应取足三里穴针刺。对于气虚的疾病,用补法治疗;邪气盛的,就用泻法治疗。对于患有麻风病的人,应经常针刺其肿胀部位,再用锐利的针刺其患处,用手按压,排出其恶气,直到肿胀消失为止。患者应经常吃普通食物,忌吃任何禁忌食物。
四季的针刺手法
四季的气候不一样,针刺的手法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春
春天可取络脉分肉的间隙,病重的深刺,病轻的浅刺。
夏
夏天取用阳经、孙络,或分肉之间,要透过皮肤浅刺。
秋
秋天取用各经的输穴,如果病邪在六腑,就取用合穴。
冬
冬天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要深刺且长时间留针。
腹部的疾病
如果腹内时常有鸣响,气上逆而冲向胸部,呼吸急促,身体不能长久站立,就说明邪气在大肠中,应针刺气海、巨虚上廉、足三里三穴。如小腹部牵引睾丸作痛,并连及腰脊作痛,同时还上冲至心而痛,则表明邪气在小肠,是小肠疝病。这是因为,小肠向下连接睾丸脉系,向后附属于脊椎,而向上又与肝肺相通,连络于心系。因此当邪气盛时,就会导致厥气上逆,从而冲犯肠胃,干扰肝脏的正常工作,将病痛散布在肓膜,以集结在肚脐部位。因此,治疗小肠的疾病,应当取脐下的气海穴,以疏散邪气,刺足厥阴经,以泻导肝经之实;刺手太阴经,以补充肺经之虚;取下巨虚穴以祛除小肠的病邪,并且按照邪气所过的经脉取穴治疗。
病人时常呕吐,且呕吐时有苦水,常叹息,心中恐惧不安,就像害怕别人抓捕他一样,这是病邪在胆,胃气上逆所致。因为胆汁外泄,口中就有苦味,而胃气上逆,就会呕出苦水,所以叫“呕胆”。治疗这种疾病,应取足三里穴,以减少胃气之逆,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以阻止其胆气上逆,然后根据虚实,采用补虚泻实的方法进行治疗,调和虚实以祛其邪。如饮食停滞不下,胸膈就会闭塞不通,这是胃脘中有邪气所致。如果上脘不通,就说明邪气在上脘,应针刺上脘穴,使气下行;若下脘不通,就说明邪气在下脘,应针刺下脘穴。如果小腹部出现肿痛,且小便不通,这是有邪气在膀胱,针刺时,应取太阳大络,并审察足厥阴经的小络与足太阳经的络脉,如有瘀血,应用针刺出血。如果小腹部肿痛,并且向上连及胃脘,应取足三里进行治疗。
篇二十:五邪
邪气对五脏的侵犯
本篇说明五邪伤害五脏所引起的病和其治疗方法,五脏与全身部位相联系,对五脏发病的兼证要和针刺方法结合起来,疗效才会更好。
邪气侵犯五脏
邪气在肺脏,就会导致皮肤疼痛、发热恶寒、气喘不止、汗出、剧烈咳嗽牵引到肩背作痛。治疗这些疾病,应取胸上部的中府、云门穴,以及背部第三椎骨旁的肺腧穴进行针刺,先用手快速按压病处,在病人感觉舒缓后就针刺,接着再取缺盆穴针刺,以使肺中邪气向上流出。邪气在肝脏,就会导致两胁作痛,其寒气存于中,瘀血滞留在内,行走时就会牵引着关节疼痛,并伴有脚肿现象。治疗这种疾病,应取足厥阴肝经的行间穴,以导引胁间气下行,并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三里穴,以便温暖胃中。再进一步针刺本经血脉,从而驱散脉络中的恶血,再刺取耳根青络,以消除其疼痛的症状。邪气在脾胃,就会导致肌肉疼痛。如果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则有热气中于体内,因而会经常感到胃中灼热、饥饿;如果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脾气就会虚寒,从而出现肠鸣、腹痛的症状;如果阴阳都有余,或阴阳都不足,那么就会时寒时热,不论寒热,都可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以求达到治疗效果。邪气在肾脏,就会导致骨痛、阴痹。所谓阴痹,是指在体表摸不到的病,但会出现腹胀、腰痛、大便困难,肩、背、颈、项疼痛,有时眩晕等症状。治疗以上疾病,可取涌泉穴和昆仑穴进行针刺,应刺病处以使瘀血出。邪气在心脏,就会导致心痛、易伤,经常会眩晕扑倒。诊治时,应先考察阴阳气血的有余或不足,再通过针刺本经腧穴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