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后,科技和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正在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但也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产业链低端和高端的竞争。推进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结构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成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一直是科学和技术创新成果的主要孵化器和重要应用载体,也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赋能能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重构制造业价值链及其各环节的要素投入、产品形态、组织方式、运行模式,在制造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力量。

从全球范围看,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会使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各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改变制造业价值链、产业链的全球布局。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等精心谋划、超前布局,通过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回流、增强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制造业的智能化受到企业界的广泛重视,以通用电气、西门子为代表的一批制造业领军企业发布各自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遴选了一批代表未来制造业发展方向的“灯塔工厂”,作为引领制造业转型的标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基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2019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智能+”,通过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智能+制造”在我国正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优化、预防性维护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制造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赋能作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也对生产力向智能化转型起了加速作用,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迎来了新机遇。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黑灯工厂”“虚拟生产”“云制造”“云办公”“线上经营”等新模式满足了疫情下社交隔离的要求和制造业柔性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了疫情下工厂的复工复产和产品结构调整,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推动“智能+”,加快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我国制造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建设制造强国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智能+的应用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抓住关键性环节,一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芯片、传感器、大数据及其算法;二是5G、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产品的生产以及各类服务业相结合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只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方面,而不是重点。

《智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一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的新工业革命为背景,以制造业智能化为核心,在对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制造业智能化范式进行梳理、界定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现状,提炼、总结了制造业智能化的典型案例,剖析了制造业智能化的产业影响、互联网产业发展对制造业智能化的促进作用,揭示了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对主要国家制造业智能化相关政策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智能化的对策建议。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新判断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对于“十四五”时期推进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德国哲学家约翰·歌特利布·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一书中指出,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就是要高度关注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长期从事制造业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学术与政策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学术素养。希望智能经济课题组的成员们一如既往地坚持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相结合,不断产出具有创新性、更高水平的理论成果,为我国智能经济的实践和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吕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