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 吴宓在国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吴宓(1894—1978年),原名玉衡,又改名陀曼,字雨僧(亦作雨生),陕西泾阳县蒋路乡安吴堡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奠基人,著名文学评论家、教育家、诗人。1911年初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7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弗吉尼亚和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学习,获硕士学位。由于学问超群,吴宓和陈寅恪、汤用彤被称为“哈佛三杰”。1921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与梅光迪等人联合创办《学衡》杂志,任总编辑。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院主任、教授。后又在西南联大、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执教。

吴宓学贯中西,主张“中西贯通”,注意研究中西文化的异同,通过比较、综合、创新,在广博的基础上融合新时代的理性秩序和道德理想。其主要译著散见于《学衡》杂志和他所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著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吴宓诗文集》《空轩诗话》等专著。