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圣裁就赢了

将军纳闷起来,一会看看刘知易,一会看看王铄。

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的有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金吾卫将军代表金吾卫,明显是汴媪案的幕后势力之一,金吾卫认可了刘知易的辩诉,确实对辩护很有利。

侍郎和郎中也是如此,只是刑部尚书似乎还没被完全说服。

刑部尚书问道:“王铄。你可知罪?”

王铄万年不变的回答:“学生知罪!”

刑部尚书又道:“你可知是死罪?”

王铄道:“学生知道,学生认罪。”

刑部尚书无奈了,王铄的态度看在他眼中,是不是装的,逃不过他的法眼。

叹息一声:“这还真是个痴情种子,情毒深重啊。”

将军讥讽:“可不是,罢了,不与这种人计较了。”

刑部尚书点头:“此案着实诡异,本官不敢独断。恭请圣裁,退堂!”

之后王铄继续被收押,刘知易等人离开刑部。

“如何?这是赢了吗?”

徐介问道,他其实看的出来,只是有点不敢相信,铁案如山,连当事人都认罪的案子,竟然能辩成无罪。

谢玄拱手:“谢过刘兄。”

刘知易道:“无须客气。本应如此。”

他确实认为王铄就是被利用的工具人,完全没有行为能力,否则他不会替他辩论。

几人分手,刘知易回了太学。

这次他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儒家,住进自己的专属宿舍,关起门来沉思。

此时刘知易十分矛盾,他知道这场官司打赢了,刑部一旦将案件交予圣裁,就算赢了。

如果是景德皇帝这个愣头青圣裁,那么王铄可能会被判有罪。但现在主政的,是住在深宫里,躲在垂帘后的太后。她毕竟是一个女人,王铄这种可以为一个女人赴死,至死不渝的男人,更能打动一个女人的心,所以于私,太后更容易判定王铄无罪;太后还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妇人,她绝不会意气用事,汴媪案,王铄明显是意外卷进来的,杀不杀王铄,法律上不重要,政治上很重要,王铄是一个进士,恩科的进士,还没有安排官职,今年科举在即,此时杀进士,影响太大,王铄还是江南豪族子弟,太后垂帘听政,始终有顽固派官员聒噪,太后一项不会给自己树敌,所以出于政治目的,太后一定会判定王铄无罪。

刘知易断定结果如此,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不是为王铄,不是为案子,而是为他自己。

案件结束的那一刻,他突然发现他变了很多。

如果放在半年前,他一听到王铄这种案子,他早就撤了,这种大麻烦,他能躲多远躲多远。他绝对不会冒着得罪楚儿幕后势力的风险,站出来插手此案。而是会照这样的理由:楚儿背后的势力,自有能跟这个势力对抗的势力去制衡,跟他没有关系。

可这次,他却从头到尾参与,对幕后势力有顾忌,却没有多想。

这是为什么?

刘知易陷入深思。

难道因为我已经不是一个无缚鸡之力的文弱,觉得再大的势力,要动我也得掂量掂量。因为我膨胀了,所以如此吗?

还是说我身上有正义感,觉得王铄真是被利用的工具人,所以去帮他。我辩论的时候,确实这么想。可为什么我就没想过要去帮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只帮了王铄,因为他是熟人,还是因为他身后有背景,我起了拉拢之心。

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反而多了新的困扰。

我以前不会这么想问题,做了就是做了,顶多事后后悔,却不会纠结。现在这样纠结,难道是因为我修了儒家?

刘知易突然生出这样的念头来,感觉自己变了,变了很多,没有以前纯粹了。瞻前顾后,做事情前,总是三思而行,权衡各种利弊,做事情之后,还会反复琢磨,分析利弊得失。这是儒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既想要匡扶天下,又希望明哲保身,充满矛盾。他以前一直不认可儒家相互矛盾的逻辑,后来在儒家高手的压力之下,领悟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至理名言,开悟了儒家。

难道因为我修了儒家,所以变得如此吗?

刘知易陷入深思之中。

达则兼济天下,因为我觉得自己比以前发达,所以敢做事了?而不是像以前那么苟着!可我却只是去帮助了有渊源的王铄。达则兼济天下,我不是应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吗?帮助别人,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我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而且我很乐意去做这件事。我尽我的力量,帮助越来越多的人,最后帮助整个天下,这样的观念,我并不排斥。把帮助越来越多的人,当成一种志向,这似乎是崇高的。

刘知易在跟自己做最真诚的对话,在问自己的心志。他隐约触碰到了儒家修行中的真意,一种叫做使命的东西,在一个人拥有一定能力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由心而发。儒家,最重要的一种修行方式,就叫做立命。通过无数次心理博弈,通过无数次反省自己,最终摒弃心中矛盾的观念,达到身心的统一,最后找到一种自己完全认可,一心追求的观念,将履行这种观念,实现这种理想当成自己唯一的追求,或者说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感,这叫做立命。

这是三品儒家的标志,犹如领悟刀意的刀客,领悟剑意的剑客。

可是刘知易心中突然生出这样的杂念:

我立志去帮助更多的人,等于把更多的责任背在我的肩上,凭什么?我凭什么要承担多于普通人该承担的责任?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没那么伟大,别把自己看的高人一等,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人,我不需要,也没能力去背负太多。孔子还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我只需要把我最亲的人放在心里,就已经“为大”了。何苦自寻烦恼,去关心那些陌生人的福祉。

我帮助王铄是对的,他是距离我更近的人,我可以看到他的困难,而我恰好有能力帮助他,所以我帮了,那些我看不到的苦难,听不到的哭声,我不用去自寻烦恼,主动去帮助他们。博爱就留给墨家那些无私的人吧,我很普通,我可以自私的活着。

儒家立命不是那么简单,一蹴而就的修行,而是经过千锤百炼,摒弃无数杂念,才能达到的境界。刘知易在立命的门口转了一圈又溜走了,越走越远,永不回头。

即便如此,刘知易还是发现,经过这一场问心,他的儒家真气精纯了一些,依然是秀才,但却已经颇有根基,不在虚弱。

刘知易只看了一眼,就切换到了法家状态,运转法家真气,让自己的精神再次纯粹起来。

之后几天,他都在儒家上舍独居,修的却是法家。

白天偶尔去儒家仁德院中闲逛,发现儒家弟子的修行状态,比法家要洒脱许多。他们也会进行辩论,可不叫辩法,而叫讨教。大家相互讨教,目的是相互学习。这一点上,儒家比法家更加开明,法家辩法,必须一方驳倒另一方,坚信法理就是法理,一定能分出是非黑白,非此即彼,不会有中间地带。儒家却很含糊,并不在意绝对的道理,而是此有理,彼也可以有理,杀身成仁对,明哲保身也对。

儒家弟子们也喜欢聚集在一起,却不是热烈的辩法,有时候,他们会在一起谈论时政,有时候他们会在一起讲述风月。更多时候,他们会聚在一处处讲台一样的地方,高谈阔论,将自己的文章念诵出来,让人评论。

刘知易只看,只听,不说。这些儒家弟子谈论的,依然是儒家经典,一边是如何施展抱负,使命感极强,一边是如何明哲保身,功利心极重。刘知易依然不认同他们,无法融入他们。

他做不到儒家这种,一边口口声声家国情怀,另一边心心念念升官发财,他觉得虚伪。

他接受了儒家的“亲亲为大”,就不想付出更多的博爱。他觉得把自己的亲人放在首位,就不该空谈什么泛爱,亲自己的亲人,本就是自私,自私和博爱是无法兼容的。

刘知易还会去外一千单八舍看看,他本以为表弟姜言义会被四朵奇葩收拾的极惨,刘知易还打算有必要的情况下,想办法帮表弟换一间宿舍。跟着这几朵奇葩,不会养成什么好习惯。

结果没想到表弟竟然混的风生水起,逢人便说他是儒门四杰的舍友,虽然弄得人嫌狗厌,可是张王李赵儒门四杰却对他好了很多。

“四杰学长不在舍内,他们去及第楼喝酒了。最近那里热闹的紧!”

刘知易吞了苍蝇一样难受,儒门四杰是讽刺的话,结果到了表弟口中,却一副崇敬的口吻。还真当那四根葱是了不起的人物了?

“别装了。他们不在,这几个家伙最近没折腾你吧?”

刘知易对表弟道,觉得表弟是被摧残的形成本能,即便儒门四杰不在场,也一口一个四杰。

姜言义疑惑:“表哥何出此言。四杰学长一直对我很好,要不是小弟要备考。他们还要请我去及第楼呢。”

这么好?还是死鸭子嘴硬?

看着表弟一副中正平和的神情,刘知易都分不清真假。

“你刚才说,及第楼最近很热闹?”

“是啊。表哥住在京郊,难道不知道每年春闱的热闹?”

这个刘知易当然知道,还亲身经历过。去年恩科,就热闹无比,恩科只算是加考,实际上一直不太被名门大族认可,所以影响比正常科举要弱一些。所以今年春闱应该比去年恩科还要热闹。

刘知易摆手,他实在无心去凑热闹了。

“对了。你刚才说你要备考,你打算靠今年的科举?”

姜言义刚入太学,不过确实有资格参加科举,这是太学生的权力,也是太学吸引人的地方,考入太学,就相当于举人,有权参加会试。

姜言义点点头:“我想试一试。”

刘知易勉励了几句,晕晕乎乎的离开,信马由缰,任由双脚自己走,竟回到了悬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