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融入了中国的道学文化、儒学文化和佛学文化。而中医典籍的语言又是典型的古汉语的文学语言与哲学语言。五千多年来,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中医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论与体系。它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许多疾病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人体的各部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器官有病,必然影响到全身。

中医的理论主要是探索生命循环的本质和疾病产生的原因。它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理论,充满辩证法,解释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诊断、治病防病、强身健体等。

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和诊疗方法(针灸、艾灸、拔罐、推拿、刮痧、食疗、中草药等)都是建立在它的生命理论和治疗体系上的。

中国古代名医华佗,发现阳春三月的青蒿的嫩叶,可治黄疸病;当代中医专家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在研究了众多中医典籍和数千验方之后,发明了青蒿素,专治恶性疟原虫疟疾,从而挽救了数百万非洲人民的生命,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物学奖。

每一年,都有大批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的中医院校学习中医药。要掌握深奥的中医理论、精密的诊断方法和各种治疗方法,这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非下三五年的苦功夫不可。而编写《中医药文化故事(汉英对照)》一书,既可以夯实他们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又可以提高他们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这是我们编写此书的初衷。同时,这本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我们在中医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得益于良好中国文化氛围的熏陶,且通过教习“医学英语”等课程,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文化底蕴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承担多批外国留学生的医学英语教学和课堂翻译工作,让我了解到中医翻译的不易。在伟大的中医药宝库面前,我们“什么也不是”,就像一个旅者,远眺一个城市的夜景,只见一片灯光,心中充满了渴望与梦想。

在本书编译的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周仪教授的悉心帮助与指导,他扎实的语言知识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涉猎以及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都是促使我们认真编译此书,使之尽快与读者见面的强大动力,在此向周仪教授和给予本书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真诚感谢。

本书实为投石问路之举,限于本人水平浅陋,谬误在所难免,不当之处,万望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

编译者

2019年2月

广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