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观止
- (清)吴楚材 (清)吴调侯编选
- 879字
- 2021-07-20 16:47:25
礼记
《礼记》为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有关礼仪制度的资料汇编。西汉礼学家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为《大戴礼记》,其侄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为《小戴礼记》,即流传至今的《礼记》。《礼记》内容博杂,涉及面甚广,对于后世学者研究古代的婚丧制度、社会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曾子易箦[1]
曾子寝疾[2],病[3]。乐正子春坐于床下[4],曾元、曾申坐于足[5],童子隅坐而执烛[6]。童子曰:“华而睆[7],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8]!”曾子闻之,瞿然曰[9]:“呼[10]!”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11]。斯季孙之赐也[12],我未之能易也[13]。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14],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15],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16]。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7]。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18],斯已矣。”举扶而易之[19],反席[20],未安而没[21]。
[1] 本文选自《礼记·檀弓上》。文章记载曾子重病垂危之际,认为自己身下的席子,是鲁大夫季孙所赐,只有大夫才能享用,自己如果死在这张席子上,是不合礼制的,因而坚持要换掉。这显示了曾子恪守礼制的严谨作风。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是孔子的贤弟子之一,以修身和孝道著称。易,更换。箦(zé责),竹编的床垫或席子。
[2] 寝疾:卧病在床。
[3] 病:意为病重,垂危。
[4] 乐(yuè月)正:官名,乐官之长。子春:曾参的弟子。
[5] 曾元、曾申:均为曾参的儿子。坐于足:指坐在曾参的脚边。
[6] 童子:僮仆。隅(yú鱼)坐:坐在墙角落。烛:火炬,火把。
[7] 华:华美。睆(huǎn缓):平整光滑。
[8] 止:意为“别说了”。
[9] 瞿然:惊恐而视的样子。
[10] 呼:曾参惊恐时发出的声音。
[11] 然:是的。
[12] 斯:此,指竹席。季孙:鲁国大夫,曾为鲁国的实际执政者。
[13] “我未”句:意为自己因病重而无法亲自换席子。
[14] 革(jí及):通“亟”,危急。
[15] 旦:天亮。
[16] 尔:你,指曾元。彼:他,指童子。
[17] 细人:小人。姑息:意为不讲道义原则,将就苟且,纵容犯错。
[18] 正:正道,符合礼制。毙:死亡。
[19] 举:托起,抬起。
[20] 反:通“返”,指返回更换了席子的床上。
[21] 未安而没(mò默):意为曾子还没躺安稳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